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585章 大人你太过份了

我岳父是朱元璋 第585章 大人你太过份了

作者:悠小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4:45:33 来源:书海阁

常二郎打着哈欠,拉着那同样在打着哈欠的三弟常森登上了马车。

就这么坐在马车里边,晃晃悠悠地朝着那城外的皇家科学院方向驶去。

终于抵达了之后,弟兄二人这才刚刚跃下了马车,这才没行出数步。

常二郎就听到了一声带着惊喜的呼唤声。

“那边可是申壮士?”

常二郎一脸懵逼地转过了身去,就看到了那解缙正撩起官袍前襟,朝着这边快步而来。

看着那出门一向都不穿官服的常二郎,又扫了一眼常二郎身边那同样体格惊人,就是面容稚嫩的常三郎。

解缙不禁满脸尽是赞叹之色。

“看来这位想必应该是申壮士的家人了……”

话音未落,就看到值守在学院大门口的那两名安保人员,齐刷刷的朝着跟前这两位力能举鼎的壮汉恭敬施礼,异口同声地道。

“见过常院监,常院正……”

解缙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抬起的手臂也僵硬在半空。

而这个时候才刚刚下得马车的杨士奇正从远处向着这边赶了过来。

看到解缙居然与申壮士在这里相遇,不禁一乐。

“没想到我等与申壮士果然有缘,这算起来应该是第三次相遇了。”

“容我重新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姓常名升,乃是皇家科学院的院监,二位可还记得当日咱们把酒言欢之时,常某就曾有言,能与二位才俊共事,乃是我的荣幸。”

“如今也算是梦想成真,二位想必也很开心吧?哈哈哈……”

面对着放声畅怀大笑的常二郎,解缙与杨士奇二人的脸色,此刻堪比起门卫室烧水壶的壶底,黑得怕人。

坐到了那皇家科学院属于院监的办公室内,解缙与杨士奇此刻的脸虽然没有在门口时那么黑。

可是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更加的难看。

特别是看到这位笑眯眯地打量着二人的常二郎,他那笑容,让人觉得这踏马就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偏偏一开始大家相遇之时,还以为这货只是一个粗鄙武夫。

重点是当时二人喝酒喝得甚是嗨皮,还在那里大言不惭的大肆嘲讽常二郎这位弃武从文的粗鄙武夫,埋汰得可谓一无是处。

而现如今,二人看着跟前这位龙盘虎踞,笑意吟吟的常二郎就坐在了跟前,当真有一种羊入虎口之感。

“二位为何如此表情,怎么,莫非二位监丞,觉得来到了本院,对不起你们这一身的才华学知与能力不成?”

面对着常二郎这话,解缙与杨士奇很想点脑袋,可是一想想这货的身份,在天子跟前的话语权。

着实有点难以说出口,主要就是担心,哪怕是承认了,难道自己二人能逃过这货的魔爪吗?

想想之前那位被安排到上海县去当县令的欧阳伦,这位也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官员。

也是进士出身,结果去到了常二郎的麾下之后,没干多久,就因为贪污了四十五两银子,直接就被流配边疆。

而且据说,就是因为吏部那边没有提前跟常二郎商议,因为常二郎已经升任了松江府知府,所以吏部照例授官补缺而已。

可结果,直接就被常二郎折腾得罢官去职,成为了倒霉的囚犯,一辈子都要呆在边疆吃糠咽菜,苦不堪言。

足以得见,眼前这位的心肠之歹毒,手段之狠辣,令人生悸。

“二位为何不发一言,难不成,是有什么难言之瘾不成?”

常二郎等了半天,只看到这两个家伙就像是两只斗败的公鸡似的垂头丧气,连屁都不吭一个,让人着实没有一点爽感。

而这个时候,常威则在外门用呼地咳嗽了两声。

“什么事?”正想好好的跟这两位新到助手深入交流,增进了解的常二郎不悦地喝道。

“二公子,太子殿下过来了,说是跟您约好今日去看科研成果,您看……”

听到了这话,解缙与杨士奇的脸色又是一变。

太子殿下跟这位的关系居然亲密到这等地步,跟常二郎约好的事情,居然都不需要常二郎跑去恭迎,而是自己屁颠颠的蹿过来。

这说明什么,不就是说明之前关于常二郎与太子殿下关系情同手足的流言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实。

“罢了,好了二位,关于你们的工作,从今日开始,就是跟随在我左右,专门负责为本官拾遗补漏。”

“今天是你们第一天上岗,肯定不太熟悉,不过没关系,先好好跟着我,慢慢你们就习惯。”

“我一向都很平易近人,对身边的同僚,虽然要求很高,但也不会鸡蛋里挑骨头,你们不要把那些流言蜚语放在心里,明白吗?”

杨士奇赶紧蹦了起来,朝着常二郎弯下了自己原本觉得可以刚强一辈子的脊梁。

“大,大人放心,我等肯定竭尽全力,遵从大人意志。”

旁边的谢缙也是努力地挤出了一个显得有点难看的笑容。

“大人,下官也与杨大人一般,唯大人马首是瞻。”

呵呵,还不让我们相信流言,你这话也虚伪得太过分了吧?

朱标此刻正迈着悠闲的四方步在学院里边溜达,就看到了常二郎此刻脚步匆匆地朝着这边赶来。

而身后边则是两位绿袍小官,而且模样都颇为年轻,朱标不禁扬眉一笑,看来此事已然搞定。

常二郎身边又多出了两位能力出众的得力臂助,这对于朝廷而言,可是好事。

就像常二郎曾经的那些同僚们,除了那王同知与张县令之外,其实也已经外调了不少人。

而且将那些官吏安置到了其他地方主政,很明显的进步就是这些人都很懂得搞活经济,提振工商业,而且还会跟那上海县那边进行方方面面的合作。

例如之前有一位同知调任到江西一带的赣州治下为县令,便恳请常二郎这位昔日顶头上司伸手帮助自己提升业绩。

常二郎的操作十分的简单,直接派出了一批农业研究院的精兵强将过去,另外就是跟他县里边签订了每年大约价值两万贯的赣南脐橙的采购合同。

短短不过三年的时间,那位同知治下的县税赋收入直接翻番,政绩卓越,深受老朱以及朝廷好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