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3章 鸦头 酒虫 木雕美人

书生们的故事 第3章 鸦头 酒虫 木雕美人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鸦头

诸生王文,乃东昌人士,自幼便以诚实笃厚闻名。一次,他外出游历,来到楚地。途经六河时,在一家旅舍稍作休憩。待安顿好后,王文踱步至旅舍门外,恰遇同乡戚赵东楼。赵东楼身为大商贾,常年在外奔波,已数年未曾归家。二人相见,分外惊喜,紧紧相握双手,互诉思念之情。赵东楼热情相邀王文前往他的居所一叙,王文欣然应允。?至赵东楼所住之处,王文刚踏入房门,便见室内有一美人端坐,顿时惊愕不已,下意识地停下脚步,面露尴尬之色,想要转身离开。赵东楼见状,连忙拉住王文,又隔着窗户呼唤那女子先回避一下。王文这才迈步进入。赵东楼随即摆上丰盛的酒馔,与王文叙起了家常,询问他的近况。王文环顾四周,不禁问道:“这是何处?” 赵东楼笑着答道:“这是一处小勾栏。我因长期在外,暂借此处栖身。” 二人交谈间,那女子频繁出入房间,王文愈发局促不安,坐立难安,遂起身离席,欲向赵东楼告别。赵东楼却强拉着他,让他重新坐下。?俄顷,一位少女从门外翩然走过。王文不经意间瞥见,只见少女目光流转,频频望向自己,眉眼之间满含深情,举止仪态娴静温婉,仿若仙子下凡,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王文本是正直之人,此刻却看得惘然若失,不由自主地问道:“这位美丽的女子是谁?” 赵东楼答道:“她是老鸨的次女,小字鸦头,今年十四岁了。不少人愿出重金为她赎身,可她执意不肯,为此没少挨母亲的打骂。只因她年纪尚小,苦苦哀求,才暂且免去了卖身之苦。如今她仍待字闺中。” 王文听后,低头不语,痴痴地坐在那里,对赵东楼的交谈也心不在焉,全然没了方才的应对自如。赵东楼见状,打趣道:“若你对她有意,我可为你做媒。” 王文有些怅然,说道:“我怎敢有此非分之想。” 然而,眼见天色渐晚,王文却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赵东楼再次笑着提议,王文无奈道:“你的好意我感激不尽,只是我囊中羞涩,实在无能为力。” 赵东楼深知鸦头性情刚烈,料想她必定不会轻易答应,便许下以十金相助。王文闻言,连忙拜谢,匆匆离去。他四处筹措,倾尽所有,最终凑得五两银子,满心期待地找到赵东楼,恳请他将银子交给老鸨,为鸦头赎身。老鸨见钱太少,面露不悦之色。?此时,鸦头却对母亲说道:“母亲平日里总责怪我不能成为摇钱树,今日我愿遂了母亲的心愿。我初涉世事,日后定有报答母亲的日子,切莫因这区区几两银子,放走了财神。” 老鸨见女儿态度转变,且深知她性子执拗,如今能答应此事,已是喜出望外,便欣然应允。随后,老鸨让婢女去邀请王文。赵东楼见事情已成,虽心中有些后悔方才轻易许下十金,但也只能将剩余的银子补齐,交给了老鸨。?王文与鸦头相见,二人情投意合,欢爱非常。事后,鸦头忧心忡忡地对王文说:“我出身烟花之地,身份低微,本配不上你。但承蒙你真心相待,对我情义深重。你倾尽所有,只为与我共度这一夜,可明日又当如何是好?” 王文听后,不禁潸然泪下,悲从中来。鸦头见状,轻声安慰道:“莫要悲伤。我身处风尘,实非我愿。只是一直未遇到像你这般敦厚老实之人,可以托付终身。我们不如趁夜逃走。” 王文听后,欣喜若狂,连忙起身,鸦头也迅速行动起来。此时,谯楼的更鼓已敲了三下。鸦头急忙换上男装,二人草草收拾一番,便携手出门,敲响了旅舍主人的房门。王文向来带着两匹驴子出行,他借口有急事,命仆人即刻出发。鸦头拿出一道符咒,系在仆人腿上以及驴耳之上,而后二人飞身上驴,扬鞭疾驰。只觉耳边风声呼啸,眼前景象模糊,根本来不及睁眼细看。待天色破晓,二人已抵达汉口,寻了一处屋子住下。?