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32章 死讯之后(三)

禁卫军 第232章 死讯之后(三)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宁远回到红楼的时候,天色已近黄昏。一身疲惫,却高兴得像个孩子。

“这么高兴?是有女子向你表白了,还是路上捡到金子了?”戈辉调侃道。

“看到你,我就高兴,我就开心。”宁远直接擒住戈辉的手臂,笑眯眯地说道。

“啧!”戈辉一脸震惊状,连忙甩开宁远的魔爪:“你……还有断袖之癖?”

“断……”宁远立即反唇相讥:“你才断袖呢?”

“多少人?”戈辉不再调侃,一脸严肃地问道。

“包括东北副官和20名特勤在内(不包括特勤局长吴巧,吴巧被戈辉派去接慈禧了),一共找到139具尸体。还有你的啤酒和白酒(两只西伯利亚雪橇犬)同样狗生结束。”宁远声音低沉地说道:“军人,肯定是在老河滩安葬,剩下的交给家属安葬,一切丧葬费用都由我们出。”

“还要问问那些家属,还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我们尽量满足他们。”戈辉一脸沉痛地补充道:“啤酒和白酒就埋在大凌河边吧,天天忙,都是东北遛它们,我这主人当的很不称职。”

“我记下了,过几天发放抚恤时,我会亲自过问。”宁远认真地说道。

“不必事必躬亲,你全做了,下面的人就无事可做,不做事,就不会做事。”戈辉拍了拍宁远的手臂,亲切地说道:“忙了一天了,早点回去休息。”

“我就是想多帮你做点事,没发生这件事,我从来没想过,你居然背负了这么多,我这兄弟当的,是不是太粗心了。”宁远一脸愧疚地说道。

“咱们是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啊!是利益上的朋党啊!我们都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想那么多,倒是你,比去年要瘦多了,要多注意身体。”戈辉微笑着说道:“禁卫军的事,千头万绪,我真担心你身体扛不住呢!首先要身体好,才能多帮我做事。”

“我身体棒着呢,我有使不完的力气,用不完的精力。”宁远立即精神抖擞地说道。

“不光是你,严肃也是。每次回来,都看他更瘦了,这样不行。”戈辉的表情里满是担忧的神色:“还有杨双,不是守在‘野猪’(拖拉机)生产线的尽头,就是在弹药工厂,再不就是在征粮。他这是要累死在岗位上,这样不行,绝对不行。”戈辉的指尖重重地点了几下桌面:“你和超辉要提醒他。”

“老八(严肃)确实瘦了很多。据说老八经常熬通宵,或者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宁远担心地说道。

“至于老十(杨双),他也瘦了很多。他对自己要求严格,又是急性子,你说他,他还跟你急眼。”宁远一脸地无奈:“有句话,他天天挂嘴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后勤跟不上,我们就是罪人。’被他这个大帽子扣上,谁都受不了。我和老六(王超辉)都不敢惹他。”

哎——戈辉长长地叹息:“等打完这场仗,我们都要好好休息一下,绝对不能累坏了身体。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欧洲的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化,以后肯定会有更激烈的军事斗争,甚至有可能会爆发席卷全球的军事斗争。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怎么打赢未来的战争,身体才是一切的本钱。”

“今年七月份,红山基地一期建成,那里会有一个军人疗养院,冬天可以滑冰,夏天可以游泳,我们一起过去疗养一段时间。”宁远认真地说道。

“哈……”戈辉也开心地笑了,抬手在宁远的胸口,轻轻捶了拳:“这是个好主意啊!把鲁飞从南部非洲叫回来,兄弟们好好聚一聚,顺便商量一下特区的发展,以后的军队建设。”

“前天还收到了他的电文,问我下一批军火什么时候能到?他计划扩军。”宁远说道:“南部非洲的英国殖民当局,已经同意我们的商船自由停靠德班港,关税全免,只要我们停止攻击英国人管理的城市。”

“这个事情就让鲁飞全权处理,他人在南部非洲,比我们了解的更具体。我们只需给出参考意见,具体怎么做,由他自行决定。”戈辉想了一下说道:“至于军火,能给尽量给,他一个人远在南部非洲,处境艰难可想而知啊!”

