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8章 娇娜 僧孽 妖术

书生们的故事 第8章 娇娜 僧孽 妖术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娇娜

孔生的奇幻狐缘孔生雪笠,身为圣人后裔,为人温文尔雅,擅长作诗。他的挚友在天台任职,寄来书信邀他前往。孔生抵达时,挚友却已离世,他落魄无依,无法归乡,只好寓居在菩陀寺,受雇为寺僧抄录经文。寺庙西边百余步处,有一座单先生的府邸。单先生本是世家公子,因一场重大官司而家道中落,家眷稀少,便搬到乡下居住,宅子就此荒废。一日,大雪纷飞,路上空无一人。孔生偶然路过府邸,一位少年出门,容貌极为俊美。少年见到孔生,急忙上前行礼,一番慰问后,便诚恳邀请他进屋。孔生对少年心生好感,欣然应允。屋内面积不大,却处处悬挂着锦幕,墙上挂着许多古人书画。案头有一本书,书名是《琅嬛琐记》。孔生翻阅一遍,书中内容皆是他从未见过的。他以为少年就是宅子主人,便也未询问其身世。少年详细询问孔生的行踪,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劝说他开设学馆授徒。孔生叹息道:“我漂泊异乡,谁会为我引荐呢?” 少年说:“倘若您不嫌弃我愚笨,我愿拜您为师。” 孔生欢喜,不敢以师自居,请求与少年结为好友。孔生好奇地问:“这宅子为何长久空置?” 少年回答:“这是单府,之前因为公子去乡下居住,所以一直空着。我姓皇甫,祖籍陕西。因家中房屋被野火烧毁,暂时借住在此。” 孔生这才知道少年并非单家之人。当晚,两人相谈甚欢,少年便留孔生一同住宿。清晨,僮子便在屋内生起炭火。少年先起身进入内室,孔生还拥着被子坐在床上。僮子进来通报:“太翁来了。” 孔生急忙起身。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进来,对孔生殷切道谢:“先生不嫌弃我家顽劣小儿,愿意教导他。小儿刚学写字,还望您看在朋友的份上,不要以寻常师生之礼相待。” 说完,便送上一袭锦衣,以及貂帽、袜子、鞋子各一件。等孔生洗漱完毕,便摆上酒菜。屋内的几案、床榻、裙衣等物,孔生都叫不出名字,却光彩夺目。酒过几巡,老者告辞,拄着拐杖离去。用餐完毕,公子呈上课业,大多是古文诗词,并无当时的八股文。孔生询问,公子笑着说:“我不求科举进取。” 傍晚,两人再次饮酒,公子说:“今晚尽情欢乐,明日可就不行了。” 他唤来僮子,问道:“看看太公睡了没?要是睡了,悄悄把香奴叫来。” 僮子离去,先拿着绣囊带着琵琶进来。不一会儿,一位婢女走进来,妆容艳丽。公子让她弹奏《湘妃》曲,婢女用象牙拨子拨动琴弦,曲调激昂哀婉,节拍与孔生平日所闻不同。公子又让人用大酒杯斟酒,一直喝到三更才结束。次日,两人早起一同读书。公子极为聪慧,过目成诵,两三个月后,提笔作文便令人惊叹。他们相约每五日饮酒一次,每次饮酒必定招来香奴。一晚,孔生酒意正浓,目光一直注视着香奴。公子领会了他的意思,说:“这个婢女是家父豢养的。兄长孤身一人,无家可归,我日夜为您谋划,定会为您寻得一位佳偶。” 孔生说:“若真能承蒙您的好意,希望能像香奴这样的女子。” 公子笑着说:“您真是少见多怪。若以此为好,您的心愿也太容易满足了。”过了半年,孔生想要到城郊游玩,走到门口,却发现双门从外面锁着。