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科幻 > 民间故事录合集 > 第111章 龙隐川西录:山洪不淹积德户

民间故事录合集 第111章 龙隐川西录:山洪不淹积德户

作者:零幺捌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5-20 10:37:29 来源:书海阁

青黛色的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崖壁上垂落的藤蔓挂着隔夜的雨珠。1973年初夏的川西山区,张木匠蹲在自家门槛上卷旱烟,檐角风铃在晨风中叮当作响。昨夜那个怪梦像沾了露水的蛛丝,在记忆里越缠越紧——白须老者说的"丙辰日午时",可不就是今天?

堂屋正中的神龛前,三炷线香升起袅袅青烟。张木匠盯着西南角的青砖地,那里不知何时洇出一片深色水渍。妻子在灶房煨的腊肉香气飘进来时,他抄起墙角的铁锹又放下。祖辈传下的规矩在耳边炸响:堂屋动土,必犯太岁。

日头攀上东山时,屋檐下的蛛网突然抖落一串水珠。午时的山雨来得蹊跷,前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乌云就压到了屋檐。张木匠看着地面渗出的水珠连成细流,忽然想起老辈人说的"龙过水现"。他抄起柴刀冲进后山竹林,刀刃劈开竹节的声音惊飞了树上的蓝鹊。

剖开的毛竹还淌着青汁,张木匠把半边竹筒扣在泉眼上时,指尖触到一股刺骨寒意。水流突然变得湍急,竹筒发出"咯吱"的挤压声。一抹金鳞在水底闪过,那东西不过小儿巴掌大,额前两粒玉珠般的犄角还透着嫩黄。四爪紧贴着竹筒内壁,细长的尾巴在水中卷起漩涡。院坝外的山涧突然轰鸣如雷,浑浊的洪水眨眼漫过石阶。小蛟顺着竹槽漂入院坝时,洪水堪堪停在门槛三寸外,仿佛有双无形的手丈量过尺寸。

三十里外的碾房里,李老汉正往灶膛添柴。孙子铁蛋蹲在门槛上数蚂蚁:"爷,这几晚总听见碾盘转,就像有百十号人在推磨。"老人握着火钳的手顿了顿,怀表上的红星磨平了边角——这是当年剿匪时政委送的。窗外山风卷着腐叶拍打窗棂,往年这时节不该有这么大的东南风,连后山的杉树都弯成了弓背。

子夜时分,雷声贴着山脊滚过来。李老汉惊醒时床板都在震颤,本该挂在墙上的蓑衣不见了踪影。碾房外的水声不似往常"哗哗"作响,倒像闷在瓮里的呜咽。无人知晓祖孙俩是否察觉异样,当生产队的人举着火把寻来时,只找到半扇沾着暗红苔藓的碾盘。老人们对着残骸直摇头:"这是龙鳞刮落的血啊。"

洪水退去第七日,张木匠跟着生产队去下游寻人。乱石滩上散落着碾房的碎木料,两个千斤石磨竟像被什么东西生生掰成了两半。经过自家院坝时,他特意看了眼那道神秘的水痕——分明是条弯曲的印记,倒像是巨蟒游过的痕迹。

地质队来勘探那日,眼镜技术员盯着堂屋的竹制引水槽直咂嘴:"这角度正好避开承重墙,你们祖上有人懂流体力学?"张木匠只是吧嗒着旱烟,望着神龛上新增的龙王牌位笑而不语。屋后的山崖藏着暗河,雨季时总能在水面瞥见游动的金影,连菜畦里的韭菜都格外茂盛,割一茬夜里就能冒新芽。

如今古桥下的斩龙剑早已锈迹斑斑,但"丙辰年午时渡蛟"的传说仍在火塘边代代相传。守林人的猎犬始终记得,那年山洪过后,所有见过金鳞小蛟的耗子都搬了家。偶尔有山民指着溪流中顺水而下的枯枝打趣:"看呐,又有龙公子赶考去了。"唯有雨季来临时,老人们会望着山涧升腾的雾气喃喃:"走蛟莫过三尺三,流水不漫功德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