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 第100章 恩威并施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第100章 恩威并施

作者:回顾云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1 19:40:48 来源:书海阁

刘启都不用眼睛去看,光是听到这声音就已经瑟瑟发抖了。

“云伯……我敲了门的,只不过许久没人开,我又有气,所以才……”

苏云没打算动手,毕竟是太子,申屠嘉和袁盎还在这,自己肯定要给面子的。

“屋里正商量事呢,府里的下人都被支走了,没人听到你敲门,就我听到了,这不正想给你开门呢,你就破门而入了。”

因为今天官员几乎都来申屠嘉这汇报工作了,所以申屠嘉就把下人都支走了。

刘启换了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这才是他在云伯面前最真实的样子,“云伯你可要给我做主啊!”

“你说这些官员,一个个地都跑去和你们汇报工作了,我这个太子不白当了吗?”

“这也怪不得他们呀,一般官员政治生涯只有一次,太子监国的身份本来就敏感,他们怕和你走得太近,得罪了陛下。

更何况陛下身体不好的事情,几乎朝中人尽皆知,皇帝晚年一般会更杀伐一些,他们可不想成为权力的牺牲品。”

这点苏云是不站刘启的,毕竟人家官员也得先保命,再考虑工作。

太子算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危的职业,当上太子后,第一件事不是高兴,而是更加小心翼翼。

当上太子后,四面八方都是敌人,各种争权夺利,要是再遇上个敏感多疑的皇帝,那你这太子十有**难保,除非真的很有本事。

“别想那么多了,你登基后,我丞相府里的人你直接拿去用,全是你的心腹,你掌权要比你父皇简单得多,还搁这抱怨呢。

想当年你父皇的登基,那可是惊天地泣鬼神啊,进京那一夜当真凶险,一个不小心,你们一家人根本活不到现在。”

刘启有些不服气地撅了撅嘴,但他知道云伯说得都是对的,也不敢不听。

—————————————

里面的申屠嘉也看到了太子到来,急忙拉着袁盎出来拜见。

“袁相学识渊博,孤倒有一事请教,还望袁相能替我解惑。”

虽说答应了云伯,不会怪罪袁盎,但刘启还是要对他敲打一番。

袁盎刚进京,太子就找上门来了,他哪敢怠慢,“太子太客气了,臣才疏学浅,哪里担得上太子请教一言呢?如果臣知道,定会为太子分忧。”

“袁相认为韩信如何?”

“呃……”袁盎没想到太子会问他这个问题,愣了愣后答道:“虽有功于社稷,但不知深浅,过于骄狂,最后造反而死亦是咎由自取。”

到目前为止,韩信这个名字都是被朝廷忌讳的,因为不太好评价,所以大家都有意避讳。

袁盎说的,也是朝廷目前最认可的评价,其实就是和和稀泥。

不过对刘启来说,这就够了,刘启就是要他这么说。

“韩信还是楚王之时,曾来过长安朝拜,他来到长安后,按理说第一个应先去拜见高皇帝。

可他偏不这样,来到长安后就先去了萧丞相家中,见过萧丞相后,才进了宫。

事后高皇帝问起,他就说萧丞相对他有大恩,故先去拜恩人,而不先见陛下。

既然袁相觉得韩信是过于骄狂,死亦咎由自取,那这件事……能不能体现出韩信的骄狂呢?”

刘启已经将话说得很明显了,但凡不是傻子,都能听出刘启话中的意思。

刘启这是借韩信的事情点袁盎,你袁盎自己都说韩信是反贼,可如今的所作所为和韩信一样,这不是有反心吗?

袁盎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无益,只得乖乖跪地认错:“臣有罪,臣应先进宫拜见太子殿下,还望太子恕罪。”

刘启上前一步,弯下腰去俯视着袁盎,眼神中透露着压迫感……

袁盎已经被激出了一身冷汗,这事可大可小,就看刘启怎么运作。

只见刘启抿嘴一笑,收起了刚才的气势,将袁盎扶了起来。

“袁相啊,孤只是在和你讨论韩信的问题,孤并没有怪罪于你,你又何必下跪道歉呢?”

袁盎松了一口气,用袖口遮了遮额头上的汗,今天他算是见识到太子的本事了。

“臣有罪,臣这就进宫,面见太子殿下。”袁盎抬起头,在得到刘启的眼神示意后,一溜烟就离开了申屠嘉的家。

……

片刻时间里,刘启恩威并施,轻轻松松就把袁盎这个老臣拿捏住了,申屠嘉在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

当然了,刘启也没打算放过他,袁盎走后,刘启又把目光瞄向申屠嘉。

“申丞相啊,这些天真是辛苦你了,你看看,这官员一个个的都来找你,忙得不可开交。

等父皇回来后,我肯定向父皇申请,今年给你开双倍俸禄。”

“臣不敢,臣不过是尽了分内之职,太子殿下这么说,真是折煞老臣了。”

刘启不给他反应的机会,继续追击,“父皇的身体不好,我身为太子,要为父皇分忧;您身为丞相,亦为父皇分忧。

可我还年轻,朝中许多事情还不清楚,还要靠申丞相多多指点啊!”申屠嘉可不敢再接话了,他是彻底服软了,直接弯腰行礼不再起身。

敲打的也差不多了,再敲下去就得罪申屠嘉了,聊了两句后,刘启就离开了。

苏云全程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主要是对刘启说得很满意,刘启对申屠嘉、袁盎二人的敲打恰到好处。

毕竟他们二人都是朝中重臣,敲打敲打,日后用起来才更顺手。

只是有些对不起韩信了,拿他做例子确实很顺手。

苏云觉得上次骂过后,刘启好像是开窍了,做事情比原来成熟稳重多了,有了一个太子该有的样子。

—————————————

刘恒离开的两个月里,朝中确实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匈奴也没再入侵,诸侯王也老老实实的。

不过,匈奴人肯定是不可能安分的,没动静只是在孕育着更大的阴谋。

两个月后,刘恒从蜀地回来,对这次曲辕犁的推广效果还算满意。

刘恒是有意开发巴蜀地区的,只是还没想好。

虽然那里是旧秦国流放犯人的地方,但也是秦国的粮仓、大汉帝国的发源地;

再加上几乎没经历过战乱,开发一下未必不能成为“天府之国”。

朝廷实控的郡县大多都是山地,只有关中一带的平原。

要论粮食的种植能力,自然是比不上东面平原占优的诸侯国,巴蜀地区有广阔的成都平原,也是刘恒重视蜀地的原因。

汉匈之间早晚会有决战,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大战,关键就在钱粮的消耗。

和匈奴交手那么多次,刘恒很清楚匈奴的国力有多强,没有足够的粮食支撑,怕是很难和匈奴开战。

刘恒想以巴蜀为大汉的粮仓,给大汉朝廷抵御诸侯、进攻匈奴,提供源源不断的粮食支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