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53章 中行悦改制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53章 中行悦改制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汉匈之间再次恢复和平,苏云将汉军撤回上郡,先表示出诚意,匈奴左贤王这才组织军队撤走。

战争结束,大汉在对外上总算可以迎来短暂的和平了。

大汉的和亲队伍随着匈奴使团回到王庭,恰巧碰上了匈奴冒顿单于的驾崩。

这冒顿也是一代雄主,匈奴在他的带领下东征西讨,逐渐走上了强盛。

曾经的匈奴,最多算得上一个大点的部落,四面皆敌;

如今的匈奴,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国家政权的形式,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

遇上这么一个强劲的对手,是汉朝的荣幸,也是汉朝的不幸。

正是有这么一个强敌在侧,不断地鞭策着汉朝发展,让大汉成为屹立于东方的强国。

后来匈奴被打垮,继而分裂成南北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小了,大汉也就不再练兵发展军事,渐渐走向了衰落……

……

冒顿的儿子稽粥继位,是为老上单于。

中行悦说到做到,一到了匈奴,马上就投靠了老上单于。

老上单于起初还不信,直到老上单于将刀架在中行悦的脖子上,他依旧面不改色,老上单于才相信了他。

从此,中行悦就成为了老上单于的重要谋臣,被匈奴三代单于信任,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汉奸。

其实他也不完全算,毕竟是汉朝不要他了,他投靠匈奴也是情有可原。

老上单于对中行悦特别信任,直接提拔他为身边最大的谋士,让他来帮助自己出谋划策。

中行悦很快就迎来了他发挥的机会。

老上单于看着汉朝公主陪嫁带来的缯絮和食物喜爱不已,他一直很喜欢汉朝的服饰和食物。

没办法,草原是游牧生活,他们穿的是一些兽皮、鹿茸之类的衣物,和汉朝由布做的,那些华贵的衣服是没法比的。

吃的也是如此,匈奴几乎没有地可以耕种,平时也只能靠吃牛羊肉,极少有蔬菜水果吃,他们严重缺乏维生素。

所以说,匈奴劫掠也是没办法的事,匈奴人也要生活,不劫掠他们很难活下去。

对此,中行悦给老上单于谏言道:

“匈奴是游牧生活,生产并不固定,远远不可能比得上汉朝的农耕生活。

农耕生活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因此,匈奴即便再发展人口,也不可能超越汉朝。

今单于若改变原有风俗而喜欢汉朝的衣物食品,就会过于依赖汉朝,这正是汉朝人的计谋所在。

长此以往,匈奴人都认识到汉朝的衣物食物好,匈奴的衣物食物缺点十足,他们就会丧失对匈奴天然的神圣性,转而推崇汉朝,如此一来,匈奴就完完全全丧失了和汉朝对峙的机会。”

老上单于听完,不禁惊出了一身冷汗。

如果真按中行悦说的,汉朝人的计策可以从根儿里打断匈奴人的根基,同化匈奴人的思想,让匈奴再无抵抗之力。

若不是中行悦,老上单于如今还被蒙在鼓里。

既然中行悦已经提出问题,老上单于知道他一定有破解之法,“既然如此,还请先生教我。”

面对老上单于如此的礼遇,中行悦感动不已。

士为知己者死。

他有些庆幸没有留在汉朝,否则这辈子就是一个卑微的宦官命。

没想到来了匈奴竟然能受到如此的重用,这是一个可以让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

两个人共同努力,在匈奴汗国的历史上也是创造了一对君臣佳话。

———————————

中行悦侃侃道来,“若想解决,倒也不难。

匈奴的士兵和百姓长期居住在草原上,对草原有天然的感情。

把从汉朝得到的缯絮做成衣裤,穿上它在杂草棘丛中骑马奔驰,让衣裤破裂损坏,以此显示汉朝的缯絮不如匈奴的旃[zhān]衣皮袄坚固完美。

把从汉朝得来的食物都丢掉,以此显示它们不如匈奴的乳汁品和牛羊肉方便味美。

只需要对汉朝的物资进行长期的抵触,加深匈奴士兵和百姓内心神圣的感觉,让大家从心底里抗拒汉朝,在汉朝的汉化计策不攻自破。”

老上单于大喜,马上按照他说的施行,果然收效颇丰。

中行悦又教匈奴人,先进的计数方法和分条计事法,以便于匈奴人核算记录他们的人口和牲畜的数目。

当然了,远在长安的刘恒并不知道这一切消息;

为公主挑选随行宦官这种事,也没有资格让身为皇帝的刘恒插手。

刘恒到现在,都不知道中行悦这个人。

此刻,他正在举办酒宴,欢迎着本战的大功臣苏云。

为了避免被大臣裹挟,一进京苏云马上交出了大将军的权力。

战争结束,短时间内,汉匈之间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汉朝可以集中精力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了。

在地方时,苏云观察到了老百姓的耕种工具,苏云想到了改进的方法。

老百姓在田间犁地时,苏云仔细观察过这种直辕犁。

不仅非常笨重,至少要两头牛才能拉动,而且很难掉头转弯。苏云记得,当年初中历史上曾学过,曲辕犁不仅灵活,而且转向方便,非常省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明代时期的曲辕犁,甚至可以调节翻土的深度和角度,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苏云找来了一些工匠,将大概曲辕犁的情况描述了出来,希望他们能够做出来。

若真有了曲辕犁,老百姓犁地可以省去很大的麻烦,也算是真真正正的解放了生产力。

……

“云哥啊,你说你已官至丞相,食邑也不缺,吃喝更是不愁,你这次又立大功,我该赏你什么好呢?”

战后最让人欣喜的,便是对功臣的封赏问题。

其他人的封赏,刘恒已经想好了,会在明天大朝会上宣布。

跟着苏云一起出征那些小将,自不必多说,被刘恒封为一郡的郡守,用来镇守地方。

至于周亚夫,刘恒打算直接将他封为条侯。

周亚夫虽然是周勃的儿子,可毕竟是次子,周勃死后的绛侯之位,应该由长子周胜之承袭,所以正常来说,周亚夫应当是没侯爵的。

刘恒感念周勃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以及他晚年的识趣,再加上周亚夫这次确实立了大功,刘恒直接破例将他升为条侯。

这样周家一门双侯,算是开国功臣中混得最好的了。

至于韩信随军出征,刘恒是知道了的;

主要是苏云并不想瞒着,怕刘恒知道后再次起疑。

和韩信一批的开国功臣死的死,离开京城的离开京城,现在能认识韩信的,怕是不多了。

既然韩信改成了楚姓,韩家以后也都姓楚,刘恒便暗地里赏了楚信一批金银。

以后的楚家人,就跟在苏云身边,做丞相府的官员,也算是彻底地改头换面了。

现在最让刘恒头疼的,就是对云哥的封赏……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