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35章 根本原因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35章 根本原因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这几日,诸多将领纷纷主动请战,可都被江宁给压了下来。

江宁只是带着大家每日探讨如何攻打奢崇明,却始终不提及何时出兵,急得几人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只有秦良玉若有所思,似乎隐隐明白了这位江大人的意图。

此时,蜀王朱至澍被朱由检逼得躲在王府里装病,不敢露面。

而蜀王府中那些通敌卖国、向叛军贩卖粮草的宗室,也被朱由检处置了。

江宁这边,也准备开启下一步计划。

看着神情急切的杜文焕、曹文昭,还有赵率教三人,江宁笑着安抚道:“三位稍安勿躁,本官问你们个问题,奢崇明为何胆敢起兵反叛?”

杜文焕思索片刻后,说道:“奢崇明早有谋逆之心,如今趁朝廷在辽东与建奴交战,兵力分散,才敢趁机举兵作乱。”

曹文昭沉思一阵后接着说:“朝廷与土司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这些土司传承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在当地俨然是土皇帝,有些还自封王号。

自大明开国,太祖、成祖两朝推行改土归流,削去他们的王号,大力整改,这才使得土司势力被极大削弱。

但他们因此对朝廷心怀不满,所以一有机会就想作乱。”

江宁听后点了点头,此时只剩下赵率教还未发言,江宁笑着看向他:“老赵,你有什么看法?”

赵率教沉默片刻,缓缓说道:“凡事皆有因果。

万历年间,播州土司杨应龙就趁机叛乱,后来被朝廷平定。

如今奢崇明造反,贵州土司安邦彦也有反叛之意。

究其根源,是他们并未从心底将自己视作大明的子民,故而滋生二心。”

江宁点头认可,又把目光投向秦良玉:“秦总兵,你也说说。”

秦良玉面露难色,江宁见状,笑着鼓励道:“秦总兵,但说无妨。”

秦良玉这才点头开口:“土司与朝廷之间的矛盾的确由来已久,不过自太祖、成祖两朝至今二百余年,矛盾与仇恨已逐渐淡化。

然而,朝廷推行改土归流的效果一直不尽人意。

归根结底,是流官掌权后对土司进行压榨,致使双方矛盾不断激化。

别的地方末将不敢妄言,单说四川,诸多土司自万历年间起,便屡遭地方官府的压榨剥削。

这才导致土司与朝廷之间渐生嫌隙,矛盾愈发激烈,最终酿成今日之祸。

当然,奢崇明、安邦彦这两个逆贼本就心怀反意,便趁着这种局势举兵叛乱,祸乱一方。”

江宁听完,再次点头:“秦总兵,一下就说到问题关键了。”

这时,江宁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说道:“朝廷对土司向来心存顾虑,而土司与朝廷也始终貌合神离。

追根溯源,是朝廷一味推行改土归流,然而流官掌权后却对土司肆意压榨,致使双方矛盾不断激化,如此又怎能和睦共处?

本官这几日之所以一直压制着大家,不发兵攻打重庆,是因为本官收到密报,奢崇明已然联络了十几家土司为其效力。

所以,本官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等那些死心塌地跟着奢崇明的土司全部浮出水面,届时我们发兵,将其一网打尽。

至于那些并未参与作乱的土司,我们则实行怀柔政策。

同时,本官会对整个四川官场进行清洗,以此向这些土司表明朝廷一视同仁的态度。

恩威并施,才是上策。

否则,即便我们今日发兵剿灭了奢崇明,明日其他土司又跳出来作乱,难道我们能一口气踏平西南四省,将所有土司都灭掉吗?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众人听了江宁这番话,这才明白他的用意,望向江宁的眼神中纷纷流露出敬佩之色。

就连秦良玉也不禁暗自感叹,这位江大人果然是打算从根本上消除土司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与隔阂,所以才准备恩威并济。

这时,江宁笑着对秦良玉说道:“秦总兵,听闻令兄秦邦屏将军久经沙场,征战无数,且对朝廷忠心耿耿。

所以,本官前几日已向陛下上奏,保荐令兄为四川副总兵,协助杜总兵稳定四川局势。”

听到江宁的话,秦良玉微微一怔。

她着实没想到江宁会保荐自家兄长担任四川副总兵,赶忙开口说道:“末将代家兄谢过江大人。”

