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左灵复苏 > 第181章 父子的对话

左灵复苏 第181章 父子的对话

作者:陈唐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5-23 10:49:36 来源:书海阁

站在武城侯府的角度,赵灵及靖海军在接收青莲县后所执行的“五步策略”——分化瓦解、安抚民心、吸纳人才、推行教化、建立监督机制——无疑展现了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执行力。这些策略不仅迅速稳定了青莲县的局势,还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从武城侯府的角度来看,赵灵和靖海军的行动既带来了机遇,也潜藏着风险。

东昌府的春日,天高云淡,城外的旷野上黑压压地站着六万青壮。他们衣衫褴褛,眼神或惶恐、或麻木、或桀骜,皆是风灵教裹挟的流民。如今教首伏诛,他们被武城侯世子孙先押回,生死前程,全在东昌府武城侯一念之间。

城楼上,武城侯孙佺负手而立,冷眼俯瞰这浩荡人海。身旁的谋士低声道:“侯爷,六万张嘴,六万双手,若用得好,可成东昌根基;若用不好,便是滔天之祸。”

孙佺嘴角微扬,缓缓道:“那就让他们……各得其所。”

三日后,东昌府衙贴出告示:

“凡风灵降卒,愿效忠朝廷者,可分三等录用——”

其一,精锐三千,入京为天子亲军,享厚饷,家眷受朝廷抚恤。

其二,健勇两万五千,补入武城侯麾下边军,立功者授田免赋。

其三,余者编为工程营,修水利、筑城防,三年期满,赐民籍、授永业田。”

消息一出,降卒中顿时骚动。有人嗤之以鼻,认定是官府的骗局;有人却已心动,毕竟乱世之中,能活命已是大幸,何况还有田亩可盼?

孙先亲自坐镇校场,选拔精锐。他令军士擂鼓聚众,高声道:“愿搏富贵者,出列!”

人群沉寂片刻,终于有人大步踏出——是个精瘦汉子,脸上刀疤狰狞,却昂首挺胸:“老子不想再当流寇了!要搏,就搏个前程!”

一石激起千层浪,陆陆续续,三千壮士脱颖而出。孙先满意点头,又转向剩余众人:“尔等不必灰心,武城侯爱兵如子,凡入军籍者,皆有例饷!”

两万五千人很快被整编成营,打散旧部,混入侯府精锐。剩下三万余众,则被分派至各处工地,以工代赈。

工程营的第一项差事,是疏浚会通河。河道淤塞多年,每逢雨季便泛滥成灾,百姓苦不堪言。

监工的府吏高声宣布:“每日劳作六个时辰,管两餐饱饭!干满三年,按工分授田!”

起初,降卒们怨声载道,可当第一锅热腾腾的粟米饭抬上来时,许多人红了眼眶——他们已经许久没吃过一顿安稳饭了。

渐渐地,工程营里竟也生出秩序。有人因勤快被提拔为工头,有人因手艺精湛被调去修城墙,甚至还有人偷偷学起了算账,梦想着日后能做个小掌柜。

当然,也有不服管束的刺头。某夜,几个原风灵教头目煽动暴乱,欲抢夺粮仓。可未等他们动手,就被同营的工友举报——只因告密者能减半年工期。

翌日,闹事者被当众枭首,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工地上方。府吏冷冷道:“想作乱的,这就是下场!想活命的,就老老实实干活!”

武城侯孙佺站在城头,望着远处新垦的农田和修缮一新的城墙,淡淡道:“六万人,不过三年,便成了东昌的根基。”

谋士笑道:“侯爷英明,分而化之,以利驱之,再桀骜的狼,也能驯成看家的狗。”

孙佺摇头:“不是驯,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人,终究是想活着的。”

四月的夜风裹挟着细雨,拍打着武城侯府书房的雕花窗棂。烛火摇曳,映照出墙上那张《东昌堪舆全图》,青莲县的位置被朱砂圈出,宛如一道尚未愈合的伤口。

孙佺负手而立,指尖摩挲着一枚黑玉棋子,良久才开口:“一个月后,你就要入京为质。”

孙先站在案前,目光沉静:“父亲,孩儿明白。”

“明白?”孙佺冷笑一声,忽然将棋子重重拍在青莲县的地界上,“靖海军今年扩军三千,赵灵在盐场、铁矿上的收益翻了一倍。等你再回来时,青莲县怕是要养虎为患了!”

