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 第391章 再入州府,舌战群儒(上)—— 陈情利弊

数日之后,一个看似寻常的清晨,机会终于来了。传闻曹军斥候再次出现在叶县一带,虽未成大患,却足以让襄阳城内的安逸空气泛起一丝涟漪。刘表召集了核心文武,商议北境防务。我知道,这就是我们递上那份“请缨书”的最佳时机。

再次踏入州牧府,心境已与初次拜访时截然不同。那时的忐忑与试探,已被此刻的沉静和决绝取代。主公走在我的身侧,步伐稳健,面容肃穆,昨夜我们再次彻夜长谈,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可能的回应,都反复推演。他已然下定决心,要亲自将我们的诉求,堂堂正正地摆在刘表面前。我知道,以主公的仁德与诚挚,由他亲自开口,更能打动人心——至少,能打动那些尚存良知,或不愿与蔡瑁完全捆绑之人。而我,则侍立一旁,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议事厅内,气氛庄重而压抑。刘表高坐主位,神色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下方两侧,文武分列。蔡瑁一身戎装,面色倨傲,眼神中带着惯常的审视与不屑,他身旁的张允等人,自然是唯他马首是瞻。另一侧,蒯越端坐着,神情淡然,目光低垂,仿佛在研究着案几上的纹路,看不出喜怒。其余荆州官员,或交头接耳,或正襟危坐,目光不时地瞟向我们这边,带着各种复杂难言的情绪。

议题围绕着北境防务展开,无非是加强戒备、增派巡逻之类不痛不痒的应对。我能感觉到刘表对此并不满意,却又拿不出更好的办法,眉宇间的忧色更浓了几分。

就在此时,我向主公递去一个极其隐晦的眼神。主公会意,深吸一口气,排众而出,走到大厅中央,对着刘表深深一揖。

“荆州牧大人,”主公的声音洪亮而诚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备,蒙大人不弃,收留于荆襄,恩同再造。数月以来,备食禄于府,寸功未立,寝食难安。今闻北疆曹军异动,边境不宁,备虽不才,愿请缨前往荆北新野,为大人、为荆州百姓,镇守北门,以报万一!”

话音落下,满堂皆静。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公身上,带着震惊、疑惑,甚至是不敢置信。谁也没想到,这位被“礼遇”供养在襄阳的豫州牧刘备,竟会主动请缨,要去那个鸟不拉屎、还处于战争最前线的破败小县!

我密切注视着刘表的反应。果然,他先是愣住了,眼中充满了意外,随即转为深深的犹豫。他的目光下意识地就飘向了右侧——蔡瑁和蒯越的方向。他需要从他最倚重的两位臣子那里得到暗示。

主公并未停顿,继续按照我们事先商定的说辞,慷慨陈词:“备自知兵微将寡,然追随备之将士,皆百战余生,略知兵事,尤熟曹军战法。新野之地,备亦知其残破贫瘠,然正因如此,方显我等决心!备不求重兵,不求厚禄,但求能得一席之地,为主公分忧,为汉室尽忠!若能以我残躯,为荆襄屏障,纵使马革裹尸,亦无憾矣!恳请大人恩准!”

主公的语气真挚,情感饱满,配合他一贯仁德宽厚的形象,极具感染力。他没有提任何条件,只谈奉献与牺牲,将姿态放到了最低。他主动点出新野的艰苦,打消了旁人认为我们是去抢地盘享福的疑虑。他还巧妙地提及“熟悉曹军战法”,暗示了自身的价值。

我能看到,一些原本带着疑虑或漠视目光的荆州官员,此刻脸上也露出了动容之色。主公的这番话,完美地契合了“忠、义、勇”的道德标准,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

刘表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他显然被主公这番“忠肝义胆”的表态打动了,这非常符合他对一个“仁德宗亲”的期望。但同时,他也清楚这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他的目光再次在蔡瑁和蒯越之间游移,显得更加犹豫不决。

就在这微妙的寂静中,蒯越终于有了动作。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了主公一眼,然后转向刘表,声音不高不低,语气平淡地说道:“玄德公忠勇可嘉,令人感佩。只是,新野乃北面冲要,干系重大,屯兵之事,非同小可,还需……从长计议,慎重考虑。”

来了!我心中微微一凛,但随即便安定下来。蒯越的这番话,完全在我的预料之中,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好一些。

他没有反对!

