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10章 莲花公主 绿衣女 黎氏

书生们的故事 第10章 莲花公主 绿衣女 黎氏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莲花公主

胶州窦旭,字晓晖,正值盛年,才华横溢却尚未得志,于家中闲居,每日以诗书为伴,倒也自得其乐。一日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屋内的案几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窦旭于书房中诵读经史,不觉间,困意渐浓,眼皮愈发沉重,终是伏于案上沉沉睡去。恍惚间,窦旭只觉眼前光影变幻,待视线清晰,竟见一褐衣人立在榻前。褐衣人神色拘谨,目光游移,似有满腹言语却又难以启齿。窦旭心中诧异,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 褐衣人忙躬身行礼,答道:“相公,小人奉主人之命,特来请您屈尊前往。” 窦旭追问道:“你家主人是何人?” 褐衣人回说:“近在邻境。” 窦旭虽满心疑惑,但好奇心作祟,还是起身随褐衣人而去。转过自家墙屋,褐衣人将窦旭引至一处。但见眼前叠阁重楼,飞檐斗拱,万椽相接,气势恢宏。二人沿着曲折回廊前行,窦旭只觉路径繁复,好似踏入了一个巨大迷宫,那无数的门户,皆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非凡的气派,令他深知此处绝非寻常人间之地。途中,往来的宫人女官众多,皆妆容精致,服饰华美。她们瞧见褐衣人,纷纷轻声询问:“窦郎来乎?” 褐衣人一一应诺。俄顷,一位身着华服的贵官快步迎出,见到窦旭,神色极为恭敬,作揖行礼后,引领窦旭步入堂中。窦旭见此情形,心中虽紧张,仍镇定问道:“我与贵方素未谋面,也未曾有过往来,今日承蒙如此厚待,心中满是疑虑。” 贵官微笑作答:“我家君主听闻先生出身清贵,家族世代积德,对先生倾慕已久,渴盼与先生相见。” 窦旭愈发惊讶,追问道:“贵国君主究竟是何人?” 贵官神秘一笑:“稍后先生自会知晓。”未过多久,两位女官前来,手持双旌,引领窦旭前行。穿过重重宫门,来到一座巍峨宫殿前。殿上,一位王者见窦旭进来,即刻起身,快步下阶相迎,以宾主之礼相待。礼毕,众人入席,席上罗列着珍馐美馔,香气四溢,金杯玉盏,熠熠生辉。窦旭仰头,见殿上高悬一匾,上书 “桂府” 二字。窦旭因身处陌生之地,面对这般盛景,紧张得一时说不出话来。桂王见状,和颜悦色道:“我桂府与先生居所相邻,缘分不浅。先生不必拘谨,尽情畅怀便是。” 窦旭唯唯诺诺。酒过数巡,殿外传来轻柔的笙歌,乐声幽细婉转,如泣如诉,却无钲鼓的喧嚣,令人心旷神怡。这时,桂王忽然环顾四周,说道:“朕出一上联,烦请诸位属对:‘才人登桂府。’” 众人皆低头沉思,窦旭略一思忖,即刻应道:“君子爱莲花。” 桂王闻言,眼中大放异彩,惊喜道:“奇哉!莲花正是小女的小字,如此契合,莫非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快传公主,前来一见这位君子。”不多时,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兰麝香气,只见一位妙龄女子款步走来。女子年约十六七,肌肤胜雪,眉目如画,身姿婀娜,美得不可方物。桂王介绍道:“此乃小女莲花公主。” 公主依言向窦旭盈盈下拜,礼毕后转身离去。