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05章 顺军人心丧尽

明中祖:朱慈烺 第105章 顺军人心丧尽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南方也正如多尔衮所料,一过通州等京师直辖之地,南下基本已经坚壁清野,山野村落罕无人迹,早已逃入深山或南下逃难了。

有城池的地方,要么严阵以待,城墙兵甲民壮林立,要么弃城而去,也是空城一座。

这得益于李自成在北京的骚操作,使得北京城和周边百姓四散逃命的同时,李自成的闯军在京畿搜刮地皮,拷掠财物,奸淫掳掠,杀人如麻等等形象,铺天盖地的向全国扩散而去。

直隶地区的保定、真定等府,自是率先听闻,骇的无论富绅、官员、百姓,再无投靠闯军之心,视李自成和他的大军如洪水猛兽。

加上朝廷的圣旨,命各地自行组织抵抗,所以,一时抗拒李自成闯军的军民富绅,拧成一股,各地组建民团保卫城池。

按照富绅官员百姓的心理路程就是,与其让李自成抓住逼着交出财物,还不如拿出钱财物资,组织抵抗,输了结果也就那样,不会比投降更惨。

赢了立下功劳,朝廷赏赐不说,总之是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妻女,保住了地位和相当的财产。

君不见北京富户官员士绅,钱财保不住不说,丢了钱财还要被逼问上刑致死致残,你说这就是我全部财产了,李自成不信啊。

不把你炮制到位,谁知道你有没有藏私。妻女更不用说,难逃厄运,所以,为了这些,简单比较,不难做出抉择。

李自成此举,或者说顺军此举,一下就将民心失了个干净,以前对顺军不抵触的官、民、士绅,现在谁敢拿顺军的劣迹保证,不会落到自己头上?

呵呵,农民军,大都如此失败,久贫乍富,**就难以遏制了,最后就是失去根基,走向灭亡。

李自成之后,还有个大名鼎鼎的上帝次子,洪秀全呢。

同样的骚操作,打下南方半壁江山之后,在南京登基,不思进取,开始走上统治阶层的道路,剥削百姓,洪秀全光女人能弄成千上万个,民心尽失,终被覆灭。

北方的时局,后续发展暂且不表,镜头得跟着我们的主人公去看世界,不能开上帝视角。。。

转回朱慈烺这边,和沐天波商议完军事,送走沐天波第三天,朱慈烺就接到了走海路送抵南京的奏报。

“李自成四月十五日,于北京僭位登基,同日分两路撤回陕西,主师十五万众,随行四十余万流民,经紫荆关大同一线,欲回陕西。”

“偏师五万众,南下保定、真定、顺德,欲经河南,收拢军队退回陕西。多尔衮遣骑兵五万余北上追击主力,满军两万,逆贼吴三桂被封平西王,率关宁军三万为先锋,同时遣骑兵两万南下追击偏师,三逆王一万余火器军随行追击。”

看完奏报,朱慈烺陷入深思,果然还是如历史一般,现在就看在南下之路上布置的手段能否阻止清军南下了。

距离北京最近的天津,必然首当其冲,和清军的较量,要正式拉开帷幕了,此后,明军要面对的就是清军为主力了,要是不出差错,李自成自有清军剿灭,骑兵啊,真是这个时代的利器啊。

“丘伴伴,着司礼监拟旨,下发内阁执行。”朱慈烺得赶紧应招,本来应该翰林院拟旨的活计,紧急时刻也等不起他们。

“爷,奴婢准备好了。”丘致中赶紧取出纸笔,站在旁边,趴在朱慈烺的书房案几上准备记录。

“令:海军第二军抽调第三师,即刻北上,支援天津,如若事不可为,做好天津人员、物资转运。”

“令:海军第一军第二师,即刻从南京出发,往上海转运陆军第一军第二师一零五团北上,支援天津。”

“令:陆军第一军军长卢象升并政委魏藻德、参谋长李知遇,随军北上,指挥天津保卫战,第二师师长曹变蛟加紧第二师新兵招募及训练事宜。”

“令:操江水师提督镇远侯顾肇迹,整合随行南下的原登莱水师,与原操江水师,新营口水师、浙江水师合并,组建海军第三军,兵额三万,限期一个月完成,逾期除爵问罪。”

