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36章 第八军

明中祖:朱慈烺 第136章 第八军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哈哈,满朝文武怎么可能会同意呢?但他们不同意又能如何,三月初一早晨,满朝文武听说聚集了十几万人在朝阳门堵南下的门,结果,皇兄走的是西直门,等他们反应过来,朝廷早就南下了,他们估计只能在后面追了,哈哈哈。。。”

“嗷。。。那还好,南迁就好,南迁就好,只要朝廷还在,就还有希望。”孙传庭听完,这才长出一大口气,真是吓人啊。“臣就说,后面往北京送了好多封奏章,都杳无音信,原来如此。”

等等,好像哪里不对?怎么尽是皇兄如何如何?陛下呢?

“敢问殿下,口中的皇兄是。。。?”

“当然是太子皇兄了。”朱慈炤就知道他会问的。

“这些都是太子殿下安排的?”孙传庭不确定的问道。

“当然了,皇兄受命监国,当然是他安排的了。”朱慈炤不怀好意的笑着。

“监国?太子监国?这个时候了,怎么会是太子监国呢?那。。。陛下呢?”孙传庭瞪着一双锐利的眸子追问道。

朱慈炤却不为所动,想看看孙传庭会如何反应,于是漫不经心的说道:“当然是皇兄监国了,至于父皇,本王离京的时候没有见到,严谨点说,是本王从二月初就没再见到过父皇了。”

“什么?那。。陛下呢?”

“不知道,去年流贼势大,父皇为了加强京师防御,就同意了皇兄的提请,命天津卫三万新军入京拱卫,皇兄在天津训练的新军可了不得,全火器军队,本王这一路上能平安到达,得亏了皇兄给我的两千多新军护卫,不然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到这儿了。”

孙传庭略微沉思,脸上看不出喜怒,好似有了什么猜测一般,沉声问道:“然后呢?”

“然后?然后今年二月初,新军有部分突然从城防换防到了皇宫,随即,父皇下旨,命太子监国,然后,就一直没再露面了。”

“直到本王和朝廷一起撤离北京时,也没看见父皇的御驾,哦,对了,离开时,皇兄命本王和三皇兄打着圣驾仪仗,乘坐御辇离开的,本王就只知道这么多了?”

孙传庭面色昏暗,皱着眉头不知道在想什么,良久,这才低声问道:“殿下,那不知这道圣旨,是。。。?”

“当然是内阁签发的正式圣旨了,至于授意,应该是皇兄的意思。”

“不知现在的内阁首辅是谁?可还是陈演?”

“是啊。”

“那内阁就没什么异议?”

“没有,皇兄监国之后,还开了不少次朝会呢,没什么其他风波传出。”朱慈炤当然知道孙传庭此刻的猜想和疑问。

“怪不得。。。怪不得。。。臣总感觉朝廷风格突变,和以前大为不同,原来,是太子在监国了,那这么说。。。臣上一封收到的圣旨,也是太子的意思?”孙传庭一脸的恍然,然后突然想起,这风格好像是去年收到的圣旨就已经突变了。

“哦?你收到的是什么圣旨啊?”朱慈炤却是不知去年的圣旨内容。

孙传庭大致将内容简述了一遍,这才说道:“臣本就纳闷,月前陛下还下旨,令臣火速集结陕西各军,出潼关剿灭李自成,臣仓促备战,准备出陕剿冦时,却突然收到朝廷圣旨,其内容和之前的大相径庭。”

“上一封还在催促臣出兵,这道圣旨就突然命臣坚壁清野,向西北撤退,实在南辕北辙,臣一直想不通,现在想来,应该也是太子殿下的意思了。”

“出潼关剿灭李贼,臣当时仓促成军,而且李自成已经坐大,胜算极低,臣本意是死守潼关天堑,太子殿下让臣向西北撤退,也算合理。”

“从目前发展的态势来看,李自成确实无心西北,可以给我军发展壮大的时间,而且再将朝廷南迁,先保留实力,看李自成下一步动作,从黄河、淮河、长江等天堑周旋,未必没有翻盘的可能,李自成政体混乱,臣看来,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到时若是朝廷反攻,胜算颇大。”

“哦?孙督眼光独到,本王倒是看不太清。孙督不好奇父皇去哪儿了吗?”

