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109章 降维打击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第109章 降维打击

作者:深山老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5 13:31:23 来源:书海阁

“别把蒙古想得太简单,他们可不是统一的整体。”文才解释道,“里面派系林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是强盛时,内部争斗也没停过。现在吃了败仗,更是各自盘算着怎么捞好处。”

文才低声嘀咕着:"蒙古内部那些将军们,怕是更难团结了吧。"

"这蒙古国本来就不算个整体,就算它最核心的蒙古本部军队,也不会来理会咱们这么个小地方——光州。"

"依我看,他们真正的目标,该是盘古湖那边朱雄英皇帝的部队。"

"毕竟蒙古本部的命运跟整个帝国的局势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所以蒙古最精锐、最强的部队,如果想保住自己的权势和繁华,就一定要全力对付明朝的朱雄英皇帝。"

"这点你应该明白吧!"

听到这话,胖财主附和地点点头:"嗯,我刚才也这么说过了。"

如今蒙古国确实有不少事情要忙。要知道,朱雄英皇帝已经带着大军到了家门口,大战一触即发。

在这种情况下,蒙古肯定没空搭理我们这些普通人。派兵来打我们这种小地方,更是不可能的事。

但胖财主说话时吞吞吐吐,明显底气不足。

文才见状无奈摇头,接着说道:"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啊!"

"很多时候,你没法保证人在关键时刻还能保持冷静。"

"村子里有些人吵架时,一生气就动手,行为特别冲动,有时愤怒得失去理智,干出一些事后回想起来很傻的事。"

"这种情况在周围也不少见吧?"

"对一个国家来说,人口那么多,更难保证所有人都理性行事。"

"所以很多时候,即便国家遇到危机,也会做出不少不理智的决定。"

"就像咱们大宋,面对蒙古进攻时,明明多次有机会反击,可将领的表现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可实际上,这背后或许有他们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就好比朝廷里的那些事,看似昏庸,但真要细想,也许他们也有难言之隐。

文才听完胖财主的话,也只能苦笑摇头:"你的想法是对的,也不全对。朝廷确实干了不少糊涂事,很多决策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他们能更明智些,现在的局面或许不至于这么糟糕。

可话说回来,别的朝代或国家,遇到同样情况时,不见得就能做得更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不可能事事完美。蒙古人虽然厉害,但他们自己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

说到底,咱们不该把他们想得太无敌了。现在明朝忽然冒出来,连他们自己恐怕都还没反应过来呢。至于蒙古那边,直接来打光州,乍看挺傻的,但仔细想想,他们可能也有不得已的地方。"

胖财主听完文才的话后,陷入了沉思。他一直觉得自己够精明,才能守住这么大的家业。可现在想想,这可能是命,毕竟谁也没办法永远平安无事。

文才叹了口气说:"我之前真没想这么多。那时信息太少,直到刚才听到朱雄英的事,才知道上面的人早就在布局了。照这情况看,蒙古人很可能就要打过来了。"

"兵强马壮时谁都会欺软怕硬。如果蒙古大军真的来了,肯定不会客气。既想立功又要捞钱,老百姓的日子就惨了。"

文才刚说完这番话,两人就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清楚,在蒙古铁骑面前,普通百姓就像蝼蚁,毫无反抗之力。这个世界就是强者的舞台,只有蒙古和大明才算得上有资格博弈的玩家,而大宋不过是被摆弄的棋子,至于他们这些光州的平民,连棋子都算不上,顶多就是送死的炮灰罢了。

想到这儿,两人心里都有种说不出的悲凉,也许生在这样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不幸。

就在他们感慨时,远处树林那边突然传来阵阵吆喝声,声音嘈杂,似乎有不少人正朝这边赶来。文才和胖财主对视一眼,都觉得莫名其妙。按理说这龙王庙早就关门了,可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往里冲,到底发生了什么?

还没等他们想明白,那伙人已经出现在视野中。他们站在竹林后,隔着院墙能看到外面有支队伍正沿墙行走。有人挑担,有人推车,好像在搬运什么东西。文才轻轻拍了下同伴,凑近小声警告:"这些人不对劲!"

胖财主不解地问:"你怎么一眼就看出问题来了?"他甚至怀疑文才是不是胡乱猜测。文才立刻解释:"就因为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

胖财主顺着文才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队伍最前头有位衣饰华贵之人,气派十足。不过胖财主自己也算富裕,平日里衣食无忧,所以并不觉得那人有多特别。

那人一出现,胖财主也没怎么留意。后来听到文才提起前面那个富翁,他才多看了一眼。

那人的岁数看起来四十几岁,但隔得太远,看不清长相。不过胖财主觉得他应该是个普通人,没什么特别。

于是胖财主仔细打量了一番,还是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他又问了文才一句:“这人我真没发现什么特别的。”“难道你认识这个人?知道他是谁?”