“好了,就这些,快去拟旨送到内阁,明发天下。”圣旨都是要上邸报的,朱慈烺也是借机,威慑南京勋贵,上次想拉拢御马监军权的事儿,朱慈烺可是记着呢。

现在限期组建海军第三军,看似紧急,其实不难,大明的底子太厚了,除了觉华岛水师损失殆尽,天津水师当时合并到了海军第一军,与沈家底子共同组建了海军第一军。

剩下的沿岸、长江水师虽然自万历后,已经搁置二十余年,但是毕竟还有相当大的本钱。

加上南下时已带到南京,再有本来的南京拱卫长江的操江水师、新营口水师,和附近的浙江水师,组建一个三万人的水师,简直不要太简单。

这一个月时间的作用,是留给操江提督整合编制,人员分配,船只分配甄别,简单磨合新水师的时间,不算太赶,也不算宽裕。

朱慈烺的打算,海军第一军还是要负责北方沿海和辽东沿海的军事行动。第二军除了紧急之时进行支援,还要负责从中南半岛、吕宋等地进行物资贸易输送。

所以,长江、淮河、运河的防务,势必就要第三支水军负责了。

时间越来越紧迫,朱慈烺在南京也坐不住了,他想到江北看一看江北四镇的布防和兵力,若是山东河南拦不住,要依托淮河水系阻挡,可不能被打到长江北岸,那就太被动了。

崇祯十六年,历史上孙传庭集中原和关中等地,全国大部官军最后一次围剿李自成失败,孙传庭战死,大明官军所剩无几。

但因为朱慈烺假传圣旨,直接就让历史上本该被逼着出关作战的孙传庭,卷着关中官民跑路了,这最后一战自然就没打起来,李自成兵不血刃的进入关中。

也使得南方、中原等地本该配合围剿的军队,愣是没敢动手,少了陕军主力,他们又无人调度,自然就没打起来,这也把本该在此战中损失的明军和几个总兵保留了下来。

其实大明的军力强悍的离谱,就这样了,中原还是能拉出几十万军队,现在,朱慈烺在南京安定下来了,是时候准备把军队整合一下了。

全国还有几十个总兵官,还有号称几十万众的左良玉、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等江北势力雄厚的四镇,道路漫漫啊。

第二日,朱慈烺出宫逛逛,实在是每天待在东宫书房批奏章也着实无趣,批完了也没啥娱乐活动,还不如出来溜溜。

大街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朱慈烺随手买了串糖葫芦边走边啃,一路兴致勃勃,吃完的时候,正巧有家说书的茶楼,看着装潢,品味颇高。

一楼都是些散位,二楼、三楼都是包间或者隔断,打开窗或者隔断开口都能看到说书的台子。

此时正说到那唐僧被那女儿国的过往缠住,唐僧内心挣扎,想成就美好,但又恐失信于唐王,有心成了再去,又恐耽搁姑娘。

正被那老者说的肝肠寸断,纠结不已,朱慈烺听这说书的老者带入的深情,就顺势寻了个中间的桌子坐下了。

“坐呀,人都在听戏呢,你们杵在这儿多影响别人啊。”朱慈烺见丁自修和丘致中站在身后,不想太过另类,就开口道。

丘致中早已跟随朱慈烺出来多次,习惯了朱慈烺在外的随性,应了一声就势坐下也装模作样的听起了说书。

丁自修见丘致中坐了,犹豫一番,也是坐了下来,不过,看他的样子浑身紧绷,随时要弹射起来的样子,朱慈烺有些好笑。

“放松点,我们是出来消遣散心的,你这搞得比宫中还累啊,别人又不知道我们是谁,放心吧。”

“是,殿。。。公子。”嘴上虽然答应着,但丁自修作为朱慈烺的贴身护卫统领,他自是知道自身的职责有多么的重要,现在这个动荡的时候,还是小心为妙,要是太子被刺杀了,那事情就大条了。

朱慈烺这边,正听的津津有味呢,听着原生版的西游释厄传,还是别有一番趣味,特别是说书的先生,把晦涩的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加上自己的润色,场景和内心想法的描述增加等等,还真就有那股味儿了。

门口,这时悄无声息的进来两个俊俏的公子哥,身后同样跟着俊俏的书童和随行的护卫,别人可没像朱慈烺一样在一楼大堂找座。

而是叫随堂的茶博士引到了三楼的包间,所以,别人的随从书童、护卫都跟了上去,护卫就在门口一站。

朱慈烺的护卫,在门口站了五人,其他人也陆续装作普通客人的样子在大厅穿插坐下了,一时生意火爆,乐的掌柜的嘴都咧的老大。

三楼包厢。

“李姝妹妹,怎么样?这先生说的可还有趣儿?”刚进来的两个俊俏公子哥儿,正是李姝和朱秀妍。

“秀妍姐姐怎么发现这儿的,确实说的比我们住的那条街的颐和茶馆的强多了,那个老头子简直就是照本宣科,本小姐看书都比他讲的有意思多了。”

“这个就不错,起码说的是大白话,不需要再去思索说的是什么意思了。”李姝恨恨的吐槽着。

“可不是,我也是听我哥说起的,这才叫你一起来听听如何。”朱秀妍喝一口贴身侍女倒得茶,回着李姝的话,眼睛却是盯着窗外的说书方向,只是眼神游离,不在说书人身上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