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9章 商三官 于江 小二

书生们的故事 第9章 商三官 于江 小二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商三官

商三官复仇记万历四十三年霜降日,诸葛城首富李员外的庆生宴上,十二盏羊角灯将庭院照得亮如白昼。戏班班主孙淳带着两个弟子叩拜时,没人注意到那个叫李玉的年轻戏子,袖中藏着淬毒的银簪。三个月前,商三官跪在父亲灵前,听着两个兄长的争吵。商臣攥着状纸的手青筋暴起:";县太爷收了李家五百两,这案子怕是翻不了天了!"; 商礼则盯着棺木上凝结的霜花:";要不把爹葬了?总不能让他曝尸荒野......";三官突然起身,将绣了一半的鸳鸯帕掷入火盆。火苗窜起时,映得她眼尾发红:";你们可知李员外今日在城隍庙捐了座观音像?"; 两个兄长面面相觑,她又冷笑:";那像座里藏着十二坛私盐!";此刻,李玉正端着酒壶穿行在宾客之间。她特意将腰杆弯得更低,让李员外的视线只能落在她青布衣衫的褶皱上。当李员外醉醺醺地拍她肩膀时,她闻到了对方袖底的龙涎香 —— 这正是父亲生前最厌恶的味道。子时将近,李员外醉倒在雕花拔步床前。李玉服侍他解衣时,手指划过他腰间的翡翠玉佩,那是三个月前父亲被殴时,从凶手身上扯下的证物。";李老爷..."; 她低唤,簪尖抵住对方后颈的瞬间,窗外突然传来更夫悠长的梆子声。李员外猛然惊醒,却见寒光闪过,自己的咽喉已被划开。他至死都没能看清凶手的面容,只记得最后看见的,是对方耳垂上若隐若现的金粟耳坠。次日清晨,孙淳被衙役踹开房门时,正抱着王成的尸体发抖。王成的咽喉插着半支银簪,伤口周围泛着诡异的青紫色。";李玉!李玉呢?"; 捕头咆哮着,却在床底发现了染血的女裙。商三官的尸体被抬回商府时,母亲抱着女儿的遗物哭得昏死过去。商臣在妹妹的鞋底发现了用朱砂写的 ";李"; 字,商礼则在她的梳妆匣里翻出了半块残破的观音像 —— 正是李员外捐给城隍庙的那座。知县升堂那日,商三官的供状被钉在衙门口。墨迹未干的纸上写着:";小女子不才,未能效聂政之刺,然以弱质躯,亦能碎贼颅。愿来世投生将门,执金吾卫,护我黎民。";

2.于江

乡民于江,家境贫寒,世代躬耕乡野。一日,于父如往常一般在田间茅屋歇宿,岂料竟遭恶狼吞噬。彼时,于江年仅十六岁,发现父亲遗留的破旧布鞋孤零零地躺在草丛之中,刹那间,悲痛与愤恨如汹涌潮水般涌上心头,几欲将他淹没,整个人仿若丢了魂一般,悲痛得几乎气绝。?待夜幕降临,母亲因伤心过度早早睡下。于江怀揣着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与复仇的熊熊怒火,趁夜色悄然拿起家中那柄略显陈旧的铁槌,脚步坚定地朝着父亲遇害之地走去。清冷的月光洒在他稚嫩却坚毅的脸庞上,映出他眼中的决绝。?不多时,一只身形矫健的狼迈着谨慎的步伐缓缓走来。它围着于江不停地徘徊,鼻子轻嗅,试图探寻眼前这个少年的虚实。于江屏气敛息,仿若一尊雕塑般,一动不动地趴在地上,周身紧绷,唯有心脏在胸腔中剧烈跳动。?片刻后,那狼愈发大胆起来,摇着毛茸茸的尾巴,轻轻扫过他的额头,接着又缓缓低下头,伸出舌头舔舐着他的大腿。于江强忍着心中的厌恶与恐惧,牙关紧咬,始终未动分毫。?紧接着,狼像是确认了眼前猎物毫无反抗之力,欢快地纵身一跃,张开血盆大口直朝着于江的脖颈咬去。千钧一发之际,于江如闪电般迅速举起铁槌,用尽全身力气朝着狼的脑袋猛地砸去。只听 “砰” 的一声闷响,那狼瞬间如遭雷击,直挺挺地倒在地上,没了气息。于江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将狼的尸体拖至一旁的草丛中藏好。?没过多久,又一只狼寻着气味而来,其行径与先前那只如出一辙。于江心中毫无惧意,再次故技重施,待狼靠近,猛地出手,铁槌落下,又一只恶狼命丧当场。直至半夜,四周一片寂静,再无狼的踪影。?于江在紧张与疲惫的双重作用下,不知不觉竟小睡了一会儿。恍惚间,他梦见父亲面容和蔼地站在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儿啊,你杀了这两只狼,为父心中的怨恨已消了几分。但那最先咬死我的恶狼,鼻子是白色的,这两只并非元凶。” 于江从梦中惊醒,眼神中透着坚定,决定继续留在原地,等待那只白鼻恶狼的出现。?天色渐亮,晨光熹微,始终未见狼的身影。于江想将狼的尸体拖回家中,可又担心母亲见了会惊吓过度,踌躇再三,最终将两具狼尸扔进了附近的枯井之中,而后才返回家中。?夜晚再次降临,于江毫不犹豫,又一次来到那片充满凶险的地方。然而,一整夜过去,狼并未出现。就这样,连续三四个夜晚,于江每晚都坚守在此。?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一只狼悄然出现,一口咬住于江的脚,使劲拖拽着他向前走去。于江被拖行数步,沿途荆棘丛生,尖锐的刺深深扎进他的皮肉,粗糙的石头划破了他的皮肤,鲜血直流。但于江强忍着剧痛,佯装死去。狼见他毫无反应,便将他扔在地上,张开大口准备撕咬他的腹部。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于江积攒全身力气,猛地起身,手中铁槌如疾风骤雨般朝着狼砸去。狼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踉跄着倒下。于江怎会放过这大好时机,接连挥动铁槌,直至那狼没了气息。?于江俯身查看,只见这只狼的鼻子果然是白色的。他满心欢喜,费力地背起狼尸,快步朝家中走去。回到家后,他这才将这段惊心动魄的经历一五一十地告知母亲。母亲听闻,泪如雨下,跟着于江来到枯井旁,看到井中另外两只狼的尸体,心中五味杂陈。3.小二

