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7章 鬼津 仙人岛 阎罗薨

书生们的故事 第7章 鬼津 仙人岛 阎罗薨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鬼津

邪祟缠身:李某的惊魂遭遇在小镇一隅,有一座略显陈旧的宅院,李某就居住于此。一日午后,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李某的床榻上。李某像往常一样,吃过午饭便躺在床上,准备小憩片刻。迷迷糊糊间,李某突然感觉一阵阴风吹过,浑身打了个激灵。他缓缓睁开双眼,竟看到一个妇人从墙壁中缓缓走出。妇人头发蓬乱,如同破旧的竹筐,发丝垂落,完全遮住了脸庞。李某顿时吓得脸色惨白,心脏狂跳不止。那妇人一步一步,缓缓走到床前,就在李某不知所措之时,妇人缓缓抬起双手,将脸上的头发拨开。刹那间,李某看到一张肥硕黝黑且丑陋至极的脸,这张脸仿佛来自地狱,让人不寒而栗。李某惊恐万分,想要起身逃离,可双腿发软,竟无法动弹。就在这时,妇人突然跳上床,双手紧紧抱住李某的头,猛地将嘴唇贴了上去。李某只觉一股寒意袭来,妇人的舌头冰冷如冰块,将津液渡入他口中。李某本能地想要抗拒,可呼吸受阻,无奈之下,只能咽下那冰冷又稠粘的液体,那液体如同一团异物,堵塞在喉咙里。才刚呼吸一口,李某的口中又被填满,他只能再次咽下。如此反复,李某感觉自己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就在他几乎绝望之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妇人听到声响,这才松开双手,迅速消失在墙壁之中。李某瘫倒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心有余悸。从那之后,李某腹胀如鼓,呼吸急促,连续数十日粒米未进,身体也愈发虚弱。家人见状,心急如焚,四处寻医问药,却都束手无策。后来,一位老者听闻此事,建议用参芦汤为李某催吐。家人赶忙照做,李某喝下参芦汤后,一阵剧烈呕吐,吐出的东西如同卵清一

2.仙人岛

王勉的奇幻仙缘与命运蜕变在灵山脚下的一座小镇,住着一位名叫王勉,字黾斋的书生。王勉才华横溢,每次参加文试都名列前茅,久而久之,他心气越来越高,说话尖酸刻薄,时常凭借自己的才学打压他人。一日,王勉在山间漫步,偶遇一位道士。道士上下打量他一番,说道:“公子面相极贵,只可惜被‘轻薄孽’折损了大半福泽。以公子的智慧,若能回头修道,尚有机会位列仙籍。” 王勉听后,嗤笑一声:“福泽之事,谁能说得清楚?但这世上怎会有仙人!” 道士并不生气,平静地说:“这有何稀奇,我便是仙人。” 王勉愈发觉得道士荒谬,笑得前仰后合。道士见状,说道:“我这点本事不足为奇。若公子愿意跟我走,数十位真仙,即刻就能见到。” 王勉好奇问道:“他们在哪里?” 道士回答:“近在咫尺。” 说罢,道士将拐杖夹在两腿之间,把另一头递给王勉,让他照做,随后叮嘱王勉闭上眼睛,大喝一声:“起!” 王勉只觉拐杖粗如五斗囊,瞬间腾空而起,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他偷偷伸手触摸,竟摸到鳞片和齿状凸起,心中恐惧,不敢乱动。过了一会儿,道士又喝道:“止!” 随即抽走拐杖,王勉只觉身体一轻,落在一座宏伟的宅院里。眼前的宅院重楼叠阁,宛如帝王居所。