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禁卫军 > 第267章 光绪的决定

禁卫军 第267章 光绪的决定

作者:哈拉和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07:47:33 来源:书海阁

“哦,我怎么才知道?”戈辉深感自责,扭头告诉副官兰方舟:“5月1日到5日,我回热河,把这几天空出来。”

“好的,记下了。”兰方舟回应。

“把四位师长参谋长请过来吧!”戈辉又道:“我们开下个会。”

很快,禁卫1、2、3、7师的师长、参谋长,来到小会议室。

1师长白起、参谋长李鞍、2师长连罡、参谋长安玉山、3师长项羽、参谋长毕元林、7师长管临风、参谋长单光雨。

季明威(中将)、陆迅(少将)、张书铭(少将),同时起立,同时敬礼,因为,白起、连罡、项羽、管临风都是最早参加禁卫军的人,目前仅剩下三百零七人,是禁卫军的传承之根,全军五十万人,当宝一样看护着。

“都坐下吧!开会。”戈辉直接为今天的会议定调:“今天不讨论,直接做决定,你们负责执行。”

戈辉扭头看季明威:“你做的计划,还是你说吧!”

季明威起身,再次敬礼,然后开始讲他制定的先手行动计划:“先手行动,就是字面意思,先下手为强。日本兵败奉天战场之后,一直没有回应我们提出的要求。据可靠情报,日本与英法美三国就美元贷款事宜,在做最后的沟通。英法美三国不希望日本就此一蹶不振,他们要扶植日本,对抗我们。”

季明威捡起桌上的文件,封皮上写着先手行动计划六个大字,晃了晃文件,然后说道:“趁你病,要你命,我们不给日本人回血的时间,直接出手,我们想要的更多,既然他不给,那我们就自己去拿。”

季明威又晃了晃手中的文件,咬着牙说道:“5月1日,我作为行动的总指挥,在旅顺口主持誓师大会,用日本满洲军高层的脑袋祭旗。文件上有先手行动的详细计划,但是什么时候渡江,在哪里渡江,只要在计划框架内,具体怎么打,你们自己决定。我不干涉,我只要结果,而且是漂亮的结果。”

“那我要是提前渡江呢?比如4月30日晚上渡江。”管临风问道。

“什么时候渡江,在哪里渡江,你们自己决定。”季明威重复道:“哪怕你们今天回去就渡江,也不算违反命令,反正我的誓师大地定在5月1日。”

“那我们四个师分别不在同的位置渡江呢?”白起问道。

“先手行动计划里,没有具体规定,你们自己决定,我只要结果。”季明威回答。

白起、连罡、项羽、管临风,同时起,同时敬礼,异口同声:“保证完成任务,不辱使命,不负忠诚。”四个人都很激动,奉天战场他们没赶上,人家打大仗,自己只喝汤,这感觉真心不好受,现在终于轮到自己了。

“知道你们已经迫不及待了,我再告诉你们,为了打赢,可以不计后果,我不在乎死伤多少平民,不介意屠杀俘虏,放开手脚,杀就完了。”季明威恶狠狠地说道:“复仇就要有复仇的样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已经十一年多了,等的太久了,我也迫不及待了。”

“我强调一下,新浦到江界一线,以北我们要了,这是先手行动计划的底线。”戈辉戳了戳桌面,插话道:“这关系到未来的图门港,还有宽图铁路(宽城到图门港)的安全,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我才踏实。更何况,那里有全亚洲最大最好的铁矿,现在不拿在手里,更待何时啊!未来几十年的特区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优质的铁矿石是重中之重,说到这里,你们应该明白了,先手行动计划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白起、连罡、项羽、管临风,再次起身,同时回答。

“会议到此为止,回去准备。”戈辉拍板。

四位师长,四位参谋长,同时起身,同时敬礼。

戈辉、季明威、陆迅、张书铭、严肃、徐梅,也起身还礼。

等四位师长参谋长离开后,剩下的六个人继续开会,沟通黑龙江以北,贝加尔湖以东,乌苏里江以东的作战计划,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延线的情报收集工作。

会议的最后,陆迅告诉戈辉:“4月20日,需要你参加北京朝廷400名军事学员的毕业典礼。”

送走五人后,孙婉儿刚好来到戈辉的办公室:“铛铛铛铛,你看这是什么?”说着晃了晃手里的《特区体育》周刊,递到戈辉面前。

戈辉当然知道这本杂志,因为是他提出的,他签发的准生证。从孙婉儿手里接过来,重重点头,这就是后世的杂志封面风格,随便翻了几页,纸张硬实光亮,字迹清晰美观,球员照片英俊帅气:“不错!”

