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山脚下有人家 > 第100章 开门红

山脚下有人家 第100章 开门红

作者:酸汤肥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13:22:24 来源:书海阁

那男人走到叶云华面前问:“请问姑娘,这吃食摊子可是你的?”

叶云华笑意满满地回答道:“是的,我是附近的村民,摆个吃食摊子,方便你们过路的人吃口热饭热汤,我也能赚点钱糊口。”

男人接着问道:“那这都卖些什么?什么价?”

叶云华把刚才的报价又说了一遍,男人点点头,道了声谢谢就回队伍里去了。

没一会,那人便领着一队人过来了,细数一下一共二十个人,这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人,碗筷都有些不够了。

好在这边的人也吃完了,见又有客人过来,也就起身将桌椅腾出来,杏儿麻溜地擦桌捡碗,用筐子装着碗筷到溪边去清洗。

叶云华则从容不迫地将他们要的米饭汤面都弄好端上桌,还好摊位离溪边比较近,清洗碗筷及时,这才续上了碗筷。

这二十人,桌子坐不下也不嫌弃,直接坐地上端着碗吃,这队人比较偏爱面食,面条反而是最快卖光了。不过吃到了大米饭也一样满足,这味道比他们吃过的酒楼的味道还要好吃。

这队人最后还买了很多茅草根水装到水囊里,带着路上喝,这水甜丝丝的,又解渴,比直接喝溪水好喝多了。

两人这才忙活了两波人,主食就快要卖光了,还好叶云华做好两手准备,将家里的米面都带了过来。

看着剩下的猪杂和肉只够二十碗饭的量,决定全部蒸米饭,不做面条,主要场地不适合擀面。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几个小商人带着仆从经过,新蒸的米饭和卤猪杂都一售而空。

叶云华和杏儿两人都没想到会卖得那么快,这几大锅米饭和汤汤水水都卖空了,没过正午这就可以收摊了。

透过商人的交谈,叶云华才知道,由于浏阳府城的商交会,周边几个府城的人都涌过去,这路上的商人和商队自然就多了起来,而且也有很多商人为了走捷径,多数都会选这边的山路,直通浏阳府城,不用绕路走管道。

这样时间上能缩短两天,有些特殊的香料、茶叶之类的货物必须是要走陆运的,香料和茶叶易受潮,不适合水运,这就是很多商人会选择陆运的原因。

在两人收摊时,还有经过的商队上前打听,听闻是卖吃食的,都要买上一份,但看到空空如也的锅,也只好失望而归。

有了这开门红,两人跟打了鸡血一样,煮水清洗干净锅碗瓢盆后,收拾好摊子后。驾着车风风火火地回到了家里,将东西都卸下来。

赶着空车到县城里,在城门口遇见了老陈头,叶云华上前和老陈头商量好,先给一个月车费,让他每天早上帮忙到肉铺拉回来那些猪杂,这样不用每天来回跑。

来到猪肉铺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多这样,摊位上剩下的肉不多,但猪杂和骨头还是剩得多一些。

叶云华开口问了老板娘:“老板娘这剩下的肉和猪杂怎么卖?”

老板娘见是大顾客,立马扬起笑容:“你全都要我就算便宜给你,按照昨天的价来,这些剔光肉的骨头也一样半价。”

叶云华没说话,看着那堆碎肉,在想着这些碎肉能做些什么。正想着老板娘就上前推销:“这些肉虽然比较零碎,但都是些好肉,你看看,只是有时候切多了点,客人没要那么多,只好片出来,这些从早到晚就攒了这些,你要是都要了,我也算你半价了”

叶云华下了车弯腰看着摊位上的碎肉,的确都是好肉,只是太零碎了,别人都想要整块的,这些就都被剩下来,有时候有附近摊贩偶尔也会买走,但大多数都会想着整块地买。

问清楚老板娘每天都会杀三头猪,上午两头,下午一头,猪杂每天都会有剩的。于是叶云华就和老板娘协商好,她家肉铺的猪杂她每天都要了,但是要一整副的,多余的一些零碎得处理干净才能上秤,要是老板娘不老实,她就换另外一家铺子订货。

整个县城有好几家肉铺,多数是卖猪和羊的,牛肉就很少见。大不了换家铺子卖,就是麻烦了些。

猪肉铺老板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哪些便宜能占哪些便宜不能占,想要做长久生意,自然是踏踏实实地做生意,别人才能长期在她这里订货。

不然照她家那口子,长得五大三粗,凶神恶煞,嘴巴跟个锯嘴葫芦一样,哪是做生意的料,十个人见到她家那口子,十个人里九个都打哆嗦,剩下一个都是吓破胆不敢走的,所以常年在摊位上招呼客人的都是她。

老板娘知道叶云华的意思,笑意满满,真诚地说:“那你就放心,我屠三娘在县城里摆摊做买卖二十来年了,从来没有缺斤少两的,咱做的是实诚买卖,你看看这市场上,这么多家的肉,就算我家卖的最快了。你实在是不放心,我们就签个协议,这一副猪杂的重量也是有数的,我绝对不干那压秤的缺德事。”

叶云华见老板娘这样说,也就放心了,大不了换个肉铺,东家不卖,西家卖嘛。这猪杂处理不好的确很难吃的,不然不会每天都剩下来。

将老板娘摊位上的两副猪杂和大骨都包了,猪杂一共六十五斤,大骨二十四斤,一共一百零一文。碎肉一共三斤七,多数都是瘦肉,肥肉少,半价七文钱一斤二十四文半。两样合计一百二十五文半,让老板娘切了一小块肥的,凑够一百三十文,付账装好,放到车上。

和肉铺老板娘签订好协议,她每天早上都会让老陈头过来拉她摊位上的猪杂和大骨,每个月月底结一次账,给二两银子做押金。

去了济世堂买了卤肉用的药材,还好是成本价拿的,不然照原价买,那些猪杂还得翻个几番才能有钱赚。

想学岭南那边的直接做原味猪杂汤粉汤面,但没有现代的保鲜设备,想都不要想,猪杂想要没有腥臭味,除了要食材新鲜,还得用上冰箱保鲜。

卤煮过的猪杂常温保存下能放一天,但是新鲜的猪杂没有冰箱,就算处理完放到阴凉处也不能超过六小时,不然会发臭。

而且卤煮过的猪杂,因里面加有茱萸,口感更香辣鲜香,卤汁胶盖在米饭或者面条上,口感会更好,也更适合行商赶路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