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272章 入贵州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272章 入贵州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数日之后,远在成都的江宁收到锦衣卫送来的情报,一颗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虽说江宁此前已做了万全准备,甚至不惜动用隐藏在暗处的锦衣暗卫,和自己百岁高龄的好师傅神虚子。

但在未得到确切消息之前,心中始终忐忑不安。

毕竟他能做出这么多事,全靠着朱由校在背后的默默支持,要是朱由校这个关键“水晶”被爆了,那江宁可就真就连哭的地都没了。

江宁兴奋地对身旁的李若琳说道:“老李,如今京城那边总算是彻底解决了,朝堂上的东林党人,还有那些心怀不轨的勋贵,都被一网打尽。”

李若琳接过密报,仔细看了起来,随后笑着回应:“这还得多亏陛下圣明,以及大人您的未雨绸缪啊。”

江宁笑了笑,说道:“我也不过是运气好,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

真没想到**星和叶向高胆子这么大,竟敢在京城公然发动叛乱。

好在皇上英明神武,把这群乱臣贼子都收拾了。

如今京城局势稳定,接下来咱们也该准备前往贵州了。

如今安邦彦把贵州局势彻底搅乱。”

紧接着,江宁又对李若琏吩咐道:“老李,立刻从查抄贪官污吏所得的银子里,拨出一部分交给巡抚朱大人。

让他用这笔钱为大军在四川境内向百姓采购军粮。

毕竟接下来的日子还长,这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粮草消耗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若琏赶忙点头,随后匆匆离去。

此时,江宁转身看向挂在墙上的地图,目光落在贵州和云南的区域,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心中暗自思忖:这下可以腾出手来收拾安邦彦了。

安邦彦的利用价值已经榨干,而且他在贵州闹出的动静,可谓是超额完成了“任务”。

随即,江宁的目光又转向山东的地图,嘴角不禁再次上扬,喃喃自语道:“我筹谋这么久,如今京城东林党人的谋逆之乱已被彻底平定,西南局势也尽在掌握之中。

接下来,就看山东这颗棋子能发挥多大作用了。”

与此同时,江宁不禁感慨起来:“曾几何时,我江宁也是赏罚分明,从不牵连无辜。

可身处高位后,很多事情身不由己。

如今,这一件件、一桩桩大事都办成了,可其中又牵扯了多少无辜之人的性命呢?

我对此却无能为力。

在朝为官,身处高位,就如同乘船,表面上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很多时候,只能随波逐流,难以做到尽善尽美。”

江宁开始理解起当年的严嵩和张居正。

“屠龙者终成恶龙”,并非是他们忘却了最初的理想与抱负。

就拿严嵩来说,年轻时初入朝堂,两袖清风,一身傲骨,还与有“圣人”之称的王阳明是至交好友,二人时常一同探讨学问、坐而论道。

后来因不满刘瑾专权,他一气之下辞官回家,闭门读书长达十年。

可最后,却变成了自己年轻时最痛恨的样子,也落得了个千古骂名。

张居正同样如此,他为大明造就了中兴盛世,死后却惨遭清算,饱受诟病。

真正能做到让所有人称赞的,大概只有海瑞了。

但海瑞和张居正又大不相同,海瑞是为天地立心之人,张居正则是为生民立命之人。

海瑞孤高耿介,力求维护世间的道德水准。

张居正推行革新,只为确保世人能更好地生存。

江宁忍不住思索,多年以后,世人又会如何评价自己呢?

是千古奸佞,还是治事能臣?

………

十日之后,方孝忠率领着一批赴任的官员抵达成都。

江宁也趁机向方孝忠详细询问朝堂当下的最新情况。

听完方孝忠的讲述,江宁也彻底放心下来。

当即便传令卢象升、曹变蛟二人,让他们着手整顿兵马,准备开拔前往贵州。

同时,朱燮元妥善安置一众官员,让他们分别前往四川各地任职。

之后,又将朝廷关于土司任职的文书,一一派发到各位土司手中,催促各地土司尽快赴任。

…………

又过了十日,江宁带领着李若琏、曹变蛟、卢象升等人,统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成都,向着贵州进发。

四川巡抚朱燮元与蜀王朱至澍,还有四川总兵杜文焕亲自出城相送。

临别之际,蜀王朱至澍拉着江宁的手,又是往他手里塞一堆东西,嘴里更是忍不住反复叮嘱道:“江大人呐,当初你答应本王的事情,可千万不能忘了!

本王就在成都,不管风里雨里,都盼着你的好消息呢!”

