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书生们的故事 > 第8章 颠道人 胡四娘 僧术

书生们的故事 第8章 颠道人 胡四娘 僧术

作者:一块儿咸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03:30:34 来源:书海阁

1.颠道人

颠道人:奇幻的惩戒之旅在人迹罕至的蒙山寺,隐居着一位颠道人。没人知晓他的姓名,他行为乖张,时而高歌,时而痛哭,让人捉摸不透。传说有人曾目睹他煮石为饭,仿佛超脱了尘世的束缚,浑身散发着神秘的气息。重阳节这天,蒙山上秋意正浓,漫山遍野的红叶如诗如画。一位当地的显贵听闻蒙山景色绝美,便携带着美酒,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前呼后拥地前来登山游玩。他们在山上大摆宴席,饮酒作乐,好不尽兴。宴罢,一行人路过蒙山寺。显贵听闻寺中有位颠道人,行为怪异,便想前去一探究竟。一行人刚到寺门口,只见颠道人赤着双脚,身着破旧的僧袍,手中竟举着一把黄色华盖,嘴里模仿着皇家出行时的警跸声,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显贵见此情景,只觉颠道人是在故意羞辱自己,顿时又羞又怒,冲着仆人们怒吼:“还愣着干什么,给我赶走这个疯子,狠狠地骂他!”颠道人笑着往后退去,仆人们在显贵的驱使下,紧追不舍。慌乱中,颠道人将华盖丢弃在地,仆人们一拥而上,将华盖撕得粉碎。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那些碎片瞬间化作一只只鹰隼,振翅高飞,四散而去。众人见状,惊得目瞪口呆。更令人惊恐的是,华盖的柄竟变成了一条巨大的蟒蛇,鳞片闪烁着赤色的光芒,令人不寒而栗。众人吓得想要逃跑,同行中有一人壮着胆子说:“这不过是障眼的幻术罢了,难道还能吃人不成?” 说罢,他手持利刃,朝着蟒蛇冲了过去。蟒蛇张开血盆大口,愤怒地迎向那人,一口将他吞了下去。众人吓得魂飞魄散,簇拥着显贵拼命奔逃,直到跑出三里之外,才敢停下脚步喘息。显贵心有余悸,派了几个人小心翼翼地返回寺庙探查。他们慢慢地走进寺中,却发现人和蟒蛇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众人准备回去复命时,突然听到一棵老槐树内传来如驴般的喘息声。众人吓得毛骨悚然,起初不敢靠近,后来蹑手蹑脚地慢慢靠近。他们发现槐树已经腐朽,中间有一个如盘子大小的树洞。有人壮着胆子爬上树,往树洞里窥探,只见与蟒蛇搏斗的人头朝下倒插在树洞中。树洞仅能容下两只手,根本无法将人救出。众人急忙用刀砍树,等树被劈开时,那人已经气绝身亡。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微微苏醒,众人赶忙将他抬了回去。而颠道人,早已不知所踪。异史氏感叹道:“那些张盖游山的显贵,身上的骄奢之气令人作呕。仙人以游戏的方式惩戒他们,真是大快人心!我家乡有个叫殷文屏的人,是毕司农的妹夫,他为人玩世不恭。章丘有个周生,出身寒微,却靠着自身努力发家致富。周生出行时必定乘坐豪华的轿子,摆足了架子。他与毕司农也有一些亲戚关系。有一次,毕司农的母亲大寿,殷文屏料定周生会来,便提前在路边等候。殷文屏脚穿猪皮靴,身着公服,手持手本。等周生到来时,他在路边鞠躬行礼,高声唱道:‘淄川生员,迎接章丘生员!’周生听后,羞愧不已,赶忙下轿,敷衍了几句便匆匆离去。“不久,众人齐聚毕司农的家中,厅堂里衣冠楚楚的宾客们看到殷文屏的装扮,无不暗自偷笑,而殷文屏却神色自若,丝毫不在意。宴会结束后,众人纷纷准备乘坐车马离开。殷文屏也大声呼喊:‘殷老爷的独龙车在哪里?’只见两个健壮的仆人,将扁杖横在身前,纵身一跃跨了上去。殷文屏向众人拱手致谢后,便飞驰而去。殷文屏也算得上是仙人一类的人物了。”

