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182章 武清侯往事

明中祖:朱慈烺 第182章 武清侯往事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强如建奴,七次入寇北直隶,虽然打的明军毫无还手之力,但还是不敢在关内久留,每次劫掠完,都老老实实的出关了。

他们倒也不是没尝试过守住关内攻下的城池,如永平四城,当时就由阿敏驻守,结果勤王大军云集后,明军第一步做的,就是派重兵去堵长城缺口。

发现大事不妙的阿敏,立即屠城,然后弃城而去,赶在长城被堵之前出关去了,因为这是黄台吉设下的阳谋,目的就是要坑死阿敏这个不听话的东西。

守住永平四城,就等着被明军切断退路和给养,被围殴。撤出永平四城,回去就是丢城失地,一样能治你的罪。

北边的长城暂时就是这样,雷声大,雨点儿小,漠南蒙古,除了科尔沁,其他的都是武力征服的,虽然有联姻,但跟着你大清是享福、捡便宜的,谁能豁出全族为你卖命啊。

在成武县呆了半个月的朱慈烺,想看看清军的下一步动作,好决定朝廷下一步的动作,结果,在七月初,斥候奏报,清军大军,从大名府向东行进,进入了山东。

这西路军声势浩大,四个满洲八旗四万余骑兵,三个汉军旗三万步兵,六万包衣,五万绿旗,合计步骑十八万大军,号称二十万,一路东进。

这其中镶红旗汉军旗和包衣部队,在景州被全歼,不然,真是二十万大军呢,十万绿旗南下,也在各府驻扎一万绿旗防守治安。

“殿下,这可如何是好?建奴二十万大军东进,现在东昌府已经被攻下,白莲教妖人战力低下,几万人守不住府城,现在已经全部逃进山里了。要是继续东进,我军如何应对?”侯恂此时有些上火。

“殿下,最新奏报,正蓝旗进驻景州,似乎也要南下济南府,臣以为,他们西、北两路夹击的目标,就是济南府。”沈炼上前禀报道。

“无妨,济南守他几个月都不成问题,他们要围困济南,我军就按计划掐断他们的补给线,本宫算过了,连白莲教都能守住府城十几天,大明的正规军还怕守不住?”

“而且,建奴的行军有些诡异,他们对沿途难以攻破的城寨,都没有强攻,一方面强攻损失太大,这么一路攻过去,没到济南府,他们就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建奴号称二十万大军,但其实当中四万骑兵攻不了城,六万的包衣更是强征的青壮,战力估计还比不上各城的民团。”

“那么,剩下能攻城的,也就是她们新组建的绿旗五万人和汉军旗三万人,占领东昌府,驻防一万绿旗,再加上攻城的死伤。”

“呵呵,他们的攻城部队就六万出头了,济南有多少驻守军队?不算民团民壮,光第二军的正规军都有三万,他们攻得下吗?”朱慈烺自信的分析道。

“一旦战事拖延,他们从河北向南的补给线就是巨大的弱点,我军骑兵,分批劫他的补给线,让他们无法长时间待在山东围困。”

“若是建奴骑兵护送补给线,那我军就调头去袭击围城的步兵,解济南之围,若是建奴就地补给,就要攻下其他有粮食储存的城镇。”

“呵呵,还是那句话,挨个去攻,不知道建奴有多少人够死的,这算是朝廷在山东放开政策,允许组建民团的目的,每座城镇,都要蹦他几颗牙齿。”

“殿下圣明。”

“我军暂且休整不动,看看情况,若建奴真的耗在济南城下,我军就按照计划,北上东昌府游弋,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传命朱纯臣,让他令济南北部各城加强侦查,遇到南下的大队建奴,放行就可。”

“若是遇到南下的补给辎重部队,全力游击劫掠,最次也要摧毁。使建奴后勤受制,济南之危自可解除,朝廷的骑兵和东边的各军也会向济南府靠近,让他放心守城。”

“是,殿下。”

朱慈烺这头安排的应对策略算是没什么毛病,清军要么付出惨重的代价,挨个攻城,要么,就乖乖的退回河北,不然就得饿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计划哪有变化快。