庭院中有一座高台,高约丈余,台上矗立着十一间大殿,金碧辉煌,无比壮丽。道士拉着王勉登上高台,吩咐童子摆下筵席,邀请宾客。殿上摆了数十桌酒席,餐具、菜肴无不精美,令人眼花缭乱。道士换上华丽的服饰,在一旁等候。不一会儿,宾客们从空中飞来,有的骑着龙,有的骑着虎,还有的骑着彩凤,形态各异。他们各自携带乐器,有男有女,其中一位女子骑着彩凤,身着宫装,光彩照人。身旁的侍儿抱着一件五尺多长的乐器,这乐器既非琴也非瑟,王勉从未见过。酒过三巡,珍馐佳肴摆满桌面,入口甘美,远超寻常食物。王勉默默坐在一旁,目光始终停留在骑彩凤的女子身上。他既爱慕女子的美貌,又渴望聆听她演奏。宴会中,一位老者提议:“承蒙崔真人盛情邀请,今日盛会,自当尽情欢乐。不如让乐器相同的人组成乐队,共同演奏。” 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丝竹之声响彻云霄。唯有骑彩凤的女子,乐手没有与之相配的。等众人演奏完毕,侍儿打开绣囊,将乐器横放在桌上。女子伸出玉腕,像弹筝一样弹奏起来,乐音清脆响亮,数倍于琴音,时而激昂开阔,时而婉转悠扬,令人陶醉。演奏持续了半柱香时间,整个大殿寂静无声,众人连咳嗽都不敢。演奏结束,一声清脆的音响,如同敲击清磬。众人纷纷赞叹:“云和夫人真是绝技啊!” 随后,宾客们起身告别,龙吟鹤唳,瞬间散去。道士为王勉准备了宝榻锦被,安排他休息。王勉自见到云和夫人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听了她的演奏,更是心驰神往。他想着自己才华出众,博取功名如探囊取物,富贵之后,想要什么得不到。一时间,思绪万千。道士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说道:“公子前世与我一同修道,只因意念不坚定,才坠入尘世。我本想帮你摆脱困境,没想到你沉迷太深,难以醒悟。如今,我送你回去。我们或许还有相见之日,但要成为天仙,恐怕还需经历两世劫难。”说罢,道士指着台阶下的长石,让王勉闭上眼睛坐下,再三叮嘱他不要偷看。接着,道士挥动鞭子,驱赶石头。石头腾空而起,风声呼啸,王勉不知飞了多远。他心中好奇,偷偷睁开一条缝,只见茫茫大海,无边无际。他吓得赶紧闭上眼睛,可身体已随石头坠落,“砰” 的一声,落入海中。好在王勉熟悉水性,拼命挣扎。这时,有人鼓掌笑道:“这一跤摔得漂亮!” 就在他危在旦夕时,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子将他拉上小船,笑着说:“吉利,吉利,秀才‘中湿’啦!” 女子容貌艳丽,王勉浑身湿透,冻得瑟瑟发抖,请求女子生火取暖。女子说:“跟我回家,我帮你处理。要是你满意,可别忘了我。” 王勉感激道:“姑娘救命之恩,我定当报答,岂止是不忘!”女子划动船桨,小船如疾风骤雨般驶向岸边。上岸后,女子从船舱里拿出一把莲花,带着王勉走进村子。走了半里多路,来到一座朱红色大门前,进入数重院落,女子先进去通报。不一会儿,一位四十多岁的男子出来迎接,将王勉请进屋内,吩咐侍者拿来冠袍袜履,让王勉换上。男子询问王勉的籍贯和家族,王勉毫不隐瞒,自夸道:“我在中原也算有点才名,崔真人对我十分看重,邀请我上天阙。我自认为功名唾手可得,所以不愿隐居。” 男子听后,肃然起敬:“这里是仙人岛,与世隔绝。我姓桓,世代居住在此,有幸结识名流,真是荣幸之至。”随后,桓先生设宴款待王勉,席间说道:“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芳云十六岁了,尚未婚配,想许配给先生,不知意下如何?” 