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1914 > 第197章 年

明1914 第197章 年

作者:与其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04:34:14 来源:书海阁

随着午夜应天府钟声的敲响,1908年悄然度过。

这个1908年对于整个明帝国来说充满了传奇,首先是在德国强硬干预下,英法对明贸易封锁于1908年11月正式解除,而在波斯尼亚危机中明帝国向奥斯曼帝国售卖武器的行为也被德国视为了普通的售卖武器,毕竟明帝国想要在奥斯曼上分一杯羹这件事他们还是能接受的。

与此同时还有个消息,那就是德国人也开始制造属于他们自己航空母舰了。这比法国和英国都更快摆脱了“巨炮思维”,而英法呢?还沉浸在属于他们的战列舰时代中无法自拔。

海战的艺术就是舰炮对轰嘛!

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当然这不过是大多数人的看法,依然有少部分人看中了这种源自远东“平头船”的战略价值强烈要求自己的国家也要有那样的舰船。这样的要求也只有在英国才得到了实施,至于法国?他们自己陆军的军费都不够花。哪里有什么钱给海军还顺便培养下空军。

1909年的第一缕阳光洒在了应天府的大街小巷,街道上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与往年不同的是,街上多了许多外国面孔,他们大多是德国人,操着生硬的汉语在街上询问路人各种问题。

这些德国人大多是克虏伯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明国的"平头船"。虽然德国已经开始建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但对于这种全新的作战平台,他们还是有太多不懂的地方。

以及航空母舰最为重要的一点:阻断绳。

德国人对阻断绳的执着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当明国海军的航母进行起降训练时,总能看到一群德国工程师在甲板边缘疯狂记录着数据。

"这根该死的钢索到底是怎么设计的?"一位德国工程师抓着头发自言自语,"它必须足够结实以承受飞机的冲击,又要有适当的弹性避免飞机受损。这个平衡点究竟在哪里?"

明国海军对这些德国人的热情倒是颇为淡定。他们按部就班地进行着日常训练,仿佛那些外国人根本不存在一般。偶尔有德国工程师想凑近些观察,也会被礼貌但坚定地请到安全距离之外

最终德国人还是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不过不是通过这些德国工程师而是通过他们的皇帝利用外交手段置换的。置换的条件也很简单:德国最新的发电机技术换取这钢索背后的秘密。

这笔交易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德国人的发电机技术确实先进,而明帝国的阻断绳技术也足以让德国人心动。毕竟一艘航空母舰没有阻断绳,就如同一只没有爪子的老虎,看起来威风凛凛,实则难堪大用。

但让德国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换来的不仅仅是阻断绳的技术。明帝国的工程师们还附赠了一份"使用说明":如何在航母甲板上画出最适合降落的航线,如何根据不同天气调整阻断绳的张力,甚至连飞行员该如何在降落时让飞机保持正确的姿态都写得清清楚楚。

这不是明国人善良而是两国都需要对方。

后者则是在1909年3月赠送了明帝国最新的潜艇消声瓦样本为回报。

我们“蒸蒸日上”的美利坚合众国呢?则是收到了大量来自明帝国的钢铁订单经济也在渐渐复苏,而不是像1907年被明国人搞得像“国家破产”一样。

不过美国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这批钢铁订单的蹊跷之处——明帝国采购的都是最普通的工业用钢,而非军工钢材。这让一些美国政客开始警惕起来。

华尔街的投机商们却不这么想。他们认为明帝国正在大规模进行工业建设,这意味着巨大的商机。很快,一批批美国商人带着他们的机床、发电机、蒸汽锅炉等工业设备涌向了远东。可他们也绝不会想到:这个远东差点将他们弄死的国家正在准备着一场世界大战,而他们会因为将工业设备转移到这儿而后悔。

就这样明帝国在风平浪静中度过了属于它的1909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