七月十四,天气炎热异常,清军近二十万大军,在济南城西门外五里处,沿着官道,在道路两侧,已经收割完毕的光秃秃的麦田上扎营,连绵十几里,声势浩大。

中军大帐,此次统军的,成了洪承畴,剩下四旗旗主竟然都在下方坐着听命,可见多尔衮是真的器重洪承畴啊。

“诸位王爷,本官有礼了。”洪承畴笑呵呵的抱拳一礼,除了豪格冷哼一声外,其他的都是笑着回应了一礼。

洪承畴此人还是非常有本事的,当年在辽东,也是和清军打的有来有回,被迫投降清军后,自黄台吉始,就给了很大的恩遇,到了多尔衮掌权,多尔衮的理念和黄台吉差不多,自然也是重用洪承畴。

所以此时,清军上下,对洪承畴还是比较尊敬的,一是他上宠浓厚,没人敢轻视他,二是,洪承畴现在任直隶总督,直掌绿旗十万大军,位高权重,此次行军,更是节制各军,算是他们的上司了。哪个朝廷都一样,当权者信任的人,手握大权,你就是再不服,再看不上,也得受着,此时的豪格就是这样。

“离京时,摄政王曾交代各军,到了济南自有大军相助,拿下济南,可是并未告知详情,现在,我军只能先驻扎下来,等待摄政王的安排了。”

“哼,真是天大的笑话,我们孤军深入,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摄政王却不告诉你们具体战略,真是有够儿戏的。”豪格率先阴阳怪气的嘲讽起来。

“山东的情况,各位都有目共睹,切身体会过了,本王就不再多说了,我军一路试探的几个城镇,皆是抵抗激烈,攻城损伤惨重,东昌府更是伤亡巨大才拿下。”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军四面皆敌,打仗我军不怕,后面的补给怎么办?谁能保证那些沿途没有攻下的城镇不会出兵阻挠?”

豪格气哼哼的说道,他本就不赞成如此轻进腹地,要不是众人商议后,拿下了东昌府,他都想调头回大名府了,东昌府拿下,算是一个中途转运点,前后有个照应。

其他的领军的旗主也是不说话了,风险他们当然清楚,但这时摄政王的方略军令,他们不得不从,但是现在他们确实不知道摄政王的具体部署,无从反驳豪格的吐槽,只能听着了。

洪承畴也是抚须无奈,正要安抚众人,突然外面的亲兵进来禀报:“大人,营外有自称济南驻军的使者,前来求见,请大人定夺。”

“哦?这个时辰,济南派使者前来?”洪承畴眼珠子转了几转,和几位旗主固山对视一眼,皆是读懂了对方的眼神意思。

“呵呵,既如此,就请进来吧。”洪承畴呵呵一笑,心情爽朗的吩咐道,他知道,多半这就是多尔衮所谓的大军了。

在众人暗藏喜色的等待中,一名身穿明军高级将领盔甲的大汉走了进来,并未跪地行礼,只是抱拳行了个军礼,看来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明武清侯李存善,见过诸位。”

“原来是武清侯爷,来人看座。”洪承畴虽然不认识眼前穿着鱼鳞甲的青年,但他们家的事情,洪承畴可是如雷贯耳啊。

武清伯始封万历初年,是万历的老妈李氏他爹的爵位,后进武清侯,这都是次要的,武清侯出名就出名在,崇祯朝。

崇祯财政艰难,当时的武清侯嫡子和庶兄争夺家产,庶兄言先父有遗命,将四十万两白银进献朝廷,崇祯大喜。

命锦衣卫将四十万银收走,嫡子不允,崇祯大怒,褫夺其武清侯爵位,嫡子竟然诡异的在家中吓死了,一时引发朝野非议,勋贵反弹。

言崇祯夺人家产,逼死勋贵,不是为君之道,崇祯正在纠结苦恼,平息非议,结果,发生了一件更加无法无天的事情。

皇五子朱慈焕夭折,夭折前竟然还说是崇祯虐待勋贵,他的离去,是列祖列宗对崇祯的惩罚。

前文就提到过,这类无稽之谈,皇室自然是不信的,但也是深深体会到了彻骨的冷意和恐惧,这是一个警告,红果果的警告。

文武勋贵有能力让宫中任何人死,而且还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死,皇五子被洗脑,被人在死前还教着说了这么一番话,想想就不寒而栗。

当年的朱慈烺就是被这给惊到了,恐惧感一样爬上心头,要不是崇祯实在不允许,他当时都要跑路天津了。

崇祯无奈,也感受到了生命威胁,不得已,只能妥协,将武清侯家资如数归还,恢复爵位,下罪己诏,才了解此事。

再一想,朱慈烺刚到南京就遇刺,呵呵,要不是朱慈烺一直小心防备,不是待在军营就是身边的全是心腹,把以前的宫人换了个遍,说不定,早就嗝儿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