2.胡四娘

程孝思与四娘:破茧成蝶的逆袭传奇在剑南之地,生活着一位名叫程孝思的年轻人。他自幼聪慧,擅长诗文,然而命运对他并不眷顾,父母早早离世,只留下他孤苦伶仃,家境贫寒,连基本的衣食都难以维持。为了生计,程孝思四处奔波,寻求能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来到胡银台府中,应聘为胡府掌管文书的幕僚。胡银台见程孝思前来应聘,便让他写一篇文章,试试他的才学。程孝思挥笔成章,文章辞藻华丽,见解独到。胡银台看完后,大为赞赏,心中暗自思量:“此子才华出众,绝非久居人下之辈,日后定有一番作为,我可将女儿许配给他。”胡银台共有三子四女,其他子女在襁褓之中,就已与名门望族定下亲事。只有四女儿四娘,是妾室所生,母亲早逝,到了及笄之年,还未许配人家。于是,胡银台决定招程孝思为女婿。众人得知此事后,纷纷议论,有人嘲笑胡银台老糊涂,做出这样的决定。但胡银台却不为所动,他专门为程孝思安排了住处,提供丰厚的生活所需。胡家的公子们自恃身份高贵,不屑与程孝思一同用餐,就连府中的婢仆,也时常对他冷嘲热讽。面对这些,程孝思默默忍受,从不与他们计较。他一心扑在学业上,日夜苦读。公子们见他如此,愈发变本加厉,不仅在一旁冷言冷语,还敲锣打鼓,试图干扰他学习。无奈之下,程孝思只好带着书卷,到四娘的闺中研读。在四娘尚未许配时,曾有一位神巫能知晓人的贵贱。神巫为胡家子女一一相面,大多没有给出夸赞之词。当四娘走到神巫面前时,神巫却惊叹道:“此女日后必是贵人!” 然而,自从程孝思入赘胡家,四娘的姐妹们便时常以 “贵人” 称呼她,以此来嘲笑她。四娘为人端庄稳重,少言寡语,对这些嘲笑充耳不闻。渐渐地,就连婢女仆妇们,也跟着这样称呼她。四娘有个婢女名叫桂儿,对众人的行为颇为不满,气愤地说:“你们怎么就知道我家郎君成不了贵官?” 二姊听到后,嗤笑道:“程郎要是能做贵官,我就把眼珠子挖出来!” 桂儿更加愤怒,拍手发誓道:“到时候,恐怕你舍不得挖呢!” 二姊的婢女春香也在一旁附和:“二娘要是食言,我就把自己的两只眼睛赔给你。” 桂儿怒火中烧,与她们激烈争吵起来。二姊见状,伸手就打了桂儿一巴掌,桂儿大哭大闹。夫人得知此事后,并未做出任何评判,只是微微冷笑。桂儿哭着向四娘告状,四娘正在绩麻,既不生气,也不说话,依旧自顾自地绩麻。不久,胡银台生日,女婿们纷纷前来祝寿,寿礼摆满了庭院。大妇故意刁难四娘,问道:“你家送了什么祝寿礼物?” 二妇也在一旁嘲讽:“她呀,就扛着一张嘴来的!” 四娘神色坦然,丝毫没有羞愧之色。众人见她这般,都觉得她痴傻,愈发轻视她。只有胡银台的爱妾李氏,也就是三姊的生母,一直敬重四娘,时常关照她。李氏常对三姊说:“四娘看似木讷,实则聪慧过人,内心的聪明从不外露。那些婢子们都被她看透了,自己却还不知道。更何况程郎日夜苦读,怎会久居人下?你可别跟着她们胡闹,要善待四娘,日后也好相见。” 因此,三姊每次回娘家,都会刻意与四娘交好。这一年,在胡银台的帮助下,程孝思得以进入县学。第二年,学使前来科试,不巧胡银台突然去世。程孝思如同亲生儿子一般,为胡银台守孝,错过了这次考试。守孝期满后,四娘拿出积蓄,交给程孝思,让他去申请参加 “遗才” 考试,并叮嘱道:“以往我们能在这里安稳度日,是因为有父亲在。如今父亲不在了,情况大不相同。倘若你能出人头地,或许我们还有家可回。” 临行前,李氏和三姊也赠送了丰厚的财物。程孝思带着四娘的期望,踏入考场。他潜心钻研,努力答题,渴望能高中榜首。然而,放榜之日,他却名落孙山。程孝思满心失望,无颜回乡。幸好他身上还有些盘缠,于是带着书卷,前往京城。当时,胡家有不少亲戚在京城为官。程孝思担心遭到他们的嘲笑,便改了名字,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试图在权贵门下谋得一席之地。东海的李兰台见到程孝思的文章后,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将他招入幕府。李兰台不仅为他提供生活费用,还帮他捐纳贡生,让他参加顺天的科举考试。程孝思不负所望,接连考中,最终被授予庶吉士之职。此时,他才向李兰台如实道出自己的身世。李兰台借给程孝思千两白银,让他先派人回剑南,为四娘建造府邸。当时,胡大郎因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正打算卖掉自家的豪华别墅。程孝思得知后,便买下了这座别墅。别墅建成后,程孝思派人备下车马,前往胡家迎接四娘。