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30章 大明皇家科技院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第30章 大明皇家科技院

作者:终南九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3 16:43:48 来源:书海阁

感谢:走过深深的草丛,送来的为爱发电。

江宁瞅准时机,又向朱由校讨要大明商会的招牌,。

朱由校满脸疑惑,问道:“江兄,这大明商会的招牌朕可以赐给你,可你总得跟朕说说,要这招牌打算干啥吧?”

江宁便把自己与钱家父子合作的事儿,简单跟朱由校讲了一遍,并表示会有皇帝五城股份。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说:“行,既然江兄你都这么说了,还愿意给朕分五成干股,那朕肯定支持你。”

说完,朱由校走到御案前,提笔写下“大明商会”四个大字,接着盖上自己的印章,递给江宁。

江宁接过墨宝,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心里琢磨着,凭自己的本事,不出几年,大明商会肯定能遍布大明各地。

到时候,毫不夸张地说,商会能日进斗金。

分给好兄弟朱由校五成干股,钱家拿一成,自己还能拿四成,这可不少了。

这时,朱由校略带不好意思地开口:“江兄,朕觉得就写了四个字,就占五成干股,怪不合适的。

朕一会儿让方大伴从内库拿一百万两银子给你,就当是朕的入股钱。”

江宁一听,没想到向来抠门的朱兄居然愿意掏银子,赶紧笑着说:“既然如此,那臣就多谢陛下了。”

朱由校一脸肉疼地叮嘱:“江兄啊,朕这些银子,可都是省吃俭用,一个铜板一个铜板攒下来的,你可一定要省着花。”

江宁赶忙认真回应:“陛下放心,臣一定把银子花在刀刃上。”

就在这时,方正化进来禀报:“三位阁老已在殿外候着。”

朱由校点点头,方正华便将内阁三位阁老请了进来。

打头的是孙承宗,后面跟着袁可立和薛国观。

三人一进殿就跪倒在地,朱由校让方正华赐座、上茶。

孙承宗拱了拱手,开口问道:“陛下传臣等前来,所为何事啊?”

这时,朱由校开口说道:“前些日子,朕听闻工部官员贪污**,致使兵杖局打造出来的火器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都成了没用的摆设。

朝廷每年还得为这事投入大量银子。

朕便让锦衣卫指挥使江宁彻查此事。

没想到,整个工部九成官员都参与其中,涉案金额巨大,就连左右侍郎也贪了不少银子。

如今,江爱卿已经奉朕的旨意,把这些官员全都关进诏狱了。

朕找三位阁老来,就是想和你们商议一下,给工部补充官员的事儿。”

听到这儿,孙承宗一个踉跄,差点没站稳。

赶忙问道:“陛下,您的意思是,如今工部九成官员都被抓了?”

朱由校神色平静地点点头。

孙承宗脸色变得很难看,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事太过重大。

工部乃是六部之一,如今整个衙门九成官员被抓,这可是一件惊天大案啊!”

朱由校神色平静,语气沉稳地说道:“确实是一件惊天大案,可这案子铁证如山 。”

说罢,便将江宁搜集的那些官员罪状一股脑儿递给了孙承宗。

孙承宗接过罪状,逐一审视,看完之后,他的双手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他不禁苦笑着轻叹一声,而后说道:“陛下,您找臣等前来,想必是为了商量工部重新选拔官员一事吧。”

朱由校微微点头,淡然说道:“说的不错,工部虽然九成官员被抓,但衙门仍得正常运转,所以找三位爱卿来,就是让你们商议一下补充工部官员的人选。”

说到这儿,朱由校又补充道:“如今吏部还有许多尚未授职的进士,你们可以从中选拔一部分人才来填补工部的空缺。”

孙承宗沉思片刻,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即刻回去与吏部尚书杨鹤杨大人商议,从往年的进士里择优挑选,充实工部。”朱由校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袁可立突然开口:“老臣斗胆,敢问陛下,此次工部官员贪污一案,打算如何处置?

又交由谁来办理呢?”