宁远点头说道:“给鲁飞的军火已经完成大部分,正在向锦州港区运输。剩下的二月中旬就能完成全部生产,计划二月末起运。”

“有时候我也在反思,我们的摊子是不是铺的太大了?手都伸到南部非洲了。”戈辉感慨道:“时不我待,想要的太多,可能真的是我太贪心了。”

“不瞒你说,我也曾这样想过”宁远坦言道:“可是后来我想通了,现在就是这样的时代,弱肉强食的大时代,凭什么万里之外的别人可以把手伸到我们家里抢东西,我们就不行抢别人吗?”宁远直接下结论:“所以,我们这样做,并没有做错,我们只是在追随时代的脚步,顺应时代,顺势而为。”

“好一个顺应时代,顺势而为。”戈辉点头认可宁远的说法,他补充说道:“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我希望你、超辉、杨双,把禁卫军管好,建设好,牢牢地握在手里。”戈辉竖起一根手指:“就一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在手,天下我有。只要我们掌握好军队,北京朝廷的任何决定,都必须把我们的利益考虑进去。”“明白”宁远重重地点头:“等完成全东北的收复,禁卫军将进行更深化的改革,更细化的管理,最终将军队牢牢的握在手里。”

戈辉抬手扶在宁远的手臂上,认真地说道:“我们必须认识到,打赢东北日军,赶走俄国人,收复全东北,只是我们征服星辰大海的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决不能懈怠。”

“是我们自己选择了这条路,就是跪在地上爬,也得走下去。”宁远坚定地说道。

“回去休息吧!”戈辉拍拍宁远的肩膀:“你的黑眼圈很重了,战争到了最紧要的关头,你可不能倒下。”

“哦,对了!”宁远突然想到了什么,立即从腋下的皮包里掏出一份报纸,递到戈辉手中:“看看吧,日本人的报纸,汉语版《朝日新闻》,说他们是先进国,民族优秀,来我们大清是为了平蛮攘夷,推行王化,早日实现大东亚共荣,洗白他们侵略我大清东北的事实,污蔑我禁卫军破坏日清友谊,穷兵黩武,耗费民脂民膏。”

戈辉把宁远指给他的文章简略地读了一遍,眉头贤锁了一会儿,然后问宁远:“你想怎么做?”

“把外国人办的报社全关了,不管是日本的,美国的、英国的,全都关了。甚至非特区政府出钱办的报社,都关掉,只允许他们设立记者站。在我们北方经济特区里,只允许特区政府出钱成立报社。”宁远直接说道:“类似报纸这样的新闻喉舌,只能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哪怕是指鹿为马,他们也只能听着。”

戈辉认真地看着宁远,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轻轻点头,示意他继续。

“像是广播电台,报纸,出版社等,这种具有宣传力量的媒体,必须做到绝对可控。”宁远继续说道:“说什么?怎么说?必须经过我们审核。以前的放羊式管理,无为而治管理,绝对不行,要彻底放弃这种不作为的管理方式,必须要管起来,严格地监管。”

“那你说说怎么管?”戈辉笑着问道。

“我还没想好怎么管。”宁远摇头道:“总之,不能让他们乱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中生有,胡乱造谣,绝对不行。”

“嗯——”宁远侧着头,想了一下又道:“或许,可以成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专门去管这些事情。把广播电台、报社、出版社,都管起来,制定严格的惩罚制度,严格地执行。”

“很好,非常好!”戈辉直接说道:“我总体上同意你的想法,我觉得你的想法非常好,回头你再好好想想,进一步完善一下,快点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就像你说的,宣传喉舌,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中。”

“嗯,这两天,我好好想想这个事情。”宁远立即答应。

“你昨夜就没睡,今天又忙了一天,早点休息吧!”戈辉拍了拍宁远的肩膀,催促道:“快点回去吧!”这已经是戈辉第三次催促他回去休息了。

“对了,德国大总参谋部的高级别军事代表团,是否来我们特区访问,应该就在这两天确定。”宁远说完,从沙发上站起来:“我要回去睡觉了。”

“来,我们就好好招待,不来,我们难得清闲。”戈辉无所谓地说道。

看着宁远离去,戈辉拿起这份汉语版的《朝日新闻》,思考着应该怎么反击。

19日凌晨3时,三名少尉军官分别出现在《朝阳日报》《东北商报》《禁卫军报》的印刷厂。要求三家报社立即修改版面,将头版头条放上“红楼一号”的文章。

19日上午,《朝阳日报》《东北商报》《禁卫军报》,同时在头版头条刊登了署名“红楼一号”的文章《日军就是一只纸老虎》。

配图是一只黑白毛色,黑耳白脸黑眼圈的动物,确穿着禁卫军的迷彩马甲,长而锋利的爪子,撕开日本国旗,张开血盆大口,露出里面血红的舌头,白森森的牙齿,相当的吓人。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倒是有几名法国记者觉得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叫什么想不起来了。

昨晚已经入住政府宾馆豪华套房的慈禧太后,此时正在听李连英读“红楼一号”的文章《日军就是一只纸老虎》:

