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22章 花魁盛会(二)

大宋河山 第22章 花魁盛会(二)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歌ji登台演唱的是柳三变的《雨霖铃》。

王棣当然知道这首经典的离别词,当初他读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有感于恋人远离,真的便泪眼婆娑了。

这名ji者歌声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唱至动情处哽咽之意将出未出,将这首千古名篇唱的百转千回、凄美至极,颇得词作“余恨无穷,余味不尽”之意。

王棣是真正听了进去,姑且不说这歌ji的身材面貌怎样,就凭这歌喉、这唱功,放在后世,绝对是实力派女歌手。

但现场反响却不够激烈,只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和叫好声,歌ji福了一福,转身走下舞台,留下寂寥萧索的背影。

这……却是为何?王棣忍不住问那小婢,明明表现的很不错呀,怎么没几个人捧场?

小婢飞快地看王棣一眼,大概很奇怪对方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脆声说道:“方才这位姐姐唱的是不错,但能参加花魁大会的,唱功好是最起码的要求。真论起来,她的唱功大致能排在第二档,比起聂大家逊色许多,算不得上乘。而且,她所在的那家楼子在金陵城充其量只是勉强算得二流场所,平日里去的客人鲜有来咱‘寒烟阁’翻牌听曲的。她今天到场的恩客自然不多。这……没什么好奇怪的。”

满满的都是套路啊,实力、运气、人气和靠山缺一不可。这与后世的选秀大抵相似,只不知是否也有诸多暗箱操作?

又听那小婢迟疑地说:“几位尊客若是要关扑,方才那位姐姐是不能买的。”

所谓关扑,便是赌博了。游戏规则很简单,顾客需要掏出一点钱来作为赌注,然后通过掷铜板来决定胜负。关扑用来掷的铜板的数量从一个到几个不等,而判断胜负的方式则是以掷出的铜板出现的背面的数量来决定的。在进行关扑之前,顾客会和商贩讲好规则,然后进行游戏。如果赢了就拿走商品,如果输了,那他拿出来作为赌注的钱就是商店老板的了。

本朝是禁止赌博的。而关扑虽然打着游戏的噱头,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实是一种赌博。但是因为宋人太喜欢关扑了,为了顺应民意,政府就只好做出了让步,规定在国家的节假日里开放关扑。于是每当逢年过节的时候,大街上就张灯结彩,人们涌上街头,尽情的关扑,享受关扑带来的刺激。

东坡居士的《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就有写道:“又官吏无状,於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

随着关扑在民间的流行及官府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关扑玩的越来越大,有以一笏扑三十笏者,更有以至车马、地宅、歌姬、舞女,皆约以价而扑之。

原来这花魁大会也是有庄家开扑的,这小婢大概知道些内情,要不要去买一些呢?

王桐颇有些意动,问小婢道:“想必是买聂姑娘、贺姑娘得魁的人多些吧,却不知赔率几何?”

“相差仿佛,大抵在一扑二到一扑三之间……”小婢果然深谙其中门道:“这种常规扑法买的人虽然多,但赔率不会很高……”

她详细讲解一番,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将花魁关扑有关事宜说的清清楚楚。

金陵自古繁华,上元节与花魁大会这等盛事又岂少得了关扑?城内各大赌坊年后便为本次盛会开出了盘口,玩法丰富,全民参与。

玩法不同,自然赔率不同。如买中花魁,聂胜琼、贺丽丽、王萍萍几大热门赔率几乎完全一致,买的人多,赔率也低。当然,你也大可以博冷门,赔率高,只是几率太低,输面太大;另外,扑法又有猜前三十二强、前十六强,猜中越多赔的越多;还可以扑猜最后花中状元、榜眼、探花之排序……

总之,扑法花样多多,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便是大宋朝经济繁荣的佐证啊,百姓手上有闲钱,自然会想着赌。

王棣想的却是,若是这些赌坊背景够强悍,会不会操控赛事结果?会不会大爆冷门?

