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331章 隋朝第一功臣

"冤,他简直太冤了,这样的将领,给朕的大秦多好啊,哈哈哈,看到韩信这样的结果,不知道为什么,朕反倒开心。”

秦始皇笑了起来。

赵匡胤和朱棣对视,会心一笑。

他们的心态,倒是和秦始皇一样,作为历史上杰出的帝王,对于忠臣良将蒙冤受屈之事,他们自然愤怒,但自从这天幕出现之后,他们倒是有点想那被盘点的英雄多冤屈一点,只要不是自己朝代的就行,这样他们才有招揽的机会。

...

此时,那沛公刘邦却是坐不住了。

“这不完犊子了吗?这前有秦皇,后有霸王,还有那韩信,彭越,英布,这一个个的,不都得把我往死里干啊!老天啊,既然我是大汉民族的创立者,为什么要这么对我啊!”

看到刘邦如此灰心,即便是张良此时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劝解刘邦。

不管未来的刘邦有多厉害,那些人也不会跟着他混了啊。

“怎么办?谋圣,你快帮我想想办法啊。”

张良叹了一口气,道:“要不归顺秦始皇,说不定还有出路。”

刘邦当即摇头道:“不行,他肯定都恨死我了,况且你的韩国呢?你还刺杀过他!”

张良也是无言,其实自从天幕出现之后,他倒是没有那么的迫切想恢复什么韩国,毕竟大一统乃是大势所趋。

...

就在很多皇帝都在期待着招揽兵仙之时,没想到天幕上又出现了下一个人。

...

隋文帝时空,杨坚和群臣直接懵逼。

因为那天幕之上的人,此刻就站在人群之中。

高颎!

“你,怎么可能?”隋文帝指着高颎。

高颎脸色苍白,道:“陛下,我...”

“一定那个畜生玩意干的。”隋文帝猛然醒悟过来,顿时大骂。

“去,把那混账畜生给朕带来,朕今天又想揍他了。”

...

【十大含冤名将之--高颎(jiong)。

高颎,又名高敏,字昭玄,隋朝政治家,战略家,名将。

他出生于公元541年,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东西魏时期。

他家本来在东魏,因躲避奸臣迫害跑到了西魏。

高颎自幼聪慧,深得西魏权臣宇文家的重视,到了宇文家篡位建立北周之后,又受到了权臣杨坚的器重。

当杨坚为篡位做准备的时候,专门派人去询问高颎,高颎表示愿意支持,哪怕是灭族也不怕。

于是,杨坚越发的信任高颎。

公元580年,尉迟迥起兵反叛,杨坚让韦孝宽去平叛,各路大军都猥琐不敢前进。

杨坚只能又派崔仲方去监军,结果他也不敢去。

还有郑译、刘昉之类的将领,一个个的都是不敢上。

于是高颎主动请缨,杨坚很高兴,派高颎前去指挥。

到了前线之后,高颎命人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作战。

尉迟惇在上游放火船企图烧掉浮桥,好在高颎早有准备,用土狗(土墩子)挡住了火焰。

而后,高颎率军渡河并且烧掉了浮桥。

没错,他也学韩信,玩背水一战,但是和其他大多数玩背水一战都输得很惨的人不同,高颎他赢了。】

...

“呵呵,就知道学朕的兵仙!”汉高祖刘邦冲韩信笑了一下。

韩信也尴尬的回了一笑。

...

【随后,大军来到了邺城,要和尉迟惇进行决战。

这一战,我感觉跟韩信的背水一战也有些类似。

韦孝宽率先出击,但是攻击受挫后,就准备后撤。

高颎找来其他将领商量了一下,准备先射那些观者,以此造成混乱,好趁势进攻。

说真的,我不是明白,观者是干嘛的?是看热闹的普通民众?还是在一旁列阵等待出击的士兵?又或者是观战的官员?

果然,那些观者被射了之后,顿时就纷纷躲避,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宇文忻趁机高呼叛军败了。