自从我军与日军开战以来,特区内部一直杂音不断,有一些人甚至公开反对我们与日军开战,说我们是在自毁长城,认为我们与日本与俄国,实力相差悬殊,不应该参与日本与俄国的战争,应该通过外交调停,平息战争,达到目的。

我想说,这种想法,非常幼稚,非常可笑。更有可能是别有用心,良心大大滴坏了,屁股根本没有坐在我们这一边。目的就是在涨敌人的士气,灭我们自己的威风。我们必须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必须认清现实,放弃一切幻想,敢于同他们斗争、敢于去夺取胜利。

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不但必须打败日本侵略者,而且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

我们必须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攫取我们的土地,霸占我们的家园,迫害我们的百姓。如果不能打败他们,我们将失去整个东北,失去我们热爱的家园,从此成为他们的奴隶,特区的前途也将被断送,长远的规划也将成为泡影,现在拥有的一切也将被他们抢走。我们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是因为我们自己能够生产武器弹药,不会受制于人,更有广大特区百姓支持,热销的战争债券就是证明,这是我们禁卫军的优势,是可以不断扩大的优势。日本人发动的侵略战争,必然会遭到全大清百姓的反对;东北禁卫军发起的反侵略战争,必将获得全大清百姓的支持。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属于无数万的劳苦大众,属于民众支持的东北禁卫军。禁卫军由无数民众组成,是无数民众的亲兄弟,禁卫军愿意为扞卫民众的利益,流尽最后一滴血。

现如今的日本,财政枯竭,民生凋敝,根本无力再向东北增兵。英美也停止给日本输血,补给线也被我军切断,五天血战,日军损兵折将,伤亡惨重,粮食弹药所剩无多。现在的日军,其实就是一只纸老虎。表面看起来依然很可怕,实际上早已外强中干。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所有人,日军的末日就要到了,占领奉天,是日军遥不及的梦想。

现在,我们的奉天防线上有11个师,辽阳3个师,本溪3个师,各种补给还在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前线。就在昨天下午,禁卫文工团,还在奉天防线上举行了大型的慰问演出,我军的形势一片大好,已经完成了对奉天外围日军的包围,打赢东北日军指日可待。他们在报纸上自诩的先进国,民族优秀,平蛮攘夷,推行王化,东亚共荣,这不过是他们临死前的最后呻吟罢了。

在旅顺,死在他们屠刀下的五万多冤魂,都还在天上看着呢!此仇不报,我禁卫军就不配在东北存在,就没资格自诩是东北百姓的禁卫军。

该死的日本人,等着决战吧!

慈禧太后听完李连英的朗读,陷入了沉思。风烛残年的她,早已过了热血沸腾的年纪,但依然被这热血文章激起一片波澜。

这个署名“红楼一号”的人是谁呢?是那个叫宁远的人吗?宁远是“红楼一号”吗?是戈辉?难道戈辉没死?

何止是慈禧怀疑,所有看了报纸的人都这么怀疑。

19日,早上8点,特区广播电台《第一时间》也播报了红楼一号的文章,进一步加深了对戈辉生死的怀疑。更多的人主观的认为,红楼一号应该就是戈辉,肯定不是宁远。虽然总督衙门废墟就摆在那里,死了很多人,戈辉也不是神,但是他们就认为戈辉还活着,还是不愿意接受戈辉已死的事实。

就在所有人都在怀疑戈辉生死的时候,戈辉却坐在红楼的茶室里悠闲地喝茶,一边翻看着十几份履历。

“有满意吗?我可是挑了半天呢!身高、长相、家世、受教育程度,一个都不能少。”宁远端着小茶盅说道。

“暂时就他吧!”戈辉捏着一张相片,看了一会儿说道,然后把相片推向宁远。

“兰方舟?总政治部军史研究所的研究员?”宁远诧异道:“为什么不是宋元?他应该是这些人里最优秀的吧!还是红楼调查室副主任,能力绝对没问题。还有联琇,总后勤部的驻厂军代表,做事认真细致,最重要的是帅气。”

“怎么,有问题吗?”戈辉也诧异道:“你要给我指定人选是吗?早知道你要指定,我还选什么呀?”

“问题倒是没有,选谁是你的自由。”宁远摆手,一脸苦笑地说道:“只不过,兰方舟书卷气重了一些,沉默少语,略显古板。我把他放进来,只是因为他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深厚,仅此。”

“暂时先让他试试吧!不行再换。”戈辉并没有改变主意。

“反正是你的副官,我没意见。”宁远没有再劝说,随手从文件夹里拿出几份电文:“看看吧!都是关于你的求证电文。”

“怎么,这些电文你处理不了?”戈辉略显惊讶地问道。

“戈锋、戈锐的电文。”宁远说着把电文推向戈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