这些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注意力须臾离不开舞台,第二位登台表演的便是大热门之一、来自扬州“轻寒小楼”的头牌王大家萍萍姑娘。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王末念了一句:“扬州高邮出了个秦淮海,倒是极好的利用上了。”

众人会心一笑,她言语不多,这话却是一语中的——“轻寒小楼”当然是源于秦观的《浣溪沙》。

从三楼往下看,瞧不清那女子的面容,只见她怀抱琵琶,身材娇小,着朱红披风,外套紫色纱罩,从舞台一倒巧移莲步登上。发髻上插海棠花,而白裙上的紫色团花,从纱衫的下面透出,显得十分艳丽。

她甫一露面,台下便有不少人大声叫着“王大家,某乃XⅩX,特来为你助威”、“萍萍姑娘,某乃XX”之类的话语。虽在金陵,她居然也有这许多追捧者,名头果然不小。她款款步至舞台中央,深深一福,又引来一片喝彩声,在绣墩坐定后,台下瞬即静了下来。

稍后,“叮咚”声响如山谷溪泉自她指尖汩汩淌出。在观众看来,她双目平视前方,手指却娴熟地在琴弦间上下拨动,时而指如飞花,时而轻轻挑拨细弦。

她弹琴的手法如行云流水,清冷的乐声如同泉水从山崖上流下,撞击在卵石发出的声响,迷蒙起的水雾,令人只觉得一阵清凉。到得后来,弦弦切切,好似珠落玉盘。

而她的一双眼眸,如同当烟这秋水,眼波流转,有着无限风情,便是三楼的王棣等人似乎也看得真切。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歌声响起,似从如溪水般的琵琶声中渗出来的清泉。

唱的是《点绛唇》的词牌。首二句有似于《桃花源记》的开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人在醉乡,且是信流而行,这眼前一片春花烂漫的世界当是个偶然发现。后二句的“尘缘”自是相对仙源灵境而言的。那“名缰利锁”,正是尘缘的具体内容之一。此处只说“尘缘相误”,隐去正意,便觉空灵蕴藉。三、四句与前二句,一喜一慨,词情便摇曳生姿,使人为之情移。

再听王萍萍唱那下片——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这样的词,迷离恍惚,朦胧绰约,如画般韵味纤秀清丽,着实是……好啊。

与文字相得益彰、完美契合的是歌声,婉转空灵处如枝头黄莺,悠扬清脆似林涧布谷,一唱三叹,将词中意境表现的淋漓尽致,又恰到好处。

词、琵琶、歌声、女子,勾勒出仙境般的画面,令人痴迷陶醉。

一曲唱罢,余音绕梁不绝。

王萍萍慢慢离座,又是深深一福:“谢过淮海先生赐词,一曲《点绛唇.桃源》送给各位。”

果然是秦观的新词,果然是扬州城最负声名的青楼大家,这样的表演才是视听盛宴啊。

台下的观众意犹未尽,但也不吝掌声,便是诸多各有追捧目标的本地观众也是折服于其精湛的技艺而衷心喝彩。一时间掌声雷动,叫好声不绝。

美好的东西总是叫人印象深刻的,王萍萍这一曲《点绛唇》足够惊艳,进三十二强是不会有丝毫问题了。

这是她在金陵的首场演出,表现堪称完美,自能收获更多的拥趸,也算是给她的夺魁之路增添了不轻的砝码。

组织方将她放在开场表演,自然是希望晚间的赛事从一开始便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显然是达到了预期。

王未大力鼓着掌,赞不绝口:“唱的真好,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内敛的王末也是羡叹不已:“歌声温柔如淡淡泉水,听之则一切尘嚣尽已远去。此音只应天上有,人生难得几回闻啊。”

王桐和宗沐也是频频点头,眼睛追随着王萍萍的身影转动。

毕竟经过后世各种偶像派、实力派艺人的狂轰滥炸,王棣倒是不至于就此被俘获,说道:“这王萍萍比之聂胜琼又如何?”

众人皆是一愣,对啊,将王萍萍吹的天花乱坠的,难道是认为胜过聂胜琼?

聂胜琼曾数度去往半山园,将老太太逗的眉开眼笑的,自然也少不了弹唱一番,在老太太跟前展露展露才艺。还别说,老太太真吃她这一套。当然,“寒烟阁”聂大家声名在外,自非泛泛之辈,王桐、王未等人是实实在在的免费欣赏过她的表演,那种小桥流水般的自然演出很容易让人代入其中。

大巧若拙,这是众人对聂胜琼的印象。这才是最倾服的褒奖之词。王萍萍的表现虽然惊艳,但多多少少有斧凿痕迹。二者相较,王萍萍唯在唱词胜出。

毕竟,秦少游的词历来不俗。

这,也正是聂胜琼求王棣之故。

想通了此节,王桐等人皆是望了王棣一眼,倒是期盼着他能炮制出精美词作来,大家伙都与有荣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