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宋河山 > 第93章 防露

大宋河山 第93章 防露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0 01:15:11 来源:书海阁

在扬州停留五日,众人再度启程。

白露、秋分、寒露过后,已到了霜降时节。霜降节气特点是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

在江南,尚未有真切感受,进入了山东地界,便觉早晚已有寒意凛冽。

好在众人早有准备,装四季衣裳的箱子塞了满满一舱,倒是不会受冻。

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非因泰山而得名,但泰山却是山东境内最为知名的景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一首《望岳》将泰山的雄伟磅礴表诉的淋漓尽致。徐霞客未生,无人赞叹“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但当世已尊泰山之雄,无数文人骚客竞相前往,留下诗词无数。

天下五岳,王棣在前世去了华山、衡山、嵩山与恒山,去了山东数次,独独未见泰山,引为一时之憾。

此趟北上,虽是特意绕行山东,但距泰山太远,只能完美错过。

擦着临沂、枣庄地界,沿着漕河过了济州。此时的济阳郡并济州便是后世的济州。随后进入衮州。

扬帆摇橹十多天,一直到了衮州方靠岸停船。

衮州,是北上停歇第二站。之所以选择在此处逗留游玩,盖因曲阜也。嗯,此时唤作仙源县。

曲阜也好,仙源也罢,代表的是华夏文化圣地。这方土地滋养了华夏文明史上无数名人,如黄帝、少昊、柳下惠、颜回、鲁班、左丘明等等。当然,最最有名的是圣人孔丘孔仲尼。

既过山东,自得去圣人故里朝圣。

在留县下了楼船,众人租了几艘小舟,循泗水而上。

途经微山湖时,王棣望着那似断未断将连未连的小岛、湖泊,秋风习习,水鸟低飞,远处薄雾氤氲,如处蓬莱仙境,实在是美不胜收,不由得兴致大发,引吭高歌: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他出人意料的来了这么一出,虽然歌声还算美妙动人,可那歌词实在是太怪异了,令听者瞠目结舌、面面相觑。聂胜琼与蔡云英更是掩嘴而笑,美艳不可方物。

王棣只当未见,兴之所至,不管不顾。哼,若非太过惊艳,他还想来一段“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呢。

“铁道游击队”呀,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枣庄、白洋淀、微山湖,一听到这些名字,总能勾起对往事的追忆。

晃晃悠悠的荡舟前行,沿途原汁原味的自然美景尽收眼底,怎能不心旷神怡。

许是受了他欢快心情的影响,聂、蔡二女对视一眼,一个弄箫,一个吟唱,曲儿婉转,声音天籁,湖水荡漾、芦苇微微,更有白鹭扑腾,啾啾啼唱。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直到黄昏时分,才到了仙源县。

船工很是健谈,见王棣一行男俊女俏,穿着不俗谈吐风雅,询问后知晓雇船的这些客人是为孔府慕名而来,便很是详尽地介绍了仙源县值得一去的诸处景点。

王棣等人先前做足了功课,乃是有备而来,却也由得船工滔滔不绝的讲说。

那船工又说起了仙源县的由来,王棣等人相视微笑,心中再明白不过——仙源,原名曲阜。大中祥符五年闰十月,真宗皇帝以祖黄帝生于寿丘,下诏令改曲阜为仙源县,将县治徙往寿丘,并建造景灵宫,以奉祀黄帝,特定仙源县官由孔子后裔充任。

来仙源游玩,黄帝景灵宫自然要去,孔府、孔林、尼山、颜庙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许五先在码头候着,领着众人入城。他骑马先行,提早打了前站,定好客栈,办事干脆利索,颇得众人好感。

一夜无话,次日一大早众人便开始了朝圣之旅。

第一站是尼山,入住的客栈在县城东南,尼山便在数里外。许五先请了本地人带路,算是“导游”。

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后人避孔子讳称为尼山。一代圣人孔子诞生在这里。山顶五峰连峙,惟中峰为尼丘。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故尼山名扬遐迩。中峰东麓有孔子庙和尼山书院等建筑物;另有五老峰、鲁源林、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白云洞等所谓“尼山八景”。

尼山之西约五华里处,有一片绿树浓荫掩映着的农家房舍,它就是鲁源村,古人称之为鲁源林。导游解说道:“本县县志记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鲁源鲁源,其义即为鲁国之源。”

