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 第110章 朝廷该怎么选?

汉朝也继承了大秦在炼铁方面的优势。到了三国时期,中原王朝还是用这种优势,对周边小国进行碾压式作战。

比如《三国演义》里写诸葛亮抓了又放、放了又抓某个少数民族首领,就像猫玩老鼠一样,完全是碾压式的。连蜀汉这么弱的国家,后来靠着传出去的技术,让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强大起来,并且反过来攻打中原了。

在这个逐渐兴起的国家之中,蒙古帝国最为突出。在很多人心里,他们都认为草原上的部落百姓大多以放牧为生,一生都在迁徙中度过,科技自然也很落后。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草原上的部落其实非常乐于学习。这些年,他们从中原王朝汲取了不少技术,甚至在武器装备上超越了许多中原王朝。

因此,中原王朝的军队在战斗时总是处于下风。但这并不是说这些部落没有历史根基,只是他们愿意学习,而技术本就容易掌握。

不过,一些大规模的工业设施他们还是建不了。草原环境特殊,部落需要频繁迁徙,所以没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这就导致无法建造大型炼铁炉之类的设备。

就算建成了,部落一搬家,这些设备也就浪费了。所以草原上对铁矿资源的需求一直很大,如果大量生铁流入草原,无疑会让这些部落的实力大幅增长,相应地,大宋王朝的力量就会被削弱。

要是让那些商人这么继续做下去,大宋王朝早晚会在贸易中吃亏。其实朝廷早就意识到这类商业交易的重要性,一开始还颁布法令禁止民间商人私自与北方国家交易,被抓到可是要重罚的。

但最终效果并不理想,反而越禁越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于是朝廷十分恼火,立刻派更多军队来对付这些走私活动。可到最后……

朝廷花了不少钱,结果什么用也没有。后来就没人再提这事了。大家都明白,想拦住大宋的商人根本不可能。毕竟,现在的宋朝只占南方,没天险能挡住百姓。

要是宋朝像唐朝那样强大,有燕云十六州,就不会这样了。草原和中原之间有大山隔着,中原想联系草原,就只能过几道关口。如果宋朝真想阻止商人和草原交易,派大军守住那几处就行,不用太费劲就能见效。

可现实很残酷,宋朝的地盘不完整,拦不住商人。尤其金辽败落后,蒙古南下,宋朝基本门户洞开。之后,长江以南的商人开始和蒙古做生意。

以前文才他们见过一些,但普通人也没什么办法。他们知道,在蒙古大军面前,个人力量微不足道。

但现在听说大明皇帝朱雄英的事,又让他们燃起希望。也许对光州人来说,又看到机会了。也许在朱雄英的帮助下,光州能重新回归宋朝。

“我知道江南那边,表面上做丝绸生意。”

“其实私下里干不少坏事。”

经常有跟蒙古人做生铁买卖的事,每次都有江南李家掺和。这事胖财主以前没太在意,毕竟他对李家也不熟。可现在听说李家又出现了,而且是在北方。

胖财主心想,要是李家真像你说的那样,那他们在北边活动肯定是在帮蒙古人运生铁,这不就跟走狗差不多?

可他们为什么会跑到这儿来?难道想在这儿卖生铁?总觉得不对劲。

文才一听也琢磨开了。李家的行踪确实挺诡异的。一开始看李家家主,他也没多想,甚至还有点看不上眼。但听完胖财主的话后,他突然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可能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我觉得李家家主来这儿,是因为蒙古人在背后搞什么大动作。”“八成又是他们的什么诡计!”

胖财主听了直发愣:“为什么这么说?你有什么证据吗?能跟我解释一下吗?”

文才脸色不太好,继续说道:“这道理很简单啊。刚才我不是已经把关键都说清楚了吗?你怎么还搞不明白呢?唉!”说完重重叹了口气。

就在他刚见到李家家主现身时,就已经察觉到这人绝非善类。于是,在对方露面之际,他就赶紧跟胖财主说明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江南李家的家主究竟是怎样的人物。

现在,文才心想胖财主应该懂了自己的意思,可一听完胖财主说的话,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胖财主根本没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这让文才很无奈。他只能接着说:

“刚才我已经把重点全告诉你了。”

“首先是李家家主李峰行,早就不是好人了,长期为蒙古人做事。”

这时,胖财主插话说:

“但我还是有不明白的地方。”

“既然李峰行这么多人知道的事迹,大宋朝廷为何不管?”

“这些商人造成的祸害比将军还大!”

“如果朝廷真想解决他们,抓起来多容易!”