胖财主心里嘀咕着,觉得这可能是唯一解释。

他心里还有个疑问:这人看着像是大商人或地主之类的大款,可他在本地认识所有有钱有势的人,从没见过这号人物。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人是从外地来的。

但更奇怪的是,文才竟然认识这人。胖财主越想越纳闷。

这时文才开口说:“对面那家是江南李家,做丝绸生意的。”

胖财主顿时明白了:“哦,是他家啊,难怪。听说李家在江南很有势力,能调动那么多人也不稀奇。而且他们那边的人都做丝绸生意,跟我们这边基本不打交道,不认识也很正常。”

但他又疑惑了:“可我都不认识这个李家家主,你怎么会认识?我记得你平时都在村子里,很少出去,怎么会认识这种远在南方的高层人物?”

胖财主一脸困惑。

文才笑了笑,对胖财主的疑问早有准备。

文才听了胖财主的话,忍不住笑了。

确实,他自己心里也没法把真实原因告诉这胖子。毕竟自家祖上早就有退隐江湖的想法,这些年一直小心翼翼地隐藏身份,生怕别人知道他们以前在江湖上的事。

可有些事情又没法说得太明白,胖财主心中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文才知道那是错的。

胖财主接着说了:“你应该知道,我爹是三十年前才到村里来的。他年轻时跑遍全国做生意,还去过南方,跟你们家打过交道。

我家和李家也算是老熟人了,小时候我还跟我爸去过他们家做客。我记性好得很,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文才听完解释,胖财主点头表示认可。他对文才的记忆力挺佩服的,毕竟他们小时候同窗,先生讲课,文才总能立刻记住并背诵出来。虽然胖财主自己家里有钱,不必担心生计,但他知道文才家的情况跟他差不多,也靠祖产过日子。

听到文才提到两家相似之处,胖财主更信了,但心里还是有疑问。“你认识李家当家的,这很正常。可你刚才说你们家也有问题,而且在朝廷里掌控不少丝绸生意。

如果李家真是坏人,朝廷怎么会容许他们这样做?我觉得你说的话有点奇怪。要是他们真坏,你爹为什么还要跟他们来往?你自己前后说法好像也矛盾啊!”

文才笑着回答,胖财主的问题太多,他自己也不想多解释了。

“你知不知道为什么咱们家非要搬到这村子来住?”

“干吗不去南方啊?南方多富庶,要是真那么好,咱们肯定不会跑到北方来!”

“一开始,咱们对李家也不太熟,就是为了挣钱,跟他们搭伙干了一阵子。”

“后来才发现,他们家跟北方的蘑荪帝国关系可不少。看到这种情况,气得不行,就把整个家族搬到了北方,从此再也没跟他们来往。”

一直以来,中原地区的科技比周围国家强多了,尤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原王朝把周边国家叫作“蛮夷”,意思是这些地方的人跟野人差不多,没什么区别。

主要原因嘛,那时候交通条件太差,好多地方山高路远,信息都传不过来。中原这边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那些小国还在石器时代,用的工具都是石头做的。

中原大军一到,看着他们的表现,差点笑喷了,才给他们起了这么个不怎么好听的名字。

其实刚开始,中原跟周边那些小国没什么交集。后来科技进步了,骑兵普及了,军队活动范围扩大了,跟不少小国有了接触。

慢慢就经常打仗,于是那些小国渐渐被人熟知,比如“夜郎自大”里的夜郎,就是以前南方的一个小国家。

时间长了,这些小国都被中原灭了。以前春秋战国时,中原也没法管那么多小国,虽然他们的武器和战斗力都不怎么地。

不过呢,中原这些国家的军队也是从远方来的,后勤补给一直是个大问题。和那些小国打仗也捞不到什么大便宜,所以总是僵持不下。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秦帝国就出来了。这个统一的大帝国,在中原地区的势力特别猛。国家能统一指挥的大批军队,简直把那些小国压得喘不过气来。

还有个原因就是那时候炼铁技术进步了。好多铁制武器开始普及,尤其是大大提升了大秦军队的实力。

要知道以前用青铜器时,产量太低,根本没法全副武装每个士兵。但铁就不一样了,铁矿资源多得用不完。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制武器、铠甲大量出现。

靠着这些装备,大秦帝国对周边的小国进行了“降维打击”,很快就把周围的国家打了个遍。

那段时期,历史上很多活跃的小国都消失了。后来到了汉朝,许多制度基本延续了大秦的做法。其实可以说,汉朝继承了大秦帝国的传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