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105章 洛水之战(一)

大谋谋天下 第105章 洛水之战(一)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07:36:07 来源:书海阁

李世积的计划是,趁刘黑闼急于进军,企图一举夺回洺水城之时,出其不意地发动伏击,给他一个措手不及。他详细地向秦叔宝讲解了伏击的地点、时机和战术,秦叔宝认真地听着,心中暗自记下了每一个细节。这一计划能否成功,将直接关系到唐军后续的战局发展,整个唐军都在期待着这场战斗的结果,他们相信,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在众多将领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胜利。

在那弥漫着硝烟与紧张气息、处处充满变数的战场上,局势正如李世民与秦叔宝所预料的那般发展,刘黑闼果然中计。秦叔宝精心设下的诱敌之计,就像一张隐匿在草丛中的捕兽大网,又似一道精心布置的无形陷阱,表面看似平常,实则暗藏着致命的玄机。刘黑闼一心只惦记着夺回洺水城,那座城对他来说,不仅是战略要地,更关乎着他的尊严与计划的成败。在这种急切心理的驱使下,他全然没有察觉到四周悄然弥漫的危险气息,就像一只被猎物吸引的野兽,毫无防备地踏入了猎人的圈套。

当刘黑闼的军队迈着略显急促的步伐,缓缓前行,踏入那片看似平静却危机四伏、被唐军精心设计的伏击圈时,李世民早已在高处的帅旗之下严阵以待。他身着熠熠生辉的铠甲,目光如炬,注视着战场的每一个角落,犹如一位掌控全局的神明。只听他一声令下,那声音虽不十分高亢,却如洪钟般穿透战场的喧嚣,在空气中回荡。刹那间,隐藏在暗处的唐军伏兵,仿佛沉睡许久后被唤醒的猛虎,齐声呼啸而出。

一时间,天空中箭如雨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空气,朝着刘黑闼的军队射去。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得崩塌。刘黑闼的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原本整齐的队列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迷茫,在这如地狱般的攻击下,他们毫无还手之力,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刘黑闼虽然奋力抵抗,挥舞着手中的长枪,试图稳住阵脚,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但在唐军排山倒海般的猛烈攻击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力。他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军队像潮水般溃败,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最后只能带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地败走。就这样,刘黑闼这第一次进攻洺水的行动,以彻底的失败而告终。

然而,刘黑闼毕竟不是泛泛之辈,他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那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军事才能在这一刻再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面对初次进攻的失败,他并没有像普通将领那样气馁消沉,而是迅速冷静下来,在营帐中踱步沉思,仔细分析着局势的每一个细节。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并非一蹴而就,一次的失败只是暂时的挫折,只要能及时调整策略,依然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于是,他立即改变战术,开始策划一场更为隐秘且大胆的行动。

在浓稠如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掩护下,刘黑闼带领着剩余的军队,如同鬼魅般悄然无声地渡过了洺水。那河水在夜色中潺潺流淌,冰冷的河水拍打着岸边,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激烈战斗。刘黑闼深知时间的紧迫,渡过河后,他毫不迟疑,直接率领大军向着洺水城发起了猛烈攻击。他迅速组织士兵修建了两条甬道,在夜色的笼罩下,士兵们的身影如鬼魅般穿梭不停。他们齐心协力,有的搬运着一块块沉重的巨石,有的砍伐着粗壮的树木,为建造甬道而全力以赴。每个人都清楚,这条甬道将是他们攻破城池的关键。很快,在众人的努力下,两条坚固的甬道便在洺水城下修筑完成。刘黑闼站在甬道前,指挥着军队沿着甬道,有条不紊地向着城池发起一波又一波猛烈攻击。那攻击的号角声在夜空中回荡,尖锐而凄厉,仿佛要将这黑沉沉的夜空撕裂,宣告着他的决心与不甘。

李世民得知刘黑闼再次发动进攻后,心中深感局势危急。洺水城的得失关乎着整个战局的走向,一旦洺水城落入刘黑闼之手,唐军的防线将被撕开一道大口子,后续的战斗将变得异常艰难。于是,他立即派遣军队前往营救洺水城。唐军将士们接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他们怀揣着保卫家园、扞卫荣誉的坚定信念,步伐坚定,奋勇向前。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无畏的勇气,仿佛在向敌人宣告:他们绝不退缩。

然而,刘黑闼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那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每次唐军靠近洺水城时,都会遭到刘黑闼军队的顽强阻击。刘黑闼精心布置了防线,在关键位置设置了拒马、鹿角等障碍物,还安排了大量的弓箭手和长枪兵。唐军在这层层阻碍面前,一次次地陷入困境,无法突破防线顺利支援城内。他们的进攻如同撞在一堵坚硬的墙上,被一次次地反弹回来。就这样,李世民的三次救援行动均告失败,战场上的形势愈发严峻,唐军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越挣扎陷得越深。李世积深知局势的严重性,他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地叮嘱李世民:“秦王,刘黑闼一旦把甬道建成,洺水城将彻底失去抵抗能力,到时候便再也无法守住了!一定要趁其还未完成之前,全力阻住他们!若是不慎失了洺水城,我军就会陷入极度窘迫的境地。”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与焦急,仿佛能看到洺水城沦陷后的可怕后果。