孙先没有立即回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卷薄册,轻轻摊开在案上。那是一份《青莲县匠籍录》,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造船、冶铁、织造等各行业的能工巧匠。

“父亲,孩儿离府前,会做三件事。”

“青莲县的老工匠,传承有序,技艺精湛。”孙先的手指划过名册,“但他们却颇为遵循旧例,赵灵的新政引得不少人反感,若东昌府薪酬能高两成。”

孙佺眯起眼睛:“你想挖人?”

“不,是让他们自己来。”孙先微微一笑,“择一地匠师行会颁布新规——凡技艺精湛的匠人投奔,可择其家中一人脱离匠籍,并额外补贴安家银十两。”

“脱离匠籍?”孙佺皱眉,“这吸引力可不小,后代若能进学,科考为官亦有希望。”

“但值得。”孙先低声道,“造船、冶铁、织造,这些行业的匠人一走,青莲县的军备、商货质量必然下滑。三年后,他们的战船会漏水,刀剑会易折,而东昌府的工匠,早已改良技艺。”孙佺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可以。但此事要做得隐蔽,不能让赵灵察觉是我们推动。”

“父亲放心。”孙先合上册子,“此事由路家出面,以‘越州工坊高薪招募’为由,自然无人起疑。”

孙先又取出一张图纸,铺在案上。那是越州与青莲县交界处的水系图,其中一条新规划的“龙脊渠”被朱笔勾勒,蜿蜒如蛇。

“越州路家一直想掌控水利,但青莲县的上游水闸卡住了他们的命脉。”孙先指尖点在图上,“孩儿已暗示路紫薇与路家合作,东昌府可出面提出资助越州开凿此渠,表面上是为了灌溉,实则……”

他轻轻敲了敲图纸某处,孙佺凑近一看,发现那里标注了一个极小的暗闸符号。

“暗闸?”

“对。”孙先微笑,“平时越州可正常从青莲县引水灌溉,但若将来青莲县与东昌府敌对,只需关闭暗闸,青莲县下游的农田便会缺水。而越州,依旧能靠上游经暗渠取水。”

孙佺眼中精光一闪:“路家会答应?”

“路紫薇想要的是越州的独立,而非永远受制于青莲县的水源。”孙先淡淡道,“况且,她以为这暗闸是路家的底牌,却不知……真正的控制机关,在东昌府手里。”

孙佺大笑,拍了拍儿子的肩:“好!此计深远!”

孙先沉默片刻,终于从怀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上面刻着“先”字。

“她曾暗示:若我愿娶她,路家可助我一臂之力。”他语气平静,“于是我赠予路紫薇一模一样的信物。”

孙佺眯起眼:“你怎么回?”

“孩儿既未答应,也未拒绝。”孙先收起玉佩,“只是告诉她,若将来我能掌控东昌府,路家便是第一功臣。”

孙佺冷笑:“这丫头倒是野心不小。”

“正因她有野心,才可利用。”孙先低声道,“孩儿离府后,父亲可适当扶持路家,但绝不能让他们坐大。路紫薇若真以为能靠联姻掌控东昌府,那便大错特错。”

孙佺深深看了儿子一眼:“你倒是狠得下心。”

孙先垂眸,声音极轻:“即将为质之人,不敢有软肋。”

孙先的布局精巧,但孙佺的手段更加凌厉。

孙佺从案几下方抽出一卷厚重的奏折,丢在孙先面前。

“你以为,仅靠挖几个工匠、修一条暗渠,就能压住青莲县?”孙佺冷笑,“赵灵不是傻子,他若察觉,必会反扑。”

孙先翻开奏折,发现里面并非寻常公文,而是一份详尽的《东昌府水利疏浚方略》,末尾盖着户部、工部两枚朱印。

“这是……”

“朝廷批了。”孙佺指尖敲了敲奏折,“东昌府今年起,全面疏浚河道,扩建水闸,引沧澜江水入东昌。”

孙先瞳孔微缩:“沧澜江是东昌府域内的干流,也是青莲县上游的主水源。”

“不错。”孙佺冷笑,“水利工程,利国利民,朝廷自然支持。可一旦东昌府的水堰建成,青莲县的水量,便由我们说了算。”

孙先立刻明白了父亲的意图——阳谋。

这不是阴谋,而是堂堂正正的政令,青莲县即便知道东昌府在卡他们的水源,也无法反对。因为东昌府完全可以宣称:“我们只是遵朝廷旨意治理河道,至于下游水少?那是天灾,与我何干?”

