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105章 江神子

大宋河山 第105章 江神子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甫一上船,王棣就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这才明白苏八说的“没有活人”是什么意思了——船板上或躺或卧着几个船公、侍卫装束的人,鲜血从他们的身上汩汩淌出,几乎蔓延了整片船板。

苏三面色凝重,对王棣摇了摇头:“都没气了。”

王棣额角青筋陡地跳了跳,这是杀人灭口啊,宋江不仅脸黑,心更黑。

稍后,苏五从底舱上来:“都找遍了,没有活口。”

这一片尽是芦苇荡,水中杂草丛生,想必是楼船到了这被水草缠住无法动弹,宋江等人劫持李格非及其眷属逃离,又杀了数人以防暴露行踪。

王棣放眼望去,不远处是一连串或大或小的岛屿,水雾深处峰峦隐绰,宋江等人弃船逃窜,会逃往何处呢?

恰在这时,张顺忽然从船头翻身下水,头下脚上,“噗”地发出一声轻响,溅起小朵水花。

王棣眼角跳了跳:这要放在奥运会跳台跳水比赛,妥妥的金牌到手啊。“浪里白条”,果然名不虚传。

稍顷,张顺从芦苇丛中露出头来,手里似乎提溜着一个人,双腿在水面拍打着水花,人飞快地前游。那泳姿,说不出的洒脱自如。

王棣等人瞧清张顺果真是拖了个人游过来,又纷纷下了小船。

张顺将那人扔上小船,又在水里嬉戏了两圈,方意犹未尽的返回。九月已是深秋,寒意渐近,他却丝毫不介意。

那人作艄公打扮,适才见张顺乍然从水底出现,惊惧之余自是竭力反抗,结果让对方摁在水中一顿肆虐,叽里咕噜的被灌了几口水,神情甚是萎靡。

容那艄公缓过神来,王棣方细细询问。

艄公说起早前经过尤是惊魂未定——

宋江一伙贼人劫了楼船逃窜,行至此处时船底被水草缠绕无法脱离。恰好不远处有数艘渔船在作业,让那阮姓兄弟凫水过去害了渔民夺下。楼船上众“肉票”见贼人狠毒,赶忙求饶,却根本于事无补,除了租船的客人一家四人,余者皆被贼人害了性命。这艄公见阮氏兄弟杀渔民时便晓得大事不好,慢慢的挪到了船舷边,趁贼人过来害他时假装中刀,惨叫着坠水。亏的他水性极佳,最善水中憋气换气,悄悄潜到芦苇荡里。盏茶工夫后贼人以为他已沉入湖底,便不再追寻,押着几名人质乘渔船向北面而去。

王棣问清宋江等人离开尚不足半个时辰,暗暗松了口气,但举目远眺,好一片连绵延延的山峰,想找到敌踪亦非易事。

张顺将湿漉漉的衣裳脱下拧干,露出一身腱子肉,常年与水作伴,皮肤白的晃眼。

他倒是很有眼力价儿,见王棣作踌躇状,晓得尊客的心思,当即释疑道:“梁山水系虽广,岛屿山峰众多,但礁石密布、水流紊乱,等闲不易登岸……”

“这梁山雄浑粗犷,山虽不大,却是峰峦起伏,形态多变。北坡平缓,景色秀丽,南坡陡峭,雄险严峻,东西多沟壑,北坡却极为平缓……”他指指点点,恭谨而不失自信:“不过,梁山东麓山坳间有一片开阔地,上植千株梨杏,人称十里杏花村。那里人家寥寥,却是建有一座小码头,正合泊舟停靠。依小人看,那伙贼人多半会在那处落脚。”

王棣听他言之凿凿,又瞟了更为老成稳重的张横一眼,选择了相信。不然怎样?就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

心下虽然焦急,很是担心李氏父女的安危,他却显得很是沉稳,至少表面上看上去如此,这让张氏兄弟心中啧啧称奇,愈发坚定了投靠效命之心。

张家世代以捕鱼为生,生计不至于太囧困,勤俭勤俭还能盈余一二。不过,渔民地位卑微,加之税赋盘剥、乡霸欺凌,活的实在是憋屈。到得张横、张顺兄弟二人这,不仅水性了得,且学了一身拳棒功夫,自认本领不俗,不甘于继续下水捕鱼,碌碌无为也。

一番巴结送礼后,二人终算是进了县衙当差。虽然只是最底层的弓手,离“吏”都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总算是公差,在乡民面前正可狐假虎威呢。

不过,只一年时日,二人便热情不复。

在历朝历代的官衙当中,做事的公务人员分为官、吏、役三大类别。“官”相当于公务员,“吏”相当于事业编制人员,“役”则为临时工。

衙役不像官员和吏员,有官方身份,衙役属于衙门自行召集的当差人员,朝廷不发给俸禄,由县衙自筹俸禄发放。甚至有的朝代,衙役属于义务工性质,根本就没有俸禄。衙役往往被列为贱民。所谓的“三班衙役”指的是皂班、捕班、壮班。