在程孝思考中进士的消息传来时,胡家人都不愿相信,当看到报信人所说的名字与程孝思不符时,便将报信人赶走了。恰好此时三郎正在举办婚礼,亲戚们都前来祝贺。姐妹们都在宴席上,唯独四娘没有被兄嫂邀请。突然,有人匆匆跑进来,呈上程孝思寄给四娘的信件。兄弟俩打开信件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宴席上的宾客们这才纷纷请求见四娘。姐妹们心中忐忑不安,生怕四娘记恨,不肯前来。不一会儿,四娘仪态万千地走了进来。一时间,众人纷纷向四娘祝贺,有的拉着她坐下,有的与她寒暄,整个屋子热闹非凡。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四娘身上,而四娘依旧神色凝重,举止端庄。众人见她没有表现出得意忘形的样子,渐渐放松下来,纷纷举杯向四娘敬酒。就在众人宴笑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啼哭声。众人感到奇怪,纷纷询问。不一会儿,春香满脸是血地跑了进来。大家赶忙追问发生了什么事,春香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在二姊的呵斥下,才哭着说:“桂儿逼着我兑现诺言,要挖我的眼睛,要不是我拼命挣脱,眼睛都被她挖去了!” 二姊听后,羞愧难当,汗水和脂粉混在一起,满脸尴尬。四娘却神色漠然,整个屋子顿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告辞。四娘盛装打扮,独自拜别李夫人和三姊,然后出门登车离去。这时,众人才知道,买下别墅的正是程孝思。四娘刚到别墅时,家中什物短缺。夫人和胡家的公子们纷纷送来婢仆和器具,四娘一概婉拒,只收下了李夫人赠送的一名婢女。不久,程孝思请假回乡扫墓,随行的车马和侍从众多,场面十分壮观。他来到胡家,先是祭拜了胡银台的灵柩,然后拜见了李夫人。胡家的公子们穿戴整齐后,准备出门。自从胡银台去世后,公子们每日只顾争夺财产,对父亲的灵柩不闻不问。几年下来,灵堂破败不堪,即将沦为荒丘。程孝思看到这一幕,心中悲痛不已,他没有与公子们商量,便决定择日为胡银台举行葬礼。葬礼当天,程孝思事事都按照礼仪进行,前来参加葬礼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乡里人都对他的行为赞叹不已。此后的十余年里,程孝思仕途顺遂,一路高升。他始终心怀感恩,但凡遇到同乡有困难,都会尽力相助。有一次,二郎因人命官司被逮捕。负责巡查的直指官员,与程孝思是同年进士,作风刚正。大郎托岳父王观察写信求情,却没有得到回应,心中十分害怕。他想去找妹妹四娘帮忙,又觉得自己以前对四娘不好,没有颜面去见她。最后,大郎拿着李夫人的书信,前往京城。到了京城,大郎不敢直接去见四娘。他等到程孝思上朝后,才来到程府。他希望四娘能念及手足之情,不计前嫌。门房通报后,一位老媪出来,将大郎引入厅事,并准备了酒食。酒食虽简单,但大郎也不敢挑剔。吃完饭后,四娘出来,神色温和,问道:“大哥事务繁忙,怎么大老远跑来见我?” 大郎连忙跪地,哭诉自己的来意。四娘扶起大郎,笑着说:“大哥也是男子汉,这点小事,何必如此慌张?我一个女流之辈,可没见过像你这样哭哭啼啼求人的。” 大郎这才拿出李夫人的书信。四娘看后,说道:“各位嫂嫂都是有背景的人,让她们找父兄帮忙不就行了,何必大老远跑来求我这个贵人?” 大郎无言以对,只能苦苦哀求。四娘脸色一沉,说道:“我还以为你是来看望妹妹的,没想到是为了打官司来求我!” 说完,拂袖而去。大郎又羞又愤,回到家中,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讲述了一遍。众人听后,纷纷责骂四娘。李夫人也觉得四娘太过狠心。然而,没过几天,二郎就被释放回家。众人喜出望外,还嘲笑四娘不知好歹,自招怨恨。不久,四娘派人来看望李夫人。仆人进入胡家后,呈上金币,并说道:“夫人为二舅的事,忙得不可开交,没时间写信。这是一点心意,权当是回信了。” 众人这才知道,二郎能被释放,全是程孝思的功劳。后来,三娘家逐渐贫困,程孝思给予的帮助远超常人。又因为李夫人没有儿子,程孝思将她接到家中,像对待母亲一样赡养她。在程孝思和四娘的努力下,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以德报怨,赢得了众人的敬重。3.僧术

