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山脚下有人家 > 第31章 忙碌

山脚下有人家 第31章 忙碌

作者:酸汤肥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2 13:22:24 来源:书海阁

穿过被自己用镰刀清出来的小路,看着山间淌过的溪流,溪边的白色小花吸引住叶云华,定睛一看,哇塞,这不就是鱼腥草吗?

秋天的鱼腥草已经开花变老了,虽然不能再吃,但是老了的鱼腥草事实上药用价值更高。鱼腥草别名还有折耳根、狗心草、狗点耳等等,整个植物体搓碎腥臭味道,茎下部伏地生长,节上轮生小根,上部直立,无毛,有时带紫红色。单叶互生,叶片薄纸质,有腺点,背面比较多,叶片卵形或宽卵形,基部心形,背面常成紫红色,叶边全缘。

可惜今天已经没办法再挖点鱼腥草了,拎着的东西太多了,记下大概位置,这条山间的小溪边全是鱼腥草,明年春天的时候在它最鲜嫩的时候采些回去凉拌,那真的是绝绝子。鱼腥草爱吃的人就越吃越香,不爱吃的人远远看见都避之不及。

还好这里已经离山下的不远了,茅草屋前的溪边也有稀稀拉拉的鱼腥草,但经不住村里人薅啊,去溪边提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被挖得坑坑洼洼的窝。

到了山下,解开小黄的绳子,立马撒丫子往前走着去吃草,看着叶云华往茅草屋走去,也自己跟着,边走边用那大嘴卷着路边的草吃。

绕了路回到茅草屋前,叶云华还是记得避开盖房子的砖瓦队,不和他们碰面。将背篓和手上的东西都放好后,牵着小黄来到另一侧青草茂盛的地方,绑好固定绳,让它好好吃草。

回到屋前将晾晒一天的荠菜和马齿苋翻个面,能明显看到晾晒后的菜水分蒸发,已经半干了,早上看到还很多的菜,这时都晒得缩了一半。

忙活完这些,转身走到菜地边上一看,蹲下身看了看,抓了一把土,地里的土有些干了,麻溜地去了溪边提了水浇上。

看着天色,望着远处砖瓦队还在热火朝天地干着活,叶云华看了看昨天整理出来的荒地,还是进屋拿了斧头、锄头和篮子。

今天还得继续将荒地的草清理,先将高的大棵的草用斧头从根部砍了,矮的一律镰刀收割,其他的开始用锄头铲,荠菜和马齿苋都单独堆到旁边已经整理干净的地上。

当自己沉浸在收获的喜悦中,也就能能理解老人在野菜的季节里,转几次车到几十里路的郊外挖野菜了,这一锄头下去就是一大把马齿苋,就算吃不了很多,但架不住就是这份收获的满足感,期间还挖了不少婆婆丁和益母草,婆婆丁新鲜着吃微苦但鲜灵,益母草晒干后可是一味对女人极好调理月经的植物。

沉浸在砍草割草锄草挑野菜的喜悦中,不知不觉天都黑了,今天的速度更快,有了昨天经验后,越干越顺手,加上原身的记忆和力气,那架势恨不得一晚上除完这片荒地地的草。

不过天渐渐暗下了,叶云华也除完大概两亩地的草,加上昨天的一共三亩,这速度杠杠的。将分出来的野菜和益母草都扛到溪边,拣着溪边的石头,再围出几个石窝,将荠菜、马齿苋、婆婆丁和益母草分别放到石窝里,让流过的溪水慢慢冲洗着根茎叶片之间的泥土。

叶云华便趁着这个时间洗了点婆婆丁,拿回去茅草屋里,开始弄腊肉焖米饭,再放点许氏给的白萝卜,婆婆丁也用水焯一下,放入油,盐,糖,酱油,一点点醋拌一下,滋味十足。

在焖饭时就腾出手去处理今天摘的吴茱萸,由于在山里不好一颗颗摘,都是整个把头砍下,将晾晒半干的菜都并到一起,腾出了两个簸箕用来装吴茱萸。

看到这些晾晒的东西,叶云华决定明天早上起来还是要到竹林里砍些竹子回来做晾晒架,自己编几个大的竹篾子,这天气越来越冷囤冬菜也得抓紧时间了。

现在有斧头和柴刀,弄些竹子也方便了,后山的树不能随便砍的,砍树得和村里报备,竹子就不用,竹林多,竹子长得快,各村都有手艺好的人做竹制品到县城里卖。

而且秋冬季节砍多少树当柴火,春天就得种多少棵树回后山。村民互相监督,举报核实无误,可以领取奖励金。不然只砍不种,就会像前朝那样靠近山边的村民被大规模的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掩盖。所以每年村长在正式入冬前,会组织村里的壮劳力砍树囤好入冬的柴火,家中无壮劳力的,就由妇女做后勤,负责做好干粮给壮劳力带到山上,至于村里的孤寡老人的就由村里共同承担。统一砍伐的树木,来年村长也一样组织好人统一种到对应的地方。

从原身的记忆中听过村里的老人讲过那次发生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画面。密集的山体滑坡让原本郁郁葱葱的地表,大面积裸露,靠近山脚下的房屋和人在瞬间就被掩埋在庞大的废墟之下,河道被淤泥填满,土砖房更是不堪一击,在灾害面前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也是由于那次全朝大规模的灾害,人口急剧减少,粮食作物减产,前朝官府赈灾不到位。埋下了后面百姓推翻前朝的引子,也是由于那次灾害后,官府强制执行这条律令,一经村民举报,查实则由当地县衙处罚,严重会判监。深山里的树这么茂密也是因为前朝和现在的邑朝监管严厉,古代就有“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思想,强调按照季节规律去砍伐林木,以实现木材的可持续利用。古代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朝廷在建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时,如宫殿、庙宇、城池等的工程需要大量木材。

所以叶云华在县城定制的家具都是需要登记的,木匠铺的木材也是经过官府特批的,而且每年都要交付赋税和一定数量的树苗给当地县衙,由县衙统一安排管理。

每个县城的村民每年都会抽取一定量的村民去植树,每个村都会轮到,在春天统一栽种到村里被砍树较多的地方,而且栽种的树木成活率达不到标准,便由负责的栽种的承担责任。

所以叶云华穿越来了这里这么久,一直都是拔芒萁引火,到山里捡的枯枝烧火。其他的人家就算砍树也不会整棵树都砍了,多数都是砍掉较粗的树枝。每年秋收后,百姓都会早早为入冬备好柴火,备好过冬的粮食,不然入了冬后,温度骤降,是真的会冻死人和饿死人的。

在弄好吴茱萸后,饭也焖熟了,吃过饭后。叶云华开始将藏的银子重新挖出来,全部数了数,加上昨天卖的天门冬,扣除定制东西的尾款,一共就剩五十多两银子。将五十两银子揣进兜里,剩下的碎银都藏了起来。

锁门,到溪边看看泡着的野菜,捞起来看一下根部,大部分的泥土都被溪水带走了,还是要再泡多一会,等把打井的银子先送过去后,再回来忙活了。

叶云华抬脚向村长家里走去,半道上刚好遇到莫氏牵着村长家的牛车,走的方向也是往村长家方向,那就是昨天及时去了县城里看大夫了,这样莫氏的女儿性命是保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