他询问公子,公子说:“家父担心您交友过多,分散心思,所以谢绝访客。” 孔生也就安心住下了。当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他们将书房搬到园亭。孔生胸口突然肿起一个如桃子般大小的肿块,一夜之间变得如碗口般大,疼痛难忍,呻吟不止。公子朝夕探望,茶饭不思。又过了几天,伤口愈发严重,孔生连饮食都断绝了。太翁也前来探望,两人相对叹息。公子说:“儿前夜想到先生的病,娇娜妹妹能医治,已经派人去外祖母家叫她回来了。怎么这么久还没到?” 不一会儿,僮子进来通报:“娜姑到了,姨和松姑也一起来了。” 父子俩急忙走进内室。不一会儿,公子带着妹妹来探望孔生。只见娇娜年纪约十三四岁,眼眸灵动,身姿婀娜。孔生望见这般艳丽的容貌,顿时忘记了痛苦,精神为之一振。公子说:“这是兄长的好友,如同我的同胞兄弟,妹妹可要好好医治他。” 娇娜收敛羞涩,挽起长袖,走到床边为孔生诊治。她握住孔生手腕时,孔生只觉一股幽兰般的香气袭来。娇娜笑着说:“您会得这种病,是心动了。不过病症虽危急,但可以医治。只是肿块已经凝结,非得开刀割除腐肉不可。” 说完,她脱下手臂上的金钏,放在患处,慢慢按压下去。肿块突起一寸多,高出金钏,而根部周围的余肿,都被束在金钏内,不像之前那般有碗口大了。娇娜一手掀起罗裙,解下佩刀,刀刃薄如纸。她握着金钏,拿着刀,轻轻沿着根部切割,紫色的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床席。孔生贪恋靠近娇娜的机会,不仅不觉得痛苦,还生怕切割手术太快结束,不能与娇娜多亲近一会儿。没过多久,腐肉被割下,如从树上削下的瘤子般圆润。娇娜又让人端来水,清洗伤口。她口中吐出一颗如弹丸般大的红丸,放在伤口上,轻轻旋转。刚转一圈,孔生就感觉一股热气蒸腾;再转一圈,伤口处开始发痒;转了三圈后,他只觉遍体清凉,凉意沁入骨髓。娇娜将红丸收回口中咽下,说:“好了!” 便快步走了出去。孔生一跃而起,走去道谢,多年的顽疾瞬间消失。但他脑海中一直浮现娇娜的容颜,难以自拔。从此,他无心读书,常常痴痴地坐着发呆。公子察觉到了他的心思,说:“弟弟为兄长寻得一位佳偶。” 孔生问:“是谁?” 公子说:“也是我的眷属。” 孔生沉思良久,只说:“不必了!” 然后对着墙壁吟诵道:“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公子明白他的心意,说:“家父仰慕您的才华,一直想与您结为姻亲。只是我只有一个妹妹,年纪太小。我有个姨女阿松,十八岁了,容貌并不丑陋。如果您不信,松姊经常到园亭游玩,您在前面厢房便能望见她。” 孔生按照公子的说法,果然看见娇娜和一位丽人一同走来。那丽人眉如弯月,脚穿绣鞋,与娇娜不相上下。孔生十分高兴,请求公子为他说媒。公子几天后从内室出来,祝贺道:“成了!” 于是收拾别院,为孔生举办婚礼。当晚,鼓乐喧天,尘土飞扬,孔生觉得如同梦中仙人,忽然与自己同床共枕,甚至怀疑广寒宫殿也不过如此。婚后,两人生活十分惬意。一天晚上,公子对孔生说:“您对我的教导之恩,我无日敢忘。近来单公子官司了结归来,急于索要宅子,我打算离开这里往西去。恐怕难以再相聚,因此心中满是离愁。” 孔生愿意跟随他一起离开。公子劝说他回乡,孔生感到为难。公子说:“别担心,我马上送您回去。” 不久,太翁带着松娘过来,赠送孔生百两黄金。