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粤语诗鉴赏集 > 第196章 《真实之眸与虚像之舞》

粤语诗鉴赏集 第196章 《真实之眸与虚像之舞》

作者:汉字靓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01 来源:书海阁

《真实之眸与虚像之舞》

——论树科《睇到啲乜嘢》的视觉诗学与存在叩问

文/文言

引言:在虚实褶皱中睁开诗眼

树科《睇到啲乜嘢》以粤语方言为诗学载体,在当代诗坛构筑起一座独特的视觉迷宫。这首看似简淡的短制,实则蕴含着对现代性困境的深刻洞察——当视觉经验被技术媒介深度重构,当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日益模糊,诗人以"睇"(看)为方法论,在虚实交织的褶皱中展开存在论的叩问。全诗通过三重视觉维度的递进(假象之看、自然之看、本真之看),构建起完整的认知辩证法,最终指向海德格尔所言"诗意栖居"的精神维度。

一、视觉异化:拟像社会的认知困境

"听得多咗,睇到啲/影哈像哈,好多嘟假嘅"开篇即揭示现代视觉文化的异化本质。"影哈像哈"的叠音修辞,既是对粤语口语的精准捕捉,更隐喻着视觉信息的碎片化与重复性。鲍德里亚在《拟像与仿真》中指出,当代社会已进入"超真实"阶段,影像不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自行繁殖的拟像体系。诗人笔下的"假"并非单纯的价值判断,而是对视觉真实性的根本质疑——当眼睛被算法喂养的影像洪流持续刺激,我们是否还能辨认"真实"的轮廓?

这种视觉异化在诗中具象化为"影哈像哈"的循环结构,恰似社交媒体时代信息流的永动轮回。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的洞穴寓言在此获得当代转译:囚徒们面对的已非火光投射的阴影,而是由0与1构建的虚拟现实。诗人用"听得多咗"作为认知前提,暗示听觉经验对视觉判断的殖民,这种感官间的僭越恰是后真相时代的典型症候。

二、自然复调:重返本源的视觉疗愈

面对认知危机,诗人开出"散散步哈,多睇睇啲,花哈草哈"的疗愈处方。此处"散步"不仅是身体实践,更是海德格尔式"去蔽"的哲学行动。在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曾哀叹"灵光"的消逝,而树科却让我们重新发现自然物象中的灵晕:花瓣的褶皱、草叶的纹路,这些"低微"的自然细节构成对抗视觉异化的微型堡垒。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格物致知"传统在此复活。王维"空山新雨后"的澄明之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物我两忘,均与诗中"花哈草哈"的凝视形成互文。但不同于古典文人式的超然,树科的凝视带着存在主义的紧迫感——在虚拟与现实撕裂的当下,自然成为重建视觉伦理的诺亚方舟。这种回归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如梅洛-庞蒂所言,通过身体与世界的原初接触,重获被技术中介剥夺的"肉身视觉"。

三、天空三重奏:本真之看的诗学升华

"唔信睇天,心噈嚟咁白云/嚟咁蓝空,嚟咁阳光……"结尾的天空意象群,构成全诗的认知制高点。白云、蓝天、阳光这些被现代性祛魅的自然元素,在诗人笔下重获神性光辉。这种"不信之看"暗合克尔凯郭尔的信仰之跃:当理性认知陷入虚无,唯有通过诗性直观才能触及存在本真。

此处的视觉转向具有三重突破:其一,从地面物象升华为宇宙景观,完成空间维度的拓展;其二,从具象观察转向形而上沉思,实现认知层次的跃迁;其三,从质疑到确信的情感逆转,构建完整的信念弧光。这种"嚟咁"(如此这般)的重复修辞,恰似老子"道法自然"的现代变奏,在语言重复中抵达不可言说的本真之境。

四、方言诗学:在地性与世界性的辩证

作为粤语诗,语言选择本身构成重要的诗学维度。方言不仅是地域文化的密码,更是抵抗文化同质化的利器。赵元任曾言"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树科通过"影哈像哈嘟唔当"等方言词汇的运用,在普通话霸权中开辟出语言的飞地。这种选择并非简单的文化怀旧,而是如德勒兹所言,通过"少数文学"创造新的语言可能性。

方言的音韵特质与诗思形成奇妙共振。"哈"字的拟声重复,既是对视觉模糊感的听觉转译,也构建出独特的节奏韵律。这种语言实验打破了书面语的视觉中心主义,让诗歌回归声音与意义的原始联盟。在全球化语境下,方言诗学成为重建文化主体性的有效路径。

五、视觉伦理的当代建构

《睇到啲乜嘢》最终指向视觉伦理的重建。在VR/AR技术模糊虚实边界的今天,诗人提醒我们:真正的"看"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而是主动的意义建构。梅洛-庞蒂在《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中强调,视觉是身体与世界对话的界面。树科通过"睇"的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这种对话过程:从被拟像蒙蔽的"看",到经自然中介的"观",最终升华为本真存在的"照"。

这种视觉伦理的重建具有双重现实意义:在微观层面,它倡导数字时代的信息节食与视觉素养;在宏观层面,则为生态危机提供诗性解决方案。当自然成为对抗异化的最后堡垒,诗人实际上在重申海德格尔的论断:"诗是存在居住的寓所。"

结语:在虚实之间重获视觉主权

树科这首看似轻盈的粤语诗,实则承载着沉甸甸的哲学重量。它教会我们在拟像时代重新学习"看"的艺术:不被虚假影像遮蔽双眼,不在自然中寻求逃避,而是通过视觉的自我净化,最终在天空的澄明中照见本心。这种视觉觉醒不仅是个体的精神突围,更是整个文明在技术洪流中保持清醒的生存智慧。当我们的眼睛再次睁开时,或许能如诗人所言,在白云蓝天下,重获看待世界的全新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