膝县有个叫赵旺的人,夫妻二人信奉佛教,不吃荤腥,在乡里被人称为 “善人”,家境还算富裕。他们有个女儿叫小二,极其聪慧美丽,赵旺十分疼爱她。小二六岁时,赵旺让她和哥哥长春一起跟着老师读书,仅仅五年,小二就熟读了五经。和她同窗的丁生,字紫陌,比小二大三岁,文采出众、风度翩翩,两人彼此倾慕。丁生私下把心意告诉母亲,向赵家求婚。但赵旺期望女儿能嫁给大户人家,所以没有答应。?不久,赵旺被白莲教迷惑,徐鸿儒造反后,他们一家都陷入贼党之中。小二因为识字又聪慧,对于纸兵豆马这类法术,一看就精通。有六个年轻女子拜徐鸿儒为师,小二是其中最出色的,因此得以尽学他的法术。赵旺因为女儿的缘故,得到了重要的委任。当时丁生十八岁,已经在滕县考中了秀才,却不肯议婚,心中始终放不下小二,便偷偷跑去投奔徐鸿儒的部下。小二见到他很高兴,对他的礼遇超过了一般人。小二作为徐鸿儒的得意弟子掌管军务,日夜忙碌,连父母都很少有机会见到她。?丁生每晚去见小二,常常支走其他侍从,两人一直谈到深夜。丁生私下对小二说:“我来这里,你知道我的心意吗?” 小二说:“不知道。” 丁生说:“我并非妄图攀附,我这样做,实在是为了你。旁门左道没有益处,只会走向灭亡。你这么聪慧,难道不考虑这些吗?能跟我一起逃走,那我就没有辜负这番心意了。” 小二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如梦初醒,说:“背着父母逃走是不义之举,我得先去告知他们。” 二人进去向赵旺陈述利害,赵旺却执迷不悟,说:“我的师父是神人,怎么会有错?”?小二知道无法劝服父亲,于是把少女的发型改为妇人发髻。她拿出两只纸鸢,和丁生各骑一只,纸鸢扑扑振翅,如同比翼鸟一般,一同飞走了。天亮时,他们抵达莱芜地界。小二用手指捏住纸鸢的脖颈,纸鸢立刻收敛翅膀落下,他们便收起纸鸢。又换乘两匹驴子,赶到山阴里,假称是躲避战乱的人,租了房子住下。二人匆忙出逃,行囊简陋,柴米储备不足,丁生很是忧虑。他向邻居借粮食,却没人肯借给他一升一斗。小二却没有发愁的样子,只是把自己的簪子耳环拿去典当。两人闭门相对,猜灯谜、回忆以前读过的书,以此来较量胜负,输的人要用两根手指击打手腕。?西邻有个姓翁的,是绿林好汉。一天,他打猎归来,小二说:“有这样的邻居就能变富,我还担心什么?暂且向他借千金,他会借给我们吧!” 丁生觉得这很难。小二说:“我能让他乐意借出来。” 于是她剪纸做成判官的样子放在地上,用鸡笼盖住。然后拉着丁生坐到床上,煮了珍藏的酒,以《周礼》作为行酒令的依据,随意说某册第几页第几行,两人就一起翻阅。翻到字在食旁、水旁、酉旁的人喝酒,翻到在酒部的人加倍。一会儿,小二恰好翻到 “酒人”,丁生便倒满一大杯酒,催促她一饮而尽。小二祈祷说:“要是能借到钱,你就会翻到酒部。” 丁生翻书,翻到了 “鳖人”。小二大笑说:“事情成了!” 给他斟满酒。丁生不服。小二说:“你是水族,就该像鳖一样喝酒。” 两人正喧闹时,听到鸡笼里发出戛戛的声响,小二起身说:“钱来了。” 打开鸡笼查看,里面的布袋中装满了沉甸甸的银子。丁生惊讶又高兴。后来翁家的老妇人抱着孩子来玩耍,私下说:“我家主人刚回来,夜里点着灯坐着。地上忽然裂开一条大口子,深得看不到底。一个判官从里面出来,说:‘我是地府的司隶。太山帝君召集众冥官,编纂暴徒恶人的名录,需要银灯千架,每架重十两。施舍一百架,就能消除罪孽。’