孙佺又取出一份密报,上面记录着青莲县往年的盐税、铁税、商税数额。

“青莲县靠盐铁以及辖下的越州港起家,那我们就从根上断她的财路。”孙佺冷笑,“下月起,东昌府盐价下调三成,铁器官营,所有商船途径东昌,必须缴纳‘航道维护税’。”

“青莲县的盐商、铁商,外贸商要么亏本经营,要么改道陆路绕行,运输成本翻倍。”孙先迅速推演出结果,“长此以往,青莲县的税收必然锐减。”

“不止。”孙佺眼中寒光闪烁,“我已联络越州路家,让他们在边境设卡,严查青莲县走私盐铁的商队。抓到一家,抄没一家。”

孙先沉吟道:“但赵灵如今在青莲县威望极高,百姓未必会因税赋问题动摇。”

“所以,要让他们自己怀疑。”孙佺从袖中取出一叠文书,赫然是伪造的靖海军军需账册,上面详细记载了“虚报兵额”“克扣军饷”等条目。

“这些账册,会‘偶然’流落到青莲县的茶楼、酒肆,再由说书人编成段子,日夜传唱。”孙佺冷笑,“百姓可以忍受穷,但绝不能忍受‘不公’。”

孙先点头,补充道:“还可以收买几个青莲县的退伍老兵,让他们‘酒后吐真言’,抱怨军饷被贪。”

“不错。”孙佺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三人成虎!谣言传久了,便是真相。”

“最后一步,是让青莲县彻底孤立。”孙佺展开一张《东昌府及周边堪舆图》,指尖从淮南府、东昌府、岭南府上一一划过。

“越州路家已站在我们这边,岭南府知府贪财,我已备下黄金万两,只待他点头。”孙佺冷笑,“至于淮南府……他们应付风灵教残党尚且自顾不暇,流匪遍地,商路几乎断绝。”孙先沉思片刻,道:“父亲是想让周边州县联合对青莲县实施贸易封锁?”

“不止。”孙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要让青莲县的商船出不了海,盐铁卖不出去,连粮食都难以自给。三年之内,赵灵要么低头,要么……被百姓推翻。”

烛火渐暗,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孙先缓缓起身,衣袖带起案几上的一缕檀香,向父亲深深一揖:";父亲之谋,孩儿受教。";

*孙佺凝视着儿子年轻却已显沉稳的面容,忽然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初次入京为质时的模样。他伸手拍了拍儿子的肩,语气罕见地柔和了一分:";你此去京城,尽管凶险难测,但不必妄自菲薄。";侯爷的手指微微用力,";记住,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要活着回来。";

书房角落的铜漏滴答作响,孙佺转身从博古架上取下一个鎏金木匣。匣子开启时发出";咔嗒";轻响,露出里面一枚古朴的青铜虎符。";这是京城那位送给你的信物,你带在身上。";他将虎符郑重放入孙先掌心,";若事不可为,切记莫强求!但凡东昌府的根基不垮,你回来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孙先感受着虎符冰凉的触感,上面细密的纹路仿佛刻着百年权谋的印记。他抬头时,烛光在眼中映出两点星火:";孩儿明白。";声音不重,却让案上的地图无风自动,青莲县的位置在羊皮纸上微微隆起,像道未愈的伤疤。

孙佺最后看了桌上的地图,忽然冷笑:";赵灵以为,她凭借靖海军割据青莲县就能享一世太平。";老侯爷的指尖划过地图边缘,那里用银线绣着波涛纹样,";可惜啊,这世上能伤人的...";他猛地攥拳,袖中暗藏的机关";咔";地弹出一柄薄如蝉翼的袖刀,";不只有钢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