“这几天突然间满大街都是这个《特区体育》周刊和《足球日报》。”孙婉儿惊讶道:“特别是这个周刊,咖啡厅、小酒馆、街口报刊亭、书店,基本上上架就空。我还听说,现在媒婆手里的相亲照片,都是以这本周刊的标准拍照,不是这样的,根本拿不出手。”

“这本来就是相亲照。”戈辉一本正经地说道:“特区政府主推,知根知底,靠谱不说,还倍儿有面子。”嗯嗯嗯,孙婉儿的小脑袋不住地点头,深以为然。马上又道:“现在很多人都盼着联赛开赛呢!虽然他们绝大部分人根本不懂什么是足球,极少部分人只听说过,包括我在内,也不懂,但是我5月20日一定要去看比赛。”想了想又补充道:“我要去给我爹的‘天梯怪兽’球队加油!”

“对哈,孙老先生还有一支球队,听说他隔三差五就去看球员训练。”戈辉说道。

“恩恩,一有空就去,几乎是隔一两天就去训练场待一天,可有动力啦!”孙婉儿开心地说道:“最初,他只是应付事儿,没想到后来迷上啦!每次去训练场,都要绕路看看喜鹊窝。”

“喜鹊窝?”戈辉不解:“什么玩意儿?”

“就是体育场呀!足球比赛用的人体育场呀!”孙婉儿提醒道,说着翻开周刊里介绍体育场的页面,照片上由工字钢、脚手架、厚木板组成的极简风格的临时体育场,支楞八翘的确实很像喜鹊窝。

这在后世可是有更响亮的名字——鸟巢。不过,朝阳锦州两地八个体育场,不能都叫鸟巢,戈辉眉头轻锁,喃喃道:“不能叫喜鹊窝,必须尽快命名,但起什么名字好呢?”

“你觉得四大神兽怎么样?”孙婉儿建议道:“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戈辉抬手,虚点孙婉儿,赞许道:“好主意,就这么命名。”

戈辉翻出记录着电话名录的夹子,找到特区体育事业运营公司,拿起电话拨过去,很快接通了:“宁坤在吗?”

听到是戈辉的声音,宁坤立即站起来,小心地说道:“总督大人,卑职宁坤,请大人吩咐。”

“明天的《足球日报》为体育场正名,朝阳的四个体育场,正式名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我听很多人叫它喜鹊窝,这名字太喽(LOW)了。”戈辉命令道。

“明白,明天《足球日报》头版头条,为体育场正名。”宁坤附和道。

“锦州港区的四座体育场,分别是‘烛龙、饕餮、鸾鸟、穷奇’。”戈辉又道。

“明白,《足球日报》一定连续三天介绍以神兽命名的八座体育场。”宁坤小心地说道。

“周刊和报纸,社会反响很好,你做的不错。”戈辉表扬了两句。

“都是总督大人的指示,宁坤只是听话照做罢了。”宁坤心中一宽,总算没被挑毛病。

“就这样吧!”戈辉直接挂断了电话。

“你看这个叫贾二虎的球员,太帅了,可惜是‘正装暴徒’球队(城合服装厂)的。”孙婉儿看戈辉放下电话,连忙举过周刊,指给戈辉看:“等他踢完比赛,估计媒婆会踢破他家门槛。”

戈辉重重地点头:“他是肯定不愁找对象了。”

就在戈辉与孙婉儿谈论《特区体育》周刊的时候,北京紫禁城御书房里,光绪和袁世凯等数位大臣,也在谈论下个月20号将要举办的北方经济特区城市足球联赛。

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份《特区体育》周刊,炫酷的封面,光亮的纸张,清晰的照片,精细的文字,不时能听到啧啧的赞叹声。

“看看这个,这是联赛总冠军奖牌巴图鲁之盾的设计图稿。”光绪随手递给袁世凯:“戈辉还请朕颁布圣旨,确定联赛,确定奖牌,确定联赛总冠军的帝王赏,还请朕去朝阳,开赛日去踢第一脚球。”说完,转回身,走到御案后面坐下:“说说你们的看法。”

“戈辉是真能折腾啊!足球比赛有何意义呢!”那桐是真不理解,他指着体育场的照片,一脸痛惜地说道:“即使这是临时体育场,人的规模啊!得花多少银子啊!这银子得造多少枪炮啊!别忘了日本和沙俄只是败了一场,还可以卷土重来的,年轻人手里真是留不住钱啊!说不好听的,这是不务正业,耗费民脂民膏。”

其他人也频频点头,认可那桐的评价。

作为年轻人,载涛却有不同的想法:“臣弟觉得陛下可以去朝阳,这正说明了戈辉心中还是装着朝廷的,心中有陛下,陛下去朝阳,正好说明特区是朝廷的特区,特区百姓是陛下的百姓。额……”想了一下,又补充道:“很多时候,显示存在,确定从属关系,还是十分必要的。不然,时间久了,很多人真就忘记了从属关系。”