他只是说了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从长计议”、“慎重考虑”,这几乎是官场上表示“此事暂且搁置,容后再议”的标准说辞。但他没有像蔡瑁那样直接跳出来反对,甚至还先肯定了主公一句“忠勇可嘉”。这看似中立的表态,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微妙的信号。他至少没有立刻封死这条路。

我能感觉到蔡瑁投向蒯越那极其不满的一瞥,虽然只是一闪而逝。显然,蔡瑁期望的是蒯越能和他站在同一阵线,直接将这个提议扼杀在摇篮里。但蒯越没有。

刘表听到蒯越的话,似乎也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手下重臣意见相左,让他难以抉择。蒯越的“慎重考虑”,给了他一个缓冲的余地。“嗯……”刘表沉吟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异度所言,亦是有理。玄德公忠心可嘉,备极感欣慰。只是新野之事,确需周详。不如……”

眼看刘表就要顺着蒯越的话,将此事拖延下去,我知道,不能再等了!一旦议题被搁置,再想提起就难了。蔡瑁有的是时间和手段在背后运作,让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就在刘表“不如”二字刚出口之际,我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州牧大人容禀!”

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断了刘表的话,也再次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了过来。蔡瑁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刺骨,仿佛要将我洞穿。

我顶着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从容不迫地开口,声音清晰地回荡在议事厅中:

“蒯别驾所言‘慎重’,固然是老成谋国之言。然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如今曹操虎踞中原,鹰视狼顾,其南下之心,路人皆知。北境防务,乃荆州安危之所系,一日不可懈怠。玄德公以宗室之亲,累败之将,尚思以身报效,亲赴险境,此等赤诚,苍天可鉴!”

我先是肯定了蒯越的“慎重”,随即话锋一转,将议题拔高到“荆州安危”和“曹操威胁”的层面,并再次强调主公的“赤诚”。

“新野虽小,其地冲要,乃襄阳北大门。若失新野,则南阳门户洞开,曹军铁骑可朝发夕至,直逼襄阳城下!届时,纵有十万带甲,恐亦难保万全。与其坐待敌至,何如主动防御?以玄德公之能,又有抗曹之经验,将其置于新野,正可为我大荆州,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我刻意加重了“坚实屏障”四个字,目光扫过在场的荆州文武,观察他们的反应。我看到有些人微微点头,显然认同我的分析。

“至于蒯别驾所虑‘屯兵事大’,昭以为,正因其大,才更需果断。玄德公所求,非为高官厚禄,非为精兵强将,只求一处效力之地,些许安身之兵,以尽忠义。此举于荆州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既能安抚北境,又能彰显大人爱贤纳谏、唯才是举之明,更能向天下昭示,我荆州上下,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之决心!此等一举三得之事,何需慎重?何需从长计议?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恳请大人明鉴!”

我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我将利弊剖析清楚,将格局提升到荆州整体利益和刘表个人声望的高度,同时巧妙地反驳了蒯越的“拖延”之词,将皮球又踢回给了刘表,逼迫他做出决断。

大厅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这一次,寂静中弥漫的,是更加紧张的对峙气氛。

我能清晰地感觉到,蔡瑁的怒火已经积蓄到了顶点,他身侧的肌肉紧绷着,仿佛下一刻就要爆发雷霆之怒。

而刘表,则陷入了更深的为难之中。我的话,显然也击中了他的某些考量。但他看向蔡瑁那阴沉的脸色,又显得顾虑重重。

蒯越依旧低着头,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但他微微捻动手指的细微动作,却没有逃过我的眼睛。他在衡量,也在等待。

第一轮的交锋,我们已经成功地将议题摆上台面,阐述了利弊,并争取到了一个不算太坏的开局。主公的真诚陈情和我的犀利分析,形成了一套组合拳,暂时压制住了反对的声音,并将决策的压力重新推回给了刘表。

但是,我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酝酿。蔡瑁的反击,必将如狂风骤雨般袭来。下一回合的舌战,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我微微挺直了脊背,目光平静地迎向蔡瑁即将喷薄而出的怒火,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新野,我们志在必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