“现在李峰行还能活着,说明朝廷根本没动真格。”

“我不明白,朝廷为什么不行动?是他们没意识到问题严重性,还是对付不了李峰行?也许这家伙太厉害了,连朝廷都奈何不得!”听了胖财主的话,文才继续解释道。

说到这事啊,这里面可有不少故事呢。朝廷里头那些大人物,个顶个儿精明得很。要说谁人品靠谱?这还真不好讲。

大家都清楚,这些当官的干的事,不少都挺过火的。不过嘛,他们的脑袋瓜子绝对灵光,这一点绝不能怀疑。要是不聪明,能坐到今天的位置?那是不可能的。

李峰这小子一冒出来,大家立马觉着不对劲,觉得他是个隐患。最开始,我们也不是没想过把他抓起来。但那时候的李峰,可不像现在这么嚣张,他一直很低调,连住的地方都不轻易露面,简直神出鬼没。

朝廷想抓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后来好几次行动都没成功。气得皇上直接派人把文才一家全给抓了。毕竟李家在当地势力不小,一动手动静就特别大,整个过程拖了好长时间。

朝廷原本以为这种事没什么问题,毕竟这是皇帝下的令,在自己地盘上,没人敢拦。可胖财主听完这话就忍不住说了句:“听你这么说,好像最后还是出了岔子?”

“不至于吧!我不信真有人能挡住皇上的旨意。”

“在有些朝代,确实有过权臣掌权的情况,他们的权力甚至比皇帝还大。但咱们大宋不一样,虽说有李似道那样的人物,可终究还是有所区别……”

"不过嘛,他总归是挡不住圣旨的吧!"

"这么说的话,最后这事,八成是出什么天灾或者意外了!"

山林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尖锐的叫声。

听着挺吓人的。

朱雄英他们一群人又进了这片山间小路。"这是什么声音啊?"

"听着怪怪的呀!"

听到这奇怪的声音,常茂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这声音确实太诡异了。

听上去就像冤魂在哀号。

"哈哈!"

"发出这声音的家伙,名字就叫哭调子!"

尽管那声音很怪,但常茂是个将军,没那么怕。

尤其现在这么多人一起走,人多胆子大。

可听到朱雄英说了这个名字后,他更摸不着头脑了。

"哭调子?那是个什么东西?"

"我怎么从来都没听过呢?"

"就是这声音太怪了!"

"这发出声音的是个妖怪不成?"

旁边的郭襄一开始听到这声音时,表情没什么变化。

作为一个常年在外跑江湖的侠客,这种场面见得多了。

所以没觉着有多稀奇。

但当他听到朱雄英说的那个名字时,

眼睛里闪过一丝异样。

"公子您从小就在皇宫长大啊!"

"这种声音在城里根本听不到。"

"照理说公子该没听过才是!"

"至于哭调子,我更是听不明白!"

虽然郭襄没明说,

但他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显然他认为朱雄英刚才说的话都不靠谱。

很显然,郭襄亲眼见过这声音的主人。

正因如此,他更不信朱雄英的话。

就在这时,

朱雄英接着说道:

"这哭调子不过是老百姓的说法罢了。"

"换个说法的话,就更容易明白了。"

"其实就是猫头鹰!"

朱雄英的话刚说完,郭襄的脸一下子变得特别丰富,显然朱雄英的回答让她很意外。

“什么!你说的那个像哭一样的声音是猫头鹰?”郭襄自己也没想到。

“小时候,我听到这种声音可害怕了。”

郭襄回忆道,“那时候我爹还抱着我去林子里找这声音的主人,甚至把那只鸟抓到我眼前。从那时起,我才知道这是猫头鹰发出来的。”

“怕就怕不知道真相。看到猫头鹰后,我就再也不害怕这种声音了。”

常茂在一旁感慨:“我一直听说猫头鹰能抓老鼠,可今晚还是第一次真正听到它的叫声,真没想到这么吓人。”

这时夜色太黑,他们走在山路上,路窄又陡,走得特别费劲。常茂嘟囔着说:“这样的天色在这小路上走真够呛。”

朱雄英听出了他话里的埋怨:“其实我早就打算今晚过去看看。既然来了村子,我们就得把神符拿到手,绝不能放松警惕。你以为我会真的在房子里过夜?”

朱雄英笑着解释:“刚才那样说其实是故意让那些江湖高手信以为真,好套出他们的话。今天我跟他们掌门打赌时也是这么做的。”

卓一凡这个掌门,虽说是朱雄英的对手,但他还是直接建议朱雄英。

既然已经决定要抢那个神符了,那么今晚就别住在房子里了。

虽然按现在的推测,神符大概会在明天上午出现,但这是天赐之物,天下难寻,资料也少得可怜。

大家对这个神符了解不多,出现的时间可能也有差异。

如果因为睡懒觉错过神符,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卓一凡劝朱雄英今晚就赶到神符出现的地方守着。

于是他们没在房子里过夜,而是趁着夜色出发了。

文才听到胖财主的话后叹了口气,心情变得沉重。

但实际上,中原有个势力比皇帝还厉害。

这个人是蒙古帝国的大汗。

当时朝廷抓李家家主时,蒙古官员立刻来交涉。

蒙古那边说,如果朝廷继续追究李家,他们会猛攻大宋;但如果朝廷放过李家,他们就暂时停战。

你觉得朝廷该怎么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