王文对鸦头的神奇本领感到十分惊讶,鸦头见状,轻声说道:“若告诉你真相,你会害怕吗?实不相瞒,我并非凡人,而是狐仙。母亲贪恋钱财,生性淫荡,我每日饱受虐待,心中积怨已久。如今有幸脱离苦海,百里之外的事情我便无法知晓,但愿我们能平安无事。” 王文听后,心中虽有些震惊,但对鸦头的爱意丝毫未减,他从容说道:“如今我们虽有佳人相伴,可家中一贫如洗,我实在担心日后不能给你安稳的生活,最终还是会被你抛弃。” 鸦头温柔地说道:“不必为此忧虑。如今市场上有许多货物都可囤积售卖,我们一家三口,即便生活简朴,也能自给自足。我们可以卖掉驴子,当作做生意的资本。” 王文依言而行,在门前开设了一家小店铺,他与仆人亲自操持,在店里卖酒贩浆。鸦头心灵手巧,制作披肩、刺绣荷囊,每日也能赚取不少盈余,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日子过得颇为滋润。?时光荏苒,一晃一年多过去了,家中渐渐能蓄养婢女和老妈子。王文也无需再亲自劳作,只需在一旁督促便可。一日,鸦头忽然神色黯然,悲伤地说道:“今夜恐怕要有劫难降临,这可如何是好?” 王文忙问缘由,鸦头忧心忡忡地说:“母亲想必已经知晓我的消息,定会前来逼迫我回去。若是派姐姐来,我尚有应对之策,就怕母亲亲自前来。” 夜色渐深,鸦头忽然面露喜色,说道:“还好,姐姐来了。” 没过多久,妮子便推门而入,鸦头笑着迎上前去。妮子却怒目而视,骂道:“你这不知羞耻的婢子,竟随人逃匿!老母让我来把你绑回去。” 说着,便拿出绳索,欲套在鸦头颈上。鸦头愤怒地说:“我从一而终,何罪之有?” 妮子愈发恼怒,冲上前去揪住鸦头,撕扯她的衣襟。家中的婢女和老妈子听到动静,纷纷赶来。妮子见势不妙,心生畏惧,转身逃出了屋子。鸦头焦急地说:“姐姐回去后,母亲必定亲自前来。大祸将至,我们得赶紧想办法。” 于是,一家人急忙收拾行装,准备再次搬迁。?然而,还没等他们离开,老鸨便突然闯了进来,满脸怒容,恶狠狠地说:“我就知道你这婢子没安好心,果然得我亲自来!” 鸦头见状,连忙迎上前去,跪地哀求,泪如雨下。老鸨却不为所动,一把揪住鸦头的头发,将她强行拖走。王文站在一旁,心中悲痛万分,却又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鸦头被带走。此后,王文整日徘徊在居所,悲痛欲绝,茶饭不思。他心急如焚,急忙前往六河,希望能用钱财赎回鸦头。可当他赶到时,却发现那里门庭依旧,人事已非。向周围的居民打听,竟无人知晓老鸨一家迁往何处。王文满心绝望,只能怀着无尽的哀伤返回。无奈之下,他只得遣散仆人,带着剩余的钱财,踏上了东归的路途。?几年后,王文偶然来到燕都。一日,他路过育婴堂,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仆人见这孩子长得与王文极为相似,不禁反复打量,眼神中满是惊讶。王文疑惑地问:“你一直盯着这孩子看,有什么说法吗?” 仆人笑着回答,王文也跟着笑了起来。他仔细端详这孩子,只见他风度翩翩,气质不凡。王文想到自己至今无子,而这孩子又与自己如此相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喜爱之情,便决定将他赎回家中。王文询问孩子的名字,孩子自称王孜。王文疑惑地说:“你自幼被遗弃在襁褓之中,怎会知道自己的姓氏?” 王孜回答道:“师父曾说,捡到我时,我胸前有字,写着‘山东王文之子’。” 王文听后,大惊失色,说道:“我就是王文,怎么会有儿子?” 他心想,或许是与自己同名同姓之人的孩子。但即便如此,他看着王孜,心中依旧欢喜,对他倍加爱惜。回到家中,凡是见过王孜的人,不用询问便知他与王文有着血缘关系。?王孜渐渐长大,长得孔武有力,他喜好打猎,对农事生产毫无兴趣,且生性好斗,喜欢杀生,王文虽多次管教,却始终无法约束他。王孜还常常自称能看见鬼狐,王文对此却并不相信。