公子用左右手分别握住孔生夫妇的手,叮嘱他们闭上眼睛不要看。两人只觉身体飘起,耳边风声呼啸。过了许久,公子说:“到了。” 孔生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故乡。这才知道公子并非凡人。他欣喜地叩响家门,母亲喜出望外,又看到美丽的儿媳,一家人都十分欣慰。等孔生回头,公子已经消失不见了。松娘侍奉婆婆孝顺,美貌与贤名远扬。后来,孔生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延安司李,带着家眷赴任。母亲因路途遥远没有同行。松娘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小宦。孔生因得罪上司被罢官,因诸多事务牵绊无法回乡。一次,他在郊外打猎,遇到一位骑着黑马的美少年,少年频频注视他。孔生仔细一看,竟是皇甫公子。两人拉住缰绳,停下马匹,悲喜交加。公子邀请孔生到一个村庄,那里树木茂密,遮天蔽日。走进公子家中,只见大门装饰华丽,宛如世家。孔生询问娇娜的情况,得知她已经嫁人,岳母也已去世,心中深感悲痛。住了一晚后,孔生带着妻子一同返回。娇娜也来了,她抱起孔生的儿子逗弄着说:“姊姊把我的种都弄乱了。” 孔生拜谢她昔日的救命之恩。娇娜笑着说:“姊夫如今富贵了。伤口已经愈合,还会记得疼痛吗?” 妹夫吴郎也来拜见。他们住了两晚便离开了。一天,公子满脸忧愁,对孔生说:“天降灾祸,您能救我们吗?” 孔生不知何事,却坚定地表示愿意帮忙。公子急忙出去,招呼一家人进来,在堂上向孔生跪拜。孔生大为震惊,急忙询问。公子说:“我并非人类,而是狐仙。如今将有雷霆劫难。您若肯挺身而出,我一家或许能保全性命;否则,就请您抱着孩子离开,不要连累您。” 孔生发誓与他们同生共死。公子让孔生拿着剑站在门口,叮嘱道:“雷霆轰击时,千万不要动!” 孔生照做。果然,只见阴云密布,白昼如同黑夜一般昏暗。孔生回头看,原来的住处已不见踪影,只有一座高大的坟墓和一个无底的洞穴。他正惊愕间,一声霹雳响起,山岳震动,狂风暴雨中,老树都被连根拔起。孔生目眩耳聋,但始终屹立不动。忽然,在浓烟黑絮中,他看见一个怪物,长着尖嘴利爪,从洞穴中抓出一个人,随着烟雾直飞上天。孔生瞥见那人的衣服鞋子,觉得很像娇娜。他急忙纵身跃起,用剑砍去,怪物随即掉落。紧接着,一声惊雷响起,孔生倒地身亡。不久,雨过天晴,娇娜苏醒过来。她看到孔生死在旁边,大哭道:“孔郎为我而死,我还怎么活!” 松娘也出来,两人一起将孔生抬回家。娇娜让松娘捧着孔生的头,先用金簪拨开他的牙齿,然后自己捏住他的脸颊,将红丸用舌头送入他口中,又对着他的嘴吹气。红丸随着气息进入孔生喉咙,发出格格的声响。过了一会儿,孔生苏醒过来。他看到家人,仿佛从梦中醒来。于是,一家人团聚,惊恐过后,满是喜悦。孔生觉得这幽深空旷的地方不宜久居,便商议一同回乡。大家都赞同,只有娇娜不开心。孔生邀请她和吴郎一起走,又担心她的父母舍不得幼子。一整天都没有商议出结果。忽然,吴家的一个小奴仆气喘吁吁地跑来。众人惊讶地询问,原来是吴郎家也在同一天遭遇劫难,一家人都丧生了。娇娜顿足悲伤,痛哭不止。大家纷纷安慰她。于是,一同回乡的计划就此确定。孔生进城处理了几天事务,便连夜收拾行装。回到家乡后,他把闲置的园子让公子一家居住,常常锁着门;只有他和松娘来的时候,才打开门。孔生和公子兄妹,下棋饮酒,谈天设宴,如同一家人。小宦长大后,容貌俊美,带有狐仙的气质。他到城里游玩,大家都知道他是狐仙的孩子。异史氏说:“我对于孔生,不羡慕他娶得美妻,而是羡慕他得到一位知心好友。看到娇娜的容貌,可以让人忘却饥饿;听到她的声音,可以让人开怀大笑。能有这样的好友,时常一起谈天设宴,那种心灵相通的感觉,更胜于男女之欢。”2.僧孽

