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44章 过年

禁卫军 第244章 过年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1906年1月24日,大年三十。

朝阳到处张灯结彩,到处欢声笑语,到处喜气洋洋,从来没有过的年味十足。

在人们的脸上,已经看不到因为战争而失去亲人的悲伤,都是笑容,发自心底的笑容,是发自心底的踏实。

奉天防线胜利,日军全体投降,东北的战争阴云一扫而光,悬在每个人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和平来了,农民可以种地,商人可以经商,孩子可以上学。每个人都想用一个最盛大的新年,和过去的一年,和过去的几年,和过去的一切,做一个彻底的切割。

明年是全新的,是美好的,是充满希望的。

今年好好干,来年吃饱饭,每个人在心底都差不多许下了相同的心愿。

站在门口的烟花店主王大志抽出一根“胜利日”叼在嘴上,掏出心爱的祝融打火机,扭头看了一眼店里,小腹明显隆起的新媳妇,正拿着鸡毛掸子,掸货架上的灰尘,其实天天收拾,哪有灰尘,可她坚持这么做,拦不住。

王大志最后还是没有把烟点着,报纸上说,吸二手烟对孕妇身体不好,对肚子里的崽儿就更不好了。他把打火机放回口袋,把叼在嘴上的香烟,放在鼻孔的位置,用力的嗅了嗅。

“哟!大志!”隔壁商店的老赵看到王大志站在门口:“居然是‘胜利日’,刚刚上市,产量有限,还优先供应军队,市场上相当稀缺。你在哪儿弄着的?”

“小舅子给的,他是武警二旅的连长。”王大志略显骄傲地说道。

“先来一根,让咱尝尝是啥味儿。”老赵马上催促。

“到你那边抽去,抽烟对孕妇身体不好。”王大志递烟给老赵,马上又推着老赵去他那边抽烟。

老赵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冒上,迫不及待地深吸了一口,然后就闭着眼睛享受起来。老半天才慢吞吞地吐出来。又深深地吸上第二口,又是回味了老半天才慢慢地吐出来。脸上是迷离是满足是享受。

“第一口是淡淡地奶香味儿,第二口是浓厚的烟气和十足的劲道涌入嘴里,浓而不腻,烟草味儿与香草味儿混合得恰到好处,烟气顺滑无比,不辣嗓子,一根下来满足感爆棚,回味无穷。”老赵开始点评了,最后下结论:“好烟,以后我就抽这个,最重要的是价格和大凌河一样亲民,200文一盒,好烟!”(天知道200文是不是便宜)

王大志把一整盒“胜利日”塞进老赵的手里:“那你慢慢抽,大过年的,我要打烊了,回家过年。”

“呵呵……”老赵看着手里的胜利日开心不已:“大志,先给你拜年,过年大吉,恭喜发财,早生贵子。”

王大志回店里,和媳妇简单收拾一下,锁门离开。

“大志,我不想现在回家,咱们先去供销总社的超市逛逛吧!看看买点啥!”媳妇扭头看着王大志说道。

“成,你是咱家的老佛爷,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王大志十分宠溺自己的媳妇。

“那走吧!前边拐弯就到。”听了王大志的话,媳妇心里美滋滋的。

供销总社的超市已经开遍了朝阳、锦州港区、锦西港区,商品种类繁多,五花八门。这里有来自大清全国各地的商品,尤其是锦州港区、锦西港区,坐拥海港优势,商品种类更多,看到来自欧美的商品也并不稀奇。

王大志和媳妇一走进超市,就被广播里一曲喜庆的歌曲感染了:

恭喜发财,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哦,礼多人不怪。

(再来)

恭喜发财,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哦,礼多人不怪。(你没听错,就是这首某港星的过年歌曲)

“这歌真喜庆,真好听。”媳妇赞美道。

“嗯嗯!”王大志也用力地点头:“这两天,收音机里老放这首歌。”

王大志保护着小腹明显隆起的媳妇,在人头攒动的超市里,随意地看着柜台后面货架上的商品。(这个时代的超市,还做不到后世那样,商品只能摆在柜台后面的货架上,这样能有效的保护商品的安全。要什么,让售货员拿给你。)

“都是好东西,都想买。”媳妇羡慕地说道。

“你看上的,就买。”王大志直接说道。

“不过啦!咱家有多少钱,你不知道呀!”媳妇白了王大志一眼,一只手抚摸着自己隆起的小腹:“得攒钱,以后还要养娃呢!”

