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106章 断肠迷

大宋河山 第106章 断肠迷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救的自是李格非一家,杀的自是宋江一伙。

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之事,宋江啊宋江,这方是你的本心么?求一己之私欲,视人命为草芥。即便你未亲手举起屠刀,这十余条鲜活的生命终因你而亡。也罢,杀人者人恒杀之,且等着吧。

又追出数里地,山路渐渐崎岖难行起来,却见得前方十余丈外有一处不大不小的泥冈子,树荫如盖,郁郁葱葱。

先行探路的苏十一悄无声息的从灌木丛中窜出,当得上“神出鬼没”四字:“全在林子里了,约莫有二十来人,不敢靠的太近,但那宋江确定也在。”

气氛陡地一凝,追了大半天,一路坠尾急行军,总算是遇上了。张横、张顺见苏三等仿似一下子兴奋了起来,摩拳擦掌不已,给人猎豹待发之感,隐晦地交换了个眼色,心下俱想:荣华富贵绝非是唾手可得,今次可得拼命表现,万万不可畏畏缩缩裹足不前。

王棣目视前方,片刻后说道:“能杀便杀,能抓便抓,出击吧。”

苏三等人拱拳低声应道:“喏。”

“黄泥冈智取生辰纲哪……”王棣心里默默念了声,掖好衣襟,从腰间拔出一根镫亮镫亮的尺余铁棍,反握在手,脚下一蹬,人便悄无声息的窜了出去。

苏三紧随其左右,不由暗暗点头:王三郎绝对是他平生所见之大异类,不仅文采斐然,且于武学修练也颇有天赋,当得起“文武双全”之赞。

苏三出身军旅,后又在京城厮混,可谓是见多识广。名家子弟多纨绔,斗鸡遛狗逛青楼,似王棣这般无有不良嗜好的绝无仅有。更令他惊诧的是,这位如玉公子既有惊世文才,且通晓商贾之道,各种想法层出不穷,往往在轻描淡写的话语间便能让人眼前一亮甚至豁然开朗。更难能可贵的是,其明明可以过锦衣玉食、悠哉悠哉的清闲日子,却每日锻炼打磨身子骨,勤练不辍。虽然,玩珠峰那位惜字如金的张前辈说其武学天赋不够,绝无可能练成一等一的高手,但在他看来,那是“故意打击”,以此诫勉罢了。其的武学天赋是显而易见的,诚然稍逊于绰号叫“木头”实则比猴子还精活的宗沐,却也胜常人多矣。而且其心志坚毅,对自己够狠,自然对敌人也够狠。依苏三看来,王棣现今的身手,等闲三五个壮汉是近不得身的。

以上对苏三而言,并非是他折服于王棣的全部缘由,最最让他吃惊的是王棣的作派,对方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姿态完全颠覆了他对豪门子弟的认知。

王三郎,身上全无纨绔气息,这才是最让苏三捉摸不透的。

据查,夏天方腊等摩尼教匪徒在杭州闹事,借“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之口号,苏大人如是说:“取以色见我为邪道,故不事神佛,但拜日月以为真佛。其说不经,如‘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则以无字连上句,大抵多如此解释。”

在苏三看来,此等口号也只能蛊惑蛊惑无知民众,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会分作三六九等,哪有什么平等,哪有什么无有高下?自欺欺人罢了,说到底只是挖空心思臆造的噱头。

但与王棣一段时间接触下来,他惊奇地发现,这位名门少年从不自恃身份,不论待谁皆一视同仁,贩夫走卒也好,达官显贵也罢,在王三郎眼中“无有高下”。

苏三相信自己的识人眼光,这世间自不乏伪善虚假、欺世盗名者,但若时时刻刻、日复一日都如此“虚伪”,那便是真实的了。他认定,王棣秉性如是,骨子里便是这种人,所以无论用怎样的眼光去审视,也是发现不了些微蛛丝马迹。

说不感动是假的,这是怎样的世道啊,终究还是等级分明(森严)的,士庶有别,良贱有序,“人吃人”,今非鲜矣。

本朝的奴婢从以前的贱口变为良人,奴婢不再“律比畜产”,跟雇主是雇佣关系,雇佣关系的奴婢是当时主流。律法还规定了不得私自惩罚奴婢、不得私自杀害奴婢等,本朝初年杀雇佣奴婢需要抵命,不过在真宗年间对此又有调整,“自今人家佣赁,当明设要契,及五年,主因过殴决至死者,**加部曲一等,但不以愆犯而杀者,减常人一等,如过失杀者,勿论。”这里雇主打死奴婢,减常人一等,就是不再抵命,处流三千里刑。不过这个条例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及五年”,不及五年的奴婢被雇主打死的惩罚没有明写,不过可能是比照良人来的。也就是说,宋朝关于雇佣奴婢的律令里,与雇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强,雇主打死奴婢后的处罚越轻。不过比唐朝好很多了,唐朝无故打死奴婢徒一年。