恰逢村里有一户人家深受狐仙侵扰,苦不堪言,听闻王孜的本事,便请他前去查看。王孜来到那户人家,一眼便指出狐仙藏身之处,随后指挥数人按照他所指的方向攻击。不一会儿,便听到狐仙的惨叫声,只见狐毛与鲜血纷纷落下,此后,那户人家果然平安无事。经此一事,众人对王孜愈发另眼相看 。?一日,王文如往常般在集市中闲逛,不经意间,竟与赵东楼迎面相遇。只见赵东楼衣衫不整,巾袍凌乱,面色枯黄黯淡,全然没有了昔日身为大商贾时的意气风发。王文见状,心中一惊,忙上前关切地询问他从何处而来。赵东楼神色凄惨,环顾四周,恳请王文找个私密之处详谈。王文心生疑惑,遂带着赵东楼回到家中,并命人摆上酒菜。?赵东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长叹一声,缓缓说道:“那老鸨带走鸦头后,对她肆意打骂,百般折磨。后来她们向北迁徙,老鸨又妄图逼迫鸦头改变心意,另攀高枝。可鸦头意志坚定,对您一往情深,誓死不从,因此被老鸨囚禁起来。鸦头在狱中生下一个男孩,却被老鸨狠心遗弃在偏僻的小巷。听说那孩子被育婴堂收留,想来如今也已长大成人,那可是您的亲生骨肉啊。” 王文听后,泪水夺眶而出,激动地说:“万幸啊,那孩子已回到我身边。” 接着,王文便将自己收养王孜的经过详细地告知了赵东楼。随后,王文又问道:“你为何会落魄到这般田地?” 赵东楼苦笑着摇头,叹道:“如今我才明白,青楼女子的情谊,切不可太过认真。这其中的辛酸,又怎能一言道尽!”?原来,老鸨北迁时,赵东楼因生意上的往来,跟随她们一同前往。途中,那些沉重且难以搬运的货物,他不得不低价抛售。一路上,支付脚夫的费用以及各种开销,花费巨大,致使他亏损严重。而妮子的索取更是变本加厉,数年之间,赵东楼的万贯家财便挥霍一空。老鸨见他床头金尽,便整日对他白眼相向。妮子也渐渐与富贵人家厮混在一起,常常数夜不归。赵东楼心中愤懑,却又无可奈何。?恰在此时,老鸨外出办事。鸦头趁此机会,从窗户中轻声呼唤赵东楼:“这勾栏之中,本就无情可言,她们所看重的,唯有钱财。你若还在此处留恋不舍,恐怕会招来大祸。” 赵东楼听后,心中一惊,犹如大梦初醒。临行前,他偷偷前去探望鸦头,鸦头交给他一封信,让他务必转交给王文。赵东楼这才踏上了归程,并将这些情况一一告知了王文。?说罢,赵东楼取出鸦头的信,递给王文。王文迫不及待地展开信件,只见上面写道:“得知孜儿已在你身边,我心甚安。我所遭受的苦难,东楼君自会当面详述。前世的孽缘,如今又该从何说起!我身处幽室,不见天日,皮开肉绽的鞭伤,饥肠辘辘的煎熬,每过一日,都仿佛历经数年。你若还记得我们在汉上雪夜,相互依偎取暖的时光,就请与孜儿一同谋划,定要将我从这苦难中解救出来。母亲和姐姐虽心狠,但毕竟是骨肉至亲,只恳请你们不要伤害她们,这便是我唯一的心愿。” 王文读完信,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他拿出一些金帛赠予赵东楼,而后与他告别。?此时,王孜已年满十八岁。王文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他,并将母亲的信件拿给他看。王孜看完信,愤怒得双目圆睁,眼眶几乎要瞪裂开来。他当日便奔赴京城,四处打听吴媪的住处。待寻到之处,只见门前车马盈门,热闹非凡。王孜毫不畏惧,径直闯入屋内。妮子正与一位湖客饮酒作乐,忽见王孜闯进来,顿时惊愕得呆立在原地,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王孜二话不说,猛地冲上前去,手起刀落,将妮子斩杀。宾客们见状,吓得惊慌失措,以为是强盗来袭。待看清地上的女尸,竟发现她已化作一只狐狸。?王孜手持利刃,径直向内室走去。只见老鸨正指挥着婢女们做羹汤。王孜刚奔到室门附近,老鸨却突然消失不见。王孜环顾四周,迅速抽出箭矢,朝着屋梁射去。