张某的冥府见闻张某在阳间原本过着平凡日子,却在一日毫无征兆地暴毙。他的魂魄悠悠离体,茫然间,便被鬼使拘了去,径直前往阴森的冥府,面见那令人敬畏的冥王。冥王坐在高高在上的案几前,神情肃穆,翻开生死簿细细稽查。看着看着,突然眉头紧皱,面露怒色,原来是鬼使犯了糊涂,错把张某捉了来。冥王当即责令鬼使速速将张某送回阳间。张某领命准备离去,心中却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他偷偷拉住鬼使,低声下气地恳求道:“大哥,您看我这好不容易来一趟冥府,能不能行行好,带我去看看冥狱是啥样啊?” 鬼使起初面露难色,可经不住张某软磨硬泡,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鬼使带着张某在冥府中穿梭,一路走过九幽之地。只见那刀山之上,利刃寒光闪烁,无数恶鬼在刀刃上痛苦挣扎;剑树之下,剑影森然,亡魂们被穿刺得凄厉惨叫。每一处场景都让人毛骨悚然,张某看得双腿发软,冷汗直冒。最后,他们来到一处特别的地方。张某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僧人被绳子穿过大腿,倒悬在空中,那痛苦的嚎叫声不绝于耳,仿佛要将这阴森的空间撕裂。张某心中一惊,赶忙走近细看,这一看,差点惊掉了下巴,那被倒悬的僧人竟然是自己的亲哥哥。张某又惊又悲,忙问鬼使:“我哥哥犯了什么大罪,要受这般折磨啊?” 鬼使面无表情地说道:“你哥哥身为僧人,却不遵佛门清规,四处广募金钱,可这些钱都被他拿去花天酒地、赌博玩乐了,所以才受此重罚。要想摆脱这苦难,除非他自己真心忏悔。”张某苏醒后,心中一直惦记着哥哥,他满心疑惑,怀疑哥哥是不是已经死了。他哥哥在兴福寺出家,张某赶忙前往寺庙探望。刚踏入寺庙大门,那熟悉的痛苦嚎叫声便传了过来。他快步走进哥哥的房间,眼前的景象让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哥哥大腿间生了恶疮,脓血横流,已经溃烂不堪。哥哥为了减轻痛苦,竟然把腿挂在墙壁上,那模样,与他在冥府看到的倒悬之状如出一辙。张某惊愕不已,忙问哥哥这是怎么回事。哥哥咬着牙说道:“把腿挂起来还稍微好受点,不然痛得我心肺都要炸裂了。” 张某这才把自己在冥府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哥哥。哥哥听后,吓得脸色惨白,惊恐万分。从那以后,哥哥彻底醒悟,他戒除了荤腥和酒水,每日虔诚地诵读经咒,忏悔自己曾经的过错。半个月后,哥哥大腿上的恶疮竟奇迹般地痊愈了。经历此番劫难,哥哥彻底洗心革面,成为了一名严守戒律的僧人。异史氏说:“鬼狱的景象渺茫难测,那些作恶的人常常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却不知道世间明显的灾祸,其实就是冥冥之中的惩罚。难道能不心生畏惧吗?”