宋代非边境地区一个县最多只能有十五名弓手,由一名都头管理。持刀衙役一般二三十人,归另外一名都头管理。此即“马军”与“步军”,张氏兄弟归马军都头朱仝所辖,算是“捕班快手”,简称“捕快”,负责案件侦缉、抓捕罪犯、传唤被告、证人等,相当于后世的刑警。

刑警在后世给人很牛叉的感觉,但在大宋,弓手捕快着实上不得台面,也就能震慑震慑怯弱乡民,非止在上官那没啥份量,一干乡绅富贾也不会拿正眼相待。这让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兄弟俩郁闷不已。

是以,王棣等的出现,在张横、张顺看来,分明就是一棵棵大树。兄弟心意相通,无需过多言语交流,便决定要想方设法靠上去,背靠大树好纳凉啊。又怎不会极力表现?

两刻钟后,二人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心下雀跃。

王棣虽不明了张氏兄弟有何盘算,但也多少看得出对方的投靠之意。这算是虎躯一震纳头就拜么?当然是与他的身世不无关系的。不过,对于真正有能力之人,他并不抗拒接纳,譬如苏三兄弟,又譬如张氏兄弟。他生财有道,身家颇为丰厚,养些侍卫扈从是全无压力的。

看到那处简陋的码头前横七竖八地泊了几艘渔船,他又松了口气:应该就是这里了。

此处唤作杏花村,因时节之故,杏树枝枯叶落,无声地控诉四季更迭、风刀霜剑之苦,加之人家寥落,愈发显得荒芜破败。

不过,纵然此时是阳春三月,杏花梨花竞相绽放,一片雪海琼涛,争妍斗芳,云蒸霞蔚,香飘十里,众人只怕也是没心思欣赏美景的。

这伙匪寇公然对抗官差,又害了渔民性命,纵然宋江平素有“及时雨”、“呼保义”之雅号,此番看来也是成了真真正正的恶人。众人寻踪而来,怕是免不了一番恶斗,兴奋激动之余,难免还有几分忐忑。

好在这一路过来,张横都留了朱仝识晓的记号,到时会有驻扎水军来援,必可一举宋江群匪。

难点在于援救人质。王棣再三强调,此次行动纯属私人行为,首要目的是救下李格非等人,至于剿匪擒寇自有官方出手,万不可因越俎代庖而以身犯险。

苏三等人默然不语,张横、张顺心下却不免有些嘀咕:此行原就是以身犯险了,王三郎此番言语未免太不冠冕堂皇了,与那等动辄将国家大义、百姓荣辱挂在嘴边的官老爷相比,太过稚嫩。不过,他既能当面说出,且能二话不说的营救交浅言深的友人,这种人,值得信任。

呵呵,他们又哪晓得王棣是心有不安呢,若是因为某人的穿越而让“千古第一才女”的命运自幼便发生了变化,他又岂不会不自责?

沿着萧索的杏林前行,不一会便见得路边有三间矮屋,门口木杆上飘着一块幡子,日晒雨淋的已是破旧不堪,依稀可辨上头写着“杏花村”三字。

张顺在一旁低声说道:“这处酒家乃是一个唤作王老汉的所开,其沽的酒较是爽利,路经此处的商旅过客都会停下来叫上两角杏花酒,算是有些名气。”

王棣不置可否,眼皮子跳了几跳。他有些微鼻炎,对空气中的异味极是敏感,虽然隔着十数丈,却是明显嗅到了血腥味。

稍后的某一刻,先头探路的苏十一急步从后屋转了出来,双眉紧蹙,恨忿不已。

众人对视一眼,俱猜到发生了什么。苏三等人有军伍出身的,有御拳馆出身的,这数年扈卫苏轼,没少经历腥风血雨,看惯了生死,倒无多大波动。王棣却是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素以云淡风轻示人的王棣一旦变了脸色,旁人居然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这让苏三等人对其愈发高看。

“杏花村”里前屋后屋的躺了五具尸体,皆是被刀剑戳戮所害,血迹污了一地,触目惊心。

饶是张顺这两年在衙门公干,见多了人命案件,今日连续遇上此等惨状,亦是白了脸色,勉强压下了不断上涌的恶心呕吐感。

死者是王老汉夫妇、儿子儿媳及女儿,一家五口悉数遇害。其中儿媳与女儿衣裳凌乱,裙裤被褪到了小腿处,上衣也掀到脖颈,露出了白花花的胸脯,伤口处的鲜血仍在慢慢渗出,染红衣裳,凄美之极。

“畜牲!”王棣牙关紧咬,怒火翻滚。

苏十一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说话:“看这情形,贼人离去最多两刻钟,想必不会走的太远。”

王棣深吸了口气,沉声道:“追上去,救人,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