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252章 战功赫赫

【公元763年,刚刚才稍微安定一下的唐王朝,又来了一次大变。

吐蕃入侵!

说起这事,那最大的祸首就是那个宦官程元振。

兵部尚书、平定安史之乱的勇将来瑱被他害死,致使京城周围毫无守军。

安史之乱第二功臣,战功第一的李光弼被他陷害到不敢带兵入朝救驾。

接着,他又隐瞒了吐蕃入侵的消息,导致朝廷反应迟钝。

同时另一个宦官骆奉先又陷害安史之乱三大功臣之一的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在下属以李光弼和来瑱之事提醒他,导致仆固怀恩决心反叛,暗中引吐蕃回纥入侵。

唐代宗吓得赶忙重新启用被闲置了好几年的郭子仪。

当郭子仪被任命为副元帅的时候,他的身边只有20个兵。

67岁的老将面对着国家危难,没有丝毫的迟疑,他一面赶往咸阳查看情况,一面派王延昌去找唐代宗要增援。

然而,即使是如此了,那程元振还在阻止唐代宗见到郭子仪、王延昌等人。

最终,当吐蕃大军踏上渭水河上的便桥之时,唐代宗还在城里整军。

想当年,突厥颉利趁虚偷袭也到了渭水,唐太宗李世民六人六骑,马踏便桥,唬住了颉利。

如今,唐代宗也是二话不说,直接就带着人跑路去陕州了。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无数次。

这便是唐朝国都六陷,天子九逃的第二陷,第二逃。】

...

“畜生,混账,阉狗,死废物!气...气死朕了!啊!”李世民又发狂了。

“混账!”李渊,李治,武则天,唐玄宗等人都纷纷开骂了。

只不过,唐玄宗骂完之后,只感觉群臣的眼光不太正常。

...

【唐代宗逃跑的过程中,射生将王献忠领着四百人反叛,裹挟着十王返回长安,准备迎接吐蕃,正好撞上听到天子第二逃消息赶回长安的郭子仪。

王献忠说:天子跑了,国家无主,你是元帅,废立就在你一句话。

郭子仪大骂他们,然后派人将十王送到了唐代宗那里。

只不过,此时的郭子仪临危受命,仓促迎战,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他也只能先放弃长安。

吐蕃成功占领长安!

郭子仪退出长安之后,急忙派人到武关召集关防兵,又派王延昌去商州收拢逃走的兵马。

当那些正在纵容士兵抢劫的将领得到郭子仪的命令之后,一个个都不慌了,赶忙收拢兵马前往听候调遣。

郭子仪收集到了四千人,留下了一部分守住七盘关,防止吐蕃攻打唐代宗。

唐代宗担心吐蕃攻打潼关,想招郭子仪去行在,郭子仪说,要是不能收复京城,怎么有脸见陛下。

随后,郭子仪又得到了张知节,白孝德等人的支持,纷纷带兵前来和郭子仪会和。

有了足够的兵力,郭子仪就带着大军向长安进发,中途又有光禄卿殷仲卿在蓝田募集的兵员。

大军返回长安附近之后,开始了各种白天大声嚷嚷,到处打鼓,晚上到处点火,殷仲卿又带着两百人到处大摇大摆的游荡。

这么搞一下,吐蕃军懵逼了,以为唐军有很多人,再加上长安百姓瞎胡扯,说不知道得有多少兵马来了。

就这样,吐蕃慌忙的就撤出了长安城,郭子仪趁机急忙收复了长安。

由此可以看出,但凡之前程元振没有隐瞒军情,早做准备,也不至于国都二陷,天子二逃。

事后,百官都把过错归于程元振,程元振害怕,不敢回长安,甚至建议唐代宗迁都到洛阳,唐代宗居然还答应了。

好在郭子仪听说后,赶忙上书劝谏,并且陈述了保卫长安的各项应对计策。

唐代宗这才回到了长安,并且对郭子仪说:“因为用你太晚,才导致了后面的局面。”

之后,唐代宗命人将郭子仪的画像挂到了凌烟阁。

说个实在话,安史之乱之后,那些忠心大唐,平定叛乱的功臣,一个个是接连受到猜忌,什么明升暗降,贬官这样那样的,反倒是那些不咋听朝廷的节度使,一个个加官进爵,过得舒服。

这简直就是倒反天罡!欺负老实人!】

...

“哎,不知道李兄现在情况怎么样?不知道他会气到什么样子。”嬴政叹气道。

赵匡胤也是长叹了一口气道:“应该没事吧,这种事情,都经历过啊。”

朱元璋也道:“是啊。”

嬴政闻言,愣了一下,苦笑道:“也是!”

赵匡胤和朱元璋也是相视一笑。

之前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可都是气到原地爆炸的,现在李世民的心情,他们是完全能够明白。

这好在是他们都还相对年轻,要是老点,怕不是要被直接气到原地升天!

...

【764年正月,仆固怀恩终于正式反叛,并引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

郭子仪奉命前去镇压,但此时的唐军战斗力相比于初唐,已经是很拉胯了。再加上安史之乱的影响,更是显得孱弱。

好在郭子仪指挥得当,运筹帷幄,在一次次的冲突之中,不断的击败入侵的胡兵和叛军,积小胜为大胜。

765年,仆固怀恩再次游说吐蕃等族,举三十万大军再度入侵唐朝。

这一次,郭子仪单骑入回纥,颇有当年薛仁贵脱帽退万敌的气势,回纥原本以为郭子仪死了,唐代宗也死了,这才答应仆固怀恩出兵的。

现在看到郭子仪还在,也是立马就重新和唐朝和好。

而仆固怀恩在这个时候又暴毙了。

吐蕃军看到唐军和回纥兵勾勾搭搭,担心出问题,也赶忙引兵退走。

郭子仪派白元光带着回纥军队赶忙追击吐蕃,大败之,斩首五万,俘虏一万,缴获牛羊无数。

766年,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反叛,郭子仪出征,仅凭他的名号,就吓得周智光下属斩了周智光,将首级奉上。

767年,吐蕃又来入侵泾州,郭子仪带三万兵,于灵州截击吐蕃,斩首两万。

768年,吐蕃又来,被郭子仪下属白元光再次打得大败而归。

随后,朝廷以马璘难以抵挡吐蕃,调郭子仪去邠州。

773年,郭子仪在灵州再败吐蕃,斩敌加俘虏数万。

此时的郭子仪,已经是76岁了!

774年,郭子仪入朝,和皇帝一起吃席,在谈到吐蕃的强大之时,郭子仪泪流不止。

没办法,这个时期的应该是全球气温上升的时期,吐蕃高原的实力大增,而唐朝的军队要进入吐蕃,又会有高原反应,当年薛仁贵失败了,现在的唐朝,更是没有资本进攻吐蕃老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