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330章 成也萧何败萧何

“啊!不可能!”

秦二世时空,项羽~~彻底疯狂!

当他看到自己自刎的时候,还能忍得住,但是当他看到自己被几个人拉来扯去,抢成了好几块的时候,再也绷不住了,疯狂的挥动手中宝剑,吓得韩信,钟离眜(mo),龙且等人纷纷躲得远远的。

秦始皇时空,这里的项羽也疯狂了,但是项梁看到他这样子,哐哐就是两巴掌呼在了他的脸上。

项羽咬牙切齿,挥动拳头,但是看到是项梁,立马又放下了手来。

“你发什么疯?你有什么脸发疯?你看明白你怎么输得这么惨吗?”

...

汉高祖时空,刘邦看到这个场面,也是长叹一口气。

作为打败项羽的男人,项羽的下场,他刘邦又怎么不知道呢?

只不过当亲眼看到这样的画面,他还是感到无比的唏嘘。

“那个什么杨喜,弘农杨氏,呵呵,你们说,朕废了他的爵位如何?”

...

历朝历代,同样有着无数人都被这个画面给震撼到了。

虽然成王败寇,失败了就死,也没什么,但是这死了还被人当宝贝一样,把身体撕来抢去的,实在是...

...

不过,这个画面很快就过去了,又回到了韩信的身上。

【项羽死了,楚汉争霸结束,刘邦立马就飞奔定陶,剥夺了韩信的兵权。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众臣的功拥戴下,于定陶登基称帝,之后定都于长安,大汉帝国正式建立。

大汉建立之后,刘邦为了稳定局面,刘邦采取了郡国并行的制度,封了七个异姓诸侯王。

其中,韩信被改封为楚王,都城下邳。

刘邦为什么封韩信为楚王呢?

大概是因为韩信在齐地的威望很高,很多人都支持他,其次是韩信主持打败的项羽,所以楚人多恨韩信,可以将楚人的仇恨转嫁到韩信的头上。

韩信到了楚地之后,就去见了曾经的亭长,漂母,屠夫等人,并分别做了安排。

项羽手下,曾经有四名大将,其中龙且战死,英布投靠刘邦攻打项羽被封为淮南王。

而季布和钟离眜则遭到了刘邦的通缉。

季布因为非常讲义气,好打抱不平,所以在楚地的名气非常大,有成语“一诺千金”说的就是季布。

所以即使有千金奖励,也没人肯出卖季布。

后来,在一朱姓人家的帮助下,说动了夏侯婴,然后让刘邦改变了主意,放过了季布。

而钟离眜则是因为和当初还在项羽麾下时的韩信关系好,就去投靠了韩信,韩信收留了他。

这导致了刘邦的不满。

从刘邦称帝开始,不到一年,他便开始着手剪除异姓王。

很快,燕王臧荼就第一个被平定,由刘邦好友卢绾接替为燕王。

接着,有人告韩信谋反,理由是韩信在下邳平日里进进出出都有军队相随。

刘邦就召集各大将领询问意见,众人都喊着要坑杀这小子!

但陈平站了出来问刘邦:“举报韩信造反的事情,还有其他人知道吗?韩信知道吗?”

刘邦说:“没有其他人知道,韩信不知道。”

陈平又问:“汉军和楚军哪个强?”

刘邦说:“楚军强!”

陈平又说:“陛下有哪个将领用兵比韩信强?”

刘邦说:“没有。”

陈平就说:“都没他强,就直接去打他,这样很危险。”

刘邦问陈平那该怎么办?

陈平就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也是用了上千年,到现在还在用的招数,那就是让刘邦巡视云梦泽,然后叫韩信过来开会,趁机抓韩信。

眼看着刘邦要到楚国了,韩信很慌张。

他想过造反,但是又觉得自己没有罪过,刘邦应该不会弄自己。

他也想过去觐见,但此前曾两次被刘邦搞过两次突然袭击剥夺兵权,担心刘邦拿他,所有又不敢去。

于是,有人就建议韩信,说只要把钟离眜的人头送过去,皇帝就开心了,肯定就不会为难你。

韩信便去找钟离眜商议,钟离眜就说:刘邦之所以不敢动你,是因为我在这里。你要拿我的命去讨好刘邦,我死了,你很快也会死。

接着,钟离眜又说:“你没有德行!”然后自刎而死。

从韩信的角度来讲,这真的是一招臭棋,楚人大多是憎恨韩信的,钟离眜在的话,还能号召楚人,钟离眜没了,韩信只怕号召不动。

就这样,韩信带着钟离眜的头颅去迎接刘邦。

刘邦早安排了刀斧手,在见到韩信的瞬间,就立马拿下了韩信,关进了车里。

韩信大声喊冤:“我听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亡,臣子灭!现在该我死了。”

刘邦就说:“别说了,你要谋反的意图很明显了。”

于是,韩信被带上了镣铐,带回了洛阳,随后刘邦赦免了韩信,废王爵,改为淮阴侯。】

...

