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332章 杨广皇,高颎死,隋朝亡

“什么帝?影帝什么什么皇帝?这败家妇人,以后再让她参与一点政事,老子不姓杨!”

隋文帝咬牙切齿的说完。

“陛下圣明!”

群臣赶忙应和。

杨坚扫过众人,满意的点了点头,但随后,他却是往后面看了一下,还好没人。

而此时,那孤独皇后在后宫也是脸色又青又白,杨广的事情,天幕都不止说了一次了,她也是没想到自己看好的儿子,居然这么的厉害。

虽然她也断了扶杨广当太子的心思,但是看到天幕说她,她也是挂不住。

...

隋炀帝时空,杨广大马金刀的坐在了椅子上,双手撑着膝盖,一句话不说,胸口剧烈起伏。

...

【那杨勇呢?

在演义小说里,杨勇的形象是比较废物的。但是

根据史料记载,杨勇长得很帅,擅长辞赋,很好学,性格宽厚,曾是帮助杨坚完成隋代周的得力助手。

只是他为人直率,不喜欢矫揉造作,对于自己的好色,喜好奢侈生活,喜穿华服等行为也不加以掩饰。

他不喜欢自己的正妻元妃,而喜欢云昭训,并和她生下了三子一女。

这就让她的母亲,一辈子压着杨坚,不让他宠幸其他女人,甚至直接将杨坚一次冲动宠幸过的女人直接杀死,气得杨坚离家出走的独孤皇后十分的不满。

后来,云妃生闷气生出病来,死了,独孤皇后就怀疑是杨勇和云昭训一起合谋害死她的。

于是,就开始在杨坚面前时常说杨勇这不好,那不好。

而杨坚呢?

曾因为杨勇穿了一件非常精美的铠甲,而担心杨勇奢靡无度,因此告诫他。

当然,这件事也不算啥,我个人觉得,接下来的事情,或许是杨坚和杨勇关系彻底转折的地方。

就是在有一年冬至,百官去朝见杨勇,杨勇欣然接受。

结果杨坚就非常不高兴,说太子只能用贺,皇帝才能用朝见。

自此开始,杨坚对杨勇的态度就越发的冷淡,宠爱也是日益减少。

杨坚给自己挑选的侍卫,都是高大威猛实力强悍,而给杨勇安排的侍卫,都是弱鸡。

高颎就因此建议说,这样会显得太子侍卫太弱了,形象不好。

杨坚那是相当的不高兴,认为高颎和太子是亲家,这才帮着他说话。

话说,这皇帝忌惮太子的事情,在几千年来,并不少见。

特别是相对强势的帝王,既希望自己的太子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又担心太子太过于厉害。

如果从秦朝开始算起,从汉惠帝刘盈这个封建王朝第一个太子开始,到清朝康熙的太子胤礽结束,拥有太子身份名号的,总共有146个人,而能够顺利接班的,只有86个人。

也就是说,只有接近六成的太子是成功接过了皇位的,其他超过四成,绝大多数都死在了权力斗争上面。

但是,在这86人里面,其实也有着不少太子都是通过武力,硬拿皇位的!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李世民了。

说起秦王李世民,很多人都很熟悉,但说太子李世民,很多人第一时间都反应不过来,其实李世民还真是当了一段时间太子的,当然他这太子之位也是硬拿的,李渊不给都不行。】

...

李渊:“...”、

李建成:“...”

李元吉:“...”

...

【作为皇帝的下一任接班人,要想顺利完成权力的交接,太子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力量才行,否则的话,等到太子上位之后,很有可能成为坐在朝堂之上的神像。

但是,太子的实力太强的话,皇帝又会担心影响到自己的权力。

所以,这太子也算是一个高危职业了。

表现太强不好,表现太弱也不好。

就连被誉为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的朱标,也是一样。

现在很多网友喜欢说这样一个段子,就是朱标如果私下穿龙袍被朱元璋发现了,朱元璋会立马将他按在龙椅上,然后让百官参拜新皇帝。

但实际上,在朱标还活着的时候,朱元璋也没有将多少真正的权力交给他。

不过,那朱标倒是也极懂得分寸。

当因为对一些事情的处理和朱元璋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朱标就硬顶朱元璋。

朱元璋生气的拔剑要砍,拿椅子砸他,朱标就直接喊着小杖受大杖走,直接跑了,朱元璋叫都叫不回来。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要打朱标,朱标就直接拿出马皇后的画像,挡在前面说:“你打,让母后看着你打我。”