江宁笑了笑,说道:“其实要说感谢,也是本官感谢秦总兵才对。

秦总兵应该知晓,本官在京城除了担任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还总督京营。

京营沿用太祖年间的卫所制,如今京营十七万人马,共分九卫,归五军都督府管辖,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为首,直接向皇上负责。

如今,五军都督府已有四位左都督到任,唯独还差一位后军左都督。

所以,本官向陛下保举秦总兵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待四川战事平定,便与本官一同前往京城述职。”

听到江宁的话,秦良玉愣住了。

她万万没有想到,江宁竟然会保举她为五军都督府后军左都督。要知道,如今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含金量极高,远非前些年那种形同虚设、随便谁都能挂职的职位。

如今,五军都督府中军左都督是江宁,前军左都督是英国公张维贤,左军左都督是沙场名将陈策,右军左都督同样是水战名将沈有容,而后军左都督之位一直空缺。

为此,许多人都在猜测,究竟谁会成为这最后一位幸运儿。

秦良玉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人竟然会是自己。

但她仍开口说道:“末将何德何能,担此重任,还请江大人向陛下上书,末将愿为陛下镇守四川,至于后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还请另选贤能。”

江宁闻言,笑着说道:“秦总兵不必如此谦虚。

放眼整个大明,若秦总兵都不足以担任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恐怕就再无人能够胜任了。”

听到江宁如此说,秦良玉便不再推辞,说道:“既然如此,那末将就多谢江大人举荐之恩。

今后,末将必定效忠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时,江宁再度开口说道:“秦总兵,本官收到密报,贵州水西土司安邦彦即将举兵叛乱。

烦请秦总兵修书一封,让令兄秦邦屏将军率领白杆兵前往贵州,协助贵州总兵鲁钦抵御安邦彦。”

秦良玉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大人放心,末将稍后便修书一封。”

江宁笑了笑,说道:“本官稍后会下发公文,调拨足够的钱粮、军械给白杆兵,以确保贵州之行一切顺利。”

紧接着,江宁又开口问道:“秦总兵,本官还不知,如今你麾下有多少白杆兵?”

秦良玉听到江宁的询问,开口答道:“回大人,末将麾下原有3万白杆兵。

前些时日,奢崇明攻陷重庆之时,因敌方使用火器,损失了2000人马,如今仅剩2万8000人。”

江宁闻言,心中暗自叹息。也难怪这位历史名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坐镇四川,归根结底,手中兵马有限。

虽获得诸多殊荣,但因为出身问题,朝廷始终对她有所提防,不肯放权。

3万人马听起来不少,但与他人相比,确实拿不出手。

就连只会夸夸其谈的袁嘟嘟,督师之时都能掌管十几万兵马,坐镇皮岛的毛文龙麾下,也有七八万兵马。

随即开口说道:“秦总兵,本官现在允许你将白杆兵扩充至5万。

稍后军饷、钱粮,本官会一并拨下,足够5万大军一年的开销。”

听到这话,秦良玉当场愣住了。

她没想到这位江大人竟如此大胆放权,赶忙行礼说道:“末将多谢江大人!”

江宁笑了笑,并未多言。

此时,站在一旁的曹文昭和赵率教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他们心中明白,看来江大人早就有意重用这位秦总兵了。

这也恰好印证了他家之前的猜测,五军都督府最后一位左都督的位子,就是为秦总兵预留的。

不过,他俩倒也没有太过羡慕。

毕竟他们原本在辽东,不过是参将、游击,手底下只带着几千兵马。

被江宁调回京营之后,一路破格提拔,如今更是挂着右都督的头衔,这提拔速度堪称火箭般迅速。

而且他俩都还年轻,当下需要做的就是多立战功,将来五军都督府左都督的位子,必定也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

鉴于接下来与奢崇明以及其他十几家土司的对战,大多会在山地展开,然而京营将士并不擅长山地作战。

为此,江宁特意安排秦良玉从麾下白杆兵中挑选精悍之士,分别派往京营各军之中,对京营将士进行指点,提升山地作战的能力。

同时,江宁又从此次大军出征所携带的各类火器中,分拨出一部分给秦良玉,让白杆兵能够尽快熟练掌握火器作战技巧。

如此双管齐下,江宁期望接下来的大战能够进展得更加顺利。

一时间,成都城内外的军营之中,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训练景象。

士兵们不辞辛劳,日夜操练,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

整个成都城,都被一种大战前夕的忙碌氛围所紧紧笼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