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136章 坠胆

赤潮覆清 第136章 坠胆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顾炎武和侯俊铖对视一眼,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但他们心里都清楚,所谓“正本清源”,无非是红营说什么就是什么,和儒学与孔孟二圣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关系,反正孔老夫子也不可能从坟里爬出来指责红营搞得不对。

欧洲的启蒙运动借的也是“复古”的名头,拿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着作来驳斥基督教的神学,至于那些学说着作到底真的是古希腊古罗马传承下来的、还是启蒙运动中的思想家们假借古人之名而伪造的?谁能说得清楚?

“没有思想理论是不行的,但单有思想理论也是不行的……”顾炎武止住笑,提醒道:“无论是儒学还是他道,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可用之处则取、不可用之处则弃,不必拘泥于先圣话语和书本经典之中,使用工具只是为了让自己强大起来,不应该被它们绑住。”

侯俊铖点点头表示同意,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辩经辩到最后还是得看谁的拳头最大,两宋士林言必称“正统”,引经据典、辩才无双,可到最后都比不过一句“臣构言”。

屋外的世界已经完全沉寂了下来,夜幕低垂、寂然无声,侯俊铖却只感觉越来越兴奋,一点倦意都感觉不到,和顾炎武谈论了这么长时间,他也算是摸清楚了顾炎武的性子,这位天下闻名的大儒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只要能够实现“有土保民”的理念,对于顾炎武来说,什么道路、什么手段都是可以使用的,哪怕是离经叛道乃至篡改经典。

这或许和顾炎武的人生经历有关,他虽然也是官宦世家出身,但屡试不中,转而研究杂学实务,抗清之时家眷蒙难,两次被捕入狱,族中又生变故,为堂叔陷害几近将死,又走遍大江南北、遍览风土人情,天下百姓的困苦看在眼中,对前明灭亡的反思也更为深刻。

他确实是个最适合为红营这样一支需要打破旧的规矩的政权的理论体系奠基的大儒名士,王夫之或许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让他的儿子亲自北上去找顾炎武充当红营的内援。

“亭林先生今夜一席话,小辈受益颇多,小辈自入石含山以来,有许多思考所得,还请亭林先生指点一二,若是有与儒学相通之处,烦请亭林先生提炼一二,若是有冲突的地方……也请亭林先生帮忙‘正本’。”

侯俊铖这番话说得再清楚不过了,他脑中记着的红色思想不少,但如何与这个时代相结合却是个大问题,比理论研究他自然是比不过顾炎武的,干脆就统统抛给顾炎武,顾炎武搞理论、自己搞实践,儒皮红骨,来一场红营的“启蒙运动”。

顾炎武自然听得出来侯俊铖的打算,呵呵笑着点了点头:“黄太冲的弟弟黄晦木也是个经学大家,尤善《周易》,孔圣推崇三代之治,故而亦好《周易》之学,儒家亦有源自《周易》之处,若要正本清源,自然也是要追研《周易》的。”

顾炎武是在给侯俊铖打补丁了,若是侯俊铖提出的思想理论在孔孟和后代先贤的言论典籍中实在找不到对应和改造的地方,那就继续往更古远《周易》去找。

《周易》不仅是经典,也是卜卦巫算的经书,可谓玄之又玄,怎么解释都能说得通,就连孔子必要的时候都能把根据《周易》把凶卦改为吉卦,拿来强行辩经是再好不过的工具了。

而且儒家将《周易》奉为六经之首、称之为‘大道之源’,那么从《周易》之中“发展”出来的理论,自然就是儒家的“大道真理”了。

侯俊铖不由得咧嘴一笑,上下打量了一番顾炎武,心中暗暗猜测着顾炎武劝说黄宗羲留在江南的同时,是不是也“顺道”劝说了黄宗羲那位精通《周易》的弟弟替他来了江西,这位亭林先生恐怕是从王夫之给他的那封书信里就发觉了自己对传统的封建思想理论体系的态度,所以早就做好了跟红营一起重塑儒学的准备。

顾炎武看到侯俊铖的眼神,却没有说话,只是会心一笑,微微点了点头:“你这学堂之中,总不能单单让老夫一个人撑着。”

侯俊铖也会心一笑,正要接话,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侯俊铖回头看去,却见牛老三急匆匆的跑进堂中,跑到侯俊铖身边,便立在一旁不动,只是朝着顾炎武使了两个眼色。

“得了,如此深夜,必然是紧急的要是,老夫就不打扰辅明办事了,这么远的路,辛苦的很!走了这么多年了,不急着这一会儿!”顾炎武站起身来,潇潇洒洒的便往外走去,走到门口仰头看了看天空,忽然又哈哈大笑起来:“月明而星繁、晴空万里,好天气!”

侯俊铖将顾炎武送到门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消失在黑夜里,这才转过身来,不等他发问,牛老三已经凑到身前:“侯先生,永宁县里咱们发展的那几个衙役刚刚送来了消息,永宁县的官吏几乎都跑了个干净,县里已经乱了套了,城里的民壮没人管束,到处砸门抢掠。”

“城外棚户见没人看管城门和城墙,也都趁机暴动冲进城里抢掠,时寨主刚刚派了手下的骑手去永宁县那查看了一下,说是还没见到县城的城墙便已见得火光冲天、烧得如同白昼,想来那些报信的衙役所言不假。”

“永宁县的官吏跑了?”侯俊铖一惊,顿时又反应了过来:“怕是给咱们在赵家堡的公审吓坏了,上万的村民百姓喊打喊杀,靠永宁县城里那三瓜两枣如何守得住?这帮人到底还是保命要紧!”

“传令各部紧急集合,我们立刻领军往永宁县城而去!”侯俊铖回到堂中,将放在一旁架子上的盔甲取下穿戴起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不管最后取不取永宁城,咱们先得把秩序维持起来,村寨中的民心要争取,城镇中的民心,也要争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