过鲁源村,北行有溪,曲折蜿蜒,流水潺潺名叫智源溪。导游又说:“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乃智源之源。”

王棣见溪水潺潺,溪畔枫叶如火,花黄娇艳,一时间心有所感,吟道:“智源水远东还鲁,颜母山高上接天。木落空林明晚照,雁衔寒雨下秋田……偶因圣诞来瞻仰,红叶黄花处处鲜。”这诗虽算不上高明,却很是应景,给人出口成诗之感,解元果是名副其实的。

聂胜琼双眼冒着小星星,毫不掩饰倾慕之意。

蔡云英将好姐妹的神情看在眼里,心下念道:“阿琼倒是好眼光,还好有勇气,若换了是我,怕是不能如此的。不过,王三郎未曾有过回应,真是奇怪了。阿琼这么一个大美人主动示爱,居然能坐怀不乱,真是……”

坐怀不乱柳下惠么?虽说到了曲阜,王棣可真没那么“伟大”。作为穿越客,接受过更高文明的教育灌输,单就男欢女爱一事,终归是有底限的。不是冲着结婚去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嘛。更何况,恋爱恋爱,得先有爱。男人,并不全是下半身思考问题的动物,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xing ai才是最高级的xing ai,灵欲合一,才是人生巅峰。

对聂胜琼,他不痴不傻,怎会看不出对方的爱慕。只是,还是太小了啊,可以先接触接触,让时间去验证真爱与否嘛。当然,他也没那么傻白甜,心底里其实已然接受了她,甚至还有些沾沾自喜,只等瓜熟蒂落罢了。至于对方的身份,在他看来完全不是个事,他可是曾生活在新时代的哟。

众人沿智源溪北行,约里许,导游指着眼前一石块垒起的窑洞,肃然道:“这是坤灵洞,也便是夫子洞。”

众皆愕然,这简陋寒碜之处便是“夫子洞”?

干宝《搜神记》称,孔子所生,今名孔窦是也……邹尹司居敬因刻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曾祈祷于尼山而生孔子,其父叔梁纥嫌其相貌丑陋,便弃于山下,一只雌虎将其衔入恐内养了起来,故名“坤灵”,洞中原有邹县令司居敬雕刻的孔子像,并有石桌、石凳等……

虽然不大相信,但洞前竖立的石碑上清清楚楚的刻着“夫子洞”三字,总不至于明目张胆的拿圣人开涮,本地父母官是活的不耐烦了么?

只能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孔圣人在那种环境下出生,却能成长为千古圣人,再看看锦衣玉食的你我,能有圣人万一么?

众人心下唏嘘,又觉愧疚难当,俱自暗下决心要以圣人言行为榜样,不求青史留名,但愿问心无愧。

圣地之游,让王旉、王桐叔侄几个受了不小的刺激,暗暗发誓来年春闱定要金榜题名。这种心思待游临孔府、孔林后刺激愈深。

所谓孔府,便是衍圣公府。

宋至和二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仁宗皇帝:“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后魏曰崇圣,北齐曰恭圣,后周、隋并封邹国,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意思是:唐朝开元年间追封孔子谥号“文宣王”,而孔子后裔封爵“文宣公”,将其先祖孔子的谥号加在孔子后裔身上,不可以,应当纠正。

仁宗皇帝纳其议,遂诏有司定封宗愿衍圣公,令世袭焉。其诏文曰:“孔子之后以爵号褒显,世世不绝,其来远矣。自汉元帝封为褒成君以奉其祀,至平帝时封为褒成侯,始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褒成,其国也;宣尼,其谥也;公侯,其爵也。后之孙虽更改不一,而不失其义。

但元佑元年改封奉圣公,授承奉郎。第一代奉圣公乃孔宗愿长子孔若蒙。

衍圣公也好,奉圣公也罢,都是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得益于先祖孔子荣耀,成为中国历史上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的特殊公爵。

站在这片在士林间享有至高无上荣誉的建筑群之前,望着那一处处韵味十足的亭台楼阁,王旁等人的表情极为丰富,有敬仰,有尊崇,有向往,甚至还有些卑微,连呼吸都有些急促,却又极力收敛,唯恐惊扰了什么。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