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迷雾星球的曙光 > 第73章 道妙明不变随缘,法名相流转无常

迷雾星球的曙光 第73章 道妙明不变随缘,法名相流转无常

作者:卢世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08 04:18:28 来源:书海阁

就在联盟军对云梦国发起总攻的同时,妙赞国的鹿泉山上,妙成龙和盛施圆,盛施柔,魏子涵仍旧学习着《妙法西域记》的第二十五记,记录如下:

问:为什么世间一切变化不能常住?

答:我们给如来实相定义了好多名字,所以我们在名相概念中就颠倒了。定义相续,妄见就相续,所以你说的“世间”是定义相续的名者。既然是定义的名者,名字变来变去,也就不能常住了。如来的无上菩提怎么会因为你给它变化名字而变化增减呢?也就是说,一切概念法义都穷尽了,因明了而能定义自己的道也不会灭亡。所以世间一切皆是菩提的自知之明,也就是自己给自己取名字的假相,即佛说自心取自心。故认知突破了,妄见的定义也就照破了。特别坚固的定义妄见,包括世界,变化,生死等的妄见也就突破了。所以,实际上实相是常住不灭的,是我们的妄见不能常住,故因妄见建立起来的世界不能常住。

我感悟道:我明白了,世间一切就没有定准,因我虚妄的认为我有心,然后心里虚妄的定义变化,故一切就在变化,但我定义是“心”的那个明了的根本不会因为我给它变化了名字而变化增减。

答:是的,无上的菩提,如来妙明的实相,因众生心而妄刹那变灭,非它自己有变有灭,有生有死,妙明的自性常住不灭,故说随缘不变。它又不吝啬,其明了性人人能用而定义自己的生活,故说不变随缘。故菩提自性没有定准,因人而异,离开了人们的一切定义,其妙明的真精你也就无处追寻了,但又当用当有,也就是照性圆满。

问:我已经明白,如此“妙明”常住的本质,人们在刹那定义中流转,如此念念相续,一切生死流转不断,菩提并非“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而是它能明了“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众生当下在说明白的时候,已经就颠倒了,故众生刹那颠倒相续。得道者不妄作定义,当下刹那直取那个“妙常”果,故能于已经颠倒的万相中明定不变亦不动。是这样吗?

答:是的,如此的得道者,则不起我心,人心,众生心,寿者心,合于如来无上道妙。众生当下、甚至刹那的“见”已经走了样,处处着相,但菩提这不变不动的实相如同镜子一样明见,妙见圆明,本无来去生灭摇动,其明了性把自己定义是啥就是啥,也不会排挤对抗,故说照性圆满。如此照见,即明明之德,即照三界如同空花。故说,觉照之性,自知之明就是无上菩提的真相了。所以,无上菩提,于万相中可以照见。

我感悟道:如此照见,则万物与菩提妙明无二无别,变化的只是明了的概念,而且这些概念都是执业轮转的。被大家的概念障住的就是共业,被自己概念障住的就是别业。人们大部分障碍是共业,比如世界,色,空,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生,起,变,化,…近乎全部的我认为等,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别业。

答:就是这样,众生如此续业造作,追求此种种刹那变灭的名词假象为实有,就是修行的人,如果不能彻底了悟菩提,也会追求“菩提”的假象名词,这都如同梦魇的人,菩提的明了性常在,却不能醒来。

妙成龙合上书卷,目光投向鹿泉山外翻涌的云层,想着云梦战场战鼓轰鸣。盛施柔指尖摩挲着书页上“自心取自心”的批注,轻声道:“方才读到‘定义相续则妄见相续’,倒想起前日山下来的流民——他们口口声声说‘云梦国要亡了’,却不知‘亡’之一字,亦是人心定义的妄相。”

魏子涵望着山下蜿蜒的驿道,那里正有商队匆匆而过,旗号上“妙赞”二字被风撕成碎片:“就像这些往来者,执着于‘妙赞’‘云梦’的国号,却不知国号如衣,国土如屋,穿衣换衫、拆房建楼,本是人间常事。可众生偏要为‘衣破’‘屋塌’痛哭流涕,竟忘了穿衣住屋的那个‘能知能觉者’。”

