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21章 软蛋皇帝?

“混账,毒妇,妖妇,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下得去手,当真是黄蜂尾后针,最毒妇人心啊,朕,朕要杀了她!”

李治疯狂的怒吼起来!

...

“这武则天真够毒的,连自己的亲儿子都能弄死,感觉比吕雉那毒妇更毒啊!”

汉高祖刘邦感叹道。

...

【至于老七唐中宗李显,那自不必说,一辈子被武则天吓得战战兢兢,生怕哪天就会被亲妈弄死,好不容易二次登基,没几年又被自己的皇后和亲女儿给毒死。

还有老八唐睿宗李旦,同样是两次登基,三次让位,总算是个善终,但一样的是战战兢兢了一辈子,同样是害怕哪一天就被自己亲妈弄死。

根据学者对史料的统计,武则天一生谋杀了93个人,其中跟她有亲缘关系的23人,李唐宗室34人。

单从这个数字来看,在古代上层斗争之中,看似也不多。

但这93人可不是总人数,而是武则天矛头所对准的人,每一个人身后都会有大批人被株连!

就像李治的老四李素节,自己被杀,七个儿子因流放而死六个,只剩一个。

还有唐太宗的第八子越王李贞,起兵反抗武则天,满门皆死,直接绝后。

总的来说,就是从李渊往下的李唐宗室,能活到武则天时期的,大多都被武则天除干净了。】

...

“好,很好,很好,之前朕只是杀了武士彟(yue)一家,现在,朕让武氏一族,一个不留!”

唐高祖李渊愤怒的大吼着。

一群大臣跟着立马道:“陛下圣明!”

...

武周时空,武则天看到李渊的怒吼也是大怒,道:“好啊,你要我武氏一族一个不留,那朕就在这边杀你李唐一个不留!”

“陛下不可啊!”群臣赶忙都跪了下去。

...

两个场景都被映射到了天上,李世民,李治都气炸了。

不过武则天更气,因为李渊说要杀尽武族,群臣都说圣明。他说要杀尽李唐一族,群臣却全都反对。

...

“来人,来人,把这个毒妇直接拖到菜市口,凌迟了!”唐高宗李治也大吼了起来。

群臣都默默的看着李治。

李治大怒道:“这次朕是认真的,绝对不改了,谁再改谁是狗!给朕将那毒妇杀了,杀了!”

...

“混账东西,朕都已经将武家人都杀了,这混账东西竟然还留着她?还没杀?简直混账透顶!”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李治的这个表现,也是彻底暴怒了。

...

武周时空,这下轮到武则天懵逼了。

一方面,她好像有点欣慰,毕竟自己登基的事情,天幕早就说过了,李治居然还没杀她。

可另一方面,她又十分生气,这李治居然真的要杀她了!

...

【676年,随着李治的病越来越重,他便想要逊位给武则天,让武则天摄政。

说真的,我没搞明白史料上这段话的意思。

感觉这句话前后是矛盾的,

如果是逊位于武则天,那应该就是直接让位给武则天了。

要是这样的话,那可真不得了了。这样搞,不就跟那些傀儡皇帝实在没办法了,连皇帝的头衔都保持不下去了,禅让给权臣一样了吗?这就是相当于自家的王朝灭亡,改朝换代了呀。

如果是摄政,那应该是传位给自己的太子,让武则天以太后身份摄政,这样的话,倒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而从宰相郝处俊的话来看,这李治是真的想直接传位给武则天。

郝处俊当时就强烈反对,先说了类似天地有阴阳,各司其职的话,接着就问:“陛下为什么想要亲自将皇位传给天后?

这天下是高祖,太宗打下来的,不是陛下你一个人的天下,要传也是传给李家子孙而不是别人!”

所以,反正我是没搞懂李治在干什么,他的行为真的很迷。

有人说这是李治在试探武则天,但我总感觉并不像是在试探。

最后,这件事总算是因为遭到了强烈反对而作罢了。

但武则天是把郝处俊给深深的恨上了,皇帝自己想传位给我,关你宰相屁事啊?

只不过因为郝处俊的品行,处事都挑不出任何毛病,所以武则天想找由头弄他都找不到。

最后这郝处俊在剩下的那些年里,官职也提升了,75岁老死,善终!】

...

“呵呵呵,这李治可以啊,还想传位给小妈,开天辟地第一人啊,二哥,你儿子厉害,佩服,佩服!”

唐高祖时空,齐王李元吉呵呵笑道。

李渊反手就是一巴掌呼在了李元吉的脸上道:“你就不能闭上你的臭嘴?”

...

这一幕,看得身处唐昭宗时空的李世民啊,那气得是哇哇乱叫。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朕恨不得现在就穿越过去,一箭射死这个败家玩意儿!”

...

“哈哈哈,笑死朕了,那是谁?不是被李世民射死的那个什么来着嘛?话说,朕很好奇啊,那个什么唐高祖到底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太子和李世民的呢?”汉高祖表示疑惑。

...

【不过,武则天虽然找不到郝处俊的麻烦,但他还是进行了一系列的操作来打压宰相的权力。

比如招募一批人编纂了一批书籍,比如通过《列女传》来提升女子的地位,又比如通过《臣轨》来规范臣子的道德行为标准。

比如什么清廉啊,勤政啊,爱国啊,忠君啊之类的。

当然,一般人认为,她的主要目的其实是宣扬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臣子就该听话照做,少哔哔。

公元682年,关中,山南地区发生大面积灾荒,长安附近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李治带着大批人又跑到了洛阳去吃食。

这个时候,李治又冒出了一个想法,之前在泰山封禅了,现在不如将五岳都来一遍,做个五全中年人该多好啊。】

...

