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112章 名头

赤潮覆清 第112章 名头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在赵家堡外等了一小段时间,给百姓修补房屋的战士们才刚刚出发,紧闭的堡门忽然敞开,一辆马车开了出来,瘦弱的的老黄马拖着的板车上堆满了粮食和物资,还放着几个捆得严严实实的团丁,应寨主驾着马车,后面跟着好几个侍女和女童,一路朝着田地里的红营阵地而来。

侯俊铖感到十分诧异,赶忙迎了上去,吩咐护卫们把那些团丁带走,便扯着应寨主到一旁问道:“怎么回来的这么快?我还以为你非得折腾到太阳落山呢!”

“那赵老爷老实的很!”应寨主冷哼一声:“咱们的要求他几乎都是一口答应,连还价都没有,只要俺提出要求,他当场就答应了。”

应寨主朝那马车和那些女子一指:“那马车上的物资是赵家备好了送给咱们的,那些女子.....俺一开始只要林阿婆的孙女,见赵举人满口答应,又让她点了一些同样被掠进赵家堡的女子一并带走,赵举人是一点反对都没有,统统乖乖交了出来。”

应寨主又朝那些被捆着的团丁一指:“他们也是一样,俺向赵举人要人,这厮表现得比俺们还要义愤填膺,乖乖就把这些团丁交了出来,他那唐教头倒是一脸不忿,但也一句话没说,似乎是在畏惧什么。”

“畏惧什么?”侯俊铖更觉得惊奇,他提出的那些要求本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单单是红营控制税赋征收这一条,直接触及了赵家和永宁县大小官吏的根本,掌握不了税赋征收,他们还如何巧立名目、压榨百姓?

在侯俊铖的设想中,这一条必然是谈不拢的,但只要能够达成一个粗略的协定,让红营借机插手永宁县的赋税和田土的管理,自然就能借着这个由头,把官府的衙役和赵家的团丁挤压出去。

侯俊铖要的只是拖时间而已,从一开始就没准备遵守什么协定,要一份协定,只是为了给赵家和永宁官府一个还能继续“谈判”的幻想,不至于遭到红营的挤压之后立马应激把清军招来,而是在双方持续不断地扯皮之中,给红营的发展争取时间。

但他万万没想到赵举人连谈都没谈就一口答应了下来,让侯俊铖都感觉到有些迷茫:“赵举人这是......也被人穿越夺舍了?”

“赵大善人那般贪暴的人物,能有这般好心?”一旁的牛老三也好奇的问道:“难道真给咱们吓住了?他就一点条件没提?”

“条件倒是提了一个.....”应寨主眉间微微皱起:“赵举人说,若是咱们需要,这赵家堡都可以让给咱们,唯一的条件,便是希望咱们不要攻打永宁县城。”

“若论守御之地,赵家堡其实比永宁县城更好防守......”牛老三面上更加讶异,转头看向侯俊铖:“赵举人连自己老家都不要了,却要保着永宁县城,这是个什么意思?他何时是这般忠心国事的人物了?”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同意,永宁是个又穷又小的县,最后一次城墙整修还是万历年间,到今天都快百余年的时间过去了,早就腐坏不堪,加之几百年城镇发展,城外多了许多棚户穷汉聚居,他们要入城讨活,绕到城门入城太过麻烦,干脆悄悄在城墙下打个洞,甚至扒了一段城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官府即便知晓也没钱去整修,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官府整修城墙,要么靠朝廷拨款、要么就靠官绅商民募捐,但清廷连衙役仆役的工食银都抽走了,哪里会拨款为一个小县整修城墙?赵举人又是一贯贪暴的人物,借着募捐的由头捞钱非常积极,可让他割肉出钱,那是打死也不可能的。

所以永宁县城几乎就是一座不设防的城池,红营之前歼灭了那几百号民壮,永宁县官府立马着急忙慌的派人去吉安求救,就是知道以永宁县的防御状况,哪怕面对一伙山贼也不可能守得住。

相比而言,赵家堡好歹也是每年勤加检修的,防御能力大大超过永宁县城,也好在永宁县是个又穷又小的兵家不争之地,极少有兵马会往永宁县而来,反正都是传檄而定,有没有城防也无所谓了。

“俺离开赵家堡的时候,赵举人还交代了几句......”应寨主继续补充道:“说是日后若有大军过境,请咱们多看顾看顾,只要不入永宁县城,大军要什么,永宁官府和官绅都会尽量筹措。”

“大军?哪来的大军?”牛老三更为诧异,赶忙问道:“永宁这么个穷县,又不处在要冲关隘之上,哪里会有什么大军过境?”

侯俊铖脑中却是灵光一闪,眯着眼思索了一会儿,冷笑道:“懂了,赵举人不是怕我们,怕的是吴三桂,具体而言,怕的是如今正在围攻袁州的夏国相所部!”

“他们是把咱们当成了吴三桂的马前卒,以为我们下山攻略永宁县等地,是替吴军来侦察军情什么的......”侯俊铖冷笑一声:“难怪赵家堡的老家都不要了也要想尽办法保着永宁县城,只要永宁县还在手上,他们就还有骑墙的筹码,他日吴军赢了,赵老爷可以带着永宁县投降吴军求一场富贵,若是清军赢了,赵老爷也能想办法捞一个护城有功的功劳,照样搏一场富贵!”

“原来如此!我说赵举人怎么突然转了性了呢!”应寨主也反应了过来,呵呵一笑:“这吴军的名头用来吓唬人倒是挺好用的,当初国公爷给侯先生那个守备的位子,您应该领着的。”

“不好用,也不该用,红营可以跟吴三桂合作,但绝不能融入他们的体系中!”侯俊铖忽然严肃起来:“当年二十八寨在永新洗劫,我带着一些弟兄们清城修屋,到了撤退之时,照样被百姓们辱骂扔瓦片驱赶,百姓们看的是一个整体,他们没精力也没义务去分辨这个整体之中谁好谁坏!”

“吴军是个什么模样,咱们军中那些新兵大多是湖南来的流民,问问他们就知道了,要是我成了吴军的守备、红营变成吴军一部分,我们就算做的再好,百姓们又会如何看待我们?可想而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