我家主人又惊又怕,焚香祈祷,献上了千金。判官慢慢进去,地也随即合拢。” 丁生夫妻听了她的话,都啧啧称奇。?从那以后,他们渐渐购置牛马,蓄养奴仆婢女,自己建造宅第。村里的无赖见他们富有,纠集了一群不法之徒,翻墙进入丁家抢劫。丁生夫妇刚从梦中醒来,就看到强盗们举着松明照亮,挤满了屋子。强盗们抓住丁生,还有一人伸手到小二怀里。小二光着上身坐起来,指着他们呵斥道:“停,停!” 十三个强盗都伸着舌头呆立在那里,像木偶一样。小二这才穿上裤子下床,叫来家人,把强盗们的手臂一个个反绑起来,逼他们交代清楚。然后责备他们说:“我们是远方来的人,隐居在山谷,希望能得到帮助,你们怎么如此不仁!人都有急难的时候,要是你们有难处,不妨明说,我难道是那种只知道积攒财富的人吗?你们这种豺狼行径本应全部诛杀,但我不忍心,暂且放你们走,再犯绝不饶恕!” 强盗们叩谢后离去。?没过多久,徐鸿儒被擒,赵旺夫妇及子女都被诛杀。丁生带着银子去赎回长春年幼的儿子,那孩子当时三岁,丁生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抚养,让他姓丁,取名承祧。于是村里人渐渐知道他们是白莲教的亲属。正好遇上蝗虫灾害,小二放出数百只纸鸢到田里,蝗虫远远避开,不进入他们的田垄,因此庄稼没有受灾。村里人都嫉妒他们,一起到官府告发,说他们是徐鸿儒的余党。官府贪图他们的财富,把他们当作鱼肉,逮捕了丁生;丁生用重金贿赂县令,才得以幸免。?小二说:“财富来得不正当,本来就该有散失的时候。但这如蛇蝎般的地方不能久留。” 于是低价卖掉产业离开了,在益都的西部边境定居下来。小二为人灵巧,善于囤积货物,经营能力超过男子。她曾经开办琉璃厂,每次招来工人,都亲自指点。她制作的各种棋灯,样式奇特、色彩奇幻,其他店铺都比不上,因此价格高昂却能很快售出。过了几年,财富更加雄厚。小二监督婢女仆人很严格,家中几百口人没有闲人。闲暇时,她就和丁生煮茶下棋,或者读书史取乐。钱财收支以及婢女仆人的工作,每五天考核一次,小二亲自拿着筹码,丁生为她点名计数。勤劳的人有不同程度的赏赐,懒惰的人会被鞭打或罚跪。这一天,给大家放假,晚上不干活,夫妻二人摆上酒菜,让婢女们唱些民间小曲取乐。小二明察秋毫,没人敢欺骗她。而且她给的赏赐往往超过人们的功劳,所以事情很容易办好。村里二百多户人家,凡是贫穷的,小二都根据情况给他们资本,因此乡里没有游手好闲的人。遇上大旱,小二让村里人在野外设坛,她乘车出去,迈着禹步做法,甘霖倾盆而下,方圆五里内都得到了充足的雨水。人们更加觉得她神奇。小二出门从不遮面,村里人都能见到她,有时年轻人们聚在一起,私下议论她的美貌,可等当面遇到她时,都恭恭敬敬,不敢抬头看她。每年秋天,村里那些不能耕种的孩子,小二就给他们钱,让他们去采集荼蓟,将近二十年,采集的荼蓟堆满了楼阁。人们私下里嘲笑她。恰逢山东大饥荒,人吃人。小二于是拿出菜干和粮食救济饥饿的人,附近村子的人靠此得以保全性命,没有逃亡的。?异史氏说:“小二的作为大概是上天赋予的,并非人力所能做到。然而,如果没有丁生一番话的点悟,她早就死了。由此看来,世上怀有非凡才能,却误入邪途而死的人,应当也不少,怎么知道和她一同学习的六个人中,就没有这样的人呢?真让人遗憾不能成为丁生那样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