王勉以为是救他的采莲女,连忙离席道谢。桓先生又派人请来几位德高望重的邻居。接着,吩咐左右去叫女儿出来。不一会儿,香气扑鼻,十多位美丽女子簇拥着芳云出来。芳云光彩照人,宛如朝阳下的芙蕖。行礼后,众人纷纷入座,采莲女也在其中。酒过几巡,一个十来岁的垂髫女孩从屋内出来,她姿态秀丽,笑容甜美,依偎在芳云身旁,眼神灵动。桓先生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女儿绿云,很聪慧,已经能背诵经典了。” 说着,让绿云给客人吟诗。绿云大方地吟诵了三首《竹枝词》,声音娇婉动听。吟诵完毕,绿云挨着姐姐坐下。桓先生对王勉说:“王郎才华横溢,想必佳作颇多,能否让我们一饱耳福?”王勉毫不谦虚,慷慨吟诵了一首近体诗,自我感觉良好。诗中有两句:“一身剩有须眉在,小饮能令块磊消。” 邻座的老者反复吟诵。芳云低声对妹妹说:“上句像孙行者离开火云洞,下句像猪八戒过子母河。” 众人听后,哄堂大笑。王勉又吟诵《水鸟》诗:“潴头鸣格磔,……” 突然忘词,正在沉吟,芳云与绿云交头接耳,绿云笑着对父亲说:“姐姐给姐夫续了下句,是‘狗腚响弸巴’。” 众人笑得前俯后仰,王勉满脸通红。桓先生瞪了芳云一眼。王勉定了定神,桓先生又请他展示其他作品。王勉心想,这些世外之人肯定不懂八股文,于是炫耀起自己的冠军之作,题目是 “孝哉闵子骞” 二句,开篇写道:“圣人赞大贤之孝……” 绿云对父亲说:“圣人不会称呼门人为‘字’,‘孝哉……’一句,本就是别人说的话。” 王勉听后,兴致全无。桓先生笑着打圆场:“小孩子懂什么,别管这些,只听文章。”王勉继续吟诵,每吟诵几句,芳云姐妹就交头接耳,似乎在评价,但声音太小,听不清楚。王勉吟诵到精彩之处,还讲述了文宗的评语,其中有 “字字痛切” 一句。绿云对父亲说:“姐姐说,应该删掉‘切’字。” 众人不明所以,桓先生怕女儿言语冒犯,也不敢追问。王勉吟诵完毕,又讲述总评,其中有 “羯鼓一挝,则万花齐落” 一句。芳云又捂着嘴和妹妹说话,两人笑得直不起腰。绿云说:“姐姐说,羯鼓应该敲四挝。” 众人更加疑惑,绿云忍不住解释:“删掉‘切’字,说‘痛’就‘不通’了。鼓敲四挝,声音就像‘不通又不通’。” 众人恍然大悟,哄堂大笑。桓先生连忙起身敬酒道歉。王勉原本自恃才高,如今却被屡屡嘲笑,垂头丧气,汗流浃背。桓先生为了缓和气氛,说道:“我出个对子,请大家对:‘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 众人还在思考,绿云立刻回应:“黾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芳云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拧绿云的肋肉。绿云挣脱后跑开,回头说道:“关你什么事!你经常骂姐夫,都不觉得不对,别人说一句就不行吗?” 桓先生呵斥她,绿云笑着跑开了。邻座客人见状,纷纷告辞。随后,婢女们引导王勉和芳云进入内室。洞房里灯烛明亮,床铺精致,书架上摆满了书籍。王勉试着提问,芳云对答如流,王勉这才意识到自己学识浅薄。芳云唤来采莲女,王勉这才知道她叫明珰。王勉多次遭受嘲笑,担心在芳云面前失宠,幸好芳云虽然言语尖刻,但夫妻间感情还算融洽。王勉闲来无事,又开始吟诗。芳云劝道:“我有个建议,不知你愿不愿意听。从现在起别作诗了,这也算藏拙的办法。” 