窦旭望着公主离去的背影,心驰神往,神情恍惚,木然坐在席间,思绪早已飘远。桂王举杯劝酒,窦旭竟全然未觉。桂王似有所察,轻声道:“我这女儿与先生堪称良配,只是我桂府或许配不上先生,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窦旭满心沉浸在对公主的倾慕之中,依旧浑然不觉。旁边的人见状,悄悄用脚轻踢他,提醒道:“大王向您敬酒,与您说话,您怎的不见不闻?” 窦旭这才回过神来,神色慌乱,羞愧不已,起身离席说道:“承蒙大王厚待,微臣一时贪杯,醉意上头,失礼之处,还望大王海涵。天色已晚,大王政务繁忙,微臣这便告辞。” 桂王起身挽留:“今日得见先生,实乃快事,何必如此仓促离去?若先生日后思念,本王随时相邀。” 遂命内官送窦旭离开。途中,内官悄声对窦旭说:“方才大王提及您与公主般配,似有联姻之意,您为何一言不发?” 窦旭闻言,顿时顿足懊悔,心中满是追悔莫及之意,每走一步,都愈发痛恨自己方才的怯懦。就这样,带着满心的懊恼,窦旭回到了家中。忽然,窦旭从梦中惊醒,此时夕阳余晖已残,屋内光线昏暗。他呆呆地坐在床上,回想起梦中的种种经历,历历在目,仿若亲身经历一般。夜晚,窦旭草草用过晚斋,熄灭烛火,满心期望能再次进入那梦境,与公主重逢,然而,任凭他辗转反侧,那通往桂府的梦境却如邯郸之路般缥缈难寻,他只能在黑暗中徒自懊悔叹息。一日夜晚,窦旭与友人同榻而眠,恍惚间,又见到先前那位内官前来,传桂王旨意,邀他前往。窦旭心中大喜,连忙跟随内官而去。见到桂王,窦旭伏地叩拜,桂王亲自将他扶起,引至一旁坐下,说道:“自先生离去,本王深知先生牵挂。本王冒昧,欲将小女许配给先生,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窦旭欣喜若狂,连忙拜谢应允。桂王遂命学士大臣作陪,设宴款待窦旭。酒至半酣,宫女前来禀报:“公主梳妆完毕。” 俄而,数十宫女簇拥着公主走出,公主头戴红锦盖头,身姿轻盈,仿若凌波仙子,被搀扶至华丽的地毯上,与窦旭行交拜之礼,结成夫妻。随后,二人被送入馆舍,洞房内温馨雅致,香气扑鼻,极尽奢华。窦旭望着眼前的公主,深情说道:“有公主在侧,真让我乐而忘忧,只恐今日之事,又是一场美梦。” 公主掩口轻笑:“明明是你我夫妻,怎会是梦?”次日清晨,窦旭刚起身,便与公主调笑。他为公主细心梳妆,又用衣带为公主量腰,用手指为公主量足。公主笑着问道:“夫君,你这是怎的了?” 窦旭深情回应:“我多次被梦境所误,故而想仔细记住公主的模样,即便这是梦,日后回想起来,也能慰藉思念之情。”二人正调笑间,一位宫女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喊道:“不好了,妖物闯入宫门,大王已避至偏殿,大祸将至!” 窦旭大惊,急忙跑去见桂王。桂王拉着窦旭的手,泣声道:“先生,本王正欲与先生结为亲家,共图长久,怎奈天降灾祸,桂府危在旦夕,这可如何是好!” 窦旭忙问究竟,桂王递上案几上的一份奏章,窦旭展开阅读。奏章上写道:“含香殿大学士臣黑翼,奏报非常怪异之事,恳请大王尽早迁都,以保国脉。据黄门来报:自五月初六日起,一条千丈巨蟒盘踞在宫外,已吞食内外臣民一万三千八百余口,所经之处,宫殿皆化为废墟。臣冒险前去窥探,确见那妖蟒,其头大如山岳,眼大如江海,昂首便能吞尽殿阁,伸腰即可推倒楼垣。此乃千古未见之凶祸,万代难遇之劫难!社稷宗庙,危在旦夕!恳请大王速速率领宫眷,迁往安全之地。” 窦旭看完,脸色惨白如纸。此时,又有宫人奔来奏报:“妖物已至!” 刹那间,殿内众人哀号一片,仿若世界末日来临。