“钱没了,咱再赚,以后不打仗了,咱有一大把的时间挣钱。”王大志自信地说道:“我琢磨着,等过完年,咱家店里也要卖香烟,肯定赚钱。”

“那你抽烟方便了。”媳妇白了王大志一眼。

王大志给媳妇一个得意的表情,然后又把那根没抽的“胜利日”拿出来,放在鼻孔下面,用力的嗅了嗅。

“睢把你馋的,像是谁不让你抽似的。”媳妇用手肘撞了王大志一下。

王大志从口袋里拉出一个小口袋,轻轻掂量一下,里面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随手递给媳妇:“里面有二十枚‘辉大头’,看上啥,就买啥。”这时,一位头戴瓜皮小帽,鼻梁上架着圆形墨镜,身着长袍马褂,手拿小折扇,英风逼人的年轻公子哥迎面走来,身后还跟着四位壮汉。

公子哥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大志的媳妇,一口广东话,啧啧赞叹:“北方的女人就是壮啊!那高耸的胸脯,那粗壮的大腿,啧啧啧!”

跟在公子哥身侧的壮汉立即明了,萧霸王又对别人的媳妇动心了。

“看到对面的大肚婆了吗?确定她住哪儿,明天小爷我要登门拜访。”萧强对身侧的壮汉说道。

壮汉也把目光锁定了王大志的媳妇,谈不上漂亮,也就一般人,但是十分的耐看。壮汉心中感叹,萧霸王的眼光一如既往啊!

萧强今天十分克制,因为今晚的除夕夜行动不容任何差错,他要暂时隐忍,孰轻孰重他必须要拎清。目光一瞥,看到货架上的“胜利日”香烟,买一盒尝尝,提前庆祝今夜的行动胜利。于是掏出一枚“辉大头”拍在柜台上:“一盒‘胜利日’。”

在同一时间的朝阳百货大楼里,美国领事哈克和德国领事乔纳斯,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

“这真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居然能看到美国货、英国货,那个应该是你们德国产的。”哈克感叹道。

“确实挺神奇!”乔纳斯点头承认:“据我了解,德国每月都会有十几艘货轮,满载着各种工业农业产品,目的地就是这里,从锦州港区上岸,分发到锦西港区和朝阳,很快也会有奉天。”

“你看这些人脸上的笑容,他们是真的在笑。”哈克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猎奇的笑容。

“怎么?开心就笑,不对吗?”乔纳斯觉得哈克的话好奇怪。

“对,当然对,我觉得这样很好。”哈克马上纠正道:“但是,感觉他们似乎忘记了,是谁带给他们今天的一切。”哈克把手伸进口袋,从里面掏出一枚1两银币,置于手心,做工精致,纹理细腻,戈辉的半侧脸头像,栩栩如生:“人们都叫它‘辉大头’,但也仅此了,戈辉才死没几天,人们就已经习惯没有他的存在了。”

“你很怀念戈辉啊!”乔纳斯笑道。

哈克摇头,认真地说道:“一点也不,有戈辉在,美国在朝阳,在他们所谓的特区,只能拿到他允许的利益,这和美国想要的差距很大。”哈克直接下结论:“没有戈辉更好,或许这是美国的机会。”哈克扭头认真地看向乔纳斯:“这也是你们德国的机会。”

乔纳斯抱着肩膀看向往的人流,想起正在路上的德国大总参谋部高级别军事代表团,然后对哈克说道:“或许你说的是对的,宁远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德国选择戈辉,不是因为他创造了巨大经济价值,而是,他对未来,特别是老欧洲的未来,战略层面的思考。对德国大总参谋部来说,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乔纳斯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继续说道:“有些人,他就是天才,你无法用现实的标准去衡量,你或许觉得他的想法天马行空,不现实,过于虚幻,但你就是想不出他想的那些东西,或许很多都可能……永远不可能,但是,非常值得参考,在我们思考的时候,和他的想法进行对比,就能有新的发现。”乔纳斯最后总结:“戈辉就是这样的人,德国不缺他这里生产的东西,缺他脑子里想的东西。”

“哎——”哈克长叹,捏着1两银币,放在眼前观察:“可惜啊!用清国人的话说,英年早逝,再美好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

同一时间的朝阳农贸市场里,意大利领事拉斯帕多里也在发着同样的感慨:“可惜啊!戈辉看不到眼前的热闹场景了。”

整个农贸市场里,各种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置办年货的人更多,人挨人,人挤人,摩肩接踵。操着各种方言,讨价还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热闹非凡。