这一下,己方士气大振,叛军方更加混乱。

就这样,一场叛乱只用了68天就彻底平定。

当高颎回师之后,杨坚十分的开心,封其为柱国,县公,丞相府司马,并将御帐都赐给了高颎。

公元581年,杨坚废周建隋。

高颎被任命为尚书左仆射,成为首相,又封渤海郡公。

但高颎懂得进退,主动辞官,并推荐苏威当首相。

隋文帝想要成全高颎的美名,答应了他,但是就过了几天,他又以推荐人才应该赏赐为由,让高颎官复原职,并且担任左卫大将军。

朝堂北边有一棵大树,高颎平时就喜欢坐在这里办公,宫里的主事想要砍掉这棵树,隋文帝特别交代,不准砍,高颎喜欢。

隋文帝对高颎的信任是可见一斑。

自隋朝建立之后,隋文帝打算修订律法,这事就是由高颎主持,他以北齐的律法为原型进行了修改,废除了很多残忍的刑罚手段。

公元582年,因为长安城长期遭到战乱的冲击,已经破败不堪,隋文帝命高颎,苏威主持在旁边修建了大兴城,成为隋朝的都城。大兴城的很多规划和建筑都是由高颎亲自决定的。其他还有行政啊,官制啊等等,绝大部分的隋朝的新制度,都是由高颎主持制定的。

端的是上马安邦,下马定国,文武全才,被誉为隋朝开国九大功臣之首。

也是这一年,南陈宣帝陈顼去世,隋朝将相都想要趁机灭掉南陈,完成天下一统。

但高颎认为此时隋朝也是刚刚建立,加上北边突厥越发的猖獗,边关压力很大,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轻易去攻打南陈。

隋文帝采用了高颎的建议,召回了高颎并派人前去南陈吊唁。】

...

“这人看起来不错,朕看多半是那个什么兆古一帝杀的吧。”刘邦点评道。

“想必定然是这样!”张良等人跟着应和。

...

汉武帝时空。

“这高颎是大才吗?这正是我大汉需要的啊,既然上了这个名单,那你们可得帮朕想想,朕一定要招揽他。”

...

【到了开皇七年,公元587年,萧岩背叛隋朝,隋文帝命令高颎前去招抚。

到了十一月,隋文帝杨坚向众臣询问如何灭了南陈。

高颎给隋文帝也上书提了建议。

根据江北江南水稻收获时间的不同,派一支军队过去,扬言要攻打南陈,让南陈那边无法安心收割水稻。

等他们派兵来防守了,又让隋朝士兵卸甲,假装又不打了。

等他们去收割粮草的时候,又假装要干他们。

如此反复来几次,南陈不仅会被折腾得很难受,而且到了真要动手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不当回事。

同时,南方多用茅草建设房屋,粮食存在地窖里,可以派人偷偷潜入江南地区去放火烧他们的房屋,等他们重新建设好之后,又继续去烧。

如此不需几年,南陈肯定要被折腾到崩溃。

没错,这一招,感觉和当初王翦灭楚的计策很像,当年的项燕也是对这一招无可奈何。

这就是国力带来的差距了,秦国,隋朝都比对方要强,他们这么干没事,但楚国,南陈期望对方不来打就是好的了。

直接反击回去?那秦国和隋朝只怕是巴不得对面主动进攻,毕竟对于强者来说,是掌握了主动权的,他们只是不想直接硬拼损失太大罢了。】

...

“这个朕喜欢,跟那些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人相比,这高颎厉害啊,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招数用在匈奴上面。”

汉武帝赞叹道。

...

“这隋之韩信王翦,朕喜欢!朕一定要弄到我大秦来。”

...

【果然,在高颎的计策下,不到一年,南陈被折腾得越发的难受,贫困了。

于是,在开皇八年(588年),隋文帝就在寿春设立了淮南行台省,让未来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担任了行台尚书令,负责主持灭陈的一切事宜。

现在很多吹捧兆古一帝杨广的人经常拿隋炀帝早期灭南陈一事来说明隋炀帝雄才大略。

这套路就跟现在污蔑于谦,吹捧朱祁镇的套路是一模一样,我叫门大帝可是在任早期发动了三征麓川之战还都打赢了的人,怎么可能不知兵?

这两个,那真的是一个比一个搞笑。

好歹这隋炀帝还是挂名的总指挥,还是在前线待着的。只不过三军事务,基本都是由高颎来决断的。

并且,根据隋炀帝后来的表现,他这是没从高颎身上学到什么真本事啊。

这叫什么?挂帅感觉都说的委婉了,挂名听起来才贴切。

至于那朱祁镇,自己坐在深宫,早期还有太皇太后和三杨辅佐,就是派将军去打赢了仗而已,这也能用来作为知兵的理由,那不是要让人笑到扯蛋吗?】

...

“气死朕了,你,你,你...”

隋炀帝杨广想要怒骂,但是想到之前项羽骂天幕,这还有个擂台都还没开始,他还是硬生生停了下来。

至于隋文帝杨坚,都气得快要红温了!

听一次,气一次。

“这个混账东西,待会儿朕一定要打死他。”

...