桂王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含泪对窦旭说:“小女已托付给先生,还望先生照顾。” 窦旭急忙赶回与公主的居所。公主正与左右宫女抱头痛哭,见窦旭进来,连忙拉住他的衣襟,哭问道:“夫君,如今该如何是好,我该怎么办?” 窦旭悲痛欲绝,握住公主的手,思索片刻后说:“我家境贫寒,惭愧没有华丽的房屋。但家中尚有几间茅屋,我们暂且一同去那里躲避,可好?” 公主含泪点头:“事到如今,也顾不得许多,夫君快带我去吧。” 窦旭搀扶着公主匆匆离开。未过多久,他们回到窦旭家中。公主环顾四周,说道:“此处虽简陋,却也安稳,胜过我那危在旦夕的故国。只是我随夫君而来,父母却无人依靠。夫君能否另建一处居所,让我父母及桂府众人前来相聚?” 窦旭面露难色,一时不知如何作答。公主见状,嗔怪道:“夫君连这点急难都不能为我解决,要你何用!” 窦旭赶忙安慰公主,随后与公主一同走进屋内。公主伏在床上,悲痛哭泣,难以抑制。窦旭焦心忧虑,却无计可施。正苦恼间,窦旭猛地从梦中惊醒,这时,耳畔仿佛仍有嘤嘤啼哭声未绝。他仔细一听,却并非人声,而是两三只蜂子,正在枕上飞鸣。窦旭大惊,高呼怪事。友人被他惊醒,询问缘由,窦旭便将梦中之事详细告知。友人听后,也感到十分诧异。二人起身查看蜂子,只见蜂子在他们的衣裳间徘徊,挥之不去。友人见状,劝说窦旭为蜂子筑巢。窦旭依言而行,亲自督工建造。刚竖起两面墙,只见成群的蜂子从墙外飞来,如蝇群般络绎不绝。巢顶尚未完工,蜂子已聚集了满满一斗。他们追寻蜂子的来路,发现竟是来自邻翁的旧圃。旧圃中有一个蜂巢,已有三十多年,蜂群繁衍旺盛。有人将此事告知邻翁,邻翁前去查看,蜂巢内一片寂静。打开蜂巢的壁,却见一条一丈多长的蛇盘踞其中。邻翁将蛇捉住并杀死。至此,窦旭才明白,梦中的巨蟒原来就是这条蛇。蜂群进入窦旭家后,繁衍得更加旺盛,此后也再无其他异常之事 。2.绿衣女

于璟,表字小宋,乃益都人士,平日里在醴泉寺潜心读书。那醴泉寺坐落于深山之中,四周静谧清幽,正是读书的好去处。一日夜晚,万籁俱寂,于璟正伏案专心诵读诗书,朗朗书声在这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忽然,窗外传来一声轻柔的赞叹:“于相公勤读哉!” 于璟听闻,心中不禁疑惑,这深山之中,怎会有女子的声音?正自思索间,那女子已轻轻推开门,面带微笑走了进来,又轻声说道:“勤读哉!” 于璟惊讶地站起身来,定睛一看,只见眼前女子身着绿衣长裙,身姿婀娜,容貌婉妙无比,宛如仙子下凡。于璟心中明白,此女绝非凡人,于是开口询问她的住处和来历。女子微微一笑,说道:“相公看我,像是会伤人的模样吗?何必苦苦追问呢?” 于璟见女子这般说,心中对她更添几分好感,一来二去,两人便亲近起来,当晚便同榻而眠。待女子罗襦解开,于璟才发现她的腰肢纤细,几乎盈盈一握。更漏将尽之时,女子身姿轻盈,翩然离去。自那以后,女子每晚都会前来,与于璟相伴。?一晚,两人相对而坐,饮酒畅谈。女子谈吐不凡,对于音律更是有着精妙的见解。于璟不禁说道:“卿之声娇柔纤细,倘若能唱上一曲,必定能让人神魂颠倒。” 女子笑着回应:“不敢随意唱曲,只怕真的销了相公的魂呢。” 于璟再三恳请,女子无奈,只得说道:“并非我吝啬,只是怕被他人听见。相公若执意要听,那我便献丑,只是轻声哼唱,略表其意吧。” 说罢,女子用她那纤细的莲足轻轻点着床脚,开始吟唱起来:“树上乌臼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 她的声音细如蚊蝇,勉强能够听清。然而,于璟静下心来,仔细聆听,却发现那歌声宛转悠扬,如潺潺流水,又如林间清风,滑润激烈,直抵人心,听得于璟心动神摇。?