只听一声惨叫,一只狐狸被射中心脏,坠落下来。王孜毫不犹豫,上前割下了它的头颅。随后,王孜四处寻找母亲的踪迹,终于找到了囚禁母亲的地方。他捡起一块石头,砸破门锁,母子二人相见,不禁失声痛哭。母亲急切地询问老鸨的情况,王孜回答道:“已经将她诛杀了。” 母亲埋怨道:“你为何不听我的话!” 接着便命他将老鸨的尸体葬于郊外。王孜表面答应,实则偷偷剥下了狐狸皮,藏了起来。随后,他又翻检老鸨的箱箧,将里面的金银财物席卷一空,这才搀扶着母亲踏上了归程。?王文与鸦头夫妻重逢,悲喜交加。鸦头询问起吴媪的情况,王孜笑着说:“在我囊中。” 鸦头惊讶地看向他,王孜这才拿出两张狐狸皮献上。母亲见状,顿时大怒,骂道:“你这忤逆的孩子!怎能做出这般事来!” 说罢,悲痛地号哭起来,不停地捶打自己,几近昏厥。王文连忙上前,极力抚慰,呵斥王孜将狐狸皮埋葬。王孜心中不服,忿忿地说:“如今我们过上了安乐的日子,难道就忘了母亲曾遭受的打骂吗?” 母亲听后,愈发愤怒,哭声不止。直到王孜将狐狸皮埋葬回来复命,母亲的情绪才稍稍平复。?自鸦头归来后,王文的家境愈发昌盛。他心中感激赵东楼,便拿出一大笔钱财报答他。至此,赵东楼才知晓王文的妻子和儿子皆是狐仙。王孜对父母极为孝顺,只是偶尔会性情急躁,一旦被触怒,便会大声怒吼。鸦头对王文说:“这孩子身上有拗筋,若不剔除,日后定会惹出大祸,甚至可能会让我们家破人亡。” 于是,在一个夜晚,趁王孜熟睡之际,鸦头悄悄将他的手脚捆绑起来。王孜惊醒后,惊慌地喊道:“我没有犯错啊!” 母亲轻声说道:“我们是要医治你的暴虐之性,你莫要害怕。” 王孜大声叫嚷,拼命挣扎,却无法挣脱束缚。鸦头拿起一根粗大的针,在王孜脚踝骨侧面刺入三四分深,而后用刀将拗筋掘断,只听 “崩” 的一声脆响。接着,又在他的肘间和脑际如法炮制。做完这一切后,才解开绳索,轻轻拍着王孜,让他安心入睡。?天明时分,王孜急忙跑到父母面前,跪地痛哭流涕地说:“儿回想往昔所做之事,实在有违人伦,不配为人!” 父母见此,心中大喜。从此,王孜性情大变,变得温和柔顺,如同待字闺中的少女一般,乡里人都对他称赞有加。?异史氏感叹道:“妓者皆如狐媚,却未曾料到有狐仙化身妓者。至于狐仙竟成了鸨母,那便如同禽兽一般,灭绝天理,伤害人伦,又有何值得奇怪之处?然而,历经千难万险,仍坚守初心,至死不渝,这等情义,人类尚难做到,却在狐仙身上得以体现。唐太宗曾说魏徵更具妩媚之态,我看鸦头亦是如此啊。2.酒虫

话说在王文与鸦头一家生活渐渐安稳之时,东昌府长山有一刘氏,身形肥胖,且极为嗜酒,每次独自饮酒,总是能将一瓮美酒一饮而尽。他家境殷实,在城郊拥有三百亩田地,其中一半都种上了黍子,只为酿酒。如此豪饮,却从未因酒而影响家境,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一日,一位番僧路过此地,见到刘氏,竟断言他身体有异疾。刘氏听后,满脸疑惑,说道:“我自觉身体无恙,并无疾病。” 番僧微微一笑,问道:“你饮酒可曾喝醉过?” 刘氏点头道:“确有此事,有时饮酒却不醉。” 番僧闻言,神色笃定地说:“这便是酒虫作祟。” 刘氏大惊,忙恳请番僧为其医治。番僧说道:“此事极易。” 刘氏急忙询问:“需要何种药物?” 番僧却表示无需用药,只需让刘氏在烈日当空时俯卧在地,将其手脚捆绑,在离他头部半尺左右的地方放置一坛美酒。?过了一会儿,刘氏只觉燥热难耐,干渴异常,对酒的渴望达到了极点。那美酒的香气扑鼻而来,馋意如烈火般灼烧着他的内心,可无奈手脚被缚,无法饮酒。突然,他感到喉咙中一阵剧烈瘙痒,忍不住 “哇” 的一声,有一物从口中吐出,直直掉进了酒坛之中。众人赶忙解开绳索,凑近一看,只见那竟是一条长约二寸的赤肉,在酒中蠕动,如同游鱼一般,仔细瞧去,口眼俱全。?刘氏又惊又喜,连忙向番僧道谢,并拿出钱财酬谢。番僧却婉拒不受,只请求刘氏将这条酒虫赠予他。刘氏好奇地问:“你要这酒虫有何用处?” 