载涛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有人默默点头,表示认同。

“还有呢,别不吱声啊!让你们来,是让你们杵这儿不说话的吗?”光绪不满道。

“臣也认为涛贝勒说的有道理,陛下朝阳之行十分必要。倒不是说怕戈辉忘记陛下,而是百姓不习教化,时间久了,他们心里就只剩下戈辉了。”袁世凯说道:“戈辉经营特区数年,已经从毛头小子,成功转变成成熟的朝廷官员了,所以戈辉肯定不会忘记陛下,而且还会借陛下的势,办自己的事。就比如下个月20号的足球联赛,他完全可以自己搞,没人会说什么,相信朝廷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但是一旦有陛下的圣旨,甚至陛下亲临,那这场联赛的意义瞬间变得不一样了,不再是一个地方性质的小比赛了,是朝廷层面的,是整个大清最高层级的比赛,意义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光绪轻轻点头,马上又问:“那你说说,戈辉为什么不惜劳民伤财,也要举办这个比赛?”

袁世凯轻轻摇头,斟酌再三,还是摇头,最后叹然道:“老臣愚钝,也实在不理解,戈辉举办比赛的目的。如果为了名声,他现在全国皆知,甚至在欧美列强,都是名声响亮的。如果为了银子,那么,小小的比赛能赚多少银子,哪怕每场比赛都看台坐满,又能有多少收入呢。如果不是为了银子,他又是为了什么呢?老臣实在想不通,只能说,年轻人的想法太清奇吧!”

“臣觉得,戈辉没那么多想法,现在他们的仗基本打完了,他有时间玩点新花样了,虽然他说还要继续打,很有可能只是装腔作势给列强看的。”铁良接着分析道:“足球比赛,只能算他任性而为之的亲民之举,让特区百姓觉得,他不光能打仗,也会关心百姓的生活,足球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亲民举动。”

“也有道理”光绪轻轻点头,不咸不淡地评价,然后目光移向另外四名一直未开口的大臣:“你们以为呢?”

“臣等附议”四位大臣异口同声。

“张卿(张百熙,户部尚书),别光附议,你也说说。”光绪直接点名:“去年,在你的推动下,朝廷的户部银行与现在的特区储备银行达成了战略合作,这是很有眼光的一步棋,所以,朕相信你的眼光,很想听听你的看法。”

张百熙略作思考之后,慢慢腾腾地说道:“以老臣对特区几年发展的观察,他们几乎走对了每一步,这也是他们一直在向前发展的原因所在。”他翻开手中的《特区体育》,身着成合装的球员,抱着肩膀,倚靠在一根柱子上,英俊得让人嫉妒,他把这个页面,展示给大家看:“多帅气的小伙子,阳光、健康,有气质。”他进一步解释:“这不是一张照片,这是在展示特区百姓的风貌,展示特区的自信,在展示一条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他坦言道:“老臣衰朽,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对新鲜事物理解不了,所以不确定这个比赛的利之所在,但我相信戈辉,所以相信这里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衰朽?”光绪轻轻摇头:“朕还指望你老骥伏枥,继续为朝廷做事呢。”

“老臣,谢陛下厚爱,愿为陛下鞠躬尽瘁。”张百熙连忙说道。

“朕自从收到载泽(载泽、戴鸿慈、端方、尚其亨、李盛铎等五大臣出使西洋)从西洋发回的电文后,一直在思量着官制改革的问题,思量着成立邮传部,综理铁路、陆路、江海之交通及舟、车、道路,邮政、电话电报,以利民用,考虑让你来担任尚书。”光绪说道:“朕,相信你的能力,能办好邮传部。”

“老臣,谢陛下信任,定不负圣托。”张百熙立即表决心。

袁世凯等人惊讶不已,又羡慕不已,如此膏腴之位,陛下居然要给张百熙。

“这个事儿,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归来后再定。”光绪说道:“今天跟你提一下,就是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老臣明白。”张百熙表情恭谨,心中欢喜。

“还是说足球比赛的事儿吧!”光绪伸手捡起桌上的巴图鲁之盾的三视图,一共分成九块,最后拼合成一面盾牌,设计精美,构思巧妙,价值不菲。轻轻点头之后说道:“戈辉的请求,朕准了,正好去朝阳看看太后,也想看看这个足球比赛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真的好,朝廷也可以组织自己的比赛。”

“陛下,臣弟也想去朝阳,想进朝阳陆军讲武堂学习两年,请陛下恩准。”载涛上前一步,诚恳地请求道。

“你怎么突然有这个想法?”光绪不解。

“臣弟想为陛下分忧,然能力不足,恐负圣托,于是就想去军校学习两年。”载涛坦言道。

“也准了”光绪直接同意了,他今天心情不错。

“谢陛下恩准,臣弟一定努力学习,两年后,回来报效陛下。”载涛立即表忠心。

“咱们一家人,朕知你忠心。”光绪淡淡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