王勉听后,羞愧难当,从此不再作诗。日子久了,王勉与明珰渐渐亲近起来,他对芳云说:“明珰对我有救命之恩,希望你能对她好点。” 芳云答应了。此后,每次夫妻嬉戏,芳云都会叫上明珰,三人感情越来越好。一天晚上,王勉与芳云对酌,觉得气氛冷清,便劝芳云叫明珰一起来。芳云不同意,王勉说:“你饱读诗书,难道不记得‘独乐乐’那几句吗?” 芳云笑道:“我说你不通,现在更验证了。你连句读都不懂吗?‘独要,乃乐于人要;问乐,孰要乎?曰:不。’” 两人相视一笑。恰逢芳云姐妹外出赴约,王勉趁机与明珰私会。当晚,王勉就觉得小腹微痛,接着前阴肿胀。他惊恐万分,告诉芳云。芳云笑着说:“肯定是明珰的‘报答’。” 王勉不敢隐瞒,如实交代。芳云说:“自作自受,我也没办法。既然不痛不痒,就随它去吧。”几天过去了,肿胀仍未消退,王勉忧心忡忡。芳云知道他的心思,却故意不问,只是凝视着他,眼神明亮。王勉说:“你这就是‘胸中正,则眸子了焉’。” 芳云笑道:“你这是‘胸中不正,则了子眸焉’。” 王勉忍不住笑了,哀求芳云帮忙治疗。芳云说:“你不听我的话,之前肯定怀疑我嫉妒。你不知道,这婢女本就不能亲近。我之前真心劝你,你却当耳边风,所以我才不管。没办法,还是给你治吧。不过,医生得先检查患处。” 说着,芳云伸手探入王勉衣服,念道:“‘黄鸟黄鸟,无止于楚!’” 王勉忍不住大笑,笑完肿胀竟消失了。几个月后,王勉思念家中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孩子,将想法告诉芳云。芳云说:“回去不难,但再想团聚就难了。” 王勉泪流满面,哀求芳云一起回去。芳云思索再三,终于答应了。桓先生为他们设宴饯行。绿云提着篮子进来,说:“姐姐远行,没什么可送的。担心你们到了海南没地方住,我日夜赶制了一些房屋,别嫌弃简陋。” 芳云接过篮子,王勉凑近一看,原来是用细草制作的楼阁,大的像椽子,小的像橘子,约有二十多座,每座楼阁的梁栋、屋檐都清晰可数,里面的家具如同麻粒般大小。王勉惊叹不已。芳云对王勉说:“实话告诉你,我们都是地仙。因为有前世缘分,才陪在你身边。本不想涉足尘世,只因你有老父,不忍心违背你的意愿。等你父亲去世,我们还得回来。” 王勉恭敬地答应了。桓先生问:“你们是走陆路还是水路?” 王勉担心海上风浪危险,选择走陆路。出门一看,车马已经在门口等候。王勉夫妇告别众人,踏上归途。车马疾驰,很快来到海岸边。王勉担心没有路,芳云拿出一匹白练,向南抛去,白练瞬间化作一条宽阔的长堤。众人迅速通过,长堤也逐渐收回。来到一处潮水环绕的地方,芳云停下脚步,从篮子里拿出草制房屋,与明珰等人按照一定方法布置,转眼间,草屋变成了一座宏伟的府邸。众人进屋收拾行李,发现与仙人岛的居所一模一样,洞房里的几榻也分毫不差。此时天色已晚,众人便在此留宿。第二天清晨,王勉派人去接父亲。使者回到家乡,发现王勉的住宅已换了主人。询问乡亲,得知王勉的母亲和妻子都已去世,只有老父亲还健在。王勉的儿子好赌,把田产都输光了,祖孙俩无家可归,暂时租住在西村。王勉得知后,悲痛万分,意识到富贵如同虚幻。他骑马来到西村,见到父亲衣衫褴褛,衰老可怜,父子俩相拥痛哭。王勉询问儿子,得知他外出赌博还未回来。王勉将父亲接回新家,芳云拜见公公后,烧热水让公公洗澡,为他换上锦衣,安排在香舍休息。芳云还邀请村里的老人与公公聊天宴饮,侍奉极为周到。王勉的儿子得知父亲回来,找上门来。王勉拒绝他进门,只给了他二十两银子,让人传话:“拿着这些钱娶个媳妇,好好过日子。再来,我就打死你!” 儿子哭着离开了。王勉回家后,很少与外人交往。