一曲唱罢,女子起身,轻轻打开门,向外窥探,说道:“得防着窗外有人。” 她绕着屋子四周仔细查看了一番,确认无人后才重新回到屋内。于璟见状,笑着问道:“卿为何如此疑惧?” 女子回答:“俗话说:‘偷生鬼子常畏人。’说的便是我这样的吧。” 随后两人上床就寝,女子却突然面露忧色,说道:“我与相公的缘分,恐怕就到此为止了。” 于璟急忙询问缘由,女子说道:“我突然心动,怕是我的福禄已尽。” 于璟连忙安慰她:“心动不过是寻常之事,何必如此悲观呢?” 女子听了,心中稍感宽慰,两人又重新亲昵起来。?更漏停歇,女子起身披上衣服,走下榻来。她刚要开门离去,却又犹豫起来,徘徊了几步后,再次回到于璟身边,说道:“不知为何,心中总是害怕。恳请相公送我出门。” 于璟见女子如此,便起身相送。到了门外,女子说道:“相公在此稍作停留,望着我。我翻墙离去后,相公再回去。” 于璟点头应道:“好。”?于璟目送女子转过房廊,转眼间,女子的身影便消失不见。于璟正准备回屋就寝,突然听到女子急切的呼救声。他心中一惊,急忙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四处张望,却不见女子的踪迹,那呼救声却好似来自屋檐之上。于璟抬头仔细查看,只见一只如弹丸般大小的蜘蛛,正紧紧地捉住一物,被捉之物发出阵阵哀鸣声,声音嘶哑。于璟赶忙找来工具,划破蛛网,将被捉之物挑了下来。仔细一看,竟是一只绿色的蜜蜂,此时已奄奄一息。于璟小心翼翼地将蜜蜂捧回屋内,放在案头。过了好一会儿,蜜蜂才渐渐恢复生机,能够缓缓爬行。它慢慢爬上砚台,将自己的身体浸入墨汁之中,然后又爬出来,趴在几案上,用身体写出一个 “谢” 字。写完后,它频频展开双翼,随后穿过窗户,飞走了。自那以后,女子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只留下于璟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时常回忆起与女子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满是惆怅与思念 。

3.黎氏

龙门有个叫谢中条的人,生性轻佻放达,品行不端。三十多岁时,妻子不幸离世,留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孩子们年幼,每日从早到晚啼哭不止,谢中条被这哭声萦绕,深感疲惫与苦恼。他盘算着再娶一位继室,可在挑选过程中,总是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未能如愿。无奈之下,只好暂时雇佣了一位老妇人来照顾子女。?一日,谢中条在山间小道上悠然漫步。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身后有动静,回头一看,只见一位女子正朝他走来。他停下脚步,仔细打量,发现这女子面容姣好,年纪大约二十岁左右,身姿婀娜,仪态万千。谢中条顿时心生爱慕之意,便上前搭讪,嬉皮笑脸地说道:“娘子独自一人行走,难道不害怕吗?” 女子快步前行,对他的话充耳不闻。谢中条又说道:“娘子这般纤细的脚步,行走在这崎岖的山径上,想必十分艰难吧。” 女子依旧不予理会,径直向前走去。谢中条环顾四周,发现周围空无一人,心中顿时起了邪念。他快步靠近女子,猛地伸手抓住她的手腕,强行将她拖入旁边的幽谷之中,意图强行与她欢好。女子惊恐万分,愤怒地呼喊:“你是哪里来的强人,竟敢如此蛮横地侵犯我!” 