“韩信,你...”秦二世时空,钟离眜愤怒的盯着韩信!

龙且见状,也是怒道:“韩信,你这个没胆的小子!”

韩信低下了头,不敢去看钟离眜的目光。

...

秦始皇摇头道:“这韩信,没有朕的王翦大将军聪明啊!”

...

汉高祖时空,当事人刘邦和韩信都十分的尴尬。

...

【韩信被降为侯爵之后,经常称病不上朝,同时还觉得跟周勃,灌婴之类的人一个等级是耻辱。

有一次,他去拜访吕后的妹夫樊哙,樊哙对他十分恭敬,不仅跪拜,还口称大王,自称臣。

等到离开樊哙家里之后,韩信就自嘲说:“我竟然活到了和樊哙这样的人为伍。”

说实话,我是有点搞不明白,最近网络上突然冒出来的一股言论。

说什么刘邦被吕后架空了,刘邦其实不想杀韩信,韩信之死就是因为拒绝了吕后的拉拢,所以是吕后要干死他。

证据就是这一段史料。】

...

“啥玩意?朕能被那毒妇架空?扯淡!”汉高祖刘邦顿时拉下了脸。

樊哙一脸尴尬,紧张得赶忙跪在了地上。

...

【后来,因为刘邦要剪除诸侯王的缘故,导致了韩信叛乱,投靠了匈奴。

当然,这个韩信不是我们要说的韩信,他也叫韩信,被封为了韩王,所以一般后来人都称其为韩王信。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1年,刘邦亲率三十万大军攻打韩王信和匈奴,结果因为轻敌冒进,被匈奴围在了白登山,最后以缔结和亲之约而罢兵。

史称“白登之围!”

有人说,刘邦干嘛不让韩信统兵,要是韩信统兵的话,肯定能将另一个韩信打出屎来。

这个,为什么?根本就不用解释,刘邦还哪里敢让韩信统兵?

之后,陈豨被任命为代相,负责带兵前往边关防御匈奴。

上任前,韩信拉着陈豨说:“你受陛下信任,统领天下最精锐的士兵,要是某人告你谋反,陛下不会相信,但是要再来一次,二次,陛下肯定会带兵来打你,到时候我做内应,就可以得到天下。”

陈豨当初就是跟在韩信麾下横扫诸侯,对韩信的才能自然是无比的钦佩,于是答应了韩信。

后来,赵国国相告陈豨谋反,刘邦越发忌惮陈豨,结果另外一个韩王韩信趁机拉拢了陈豨一起搞事情。

刘邦亲自带兵讨伐,依旧是不带兵线韩信随军。

据说,兵仙韩信还曾给陈豨发信,准备在内部搞事情,袭杀吕后和太子,配合陈豨。】

...

“什么?你真的想造反?”汉高祖刘邦脸色大变。

韩信吓得当场跪在了地上,道:“臣,没有!绝对没有!这是污蔑!”

刘邦怒道:“上天说的话,还有假,来人,把韩信给朕抓起来!”

...

【就在刘邦出征期间,韩信的一个家臣因为得罪韩信,韩信打算将他处死。

这人的兄弟就告到了宫里,吕后想要借此机会召韩信过来杀了他,但又担心有党羽,不来的话,就麻烦了。

于是吕后找到了萧何。

萧何就去找到了韩信,说自己从刘邦那里回来的,陈豨已经被抓获处死了,现在群臣都要去庆贺这件事情,你就算身体再不舒服,多少也要去参加一下庆贺,应付一下吧。

因为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所以才有了后来战无不胜的兵仙韩信,所以韩信很信任萧何,就进了宫。

这就是成语“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出处!

韩信一进攻,就立马被吕后安排的刀斧手给拿下了,随后就将他带到了钟室处死。

临死前,韩信后悔了,他说,悔不该当初不停蒯彻的话,如今被妇孺欺骗,天意啊!

韩信死后,被诛灭三族!

公元前196年,一代兵仙,就此彻底落幕!

民间传闻,刘邦曾为了嘉奖韩信的功劳,于是许诺韩信五不杀,也就是见天、地、光、铁、铜不杀之类的。

于是,吕后就让人将韩信装在了一个麻袋里面,吊起来,然后让一群妇人拿着竹竿戳死了韩信。】

...

“什么?这...”汉高祖时空,韩信的脸色瞬间惨白。

刘邦也是愣了一下,道:“这不可能吧,不至于吧!”

...

秦二世时空,龙且嘿嘿笑了一下。

项羽叹了一口气,道:“韩信,怎么样,跟着刘邦有前途吗?”

韩信默然不语。

咸阳宫,嬴政也叹气道:“这韩信真的是被人用竹竿捅死的吗?”

赵匡胤摇头道:“多半是杜撰的,没听过。”

...