朱元璋对此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当然,这个举画像的事情,我也记不清是史书的记载还是传闻了。

但是,一旦涉及到皇权问题,朱标则是立马就会后退。

据记载,朱标的老师宋濂因为卷到了胡惟庸案里面,朱元璋要杀宋濂,朱标就坚持求情,气得朱元璋一怒之下说:“等你当了皇帝再赦免他吧。”

朱标听了这话之后,十分惶恐,回去后就跳河了,还好是侍卫给救了起来。吓得朱元璋最后只能免了宋濂死罪,改为了流放。

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权力最大的太子是谁呢?

除开李世民这样把皇帝都摁住的太子,我觉得应该是朱高炽。

朱高炽当太子的时候,基本上朝廷大事都是由他安排决断,虽然他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但做皇帝做的事情,那可就是好多年了。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朱棣总是亲自带兵打仗,五征漠北,没那么多精力来管朝廷的事情。】

...

“你这太子不错啊,我家的怎么就那么...”

李世民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那是...”朱元璋刚露出笑容,就想到了朱标的历史结局,不由得长叹起来。

李世民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道:“你不用担心,天幕不是说过几种神药的制作方法吗?”

朱元璋这才放心一些,也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道:“其实你家李承乾的能力也不错,就是可能你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哎!....”

...

隋文帝时空。

太子杨勇忽然就挨了隋文帝一巴掌。

“父皇,你打我干什么?”

杨勇很是不满的捂着脸说道。

隋文帝没好气道:“你怎么就不能装一下呢?哪怕是装一下节俭也行,整天的就搞那些有的没的。”

杨勇道:“那也太虚伪了,父皇难道你希望我对你虚情假意吗?”

隋文帝又是一巴掌,道:“怎么滴?不服?你记住了,你是下一任皇帝,要是有什么不高兴都表现在脸上,心思都让别人看透了,还怎么当皇帝?被别人当枪使吗?”

杨勇只得低头道:“好吧,父皇,儿臣知道了,儿臣尽力。”

...

汉高祖时空,刘邦也是面色凝重,对众人道:“你们看,朕是不是要直接立刘恒?”

众人都是不由心中一颤,这问题,刘邦提了好几次了,但每次,众人都是支支吾吾,模棱两可。

一方面是吕后和嫡长子刘盈,这是当前的问题,一方面是后世知名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和汉宣帝,这是以后的。

所以,张良,萧何,陈平等人那每次遇到这问题,都是能躲就躲。

...

【回到太子杨勇的事情身上,这样杨勇也是艰难,父皇忌惮,母后讨厌,还有个影帝弟弟。

再加上,隋文帝让杨素去观察杨勇,想看看杨勇到底咋样,结果杨素早就投靠了晋王杨广,故意去激怒杨勇,让杨勇在愤怒之下,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杨勇也是,在这么多人的观察下,他自己不知道。

随着隋文帝的越来越不满,隋文帝再次找到高颎,说晋王妃有神灵保佑,杨广必得天下,废杨勇立杨广怎么样?

高颎自是反对,说长幼有序,怎么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废太子呢?

后来,高颎的妻子去世了,独孤皇后就对杨坚说,高颎劳苦功高,晚年丧妻,陛下你应该给他再娶个正妻。

于是,杨坚找到高颎说这事情,高颎说,我现在老了,下班了也就只有吃斋念佛,没这个想法了。

但是,后来,高颎的小妾为他生了个儿子,杨坚听说后,很高兴。

但是,这完蛋了,因为这犯了独孤皇后的忌讳了。

本来,在古代男人多纳妾也是很常见的事情,这独孤皇后把杨坚死死的按住,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而其他的人,她也不可能管这么宽,但是纳小妾就算了,还让小妾给生儿子,这是倒反天罡,绝对不是个好人!