“啥?可恶,又黑朕!”乾隆看到五全中年人几个字,顿时气得跳脚起来。

...

这一幕,放历朝的观众们无不大笑。

雍正皇帝气炸了,对着弘历又是一脚:“你就不能安静点,本来没人注意的,非要让我大清被历代皇帝嘲笑是吧?”

...

同样,在唐高宗李治的时空,李治也是被气得满脸通红。

居然这样嘲讽他,把他和乾隆拿在一起比,要不是乾隆炸毛,他都没注意到五全中年人。

...

【于是,他下令在嵩山修建奉天宫。

李善感便劝谏说:“这几年到处灾荒,饿殍遍地,四夷又不安分,你还搞这些,天下会很失望的。”

李治呢?根本不听。

事实上,自此褚遂良等人死后,朝廷上下已经有20年没人敢在皇帝已经生气的情况下,还要直言进谏了。

劝谏成了一件忌讳的事情,这也是李治执政生涯的一个重大污点,不听谏言。

李善感这次顶着李治发怒还要劝谏的行为,让很多人都十分的佩服,称之为“凤鸣朝阳”。

有人说,要不是武则天后来篡位,那李治的名声可以和他爹唐太宗比肩。

由此来看,李治实在是差得很远!

至少李世民在听劝这件事上,就是历代皇帝之中少有的。

那些听不进去别人劝谏的昏君就不说了。

很多的明君也是知错,改错,就是不认错。

他们大多认为,天子一言九鼎,哪怕是有错,悄悄改,反正嘴上是不能承认自己犯错了,这是有损天子威严的行为。

但李世民呢,哪怕可能当时气得要死,等到冷静下来之后,认识到自己错了,还会主动向大臣认错。

就这份气度,李治就比不上。

当然,现在有很多网友认为,那些言官整天就知道空谈,整天瞎比比,就是为了给自己谋一个敢于直谏的名声,实际上一件正事都没解决。

就比如明末的那些什么东林党,清流等等,这天都在进谏的内容是个什么玩意啊?

这就很显然叫做以偏概全了,并不是所有的言官都像明末的那些言官一样,也不是所有时代的言官都像这样。

具体还是要根据事实来看的。

当然,也有人说,当时的唐朝上层官员基本都是世家大族的,李治一直在打压他们,听他们的话干什么?

难道像李世民那样,一味的向世家妥协?还是我兆古一帝杨广厉害,就是为了彻底干翻世家,结果不幸被世家干翻了。

对于这样的话,首先,广吹的这种干世家被世家干翻的言论,我懒得再说什么了。

其次,啥事都用一句某某集团来概括了,是不是有点过于潦草了呢?

再者,李世民哪里又向世家妥协了呢?

在保证大局稳定的情况下,逐步削弱既得利益集团,叫做软弱无力?

非得是要来上一句,哪怕是搞得天下大乱,狼烟四起,我也要一刀干死你们所有的世家?

这叫英明?

扯远了,就说谏言这件事情,无论在任何时候,肯定都会有整天尽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也有真正谈实事的。

不能因为不想听虚头巴脑的,就直接让所有人都闭嘴吧?

英明的君主,不正是应该去区分这里面的对错得失吗?】

...

“哈哈!”气炸了的李世民终于是露出了一些笑容。

...

【683年,奉天宫修好了,李治住进了里面,并想要在嵩山进行封禅,但是因为病重,搞不了。

684年,58岁的李治驾崩,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之后,太子李显继位一个月,被武则天废了,改立李旦为皇帝,李旦当了六年左右的傀儡皇帝,也被废了。

然后就是武则天登基,成为华夏唯一真正的女皇帝,并改国号为周。

是以唐朝的李治的亡国之君的名号,也就由此而来。

同样,也是因为这事,李治成为了被历代皇帝都嫌弃的存在,特别是清高宗乾隆。】

...

“混账!”

...

【不过,在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拥立唐中宗李显复辟。虽然,李唐复辟了,但唐中宗李显对于自己亲妈还是怕得不行。

于是,便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

武则天见事情都已经这样了,便下令改自己的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后,死后以皇后身份陪葬李治。

因此,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把李治划分为亡国之君,没有把唐朝划分成东西汉,东西晋,南北宋那样的重要原因之一。】

...

“毒妇,总算干了一件人事!”

...

【有人说,李治为啥不临死前将武则天也带走呢?

就像汉武帝带走刘弗陵亲妈钩弋夫人那样。

有人答:李治万万没想到啊!他以为武则天最多就能做个吕后,哪知道武则天比吕后更叼,直接做了皇帝!

有人说,武则天是李治的政治盟友,是用来压制世家的,他担心自己的儿子压不住世家,所以留下武则天帮忙。

还有人说,李治是个纯爱战士,舍不得杀武则天。

李治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已经没人可以知道。

不过,从以上的内容来看,这李治啊,除了在最开始那几年之外,后面的事迹,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软弱皇帝!

那么各位怎么看呢?】

...

“软得不能再软了,依朕看,他那些什么灭西突厥,灭高句丽什么的,不过都是沾了李世民的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就算没有这武则天篡位一事,朕看这李治也是个软蛋。”

汉武帝冷哼了一声,眼中全是不屑。

...

这一幕,直接气炸了唐高宗李治。

...

“唉,似乎也没办法反驳!”唐高祖李渊叹息道。

...

“就是软蛋,软蛋就是软蛋,根本没法洗,什么雄才大略,都是扯淡!”隋炀帝杨广说道。

...

“怎么说呢?除开武则天之事,其他方面问题也不少,但也算是合格的守成之君。”

朱元璋道。

...

【那么,接下来,咱们来总结一下李治在位期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成就与过失吧。

这样总结一下,或许就能更清楚的认识一下李治了,到底是软蛋,还是真有本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