“啊!”朱元璋也瞬间爆炸了。

新景泰朝时空,朱祁镇将碗摔在了地上,道:“有完没完,老子现在都被你弄成庶民了,你还说,说,说,说!”

...

【同年十二月,隋军就一路凯歌,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份,杨广就挂名灭掉了南陈。

进入建康之后,高颎搜索南陈皇宫,竟然在陈叔宝的床下发现了还没有启封的京口前线军报。

这正是那杜牧说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而后,隋炀帝派人来找高颎,想要让高颎将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给送去。

高颎说:周武王灭了纣王,斩杀了妲己,现在晋王灭了南陈,不应该留下张丽华。

于是,果断斩杀了张丽华。

隋炀帝从这里开始对高颎产生了不满。

大军回师过后,隋文帝杨坚很高兴的加封了高颎为上柱国,齐国公,并且对他说:“有人告你谋反,我把他杀了,想离间我们的关系,没门。”高颎又请求辞官,但隋炀帝说:你是上天赐给我,来帮我的良臣,大隋需要你,希望你不要在推辞。

之后又有几个人进献谗言,污蔑高颎,隋文帝气得将这些人都贬官了。

他还说了一句名言,只不过没有唐太宗说的那句话有名气。

那就是“你就是铜镜,常常被摩擦,但越磨越亮!”】

...

“什么?没有唐太宗出名,李渊,你儿子说了什么?”隋文帝怒视着李渊。

李渊吓得赶忙跪地道:“陛下,臣不知道啊,这,这可能是他以后说的吧。”

...

【到了后面,甚至像姜晔、李君才这样的人,还把水旱灾这种天灾的事情说成是高颎导致的。

隋文帝又是气得将这些人都罢官,并且越发的信任高颎。

信任的程度,到了他出去巡视并州,让高颎留守京都。

公元592年,苏威因为朋党之争而被罢官,隋末第一个贵族造反的杨玄感的老爹,帮助杨广夺取太子之位的九大功臣之一的杨素上线,担任尚书右仆射,和高颎一起执掌朝政。】

...

“陛下,臣,臣有罪,臣万死!”杨素赶忙就跪了下去。

“万死?那你就去死好了!”隋文帝冷哼了一声。

当即就有侍卫上来要拖走杨素,杨素又赶忙嚎哭,再加上其他官员的求情。

隋文帝挥手让侍卫下去了。

“等看完天幕,再跟你算账!”

...

【开皇十五年,595年,仁寿宫建成了,隋文帝很高兴。

高颎便上书劝谏说宫殿建设得太奢华,过程中死了不少的民夫。

598年,高句丽侵犯辽西,被营州总管韦冲打败之后逃走。

隋文帝得知此事后,十分的愤怒,于是让汉王杨谅挂帅,带着三十万大军出征高句丽,又派高颎为汉王长史协调行动。

但是这一次,两路隋军都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死伤十之七八。

但高丽王同样也是害怕隋朝的国力强大,主动上表请罪,隋文帝这才罢兵。

说真的,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隋朝怎么总是在高句丽手上吃惨败呢?】

...

“朕...”隋文帝不知道该说什么。

...

【599年,突厥都蓝可汗与达头可汗一起狂干突利可汗,突利可汗遭不住,跑到隋朝,求隋文帝帮助。

于是,隋文帝让杨谅挂了个名,都不到前线的,然后派遣了高颎、杨素、燕荣,各带一路大军,分别出击突厥。

这一次,高颎带着兵马,狠狠的揍了突厥一顿,一直打到了秦山(内蒙大青山),打得都兰可汗惨败而逃,最后被部下所杀。

为了继续扩大战果,高颎向隋文帝请求增派兵马。

但这时候,又有人跳出来说高颎这是想谋反。

正如前面说到的韩信说的那句话,一人污蔑是谣言,两人污蔑就动摇,三人污蔑就是老虎。

这一次,隋文帝选择了沉默,没有给高颎增兵。

另一边,杨素也将达头可汗打成了重伤逃遁。

再后来,被誉为华夏古代四大贤后之一的独孤皇后,因为自己的大儿子杨勇不喜欢正妻喜欢小妾而厌恶他,想要废了他的太子位,改立杨广为太子。

说真的,我其实有点没搞明白,为什么四大贤后有独孤皇后呢?

这隋朝的灭亡,就是从杨广当太子开始,而这件事最大的推动者就是独孤皇后。

或许,这也不能全怪她,毕竟杨广的演技那的确是堪称影帝,被忽悠住了,倒也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