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大谋谋天下 > 第106章 洛水之战(二)

大谋谋天下 第106章 洛水之战(二)

作者:天民思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18 07:36:07 来源:书海阁

在明确了战略部署之后,唐军在南北两端同时展开了行动,目标坚定而明确,那就是彻底截断刘黑闼的补给线。一时间,双方的将士们在河岸两边严阵以待,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每一个士兵都绷紧了神经,眼睛死死地盯着对岸,手中紧握着兵器,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在北岸,一场激烈而紧张的直接对抗率先拉开了帷幕。李世积麾下的猛将潘毛,犹如一头被激怒的凶猛雄狮,咆哮着冲入敌阵。他身形矫健,武艺精湛,手中的长枪挥舞得虎虎生风,寒光闪烁,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凭借着自己的勇猛无畏和对战斗的狂热,他一举击伤了刘黑闼阵营中的大将高雅贤。高雅贤在战场上也是赫赫有名,身经百战,然而在潘毛的猛烈攻击下,竟也难以抵挡。他虽伤势较重,却仍强撑着返回营帐,脚步踉跄,面色苍白如纸,然而终究还是因为伤势过重,在回营的途中不幸身亡。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在刘黑闼的军队中炸开了锅,无疑是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士兵们的士气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仿佛被一层阴霾笼罩。

然而,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犹如六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刘黑闼的猛将王小胡也并非等闲之辈。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他眼神犀利,瞅准时机,以敏捷的身手和过人的胆识擒获了潘毛。他如同一头狡猾的狐狸,在混乱的战场上穿梭自如,趁潘毛不备,迅速出手,将其制服。一时间,双方各有胜负,表面上看起来打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战场上弥漫着诡异的平静。但这场激烈的交锋无疑为后续的战局埋下了伏笔,双方都在暗暗积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

李世民深知,要想实现切断刘黑闼补给线这一战略意图,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犹如走在钢丝上,容不得半点差错。为此,他果断命令程名振率领部队展开游击作战,专门针对刘黑闼的补给线进行破坏。程名振虽仅率领千余人的部队,兵力上并不占优势,但他却有着对当地环境的无比熟悉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从小在这片土地上长大,对这里的山川河流、道路村庄了如指掌,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掌纹路一样。凭借着这份熟悉,他想出了“沉其舟,焚其车”的巧妙策略。于是,趁着夜色的掩护,程名振率部悄然行动,他们如同鬼魅般穿梭在黑暗中,趁着敌军不注意,对刘黑闼的运输船只进行破坏。他们手持利刃,悄悄地靠近那些装载着粮草等重要物资的船只,将其一艘艘地凿沉,河水迅速涌入船舱,船只缓缓下沉,最终沉没在河底,带走了刘黑闼军队赖以生存的物资。同时,对于敌军的运输车辆,他们则毫不留情地将其付之一炬。熊熊大火在夜空中燃烧,照亮了整个战场,也照亮了刘黑闼军队绝望的眼神。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刘黑闼的补给线不断地遭受着打击,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开始出现了断裂,如同一条被斩断的链条,再也无法正常运转。

就这样,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双方展开了一场无声而又激烈的较量。日复一日,刘黑闼的军队逐渐因为补给的不足而陷入困境。士兵们开始吃不饱饭,身体变得虚弱,武器也因为缺乏维修材料而逐渐损坏。军队中的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本高昂的斗志逐渐被消磨殆尽,士兵们开始对这场战争的胜利产生怀疑。当僵持到六十余天后,刘黑闼终于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他意识到,如果再不寻找机会扭转局势,整个军队恐怕都将面临崩溃的危险。于是,他不得不考虑寻求决战,试图通过一场大规模的战斗来打破这僵持的局面,重新夺回主动权。

刘黑闼深知李世民的出色军事才能,在过往的交锋中,李世民的智慧和勇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想在这场决战中取得胜利,常规的打法恐怕难以奏效。作为战场上的老将,刘黑闼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尝试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他知道,李世民绝不会坐视自己的部队被攻击而不管,只要能引诱李世民前来救援,就能在途中设下埋伏,将其一举歼灭。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里,刘黑闼率军悄然行动,如鬼魅般突袭猛攻李世积的营地。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大地上,刘黑闼的军队就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李世积的军队陷入了苦战,他们被刘黑闼的突然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依然坚守阵地,顽强抵抗。士兵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防线,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堆积如山。

李世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深知战机已至,但同时也明白这可能是刘黑闼的陷阱。然而,为了救援李世积,他毫不犹豫地率领黑甲精骑迅速前来救援。这些精骑犹如一支利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直插敌阵心脏。李世民凭借着自己精湛的骑术和独特的战术,带领着精骑在敌阵中穿梭自如,如旋风般不断地冲击着刘黑闼的包围圈。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士兵们紧紧跟随在他的身后,奋勇杀敌。刘黑闼等的就是李世民的出现!当李世民领军来援后,他立即指挥着早已埋伏在周围的伏兵尽出。一时间,四面八方涌出无数的敌军,如饿狼般扑向李世民的部队。与此同时,原本攻打李世积的人马也接到命令,迅速转而向李世民围拢过来。李世民的部队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形势变得万分紧张,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握住,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惊恐的神色,但他们依然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奋勇抵抗。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世民的英勇无疑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李世民临危不乱,他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形势,指挥着士兵们进行反击。而此时,尉迟敬德的神勇表现更是让大家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尉迟敬德犹如战神降临,他手持双鞭,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率领着自己的勇士们如钢铁般冲破重重围困。他们不惧敌军的利刃和箭雨,一路奋勇向前,凭借着过人的勇气和出色的战斗技巧,终于成功救出李世民,将绝境中的李世民和他的军队安全带出。这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行动,让士兵们对尉迟敬德充满了敬佩,也让他们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尽管李世民在过往的诸多战役中,曾多次遭遇险境,但像这次被“中计”围困的情况却少之又少。刘黑闼的这一计,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他巧妙地利用了李世民的救援心理,设下了这个陷阱,差一点儿就成功地将李世民一举歼灭。然而,即使面临着如此艰难的局面,李世民依然没有被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他战胜对手的决心。他深知,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荣誉,更是为了大唐的稳定和繁荣。

