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 第450章 史记的传播

第450章 史记的传播

“韩非子?哎!”秦始皇露出了可惜,怀念的神色,但很快,他就沉下了脸:“可恶的李斯!”

想当年,他是多么的欣赏那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惜被贪慕名利的李斯给害死了。

没错,秦始皇现在对李斯的印象已经停留在了贪慕名利,这主要是因为穿越了一趟,看到了李斯因名利权力和赵高沆瀣一气之后,最终导致大秦成了那么个样子。

所以,在他这个时代的李斯,也已经被他给斩了!

...

“就该这样,这些恶心的西方人,就该用他们的恶心手段对付他们,来而不往非礼也!哼!”

汉武帝冷哼了一声。

...

“这还不是历史学家,吾感觉比吾厉害多了,到现在,涉及了这么多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就算是史官也记不住这么多吧,就算是去查书籍了再讲,只怕弄到头晕脑胀也弄不好吧。这也太谦虚了。”

汉宣帝时空,司马迁看着天幕,脸上全是崇敬之色。

...

“韩非子吗?虽然朕能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但朕无法认同他对的尧舜成汤武王之事的看法。”

唐太宗李世民摇了摇头,随后又咬了咬牙,道:‘这些西方人,着实可恶,希望朕能活得长一点,让朕有生之年,能够马踏西方!’

唐昭宗道:“老祖,一定会的,您一定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

李世民笑了笑,道:“希望吧,对了,这韩愈是谁?你知道吗?为什么是我大唐最刚强的男人!”

...

“什么疑古派?咱看要不是傻子,就是跪族,那说的是人话吗?无凭无据,一句话就把祖先给扔了?混账!还敢编排我大明的忠臣!”

朱元璋恨恨的哼了一声。

他很生气,这些阴谋论,特别是大明的阴谋论,他是每看一次,心中的愤怒就加深一分。

...

“说得好,身为华夏人,首先得站直了!话说,这博主到底是人还是神?从他的话语,朕感觉就是我华夏的后世之人,可能有这种手段,这是人能做到的吗?”

朱棣看向了朱高炽!

朱高炽道:“父皇,儿臣感觉应该是人吧,说不定这是科技的力量。”

朱棣思索了一下,道:“算了,不纠结这个了,希望过天朕能收到那现代钢铁战舰,要是这样的话,朕立马就能让郑和打到西方去!到时候,朕就拿着他们的史书,全都怀疑是假的,让他们找证据去证明去,要是证明不了,朕一个个毙了他们!哼!”

“啊?”

...

朱棣的画面被放上了天。

宋金时期,成吉思汗看到这一幕,大笑道:‘这个什么永乐大帝好想法,等下次本汗西征,本汗倒是想要问问那些蛮子,答不上来的话,呵呵...’

...

【《史记》着成之后,司马迁并未将其公布,而是藏在了家里。

之所以他不选择公布,是因为书中对于汉朝的一些施政过失有批判,他知道如果是这书让汉武帝看到了,以汉武帝的性格,杀了他是小,毁了书,那就是一生的心血毁了。

所以,在两汉时代,《史记》被认为是谤书,有一些人就认为,因为司马迁被汉武帝处以了腐刑,所以才在写书的过程中刻意贬低,泄私愤。

就比如非常出名的用计谋除掉了董卓,却在接下来短视的一顿瞎搞,把汉献帝的局面彻底搞崩的王允就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司马迁是信春秋的,贬天子并没有违背《春秋》大义,写史书也不能总是歌功颂德吧。

后来,一直到了汉宣帝时期,当时汉宣帝亲政,铲除了霍家。

司马迁的外孙、丞相杨敞的儿子杨恽觉得此时政治清明,皇帝仁厚,于是便将《史记》献出。

只不过,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汉宣帝将《史记》封存在了宫廷之中,依旧无法真正公开。

民间,也只有杨恽偶尔流传出去一点点的内容。

这也算是司马迁的安排吧。

在司马迁还在世的时候,他给好友任安写信,就有说道要将这书藏在名山之中,传给他人,然后在大城市公开,也就是《报任安书》。

这件事,也被认为和司马迁的最终结局有关。

在史记完成后,司马迁的记录便几乎没有了。

关于他什么时候去世的,也没有准确的记录,有说是跟汉武帝同一年去世的,也有说早了几年的,甚至还有说活到了汉宣帝时期的,只不过这最后一种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

而他去世的原因,也是有多种猜测,有认为是自然病死的,也有认为是被汉武帝杀了的,原因就很可能是因为《报任安书》。

但是,这些所有的说法,都只是猜测,没法确定。

而他的这外孙杨恽,那也是有点类似。

杨恽和太仆戴长乐产生了矛盾,戴长乐便举报杨恽说他拿皇帝开玩笑,言语悖逆,结果被汉宣帝给贬官为民。这杨恽当官的时候很正直,很能干事,直言敢谏,拒绝别人的行贿,这下被贬了,心里郁闷,就整天吃喝玩乐,反正他家里有的是钱。

毕竟,他爹杨敞虽然能力不是特别优秀,但生前跟着霍光混,一直混到了丞相的位置,被后来的弘农杨氏尊为第一世祖!

杨恽的好友孙会宗见他这样,就写信劝他,应该蹲在家里闭门思过。

结果,杨恽就给孙会宗写了一封信《报孙会宗书》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之中,没有隐藏的表达了自己遭遇的悲愤,表达了对汉武帝处事不公的抱怨等。

而杨恽也是和他外公一样,在信中抱怨皇帝,挖苦孙会宗,还为自己现在的行为辩解。

后来,天空出现了自然现象日食,有人就上书说,这是杨恽不仅不悔过,还整天吃喝玩乐生活奢侈导致的。

于是,汉宣帝又把杨恽抓进了监狱,还派人去他家搜查,结果把《报孙会宗书》给找了出来。

汉宣帝大怒,下令将其腰斩。

自此,杨恽也就没有办法再将史记一点一点的传播出去了。

后来,朝廷对于《史记》的限制少了一些,一些诸侯王,大臣倒是可以在皇家看到一部分,但也只是挑选出来的一部分。

想要看全本,也是不可能。

差不多到了东汉中期,朝廷对史记的限制才算是基本解除,但直到两汉结束,才没有了任何的限制和顾虑。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官方保存的《史记》多少都出现了遗失。

就比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世的时期,官方的《史记》已经遗失了十篇,只有目录没有内容。

再往后,又遗失了一些。

好在,因为史记的巨大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等,所以史记成了历代史学家必须研究的典籍,所以很多后人都对缺失的部分进行过增补,并一直传承到了现在,成为了二十四史之首!

并且也是二十四史之中唯一的非官修史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