但老朋友偶尔来访,他必定热情款待,态度比以前谦逊许多。只有黄子介,与王勉曾是同门,也是一位不得志的名士,王勉留他住了很长时间,两人时常密谈,王勉还送给他很多财物。三四年后,王勉的父亲去世,王勉花重金为父亲挑选墓地,隆重安葬。此时,王勉的儿子已经娶了媳妇,媳妇对他管束严格,他赌博的次数也少了。葬礼当天,儿子带着媳妇前来吊丧,这才见到婆婆。芳云一见儿媳,就称赞她能持家,赐给她三百两银子作为田产费用。第二天,黄子介和王勉的儿子一同去看望王勉,却发现房屋消失得无影无踪,王勉一家也不知去向。3.阎罗薨

冥间讼案:巡抚之父的救赎江南的秋夜,雾气弥漫,月光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巡抚大人独自在书房批改公文,不知不觉间,困意袭来,趴在案几上进入了梦乡。恍惚中,巡抚已逝多年的父亲出现在眼前。老总督神色凄惨,声音颤抖地说道:“儿啊,为父一生并未犯下太多罪孽,唯有一事,我不该调遣镇师那一支部队,他们在途中遭遇海寇,全军覆没。如今,受害者们在阎王面前状告为父,阴间的刑罚极其残酷,为父实在难以承受。阎王不是别人,明日会有一位姓魏的经历解送粮草到此,你务必代我向他求情,千万不要忘记!”巡抚从梦中惊醒,心有余悸,对梦中之事半信半疑。然而,当他再次入睡,父亲又出现在梦中,满脸怒容地责备道:“为父深陷困境,你却不放在心上,难道要把这当作荒诞的梦,置之不理吗?” 巡抚惊醒后,心中大惊,决定第二天留意此事。第二天,巡抚留心审阅公文,果然有一位魏经历前来解送粮草。巡抚立刻传他进来,示意两人将魏经历按在座位上,自己则起身行朝参之礼。行完礼后,巡抚长跪在地,泪流满面地将梦中之事告诉了魏经历。魏经历听后,面露难色,推脱道:“这…… 恐怕并非我所为。” 巡抚伏地不起,苦苦哀求。魏经历无奈,只好说道:“好吧,或许有这么回事。但阴曹地府的律法,不像阳间可以随意通融,我恐怕难以帮上忙。” 巡抚听后,哀求得更加急切。魏经历实在无法拒绝,只得勉强答应。巡抚又请求魏经历尽快处理此事,魏经历思索片刻,担心没有安静的地方处理阴曹事务。巡抚连忙表示,愿意打扫出一间客廨供他使用,魏经历点头应允。巡抚起身,又再三请求一同前往窥探,魏经历起初坚决拒绝,经不住巡抚的苦苦哀求,只好叮嘱道:“去了千万不要出声。阴间的刑罚虽然残酷,但与阳世不同,受刑之人看似死去,实则未死。倘若看到什么,切勿惊慌。”夜晚,巡抚悄悄潜伏在客廨旁。月光洒在庭院中,气氛阴森恐怖,只见阶下囚犯众多,断头折臂者不计其数。庭院中摆放着火铛油镬,几个人在下面烧着熊熊烈火。不一会儿,魏经历身着官服,神色威严地走了出来,登上座位,与平日判若两人。群鬼见状,纷纷伏地,齐声喊冤。魏经历问道:“你们命丧海寇之手,冤有头债有主,为何要妄告官长?” 群鬼纷纷叫嚷道:“按惯例,我们不应被调遣,却被胡乱征召,才遭此横祸,这冤屈不是他造成的又是谁?” 魏经历试图为老总督开脱,群鬼却依旧大声喊冤,声音震耳欲聋。魏经历无奈,只得唤来鬼役,说道:“将某官押赴油鼎,略作惩戒,也算合理。” 话一出口,立刻有牛首阿旁押着巡抚的父亲来到油鼎旁,用利叉将他刺入油鼎。巡抚看到这一幕,心如刀绞,忍不住失声痛哭。刹那间,庭院中一片寂静,所有景象都消失了。巡抚长叹一声,黯然回到府中。第二天清晨,当他去看望魏经历时,却发现魏经历已经死在了客廨中。这一切,松江的张禹定曾详细讲述过。只因涉及他人**,所以隐去了当事人的姓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