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赤潮覆清 > 第568章 革新(二)

赤潮覆清 第568章 革新(二)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7 10:32:17 来源:书海阁

历史上清廷捐授州府实官一直清末新政之时才被废除,毕竟朝廷能通过捐官获取大量真金白银补充国用,地方上只要能维持住基本的治理,不出什么大乱子,便是收益大于损失,这捐官制度便一直能运行下去。

可如今出了红营这么一个变数,红营第一场科举整个江西就跑了两千多士子甚至举人、进士过去,里面有多少是因为捐官顶了官缺的缘故所以屡考不中、待缺多年,以至于对朝廷不满,所以跑来参与红营科举碰运气的?恐怕是数不胜数。

如今红营几乎全据江西,隐隐有颠覆天下之势,有红营的科举在,若是清廷还抱着这捐官制,只会把更多的士子甚至官绅逼到红营的阵营里去,这捐官制已经成了掘满清根基的大害了,康熙皇帝和纳兰明珠对此看得很清楚,自然不会为了那么一点金银就非要抱残守缺。

伴随着捐官制的减废,康熙皇帝还下诏言:“方今百姓之大害,莫甚于贪官污吏,而捐官以金银上贿下索、败坏官风,犹为可恶,卑官虐害军民,滥行科派,贿赂公行,脂膏竭尽,民多逃亡,然则百官只识金银,道府庇而不举,督抚知而不奏,吏治益坏,盗贼益多,民生益促,以至红营贼寇趁势而起,天下大乱自此始也!”

“朕躬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至乾坤紊乱、百姓离心,故捐官之制不能不减废,朝廷吏治不能不清整,天下之事,以安民为首要,朕欲澄清吏治,如图平红营贼寇、三藩逆党,决心已定、泰山莫移也!”

侯俊铖随意翻了翻报纸,在一处地方找到了清廷这场“反腐风暴”目前的进展,不由得吸了口凉气:“好家伙,上来就杀了一个满尚书,康熙皇帝这还真是发了狠了。”

报纸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康熙皇帝宣言澄清吏治之后,便下令逮捕了当今户部满尚书科尔坤,令三堂会审其罪,审出其贪渎漕粮、恣横索遂、买卖官位等罪名,康熙皇帝亲自下旨严加法办,将科尔坤抄家之后处斩,家眷流放宁古塔。

侯俊铖眯着眼思索了一会儿,心下猜测,康熙此番反腐,惩贪恐怕依旧只是个由头,捕杀科尔坤一则是要用这个满尚书的人头震慑八旗里那些顽固派,向全天下展示康熙皇帝革新的决心,其次估计还是为了钱粮之事。

清廷要编练团勇新军,自然是要准备一大笔钱粮支用的,清廷既然要废除捐官制度,便干脆借着澄清吏治的由头将上上下下的捐官一网打尽,彻底榨干他们的家财积蓄,还能借此换来一个好名声,确实是个不错的一石二鸟之计。

侯俊铖翻着报纸的手微微一顿,忽然又想到了那支覆灭的北伐军还有吕留良他们那些传观社的强硬派,吴军北伐一路劫掠裹挟,最后又屠了武安城,吕留良他们则是屠了杭州城,这些事迹被清廷大肆宣扬,搞得无人不知,满清控制区的百姓们对于反清势力多少会有些疑虑,在心中恐怕多多少少还是会按照以往朝廷反贼那一套印象去想象,对于反清的“反贼”,难免会有些恐惧。

清廷在这个时候废除捐官、厉行反腐,有了之前的那些心理上的“铺垫”,满清控制区的百姓们还真有可能因此被满清蛊惑,对朝廷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

“以后的渗透工作......又麻烦许多了......”侯俊铖叹了口气,继续翻看着那张报纸,除了这些方面,清廷在教育方面也有动作,其一便是正式开禁研习天文的政策,《大清律》基本照抄《大明律》,其中自然也有禁止私人研习星气、谶纬之学,天文历算只有朝廷的钦天监可以专研,而钦天监基本是子承父业,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不许习他业。其不习学者,发配充军。

私人研习天文,按律当杖一百,但这条律法也和《大明律》里的许多律法一般,早早的就成了一纸空文,至明中期钦天监已经成了端铁饭碗的废物点心,推算天文屡屡出错,前明朝廷便“礼失求诸野”,于全国范围内搜寻天文人才,“不拘致仕官员、监生、生员、山林隐逸之士”,甚至“或避罪亡匿之人,亦免罪送监”,私习天文之禁早已形同虚设。

入清之后,满清虽然承继了这条禁令,但满清连士林人物明里暗里的谋反都管不过来,哪里管得了私习天文这种细枝末节的事?这条禁令同样是形同虚设,只有用来搞文字狱、整顿士林、罗织罪名的时候,才会翻出来扣上一条大罪。

虽然是一纸空文,但终究是有这条禁令套在头上,而如今康熙皇帝却把这条禁令正式摘除,显然代表着朝廷的态度,是要鼓励治下绅民研习天文历算之法了。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还宣布于京师紫禁城之中设蒙养斋算学馆,赐李光地内阁学士兼礼部尚书,令其专管蒙养斋算学馆,令汤若望、南怀仁等西蕃传教士辅助之,广招中国、西蕃,乃至朝鲜、日本等国精擅数算的人才充入其中,专研数算之事。

侯俊铖清楚康熙皇帝的意图,袁州、分宜之战中,清军的炮队在火炮更多的情况下却始终压制不住红营的炮队,反倒是吃了不小的亏,岳乐战后发给康熙皇帝的奏折之中就有所总结中就提过,清军炮队里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教官指导教授过的炮手表现就明显优于其他炮队。

故而岳乐认为红营比清军炮队强的地方,就在于“贼匪多研数算,故发炮极为精准迅捷,而我师炮手良莠不齐,未经训练者常滥发滥射,除大造声势之外,毫无作用”。

很明显康熙皇帝是将岳乐的意见听了进去,而且红营重视数算,在内政治理上的优势,康熙皇帝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他开禁私研天文、设立蒙养斋,求的也不是一个短期的效果,而是在为大清储才,即便抛开红营的威胁,那些数学人才于大清而言也是颇有利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