况且现在高颎还不支持她那个生活节俭,一心一意对待妻子的绝世好男人模板的老二。

于是,他对杨坚说:“你现在还能信任高颎吗?上次跟你说回家就吃斋念佛,结果就是在和小妾造娃,这不是在欺骗你吗?”

这些事情,都还发生在高颎征高句丽之前的时候。

当初隋文帝决定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高颎就认为不可征讨。

隋文帝坚持要征,命高颎担任汉王长史辅助杨谅,因为杨坚的期望很大,将权力都给了高颎,汉王就是去挂名镀金,高颎压力也很大,所以杨谅的很多建议高颎都不采用,这让杨谅十分不满。

等到兵败回去之后,就对独孤皇后说自己幸好是没被高颎杀死。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高颎征讨突厥获胜后,请求继续增兵扩大战果,而杨坚没有同意的原因,他已经不再信任高颎了。

等到高颎征讨突厥得胜归来不久,因为王世积被诬告谋反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提到了说从高颎那里知道了一些宫廷里的事情。

隋文帝因此想要治罪高颎,但是贺若弼、宇文弼、薛胄、斛律孝卿、柳述等许多人都证明高颎没问题。

但这就麻烦了!

给高颎辩解求情的人越多,自然就越是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哪怕是他知道高颎没问题,也会担心他们连成了一片。

因此,隋文帝将这些为高颎说话的人都交给有关衙门的官员处理了一顿,高颎也因为连坐,被罢官,仅保留了公爵的身份。等到公元604年,隋文帝终于在仁寿宫离奇去世。

隋炀帝上台,终于不用再演戏了,想当年,他爹被他娘压制了一辈子,到他娘死了,立马就连连纳美女进宫。

现在,他也终于当上皇帝了,老爹老妈都没了,再也不用当影帝了。

华服,穿,使劲穿!

吹拉弹唱的乐队,整起来!

奢华的宫殿,建,多建!

长城修起来,运河挖起来!

还有美女,多多的搞来!

周边小国的使者前来朝见,那也是要大搞排场,各种奢华的东西,整上,整上,一定要让那些小国震撼羡慕到要死!

但偏偏吧,高颎在隋炀帝上台之后被封为了太常,就是专门管礼仪方面的事情。

他曾不止一次的上书隋炀帝,这么搞太奢侈太浪费了,但隋炀帝不听。

大业三年之时,突厥启民可汗来朝见隋炀帝,隋炀帝大手一挥,赏赐启民可汗布帛两千万段,以及香车宝马,就连跟着启民可汗来的随从也是多有赏赐。

这突厥可汗的地位,甚至都高过了隋朝的那些王爵。

高颎很无奈,

他对太常丞李懿道:“周朝(北周)就是搞吹拉弹唱搞没的,教训才过去多久啊,怎么能这样搞呢?”

他对掌管金帛财帑的太府卿何稠说:“这个胡人对中原的虚实情况,山川地理都很了解啊,以后必然成为祸患!”

他对观王杨雄说:“朝廷现在是一点纲常纪律都没有。”

后来,有人向隋炀帝进谗言,说高颎在诽谤朝政。

大业三年(607年)七月,杨广就以这个罪名,将高颎,贺若弼,宇文弼等人全都杀了。

高颎一生,平定尉迟迥,平定陈国,击败突厥;修订开皇律,制定诸多政策,修建大兴城,为大隋的建立和稳定立下了赫赫功劳,然而最终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好在,大业七年,无数难以再忍受的农民,在王簿的一声怒吼之下,揭竿而起,掀起了反隋大业,势要终结隋炀帝的大业!

紧接着刘霸道、孙祖安、张金称、窦建德、翟让,杜伏威,辅公祏,林士弘等等,无数的农民军争相起义,争相加入推翻隋朝的大业。

终于,在大业十四年,宇文化及嘿嘿一笑,彻底终结了杨广的大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