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中祖:朱慈烺 > 第60章 天津防务会议

明中祖:朱慈烺 第60章 天津防务会议

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1:16:33 来源:书海阁

第二天一早,等朱慈烺的船队到达天津卫城的时候,走陆路的新军早在昨天晚上就到了。

留守天津卫的有一个团的新军,朱慈烺在天津卫巡查一天后,心情不是那么美丽,之前想着怎么着也得守住天津,但北地一但失守,天津战略位置前突,但极其重要,朱慈烺能看懂,李自成、多尔衮也能看懂,不管是谁,大概率会死磕天津。

但经过朱慈烺的实地勘察,感觉要守天津卫那是相当困难,一旦大军压境,要道上前突的军事堡作用不大,一旦围困牵制,攻下天津卫城,那桥头堡也注定灭亡,但让朱慈烺放弃已经在天津经营的兵工厂、造船厂、军校、研究院等花了大价钱的设施就有点肉疼,看来自己的前瞻性还是不够啊。

其实这些都还是小事,主要让朱慈烺难以割舍的,还是天津卫本事的战略价值,凭借发达的水运、海运,他进可短距离就能突袭北京,也可快速通过运河贯穿山东,要再通过黄河,还能突进河南,退可辐射辽东半岛和济州岛、朝鲜半岛,战略价值巨大。

走进临时行在,锦衣卫指挥使衙门的后堂,两个小美女正叽叽喳喳的说着今天的见闻和好玩的地方,还不停的拿着采购的小玩意儿献宝似的给张氏看。

“皇伯母今天住的可还舒心?这两天一直坐船、坐车的,让皇伯母受累了。”

“你呀。。。哀家要是受累,你到了南京你母后不得骂死你,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为何非要让你父皇母后走陆路南下,这一路舟车劳动,不得把人折腾成什么样,哀家坐船总好过坐马车,这儿住的也还算舒心,没想到锦衣卫衙门修的倒是气派。”

“那是,除了本朝锦衣卫不显,我大明历朝锦衣卫都是风光无比,这卫所所在,关乎门面,历代锦衣卫都指挥使可都是下了功夫的,虽然他们并不常驻天津。”

你没听错,锦衣卫不是北京卫所,驻地也不是北京,而是天津,常驻北京的只是两个镇抚司,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在天津,这边常驻同知统筹全国和国外的其它千户所、密探、缇绮,汇总过滤情报,再向皇帝禀报。

当然,谁不想待在皇帝身边,所以,锦衣卫都指挥使一般都在北京常驻,接收情报,向皇帝密报。

“今天巡视的怎么样,我们什么时候南下?”

这下两个小美女也是关心的望过来,他们没离开过京城,这一路走来,兴奋异常,现在听到南下,更是向往去南京游玩,那可是只在别人的口中听过南京的繁华,谁不想亲眼见见。

“暂时不急,现在天津住一段时间,看看北京的情况再做决定不迟,我安排大锦陪皇伯母这段时间出去走走,转一转天津,这边还是很繁华的,况且儿臣在这边这几年建了不少新的工厂,哦,还有军校,皇伯母去见见孙阁老吧,散散心,您这些年待在宫中想必也烦闷的紧。”朱慈烺笑着建议道。

“哀家正有此意,准备明日去拜访孙师。”张氏满脸欣慰。

又聊了一会,各自回房休息。

朱慈烺一夜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他不禁暗自发狠,‘我不信我一个后世五百年的现代无好青年,熟知历史各大经典战例,而且后世的热武器战场战略也是耳熟能详,会被这天津卫的守卫问题难倒。’

还别说,还真就给朱慈烺想到了一些方法,有了眉目的朱慈烺满心欢喜,这才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在都指挥使衙门二堂召开早朝。

按照品秩在大堂左右坐了两排,左手清一色文官,右手清一色武将,可惜的是,文官两排十张椅子坐满,而武将一侧,团长加师部根本坐不下,后面加了不少座。

看的左手的文官面面相觑,虽然来到天津卫,见了不少新军军官,但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武将,穿着朱慈烺设计的后世礼服,精神且气质文雅,英姿飒爽,一眼扫去,他们肩膀上金光、银光闪烁,高下一目了然,让人赞叹。

“好了,今天孤召众卿来,是要议一议,如何长久的守卫天津,按照孤的预计,北地在短时间内,朝廷是收不回的,所以独独扎在北京眼皮子底下天津,必然会遭到猛烈进攻,而孤在此地和诸位将校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实在不想一走了之,诸位说说,如何能长久的守住天津。”

众人听了,各自或沉思,或和旁边的人低声商谈,少倾,第一师师长曹文诏开口道:“启禀殿下,臣以为,在陆地,需要收缩防线,以卫城一里为距,修筑寨墙,这样基本能将卫城周边区域全部囊括进来,若有敌来攻,我军可据寨墙而守,再百步为距,穿插炮台。”

“现在我第一师还有近四万军队,目前火绳枪配备过半,新式野战炮装备完全,再配合从北京运来的储备大炮和火药、铅子等,完全可以据守十万来敌,至于海上防御,想来更为简单,还请杨军长说说还是防御吧。”