番僧回答道:“此乃酒之精华,若在瓮中装满水,将酒虫放入其中搅拌,便能酿成佳酿。” 刘氏听后,半信半疑,让番僧一试。果然,原本平淡无奇的水,经酒虫搅拌后,散发出浓郁的酒香,品尝起来,竟与上等美酒无异。?自酒虫被取走后,刘氏对酒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嗜酒如命的他,如今厌恶酒如同厌恶仇敌一般。与此同时,他的身体也渐渐消瘦下去,家中的财富也如流水般渐渐减少。没过多久,竟到了连饮食都难以维持的地步。?此时,王文一家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王孜虽已性情大变,变得温和孝顺,但家中的生意却因一些意外状况,面临着诸多挑战。王文听闻了刘氏的遭遇,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与鸦头一路走来,历经磨难,如今生活刚有起色,却也难免遭遇波折。而刘氏因酒虫的离去,命运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实在令人唏嘘。?异史氏感叹道:“昔日豪饮,日尽一石酒,却无损其财富;如今戒酒,不饮一斗,反倒愈发贫困。难道人的一饮一啄,真的是命中注定?亦有人说:‘酒虫乃是刘氏的福气,而非疾病,那番僧是用计谋骗取酒虫,成就自己的法术。’此言是真是假,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这世间之事,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如同这酒虫的故事一般,令人捉摸不透 。

3.木雕美人

商人白有功谈及往昔经历,神色间仍透着几分惊叹。那是在泺口河上,河面波光粼粼,往来船只穿梭,岸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白有功正漫步于河畔,忽然,他的目光被不远处的一幕吸引。只见一人肩头扛着一个竹簏,身后还牵着两只体型壮硕的犬。?此人来到一片开阔之地,停下脚步。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竹簏,从里面取出一个木雕美人,这美人高约尺余,制作工艺堪称精妙绝伦。只见她眉眼含情,妆容艳丽,身着华服,栩栩如生,仿若下一秒便能开口说话。紧接着,那人又拿出一副小巧的锦鞯,轻轻披在其中一只犬的身上,而后将木雕美人安置在犬背上,让她稳稳跨坐。?一切安置妥当,那人猛地一声叱喝,那犬便如离弦之箭般疾奔起来。令人称奇的是,木雕美人竟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自行起身,开始表演起解马的各种高难度剧目。她时而藏身于马镫之间,身姿轻盈,仿若融入其中;时而腰部弯曲,身后的裙摆如鱼尾般摇曳,紧紧附着在犬尾之上;无论是跪拜、起立,动作都极为灵动自然,毫无差错。?表演还未结束,那人又从竹簏中取出另一个木雕儿。这木雕儿头戴雉尾,身披羊裘,一看便是昭君出塞中的角色。他将木雕儿安置在另一只犬背上,让其跟随在木雕美人所乘之犬后。一时间,仿若时光倒流,再现了昭君出塞的场景。只见昭君木雕频频回头,眼神中似有不舍与眷恋,而那身披羊裘的木雕儿则挥舞着手中的马鞭,作势追逐,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引得周围观者纷纷叫好,掌声雷动。众人皆被这奇妙的表演所吸引,围得水泄不通,纷纷感叹这木雕工艺的神奇以及表演的精彩绝伦。白有功站在人群中,亦是看得目不转睛,久久沉浸在这场独特的表演之中,心中暗自惊叹世间竟有如此奇巧之事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