3.妖术

于公勇斗邪祟明朝崇祯年间,有一位名叫于公的壮士,他自幼行侠仗义,痴迷拳术武艺,力大无穷,能将那高高大大的酒壶舞得如同旋风一般。这一年,于公前往京城参加殿试。谁料,他的仆人突然染上重病,卧床不起,于公心中焦急万分。恰在此时,于公听闻集市上有个神算,能精准预测人的生死。他便打算替仆人去问问吉凶。于公来到卦摊前,还未开口,那卜者竟先说道:“您莫不是要问仆人的病情?” 于公心中一惊,忙点头称是。卜者接着脸色一沉,说道:“病人无大碍,可您却危险了。” 于公诧异不已,决定为自己算上一卦。卜者起卦后,满脸惊愕,说道:“您三日后将命丧黄泉!” 于公听后,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卜者随后不紧不慢地开口:“我有个小法术,给我十两金子,我便能为您消灾解难。” 于公心想,生死既然已注定,区区法术怎能改变,便不予理会,起身欲走。卜者在身后喊道:“舍不得这点小钱,可别后悔!别后悔!” 于公的朋友们都为他担忧,纷纷劝他拿出钱财消灾,可于公坚决不听。转瞬之间,三日之期已至。于公镇定自若地端坐在旅舍之中,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降临。一整天过去了,他安然无恙。到了夜晚,于公关上房门,点亮油灯,手持宝剑,警惕地端坐着。更漏声滴答作响,眼看就要到一漏将尽之时,依旧没有任何死亡的迹象。于公正打算上床休息,突然听到窗户缝隙处传来窣窣声响。他急忙定睛看去,只见一个小人扛着长矛钻了进来,落地后瞬间变得和常人一般高大。于公迅速拔剑起身,朝着小人猛刺过去,可小人动作敏捷,飘忽一闪,竟未刺中。小人见势不妙,立刻变小,试图从窗户缝隙逃走。于公眼疾手快,挥剑猛砍,小人应声倒地。于公举灯一照,竟是个纸人,已经被拦腰斩断。于公不敢再睡,继续守在原地。没过多久,又有一物从窗户钻了进来,模样怪异狰狞,犹如恶鬼。此物刚一落地,于公便迅速出击,将其砍成两段,可两段躯体竟还在地上蠕动。于公担心它再次复活,便连连挥剑,剑剑命中,只听那声音沉闷不似砍在血肉之上。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土偶,已经被砍得粉碎。于是,于公将座位移到窗户下,紧紧盯着缝隙。许久之后,听到窗外传来如牛喘息般的声音,有个庞然大物开始推窗棂,整间屋子的墙壁都被震得摇晃起来,似乎随时都会倒塌。于公担心被房屋压垮,心想与其被困,不如出去与之搏斗。他猛地撞开窗户,冲了出去。只见一个巨大的恶鬼,身高与屋檐齐平;在昏暗的月光下,只见它面色漆黑如煤炭,眼睛闪烁着黄色的光芒;上身**,下身没穿鞋,手持弓箭,腰间挂着箭囊。于公正惊愕间,恶鬼已拉弓搭箭射了过来。于公用剑拨挡,箭矢掉落。恶鬼又要拉弓,于公急忙跳跃躲避,箭矢射中墙壁,发出战战的声响。恶鬼见状,愤怒至极,拔出佩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朝着于公奋力劈砍过来。于公如猿猴般敏捷地前进,恶鬼的刀砍在庭院中的石头上,石头瞬间被劈成两半。于公趁机从恶鬼双腿间穿过,挥剑削向恶鬼的脚踝,只听铿然一声。恶鬼更加愤怒,吼声如雷,转身又朝着于公猛剁过来。于公再次伏身躲过,恶鬼的刀砍断了于公的裙摆。于公此时已来到恶鬼胁下,猛地挥剑砍去,又是一声铿然巨响,恶鬼轰然倒地,僵硬不动了。于公用剑一阵乱砍,只听声音硬如敲击木柝。他举灯一照,竟是一个木偶,高大如人。那木偶的腰间还缠着弓箭,模样刻画得狰狞恐怖;被剑砍过的地方,都有鲜血流出。于公就这样手持蜡烛,一直坐到天亮。他心里明白,这些鬼物都是那卜人派来的,想要置他于死地,以此来彰显自己法术的神奇。第二天,于公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亲朋好友,大家一同前往卜者的摊位。卜者远远看到于公,瞬间消失不见。有人说:“这是隐身术,狗血可以破解。” 于公依言准备好,再次前往。卜者又像之前一样隐匿起来。于公立刻将狗血泼向卜者站立的地方,只见卜者的头脸瞬间被狗血模糊,眼睛灼灼发光,如同恶鬼一般站立在那里。众人随即将卜者抓住,交给官府,最终将其绳之以法。异史氏说:“人们常说求卦问卜是一种糊涂行为。这世上精通此道且能准确预测生死的人又有几个呢?算卦不准,那和不算又有什么区别。况且即便明确告知我们死期将至,又能怎样呢?更何况那些借人命来神化自己法术的人,岂不是更加可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