黄生的科考迷局:贪念与命运的博弈在一个古朴的村落,生活着黄生。黄生出身世家,才华横溢,心怀壮志,渴望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村外有一座静谧的兰若寺,寺里有一位僧人,与黄生交情深厚。后来,僧人踏上云游之路,一去就是十余年。十余年过后,僧人云游归来,见到黄生,不禁感叹道:“我原以为你早已飞黄腾达,没想到至今还只是一介白衣。看来你福薄命浅啊。不过,我可以帮你贿赂冥间的主宰者。你能拿出十千钱吗?” 黄生面露难色,无奈地回答:“我拿不出。” 僧人思索片刻,说道:“那你尽力凑一半,剩下的我去帮你借。就定三天后吧。” 黄生答应下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四处奔走,典卖家当,好不容易凑齐了五千钱。三天后,僧人果然带着五千钱来找黄生。黄生家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幽深,据说连通着河海。僧人让黄生把钱捆好,放在井边,叮嘱道:“等我回到寺里,你就把钱推进井里。等半炷香的时间,会有一枚铜钱浮出水面,你要立刻参拜。” 说完,僧人便离开了。黄生看着这堆钱,心中犯起了嘀咕。他心想,这法子是否有效还未可知,十千钱可不是小数目。一番纠结后,黄生起了贪念,他偷偷藏起九千钱,只把一千钱投入井中。不一会儿,井中突然涌起巨大的水泡,“铿” 的一声破裂,一枚如车轮般大小的铜钱缓缓浮出水面。黄生见状,又惊又喜,赶忙参拜。参拜完后,他心想,既然这方法有效,便又将四千钱投入井中。钱落下时,与大钱碰撞,发出声响,被大钱挡住,无法下沉。傍晚,僧人赶来,生气地指责黄生:“你为何不把钱全部投进去?” 黄生谎称:“我都投进去了。” 僧人摇摇头说:“冥间使者只拿走了一千钱,你为何说谎?” 黄生见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僧人长叹一声:“小气吝啬之人,成不了大器。你本有机会通过科举高中甲科,如今只能以明经科终了一生了。”黄生听后,懊悔不已,恳请僧人再帮他一次。僧人坚决拒绝,转身离去。黄生望着井中漂浮的钱,用绳子将其钓起,大钱这才沉入井底。这一年,黄生凭借副榜获得了贡生资格,一切正如僧人所言。异史氏感叹道:“难道冥间也开设了捐纳科举的科目?十千钱就能换来一个功名,这价格也算低廉了。然而,一千钱换来一个贡生资格,还是太过昂贵。若通过明经科却未能中第,那又价值几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