谢中条不顾女子的反抗,紧紧拉住她继续前行,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女子在他的拉扯下,脚步踉跄,陷入了绝境,心中又急又怕,无奈之下,只好说道:“你若想与我欢好,怎能用这般强硬的手段?放开我,我自会依从你。” 谢中条听了,信以为真,便松开了手。两人一同走进一处幽静的山谷,野合之后,竟渐渐互生爱慕之情。?女子询问谢中条的住处和姓氏,谢中条如实相告。随后,谢中条也询问女子的情况,女子说道:“我姓黎,不幸早早守寡,婆婆也去世了,如今孤身一人,无依无靠,所以时常回娘家。” 谢中条听后,说道:“我也是鳏夫,你愿意跟我一起生活吗?” 女子反问道:“你有子女吗?” 谢中条毫不隐瞒地回答:“实不相瞒,若说男女之事,与我交好的女子也不少。只是这子女的啼哭,实在让人难以忍受。” 女子听后,犹豫了一下,说道:“这可真是个大难题。看你的穿着打扮,也只是普通人家,我自认为能够操持家务。但继母不好当,恐怕会受不了别人的指责。” 谢中条连忙说道:“你不必担心,我自己不说,别人又怎会干涉我们的家事?” 女子听了,心中微微有些动摇。但随即又忧虑地说道:“如今我已与你有了肌肤之亲,自然没有不跟你的道理。只是我有个凶悍的伯父,一直把我当作奇货可居,恐怕他不会答应我们的事情,这可如何是好?” 谢中条听后,也感到十分忧虑,便与女子商量着一起私奔。女子说道:“我也反复思考过此事。只是担心家人一旦泄露我们的行踪,对我们两人都不利。” 谢中条满不在乎地说:“这不过是小事一桩。我家中只有一个孤苦的老妇人,立刻就把她打发走。” 女子听了,心中欢喜,便与谢中条一同回到他的家中。?他们先将女子藏在外面的屋子,谢中条进屋后,立刻打发走了老妇人,然后清扫床铺,迎接女子入住。此后,两人恩恩爱爱,如胶似漆。女子勤劳能干,不仅操持家务,还为孩子们缝补衣物,十分辛苦。谢中条得到这样一位女子,对她宠爱有加,每日只与她闭门相对,不再与外人来往。?一个多月后,谢中条因有事外出,出门时还特意反锁了门。等他回来时,却发现家中的中门紧闭,怎么敲门都无人应答。他用力推开门,屋内却空无一人。他急忙走进寝室,突然,一只巨大的狼从门内冲了出来,险些将他吓得昏死过去。他走进屋内一看,孩子们都不见了踪影,地上满是鲜血,只剩下三颗头颅。谢中条惊恐万分,转身去追狼,可那狼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异史氏说:“这谢中条品行不端,得到这样悲惨的报应也是罪有应得。那些轻易再娶的人,往往是引狼入室啊;更何况是在野合逃窜这种不正当的情况下,又怎能求得贤良的妻子呢!” 仔细想来,谢中条起初以不正当的手段逼迫女子就范,他的行为违背了道德伦理。在与女子相处的过程中,他只沉浸在自己的情感和**里,对女子的真实身份和意图没有丝毫的怀疑,也没有考虑到这种仓促结合可能带来的后果。而女子或许从一开始就心怀不轨,利用谢中条的好色和急切,一步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也警示世人,行事不可冲动,尤其是在男女之事和婚姻大事上,更应该坚守道德底线,慎重抉择,否则就可能像谢中条一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这世间的因果循环,往往就是这般清晰明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便得恶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