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故事录合集 > 第110章 龙遁

民间故事录合集 第110章 龙遁

作者:零幺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0 10:37:29 来源:书海阁

1987年立秋那天,老罗头攥着油纸伞站在崖口,看着山雨把泥浆冲成褐色的溪流。他脚上的胶鞋已经看不出底色,裤腿沾满鬼针草的种子。远处传来闷雷般的响动,老罗头浑浊的眼球颤了颤,二十年前那场惊天动地的山崩,就是这样在雨幕里拉开序幕的。

"罗叔!"村会计踩着泥浆追上来,"县里来的考察队要进老龙沟,您给带个路?"

老罗头用伞尖戳了戳崖边的青冈树,树根裸露在外的部分泛着铁锈红。"那棵白果树原先就长这儿。"他吐掉嘴里的烟丝,"八人合抱的树干,树冠能遮住半亩地。六三年饥荒,树洞里淌出蜂蜜救了半个村的人。"

雨丝斜斜地切进山坳,将记忆里的白果树泡得发胀。那年开春,省城来的木材商在树下支起帐篷,村长家连着三夜飘出炖鸡香。第四天清晨,电锯声惊飞了整座山的斑鸠。老罗头记得树根断裂时喷出的汁液是暗红色的,顺着山崖流了三天三夜,把山脚的青石染成了褚色。

"后来就出事了。"老罗头领着考察队往滑坡遗址走,枯瘦的手指划过岩壁上的沟壑,"看见这些纹路没?像不像龙鳞?"

十七户人家的废墟沉睡在泥石流下,唯独张老汉的青瓦房突兀地立在废墟中央。房檐下的辣椒串还在风雨里摇晃,门槛上留着半截没烧完的松明。老罗头蹲下身,从墙根抠出块焦黑的木片——这是当年救命火堆的残骸。

"那晚的雨比现在急。"老罗头的声音混在雨声里,"张家老爷子说听见山肚子里有铁链子响,出门就瞧见两盏红灯笼飘在崖顶上。"他比划着灯笼摆动的轨迹,"这么一晃,那么一摇,活像龙眼睛在云里翻腾。"

考察队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戴眼镜的年轻学者凑近岩壁拍照,闪光灯照亮了石缝里半截生锈的铜铃。这是当年拴在白果树上的祈雨铃,山崩时被甩出三里地,铃舌早不知去向。

1998年汛期,我在县志办翻到这段记录时,外公正躺在竹椅上讲另一个故事。蝉鸣声里,他布满老年斑的手掌在空气中划出弧线:"七五年冬天,我跟着供销社去黄桷垭收骨头。那年头骨头金贵,能换三十斤苞谷面。"

老人描述的黄桷垭集市像是长在山腰的蘑菇群,吊脚楼的木柱深深扎进岩缝。商贩用竹篾编的背篓装山货,背带磨得发亮的部位沁着盐渍。外公记得最清楚的是集市东头的汤锅铺,老板娘总在围裙上擦手,铜锅里翻滚的羊杂碎冒着膻香。

"转过年来再去,整面山崖都秃了。"外公的烟斗在暮色里一明一灭,"汤锅铺的铜锅挂在三里外的歪脖子树上,里头结着冰碴子。"

幸存者王家的土坯房孤零零立在河滩上,墙皮还留着供销社收购站的宣传标语。王家媳妇生产那晚,接生婆看见窗外闪过鳞片似的青光。婴儿啼哭响起时,山崩的轰鸣吞没了产婆的祝词。等尘埃落定,他们发现床头的煤油灯还亮着,灯罩上落满细碎的石英砂。

"这是龙鳞。"外公从木匣里取出片闪着幽光的物件,"供销社老刘在河滩捡的。"鳞片边缘呈锯齿状,对着光能看见密密的年轮纹。我把鳞片贴近耳边,恍惚听见山洪奔涌的闷响。

2013年雨季,我在老龙沟遗址见到张老汉的孙子。这个精瘦的中年汉子正在废墟前烧纸钱,火堆里混着晒干的艾草。"城里专家说是什么地质结构。"他往火里扔了把纸元宝,"要我说,就是白果老爷找不着家了。"

风卷起纸灰飘向崖顶,那里新种的白果树苗才拇指粗细。树坑里积着雨水,倒映出支离破碎的天空。几只岩燕掠过树苗,翅膀扫落的水珠坠入深涧,像极了当年白果树断裂时溅落的血泪。

暮色四合时,山那边传来雷声。张老汉的孙子突然指着崖壁喊:"快看!"在闪电青白的鞭痕里,岩层纹路竟似活物般蠕动。眨眼工夫,两道暗红的光晕从石缝中浮起,忽明忽暗地悬在当年灯笼出现的位置。

我们屏息后退的瞬间,暴雨倾盆而下。雨帘中,红光渐渐淡去,只剩下新栽的白果树苗在风里瑟瑟发抖。远处村落的灯火次第亮起,恍若当年张家人在暴雨中点燃的救命火堆,在群山环抱中倔强地明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