江宁自然明白蜀王朱至澍说的是,移藩海外的事情。

于是,江宁再三向朱至澍保证,随后才率领兵马,踏上征程,队伍浩浩荡荡地远去。

贵州之地,山貌地势极为复杂,其道路的险峻与繁复向来闻名天下,素有“望山跑死马”的说法。

贵州境内土司众多,且派系错综复杂,较之于四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遥想当年,太祖朱元璋建国之初,设立三宣六慰,其管辖范围极为广阔,诸多如今的东南亚小国都在其中。

总面积一度达到八十万平方公里。

到了永乐年间,更是增设底马撒宣慰司、底兀刺宣慰司、大古刺宣慰司,以及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势力范围占据了大半个中南半岛,总面积更是飙升至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土木堡之变爆发,大明局势急转直下。

缅东吁王朝迅速崛起,与此同时,大明国力逐渐衰退,财政捉襟见肘,军事力量也不断削弱,对这些边远地区渐渐失去了掌控能力。

至万历年间,三宣六慰竟彻底被缅国侵吞。

不仅如此,缅国还不断侵扰、吞并大明边境上那些效忠朝廷的土司,

致使大明疆土日益缩水。

再加上云南黔国公府的势力逐渐衰弱,这使得云贵两省的土司们纷纷心怀异志,不再愿意接受朝廷的管辖,甚至公然抗拒朝廷政令。

但如今江宁来了,暂且不说重新收复三宣六慰,至少也要将西南数省那些心怀不轨的土司全部整治了,坚决把改土归流推行到底,彻底掌控西南数省,以为将来开疆拓土做准备。

至于那些胆敢侵吞大明领土的小国,江宁可不会惯着。

若是他们还敢在自己面前肆意妄为,伸手挑衅,江宁定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的脑袋一般,绝不留情。

原本仅有六百里的路程,江宁率领大军却足足走了一个多月,而且这还是加速行军的速度。

原因无他,只因道路实在难行。

江宁入川之时,天寒地冻,而如今四个月过去,天气已经变暖。

终于,在天启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这天,大军赶到了贵阳。

此时,大军已是人困马乏,如同一群难民,士气低落。

贵州巡抚王三善与素有“西南诸将之冠”美誉的贵州总兵鲁钦,亲自出城迎接。

江宁原本觉得自己一路赶来已够狼狈,可看到王三善和鲁钦时,他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地方。

眼前这两人,一个像落魄的县令,一个似地方卫所的千户。身着短袍,铠甲破旧不堪,整个人毫无精气神。

若说江宁率领的兵马看着像难民,那王三善和鲁钦简直就是活生生的两个叫花子。

就连身旁的李若琏、卢象升、曹变蛟见了,也不禁眉头紧皱。

察觉到江宁的疑惑,王三善尴尬地笑着解释道:“贵州地方贫瘠,土司众多,税收微薄。

这些年,加上朝廷国库空虚,一直无力对贵州进行大力扶持,所以才落得如今这副模样。

若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总督大人海涵。”

江宁听闻,心中明白王三善和鲁钦的难处,遂笑着说道:“王大人、鲁总兵,不必如此客气。

你们的艰难处境,朝廷和陛下早已知悉。

这不,本官刚把四川奢崇明的事情解决完,就赶来帮你们了。”

王三善闻言,心中暗自思忖:这江大人,果然如传闻中那般手段狠辣,绝非善类。

奢崇明早就有机会被解决,可这位四省总督江大人却放任他在四川境内肆意折腾,直到把他的价值榨干,才一举拿下押往京城。

估计这会儿,奢崇明都已经到阎王殿报到了,运气好,说不定连奈何桥都过了。

如今在贵州,恐怕又要故技重施,这让身为贵州巡抚的自己倍感压力。

鲁钦倒不像王三善想得那么多,他只有一个念头:如今朝廷大军来了,自己终于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不然就贵州这艰难的局面,就算把中山王徐达、开平王常遇春、岐阳王李文忠这三位请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他鲁钦呢。

随后,江宁上前与二人寒暄一番,便下令大军在城外驻扎。

接着,又命人去请秦良玉、朱由检,还有老魏前往贵阳议事。

进入城中后,江宁看着还算繁华的贵阳城,心中稍感宽慰,庆幸这里并非自己想象中的蛮荒之地。

只见城中不少百姓的衣着与他们一行人差异颇大,江宁知道这些是贵州本地的土民。

这里的女子穿着尤为大胆,露着胳膊和小腿。

虽说比起后世的穿着开放程度差远了,但在大明时期,也算是十分大胆的了,由此可见西南地区民风之彪悍。

谁知,几人正走着,却听到前方一阵吵闹声。

江宁见状,刚要开口询问,鲁钦已领着兵马迅速赶了过去。

不多时,江宁等人也赶到现场。

只见一位老者带着一名小姑娘跪在一旁,浑身瑟瑟发抖。

老者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显然是被人毒打过。

而旁边站着数位穿着打扮颇为花哨的男子,其中一名青年正与鲁钦针锋相对,毫无惧色。

鲁钦气得满脸通红,却又没有任何动作。

江宁见状,赶忙下马,走上前去问道:“鲁总兵发生何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