“想必陛下自有安排。”搞明白之后,孙传庭也是不动声色的回道。没有一点儿插手的意思。

太子本就具有合法性,哪怕现在陛下突然暴毙,孙传庭其实都是能接受的,皇室权利更迭,再正常不过了,历史上比比皆是,太子敢在这个烽烟四起,风雨飘摇的时候夺权,其魄力和自信还是值得肯定的。

况且,自己明显是受益人,纠结这些有什么意义?从太子的部署和命令来看,头脑非常清晰,部署也算极为恰当,比陛下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自己早就对陛下失望透顶了,现在有一个明君出现,自己也是乐见其成的。

“呵呵,皇兄对孙督可是信任有加啊,可以说是开国朝之先例了,望孙督不要让皇兄失望才是。”

朱慈炤见孙传庭反应平淡,就知道他和内阁一样,不想管皇室的家事,甚至还有点欣喜的表情,唉。。。父皇是有多不受待见,多不得人心啊。“殿下放心,臣自当尽心尽力,为大明平叛,还大明一个太平,也请殿下督军,斧正臣的方略。”孙传庭作为顶级文臣,自然也明白,永王来此是有监军的意思的,虽然圣旨没有明说,但自己不能不管。

而且,他几乎在瞬间,就从太子的操作上嗅到了权谋术的味道,太子将两个仅存的皇子全部外派,自己就成了唯一在朝的皇子,地位更加稳固,而且会使得陛下无可奈何,只能捏鼻子认下,因为没得选。

而且,太子将嫡亲弟弟派去山西,把庶出的弟弟派往西北大军,里面的道道,当然在孙传庭眼中无所遁形。

这反倒使得孙传庭对太子的好感和认可再次上升,一个国家,帝王的权谋和魄力、能力非常重要,显然,信王出身的崇祯帝不具备。

从目前来看,受正统教育的太子,却是玩的非常明白,魄力十足,能力突出,从平稳掌权就可见一斑。

回到秦州城,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对接下来战事的商讨部署,剿灭数十万人的张献忠,可不是简简单单率军杀过去就完了。

路线、兵员分配、领军将领、后勤补给、和东南西南的配合、通讯、大军入川之后向东对李自成部的防守部署、向北对漠南蒙古的防御部署、向西北和硕特部的防御部署、各卫所驻扎兵力部署、陕西行都司的兵力调配等等等等。

而且开战之后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拿下的,攻城掠地,打个几年都是稀松平常,一旦前方开战,后方防线遇袭该如何防御等等一系列预案和应急处突的方案都要完备,可没有一拍脑袋就干的,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不可不慎重。

这头,朱慈烺已经在武昌府待了几天了。

刘良佐七万大军和黄得功的五万勇卫营整合的速度,朱慈烺不太满意,刘良佐有点儿阳奉阴违的意思,正是用人之际,朱慈烺不愿大动干戈。

把精力用在内讧上,这对御马监和刘良佐的军力都是损失,就算刘良佐的军队战力低下,但是打流寇还是可以的,有御马监几万骑兵,威慑各路军阀,想必他们自己拎得清形势。

没办法,朱慈烺只能语气强硬一些了,不然,这些人还以为自己都是个人物,朱慈烺不敢动他们呢。

“刘爱卿,第八军整合的事,太慢了,进度要提起来,孤还要北上徐州,没时间在湖广浪费,刘卿和马卿、黄卿,命你们一个月内完成整合,沿长江做好防御部署,等待朝廷的指令,整军进度上书朝廷汇报,若是逾期,你们自己掂量。”朱慈烺语气不善的说道。

受封第八军军长的刘良佐和政委马士英、参谋长黄得功面色惶恐,急急应是,受命驻守荆州的黄得功自然受命,早早从荆州乘船从长江南下到了武昌。

“黄卿。”朱慈烺转头看向另一位得力干将,黄蜚,此人乃东江镇旧部,毛文龙死后,他的舅舅黄龙袭了东江镇总兵职,东江镇彻底玩完后,朝廷调他到了天津卫水师,统领山东沿岸水师,任总兵。

朱慈烺接手天津后,就被调到了湖广,任兴都留守司都指挥使。

“臣在。”

“孤命你从勇卫营提军两万,再从兴都留守司各卫所征军三万,成立兴都独立师,命你为师长,伺机收复承天府,世宗爷的故里,龙兴之地,岂能长期被流寇占据?”兴都留守司是世宗嘉靖道长继位后成立的。

原本的安陆州也升格为承天府,目前兴都留守司已经退守到承天府南部的景陵,与景陵卫驻防,一起守护嘉靖道长他爹的景帝陵。

“臣遵旨,定当尽快整合各卫所军制,建立兴都独立师,收复承天府。”黄蜚跪地接令。

“好了,湖广就交给你们了,十五万大军,要是还守不住长江天堑,你们都自裁谢罪吧。”

“臣等必效死守卫湖广。”

“嗯,希望如此吧,你们加紧行动,孤明日一早就出发北上徐州了,要对朝廷有信心,建奴号称满万不可敌,孤也说过,我大明官军,满响不可敌才是。”

“现在你们驻地的赋税都交由你们直接处置,不必再上缴朝廷,后勤补给 和军饷只要不克扣,我大明官兵必然无敌,所以,朝廷剿灭流寇,驱逐建奴,指日可待,诸位亦当积极进取。”

“臣等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