意大利领事拉斯帕多里和奥国领事(奥匈帝国)阿纳托维奇,两个人更喜欢烟火气浓郁的农贸市场,他们认为,这里能看到当地平民最真实的生活。拉斯帕多里在广州待过几年,阿纳托维奇在上海待过两年。不论是广州,还是上海,都算是大清国最有钱的两个城市了,但是他们看到的百姓都是眼神呆滞,面色灰暗,穿着破烂得补丁连着补丁,而这里,也能随处看到有补丁的衣服,但是干净,不光是衣服,头发干净,眼里有光,面色红润,脸上能看到喜气。

“看吧!那些东西,好像不要钱一样,都快装满一车了。”拉斯帕多里感叹道。

“是啊!这里的百姓更敢花钱。”阿纳托维奇说道。

“那是因为他们去年赚到了钱,而且,他们还相信,今年也能赚到钱,明年也能,所以敢花钱。”拉斯帕多里说道。

“在他们脸上,我看到了自信,不像南方平民的畏畏缩缩。”阿纳托维奇说道。

“看,那个,应该是美洲的火**!”拉斯帕多里指着不远处,正在交易火鸡的地方:“据说,那个东西,非常难吃,美国人只在感恩节的时候才端上餐桌,多半也没人吃几口,不知道,清国人能想出什么好吃的办法来。”“的确不好吃,非常不好吃,听说这里的厨师做了各种尝试,都失败了。”一个声音突然从两人身后传来。

意大利领事拉斯帕多里和奥国领事(奥匈帝国)阿纳托维奇,听到声音后,同时转身,看到一位帅到掉渣的年轻人——俄国驻朝阳领事萨福诺夫,身后是他的助理安东-舒宁。

“这么巧,在这里碰到两位领事阁下。”萨福诺夫主动开口道。

“我们来感受这里的平民烟火气。”意大利领事拉斯帕多里说道:“你们不也是嘛!”

“路过这里,发现人这么多,最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两位尊贵的领事阁下也在,所以就过来看看。”萨福诺夫解释道。

“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平民生活。”拉斯帕多里说道:“也会感到强烈的反差,如果你去过清国的南方。”

“我相信会有机会去的。”萨福诺夫说道。

“怎么样?年轻的领事阁下,你看到了什么?”奥国领事(奥匈帝国)阿纳托维奇看着萨福诺夫问道。

“繁荣,繁荣的市场。”萨福诺夫淡淡地说道。

“是啊!繁荣的市场。在朝阳,在锦州港区,在锦西港区,到处都是这个样子。”阿纳托维奇说道:“这样的情况,随着战争的结束,很快会扩展到整个东北,以后还会向西,扩展到很远的地方。”阿纳托维奇感叹:“真让人羡慕,而我身后的帝国(奥匈帝国)却百病缠身,民生多艰,经济停滞不前。”

“我身后的帝国(奥匈帝国),是欧洲第二大国,面积仅次于沙皇俄国,人口5200多万,比英国、法国、日本都要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石油产量位居欧洲第一,煤炭产量世界第五,粮食产量世界第六,生铁产量超过两百万吨,是日本和意大利之和的三倍多,工业和经济发展程度仅次于英法德,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和日本的总和,绝对高于俄国。还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铁路里程超过4万公里,仅次于美俄德英,超过了法国。钢铁和军火产量排名世界第四,斯柯达兵工厂更是全球知名,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兵工厂,这一切一切,都说明我身后的帝国是欧洲乃至世界的一流强国,但是……”阿纳托维奇满脸无奈:“现在却如百病缠身的老人,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嘿!我的老朋友!”拉斯帕多里轻轻拍了拍阿纳托维奇的肩膀:“想开点儿,我们只是外交官,我们能做的事情有限,等你做了帝国宰相的时候,再想这些问题也不晚。”

阿纳托维奇的一番感慨,倒是提醒了萨福诺夫,他突然觉得,原来奥匈帝国也是一个站在俄国边境上的庞然大物啊!如此强悍的实力,而且隐约间向着敌对的趋势发展着。此时的俄国,还处于与禁卫军的战争边缘,这样真的好吗?连日本满洲军都不是禁卫军的对手,那俄国远东军呢?回去必须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考,尽快发回国内,这是作为一名外交官的本分。

同样,阿纳托维奇也有了新的想法,作为外交官,能做的的确不多,但尽力而为还是需要的。如果奥匈帝国能和禁卫军达成更高等级的合作,那会为帝国带来什么转变呢?

阿纳托维奇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枚“辉大头”银圆,看着戈辉的半侧脸头像,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试试,过完年,就去找宁远,看看奥匈帝国和禁卫军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