李世积继续分析道:“一方面,洺水城不宜直接放弃。须知,如今大雪纷飞,这恶劣的天气使得我军暂时无法组织有效的反攻行动。如果我们现在贸然放弃洺水城,那么刘黑闼的军队将会有充足的时间来巩固防御。到那时,再想夺回洺水城,可就难上加难了。如此一来,这次洺水城原本可能带来的战略转机将完全失效,敌我双方又将陷入僵持不下的胶着状态,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地图,详细地向李世民阐述着其中的利害关系。

“另一方面,若洺水城能够坚守住,那它就将如同钉子一般,牢牢地钉住刘黑闼的军队。”李世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从外围加紧对他们的合围,将他们步步紧逼,逐渐削弱他们的实力,最终将他们彻底消灭!”他紧握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此外,城中由王君廓率领的1500名精锐骑兵,那可是我军的重要力量,切不可舍弃不顾啊!”李世积微微皱眉,进一步解释道,“最好是派遣善于守城的步兵迅速进入城内,协助王君廓守城,而精锐骑兵则可趁机相机而动。等到刘黑闼进攻不支,准备撤退时,再对其展开追击,给他们致命一击!”他的计划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战略思考,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扣。

然而,现实却给李世民带来了新的难题。由于刘黑闼想通过潜渡和甬道等策略来攻城,李世民原本预想中让王君廓率精骑机动地阻击刘黑闼的战术设想,此时不得不被迫转变为守城战。如此一来,精锐骑兵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在守城战中就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毕竟,在李世民以往的多次战役中,数千精骑常常是作为决定性打击力量的关键因素。而现在这1500精骑对于唐军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产,他们一旦被消灭,那损失可实在是不可小觑。而且,在守城战中,精骑的优势难以展现,这就好比要将自己的精锐拱手让给刘黑闼,让其在战场上一举吞噬,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

就在这关键时刻,罗士信挺身而出,展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罗士信身材魁梧,面容坚毅,他主动请战:“秦王,我这一身蛮力气,在这战场上还没真正发挥过作用。您就让我去接替王君廓守城吧!我愿意带领两百精健步兵,去冲破刘黑闼的军阵,进入城中,为守城之战增添一份力量!”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自信与决心,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绝不畏惧任何挑战。

罗士信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无疑是一位真正英雄的壮举。为了便于让罗士信他们能够顺利进入洺水城,李世绩当机立断,再次改变了作战计划。他决定趁着刘黑闼尚未形成对城池的有效围攻之机,让王君廓率精骑突围,制造混乱。于是,李世民通过旗语向王君廓传达了这一指令。王君廓接到指令后,毫不犹豫地率领骑兵如猛虎出笼般突袭而出。一时间,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此起彼伏。王君廓挥舞着长刀,带领着骑兵在刘黑闼的军队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罗士信则趁机带领着两百名勇士,如疾风般冲入了城内,迅速接替王君廓担任起了守城任务。

罗士信与两百名勇士们在孤城之中坚守了八日。那八日里,他们如同狂风中的沙石,顽强地抵抗着刘黑闼一次次狂风暴雨般的攻击。刘黑闼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一波接着一波,但罗士信和他的勇士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与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城墙上,鲜血染红了砖石,尸体堆积如山,但他们始终没有退缩半步。然而,终因寡不敌众,城池最终被攻破。但罗士信奋战不屈,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依然坚守阵地,毫不退缩,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事迹,成为了唐军将士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激励着他们继续战斗。

这两百名勇士坚守了整整八天,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为唐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罗士信的英勇壮举,为唐军的反攻奠定了基础,他的功绩不可磨灭。没过几天,天气终于转晴,阳光洒在大地上,仿佛预示着胜利的到来。李世民看准时机,加强了反攻力度。唐军将士们如潮水般涌向敌军,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们士气高昂,怀着对罗士信的敬意和对胜利的渴望,向刘黑闼的军队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刘黑闼见势不妙,深知大势已去,只能无奈地放弃了洺水城,率领残兵败将仓皇撤退而去。唐军成功收复了洺水城,这场战斗的胜利,为后续的战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李世民的威名更加远扬。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中,每一个士兵的付出都值得铭记,每一次的胜利都来之不易,而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后人传颂。

在成功夺取洺水城之后,整个战局的走向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转变,焦点毫无悬念地聚焦在了针对刘黑闼的补给线上。这条补给线,犹如一根纤细却坚韧的绳索,维系着刘黑闼军队的生存与战斗,此刻在这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它的重要性被无限放大,成为了双方必争的重中之重,每一方都清楚,掌控了它,就等于握住了这场战争胜负的关键。

为了能够更为妥善地对补给线进行掌控和保障,唐军开始了缜密的战略部署。唐军主力依旧选择驻扎在洺水南岸。南岸地势相对平稳开阔,一马平川,目之所及尽是广袤的平原,这使得大规模军队的集结与行动变得极为便利。士兵们可以迅速地集合、调动,战车和物资也能顺畅地运输,仿佛这片土地就是为唐军的大规模作战量身定制。与此同时,足智多谋、久经沙场的李世积则率领着部队驻扎在北岸。北岸与南岸隔河相望,河水悠悠流淌,将两岸分割开来,却也为双方的战略布局创造了独特的条件。李世积的部队驻扎在此,既能对刘黑闼的补给行动形成直接的威慑,让刘黑闼在运输物资时不得不小心翼翼,时刻警惕;又能在关键时刻与南岸的唐军形成呼应,如同两个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旦发动,就能对刘黑闼形成合围之势,让他插翅难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