盛施圆从石案上取来一枚棋子,在棋盘上轻轻一推:“你们看这棋子,若说它是‘卒’,它便要循卒的轨迹;若说它是‘将’,它便占将的方位。世人困在‘卒将’的名相当中,却忘了棋子本是檀木所雕——就像菩提妙明本无定相,却被‘生死’‘变化’的名相困在棋盘里,走不出这‘定义’的楚河汉界。”

妙成龙忽然指着山间流转的雾气:“看这云雾,聚时成峰,散时成缕,世人说‘云起云灭’,可云何曾真正‘起灭’?不过是风的轨迹、光的戏法。众生执着于‘变化’的名相,就像盯着云雾的影子,却看不见始终明照的虚空。”

盛施柔拾起一枚松子抛向空中:“这松子落地生根,世人说‘它变了’,可松子里的‘树性’何曾变过?就像书中说的‘随缘不变’——树皮会老,树叶会落,但‘能生树’的那个明了性,始终端端坐在树心里,看着春荣秋枯,不增不减。”魏子涵忽然轻笑:“我方才想跟着你们用比喻,却发现一落‘比喻’,便又成了新的名相。看来连‘棋盘’‘云雾’‘松子’这些话,也是虚妄的渡船——过了河,便该放下船。”

盛施圆将棋子收入匣中,石案上只余一片空白:“就像这棋盘,落子前是空,落子后是满,收子后又空。世人在‘空满’之间争胜负,却不知棋盘从来只是棋盘。所谓‘共业别业’,不过是千万双手在这棋盘上画不同的纹路,而棋盘本身,始终干干净净,容得下千般笔画,却不被任何一笔染污。”

山风掠过,书页哗哗作响,恰有阳光穿透云层,在“照性圆满”四字上投下一片金斑。妙成龙望着那光斑,忽然想起书中“如镜照物”的譬喻——镜中山河流转,镜体何曾动过?正如此刻鹿泉山上的四人,想起南国的战鼓,谈着书中的妙理,却有个“能听能谈”的东西,清清朗朗,不随鼓响、不随言动。

盛施柔忽然指着山下袅袅升起的炊烟:“你们说,那些煮饭的人,是先有‘饭’的念头,还是先有‘煮’的动作?”众人尚未作答,她便摇头笑道,“其实‘念头’‘动作’皆是定义,就像‘生灭’‘变化’皆是名相——真正的‘煮饭者’,早就在淘米下锅的时候,与‘煮饭’的明了性合一了,哪里需要分什么先后?”

魏子涵站起身,见山雾正漫过石径,将众人的影子揉成模糊的一团:“我们在此谈‘共业别业’,却不知此刻‘谈’的本身,也是共业的一部分。就像这山雾,你说它是‘障’还是‘境’?若执着于‘雾障眼’,便是别业;若了知‘雾本是空’,便是共业中的自在。”

盛施圆望着渐渐被雾气笼罩的棋盘,忽然伸手一抹:“管他什么共业别业,不过是雾里画棋——雾散了,棋盘还在,棋子还在,就连‘画棋’的那个‘手’,也还在。”说罢,他从袖中取出一枚干果,掰成四瓣分给众人,“吃吧,这果子甜是甜,可别执着于‘甜’的名字——尝到甜味的那个‘能尝者’,才是真滋味。”

四人咬开干果,清甜在舌尖绽开的刹那,远处战鼓忽然停歇。山风裹着雾水吹来,将书页翻到最后一章,只见空白处赫然写着:“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妙成龙望着那行字,忽然明白——原来这整座鹿泉山,连同山中的人、书中的字、远处的战与雾,皆是菩提妙明的“自知之明”,就像月映千江,江江月不同,却处处是月。

盛施柔舔了舔指尖的果香,忽然笑道:“你们说,此刻这‘甜’的味道,是共业还是别业?”众人相视而笑,无人作答,却都在笑意里懂得——当不再执着于“共”与“别”的名相时,甜也好,苦也罢,皆是明了性中自然流出的活水,不滞不碍,不舍不拒。

暮色渐起时,四人收拾书卷下山。身后鹿泉山的轮廓渐渐模糊,却有一颗星子早早缀在天幕,亮得如同书中那句“照性圆满”的批注——原来不是星子在亮,是看星子的那个“明了”,从来就没有暗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