但本朝仍存在着良贱制度,还保留着官奴婢制度,即把人因罪而没为官奴婢。熙宁年间庆州兵变,平定后,叛兵家属被没为奴婢者,配江南路、两浙路、福建路为奴,“诸为奴婢者,男刺左手,女右手”。

在一些地区,虽然无奴隶之名,却有奴隶之实。比如在四川地区,“川陕豪民多旁户,以小民役属者为佃客,使之如奴隶,家或数十户,凡租调庸敛,悉佃客承之“,“旁户素役属豪民,皆相承数世”。相较于辽国的“宫户”、“掖庭户”、“着帐户”、“媵臣户”、“投下户”、“二税户”及西夏的“使军”、“奴仆”,大宋朝算是人性化的,但也仅此而已。

作为苏府侍卫,苏三等人算是被雇佣的良民,但始终是尊卑有别,即便开明大义如苏学士,也时有赠美妾于友人之举,就算怀有身孕也无有丝毫不舍……

王棣不同,他待老卒达叔、名ji聂胜琼与蔡云英乃至于王府的仆婢,无有鄙夷,“礼贤下士”做到这份上,反正苏三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也正因如此,跟随在王棣身边的人方会死力效命,跟着三郎前途坦荡哪。

是以,在苏三看来,“救人杀人”无所谓,王棣的安全方是第一,当寸步不离的跟随左右。

那片林子并不大,或疏或密或高或矮地全是松树。暮秋时节,松针纷纷染黄枯败,松籽落了一地,溢散着淡淡的清香。

众人悄无声息的掩身上前,自有苏八居中调度,无声地比划着手势,干净利落,余者依令而行,紧而不乱。

军中调派指挥作战,有旗手挥舞颜色不一的旗帜比挥旗语,但显然不适合小分队行动。王棣一度是个特种兵迷,在追剧时特意去查阅了相关资料,诸如特种兵训练、配合、手语之类,算是初窥门径。苏三一行到了江宁,与原本的王府侍卫重组,王棣摩挲着下巴给这支侍卫队命名为“雪豹突击队”,并将特种兵那一套告诉了苏三苏队长,这便算是超越时代的新鲜产物了。

就目前所展现的来看,雪豹突击队已是初具雏形。

林子里有一小块空地,一伙装束不一、衣衫不整的汉子或坐或倚,正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什么。

一个身形彪悍的汉子忽地起身,喝道:“敌袭!”

这伙人一路逃窜,虽未遇官差追堵,但尽是惶惶不安,总觉得后有追兵紧咬不放,唯有奋力前进再前进。

砍翻楼船、渔船上的艄公渔夫自是为免泄露行踪,“杏花村”的变故却让这伙人生了隙痕。

阮小二便很是不齿,怒叱刘唐道:“你这泼皮,祸害了那女子倒罢了,作甚还要戳上几刀?着实可恶。”

刘唐顶着一头红发,乜着阮小二,满不在乎的说:“不就一个沽酒妮子,又当得什么数。”

这一路奔窜,刘唐大发雄威,很是害了几条人命,非止是赤发,便连眼瞳也是红了的。

阮小五瞪了刘唐一眼,不喜道:“咱家二郎又非慈悲菩萨,又管得你害谁去。但那妮子已让你祸害的魔怔了,便是留她一命又如何?莫是杀人杀上瘾了吧。”

另一个唤作“白日鼠”白胜的精瘦汉子滴溜溜转了转眼珠子,插话道:“刘兄弟这也是为了大家伙好呢,留下活口不正好成了官府的耳目么?且莫为了不相干的人坏了咱兄弟的情份。”

这白日鼠白胜是黄泥冈东十里路安乐村里的一个闲汉,充其量只是个小混混罢了,平日里好吃懒做,专靠偷鸡摸狗厮混日子,前些天腆着脸到晁家庄谋了个庄客勾当,此次也算是“适逢其会”。这人无甚能耐,倒是惯善看人下菜,虽不讨喜,却也不怎招嫌,这当口便充当好人和起了稀泥。

吴学究也左右相劝:“白兄弟言之有理,有甚话说开了就罢,切莫伤了兄弟情谊。”

一直木着脸的宋江苦叹一声,起身团团作揖:“为了宋某人连累了诸位兄弟,宋江惶恐之至,愧不敢当,只铭感五内,留待来日报答。”

这伙人以宋江马首是瞻,他这般作派,其他人哪敢托大,自是起身回揖。

王棣等围上前时,所见的正是这一幕,也不知是谁脚下踩到了松籽,那阮小七耳目聪敏,当即便有所察觉,出言示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