李世民历险归来后,心中虽有些心有余悸,但他的目光中却透着坚定与自信。他迅速分析局势,很快就弄清楚了刘黑闼的作战意图。刘黑闼急于决战的意图已经毫无保留地显露出来,李世民据此估计,他下一次很可能会直接渡过洺水过来,企图与自己进行一场决战。为了应对刘黑闼可能的进攻,李世民当机立断,急召驻扎在北岸的李世绩过来共同商议对策。李世绩也深知情势的严峻,毕竟他也知道秦王此次遇险。对此,他心中也难免有些自责,毕竟自己未能及时果决地发起反冲锋,差点儿就让刘黑闼抓住了李世民。他觉得自己在这场战斗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心中充满了愧疚。

但此时的情况已经逐渐明朗,李世绩决定将计就计,以秦王为诱饵,诱导刘黑闼渡河来战。他向李世民献上一计:让李世民做出一副畏战不出的样子,故意向刘黑闼示弱,让他以为李世民已经怯战,从而诱导他渡河作战。而另一面,则需要提前暗中命人在上游拦截洛水,等待着“待我诱敌过河,伺贼半渡之际决堰放水”。此乃水淹敌军之妙计,让人不禁联想到当年韩信用此计击败龙且的辉煌战绩。如今,李世绩也同样意图用同样的策略来灭掉刘黑闼,可谓是将这古老的战术运用得淋漓尽致。他详细地向李世民阐述了这个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从如何示弱引诱刘黑闼,到如何在关键时刻放水,每一步都经过了深思熟虑。

果然,在李世绩的佯攻引诱下,刘黑闼见李世民始终畏战不出,心中逐渐放松了警惕。他坚信自己已经占据了主动,便决定趁着击溃李世积的绝佳时机,一鼓作气,过河一举拿下李世民。于是,他满心欢喜地带领着两万步骑兵,气势汹汹地追击李世积,渡河直扑唐军南岸的大本营而来。他的军队浩浩荡荡,旗帜飘扬,士兵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仿佛胜利已经在向他们招手。

李世民在南岸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当刘黑闼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时,李世民率领着精锐骑兵如狂风般发起突袭。他们勇猛无比,以凌厉的攻势阻击住了刘黑闼的渡水上岸的骑兵,将刘黑闼的步兵压迫到了河边。在李世民的巧妙指挥下,步骑兵配合得天衣无缝,步兵组成紧密的方阵,抵挡着敌人的进攻,骑兵则在侧翼迂回包抄,将敌军牢牢地压制住。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的鲜血染红了大地。

与此同时,上游的唐军也开始按照计划决堤放水。那汹涌的河水如咆哮的巨龙,奔腾而下,向着刘黑闼的军队席卷而去。河水奔腾的声音掩盖了战场上的喊杀声,巨大的浪涛将刘黑闼的军队冲得七零八落。然而,刘黑闼并非龙且那样毫无防备。他在战斗中隐隐察觉到了异常,察觉到了河水似乎有异样。面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他虽然心急如焚,但无奈的是,自己率领的大军此时已经被紧紧压制在那里,无法自如行动。在这生死关头,为了保留有生力量,他只好和大将王小胡等人率先撤离。而那些依然在河边不知情的部队,仍在拼死顽强拼杀。他们不知道危险即将来临,还在为了胜利而奋勇战斗。

不久之后,上游决堤,水势汹涌上涨。原本还在拼杀的刘黑闼军队瞬间陷入了绝境。在汹涌的江水冲击下,他们的大军迅速崩溃,万余人被斩杀,数千人不幸溺亡。这一场惨烈的战斗,让刘黑闼的军队元气大伤,士兵们的尸体漂浮在水面上,鲜血染红了江水。也让他们看到了唐军的强大实力,李世民的智慧和谋略让他们感到恐惧。

唐军凭借着出色的战术和顽强的斗志,赢得了这场压倒性的胜利。这场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巨大成功。它彻底扭转了战局,让刘黑闼的军队陷入了绝境。战后,刘黑闼深知自己已经难以在这片土地上继续抗衡。为了保存实力,以待来日东山再起,他选择了逃往突厥。在他心中,始终坚信,只要自己还活着,就一定有机会再次回到中原,重新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他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离了战场,消失在了茫茫的草原之中。

而唐军在经历了这场激烈的战斗后士气大振,迅速平定了河北,随后又一举击破徐圆朗。不久之后,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山东平定,秦王回归”。整个大唐王朝再次恢复了平静与安宁,百姓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李世民的威望也在这场场战斗中达到了新的高峰,他成为了大唐百姓心目中的英雄,他的名字被人们传颂千古,成为了一个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