【也是在这个刘邦出征期间,让梁王彭越派兵跟随大军,彭越没派兵,只派了将领,引起刘邦不满,被人告发要谋反。

最后,彭越也是被刘邦搞突袭,直接绑了,最后被处死,诛灭宗族。

同年,淮南王英布见韩信彭越都被杀,于是举兵造反,次年(公元前195年)兵败被杀。至此,被称之为“汉初三大名将”的韩信,彭越,英布全部下线。

关于韩信是否真的要谋反,很多人都认为是冤枉的。

因为韩信的功劳很大却死得很惨,还曾被冤枉过,比如在楚国的那一次,再加上其他诸侯王也基本都被杀,所以很多人认为,这些诸侯王死不死,跟有没有造反没有必然关联。

因此,一些人认为私联陈豨,意图袭杀吕后和太子的事情,可能是污蔑上去的。

汉高祖刘邦屠戮功臣的名声,也是自此流传了下来。

甚至到唐太宗李世民时期,门神尉迟敬德仗着功劳很嚣张,差点打爆李道宗的眼睛。

李世民就拿刘邦举例,说以前觉得刘邦是乱杀功臣,现在看来这不是他的错,吓得尉迟敬德从此夹起尾巴做人!】

...

“好你个李世民,又是黑我,又是打我,可恶!朕,朕灭了你祖宗,那个什么李广是吧,看看他祖宗又是谁!”

汉高祖刘邦都要气炸了。

萧何赶忙道:“陛下息怒,这事天幕不早就说过吗?”

刘邦怒道:“污蔑,朕可没有想杀韩信,彭越!”

...

唐太宗时空,尉迟敬德捂着脸,道:“怎么又提这件事啊。”

...

【后世人,也常将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拿在一起比较。

其中,汉高祖和明太祖自然是常被人诟病为只可同甘苦,不可共富贵,屠戮功臣的典型,

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则是长期受到称赞。

至于李世民,那更是没得说,像侯君集那样的,那是确实跟着太子搞事被发现了,即便如此,李世民都还想留侯君集一命,只是群臣反对,但最后还是只杀了侯君集一人,流放了他的妻儿。】

...

“这...”赵匡胤有些尴尬的看了看朱棣。

秦始皇没有说话。

函谷关,朱元璋和李世民对视了一眼。

...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达,天南地北之人,都可以在上面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也不再只局限于口口讨论。

当一些人开始为了驳倒对方而广泛的去了解真正的史料之时,一些原本传播很广的事情,也逐渐发生了反转。

就比如刘邦杀功臣一事,一些人认为要实现大一统,诸侯王的事情必须解决!

又或者朱元璋虽然狂砍了几万十几万,但很多人认为,除了株连太宽和没有一视同仁的把自己那些不干人事的儿子处死,以及少数确实冤枉的之外,大部分被杀的核心人员都是该死,顶多就是罪名不合适。

而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之后的妥协和补偿,反倒是养出了一批不干人事,无恶不作,奢靡无度混吃等死的勋贵,以及为弱宋的名头埋下了隐患。】

...

“这才是真的公道噻!咱可一直都想和那些兄弟一起富贵,他们不干人事,咱...”

朱元璋阴沉的脸色松懈了下来,但是他也就说了一半,就停了下来,因为不干人事,这好像说的是他的那些儿子。

虽然现在他的那些儿子都还小,还没干什么不是人的事情。

李世民道:“要是真的横行不法,过分嚣张,那该杀还得杀啊!”

咸阳宫,赵匡胤刚笑了一下,顿时又垮了脸。

他已经决定了,回去之后就好好收拾一下那些勋贵。

...

宋太宗时空,赵光义板着脸,扫过众臣道:

“你们记住了吗?先皇承诺你们富贵,朕也不会收回,但是你们不要因此横行不法,别怪朕没提醒过,别到时候人死了,还要遗臭万年!就跟那王继勋一样。”

群臣赶忙都连连称是,然后低下了头。

...

明洪武年间,面对众多大臣们投来的目光,蓝玉那叫一个气,但又不敢发脾气。

【有人觉得,不管韩信勾连陈豨想要袭杀吕后的事情是真是假,以韩信的情况,不应该名列十大含冤名将。

对于这个疑问,我只能说可能还有很多比他们更冤屈的名将,这份名单,也只是流传得比较广的一份名单。

跟上榜之人的名气,冤屈程度,后果影响大小等因素都有有一定的关系。

就比如说蓝玉,就没在这个名单上面,因为他的致死的谋反罪或许不合适,但他本身的行为就公认的很恶劣。

而同样因谋反罪被杀的袁崇焕,因为轰了努尔哈赤一炮,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心抗击后金而被冤杀的英雄,名气比蓝玉要大很多,所以在这名单之上。

虽然,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他确实是一个超级大坑货,坑惨了明朝和崇祯,也是按罪当死。

当然,如果按照现在的律法来说,如果一个人被判定的罪名和实际所犯之罪不符合也叫冤案。

打个比方,一个人是抢劫杀人,给他判了故意杀人,两者都是死,但罪名定得不正确,在律法上来说,也是冤案。

那么各位看官觉得,韩信名列这十大,是否合适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