曹文诏把话头交给了沈廷扬,这个在第二次海军扩建为军的时候就辞职回来改海军的文臣,一下成了海军头目,只见沈廷扬拱拱手开口道:“诚如曹师长所言,海上防御确实比较简单,自海军组建以来,已在舰港浅水区布置暗桩,做了标识。”“若不知情者,必会被触底、搁浅,港口两侧山上,布有四十多门火炮,火力无死角打击入港海面,而且第一军目前都在天津港驻扎,随时能出动迎头痛击来犯的海上之敌,守卫海上安全不在话下。”

“其他卿等可有无良策?”朱慈烺不置可否,没做啥评价,看向其他人。

“臣一一三团团长胡勇启禀殿下,臣以为,按照目前军校教授的最新火炮校准法,可以在固定工事外,提前做好标记,到时调整火炮的标记好的角度,命中率就会大大提升,可最大限度杀伤来犯之敌。”

胡勇第一次和太子、朝中顶级文臣朝议,很是紧张,说完额头都见汗了,太子的目光还算和煦,但被对面以前自己需要仰望的一众红袍大佬盯着,心里压力山大啊。

“哦?不错,胡团长学以致用,能想到提前准备阵地战的优势手段,看来在军校是用心学了。孤考考你,这种战法叫什么名字?”朱慈烺夸赞一番。

“额。。。殿下,臣之前是个粗人,在军校进修那是下了大功夫的,不然孙校长也不会同意臣毕业的,嘿嘿。。。”说完看着对面坐在首位的孙承宗,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才道:“臣记得这种战法,名叫提前标定诸元,适用于有充足时间试射的提前预备性防守战法。”

“哈哈,好,胡卿当年转到新军的时候,可是大字不识一箩筐,在甘肃镇也是没打过火炮,在军校进修几年,倒是长进不少,李伴伴,胡团长进言有功,战法建议很有用,赏银500两,何进军功长,纪录嘉奖一次。”

“是殿下。”“谢殿下厚爱。”

“大家还有什么补充的,不要顾忌,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说错了也不打紧,都是自己的同僚,害怕大家笑话你不成?都说说吧,一一五团,刘大力,刘团长,从你开始,说下自己的想法。”

小半个时辰后,一众武将基本发言完毕,所提建议有好有坏,但在曹文诏和沈廷扬的基础上完善了不少,感觉还是非常可行的,等告一段落后,朱慈烺喝口茶,这才转向文臣这边:“孙老、首辅,各位怎么看?可有不同意见或者需要补充的?”

“呵呵,殿下英明,编纂的军校热武器战法大全很全面,诸位将军学的也很踏实,老夫以为,此方略应当可行,不过,殿下之前给臣说的,制定克制骑兵的战法,现在教材还没下发军校,不知殿下可有成稿,若能在大幅度限制骑兵突进,进行轮射,那我们的守卫压力会小很多。”

“据臣多年和建奴打交道的经验,他们攻城会学习蒙古战法,骑兵突进抵近抛射,然后绕回,进行轮换,压制守城军士,便于攻城军队登城,所以,还请殿下不灵赐教,让老臣开开眼界,哈哈。。。”

听到诸将领的战略,孙承宗还是很得意的,这些都是自己教出来的,总算能力还过得去,没给自己丢人,看着刚才一众阁老吃惊的样子,他心中还是很畅快的。

“不知山东殿下打算如何布局?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山东似乎还可以尝试一下,若山东能抗击,天津还是能背靠山东,在外布置大军支应,以呈掎角之势。”

“嗯,孙老和首辅所言在理,先说山东吧,以孤的判断,建奴不会放过这次的机会,或从山海关策反,或从北沽口、居庸关一带北方长城入寇,那闯贼和建奴直接必有一战,到时以建奴的战力,可能会摘取李自成的果实。”

“那下一步,我朝大概率要面对的还是建奴,山东、河南布政司,一马平川,属平原地带,从历次建奴入寇也可以看出,建奴只要跨过燕山山脉,基本上是势不可挡,直到黄河、淮水、长江一带的地理优势才能遏制。”

“所以,山东能阻挡建奴的脚步,但最终还是挡不住的,不过首辅所言也是对的,我朝还是应该响应措施,积极布防山东,以期拖垮建奴。”

喝口茶,朱慈烺接着分析道:“孙老所言的克制骑兵之法,其实说白了也没啥技术含量,就是将阵地战的工事大面积向外延伸扩展,破坏地形,设置长距离、大面积障碍。把预防铅弹、大炮的战壕、沙袋等工事,不要拘泥于横向近距阵地,要向外纵向横向穿插延伸。”

“如此一来,骑兵不可突进到防御工事或寨墙、城墙近前,剩下的步军进攻,也会收到地形影响,可以依托战壕、地道、堡垒、火力点,节节抗击,加上之前诸位将军说的,可以设置多梯次的寨墙等,相信防御不成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