朱由校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证据确凿,那就按规矩办事,该抄家的抄家,该杀头的杀头。

朕本打算把这件案子交给东厂魏忠贤和锦衣卫指挥使江宁去办。 ”

听到这儿,袁可立再次开口:“启禀陛下,若是交给魏公公和江大人,恐怕会引来朝臣们的非议。

江大人先斩后奏,将工部官员全部抓进诏狱,已然惹得众臣愤怒。

老臣建议,由刑部牵头,锦衣卫和东厂从旁协助审理此案。

如此一来,即便朝臣们心中不满,面对铁证如山的罪证,也只能无奈接受 。”

朱由校闻听此言,陷入了沉默。袁可立见状,赶忙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办事向来秉持公正,绝无徇私舞弊之举。”

朱由校赶忙出声安慰:“袁爱卿,并非朕担忧爱卿执法不公、徇私舞弊。”

随后,朱由校叹了口气,说道:“如今,东林党的官员大多已被朕逐出朝堂。朕一直担心,若把这些事过多牵扯到内阁与六部,会给东林党人卷土重来的机会。

朕是怕袁爱卿你督办此案,会招来东林党人和言官们的恶意攻击与诋毁。

毕竟有时候,说的人没别的意思,但听的人却会往歪处想啊。”

听闻此言,袁可立捋了捋胡须,哈哈大笑道:“陛下放心,正因如此,老臣才提议让锦衣卫和东厂从旁协助,好帮老臣分担些压力。”

朱由校原本还担心魏忠贤应对不好,会让江宁受到牵连。

但此刻袁可立主动站出来承担重任,朱由校心里的顾虑打消不少。

欣然点头同意:“既然如此,那就交由爱卿督察查办,锦衣卫从旁协助。”

这时,袁可立忽然转头看向江宁,问道:“江大人为何突然对工部开刀呢?”

江宁拱手,笑着回答:“本官也是奉旨办案。”

袁可立听闻,哈哈大笑起来,接着说道:“江大人啊,皇上若下发圣旨,内阁都会有记录,司礼监也会存档,可内阁并无相关记载。”

江宁赶忙辩解道:“本官奉的是陛下的口谕,属于密旨。”

袁可立听了,笑着说:“江大人,这些话,那些御史言官可不会轻易买账啊。”

随后,朱由校赶忙开口道:“朕这就重新补一道旨意。

孙师傅,还得麻烦你帮忙把这事处理妥当。”

孙承宗捋了捋胡须,点点头说:“陛下放心。

不过司礼监那边……”

朱由校朝着方正化使了个眼色,方正化瞬间心领神会,赶忙跪地说道:“老奴明白,老奴这就去办。”

最后,孙承宗也满脸好奇地转头看向江宁,问道:“江大人,老夫也很纳闷,你怎么突然就对工部下手了呢?”

江宁知道再装下去就没意思了,便将工部工匠如何遭受欺压,甚至到了卖儿卖女这般悲惨境地的事情说了出来。

几位内阁大臣听后,纷纷忍不住叹息。

朱由校更是气得双眼冒火,毕竟他的爱好就是做木工,也算是半个手艺人,而工部工匠也算是他的“同行”。

一旁的薛国观赶忙站出来,满脸钦佩地说道:“江大人体恤工匠们的艰难处境,这等胸怀,真是宅心仁厚啊!”

说罢,他转身面向朱由校,恭敬地拱手行礼,接着说道:“陛下圣明,下令将这群贪官污吏一网打尽,必定能让百姓们对陛下感恩戴德。

陛下这一举措,实乃为江山社稷谋福祉,为黎民百姓伸正义啊!

百姓们定会铭记陛下的大恩大德,更加拥戴我大明王朝。”

眼见薛国观站出来给自己帮腔,江宁微微一笑。

这时,孙承宗面色凝重且复杂地说道:“江大人,你此次能帮工匠们解一时之困,却难以保他们一世无忧。”

江宁一脸疑惑,问道:“孙阁老,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孙承宗缓缓解释道:“自本朝太祖皇帝定下规矩,士农工商阶层分明。

匠户们世代承袭,不得参加科举,也不能经商,这样的制度一代传一代。

此次你虽惩治了这些贪官,可往后又当如何?”

江宁听完,不禁眉头紧锁,孙承宗所言句句属实,毕竟自己身处的是等级森严、人吃人的封建时代,种种制度弊端根深蒂固,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

随后,江宁一脸郑重地说道:“工匠们的地位实在太过低下。

他们当中有不少能工巧匠,不仅研制出百姓日常所需的物件,还助力大明打造火枪火炮,抵御外敌。

要是他们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得以全身心投入工作,那制造出来的火枪火炮威力必定更加强劲。

如此一来,日后大明将士便能少流些血,多歼灭一些敌人。”

朱由校不禁微微点头,就连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也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江宁所言的确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横亘在众人面前的祖制,却仿佛一条难以逾越的天渊,令众人一时间心生无力之感。

朱由校咬了咬牙,“朕这就下旨废除匠户们的世袭制,从今往后改为招募制。”

这时,一旁的孙承宗赶忙劝阻:“陛下,如今时机还不成熟,您要是贸然下旨,必定会引得朝臣纷纷上书弹劾。”

朱由校听后,陷入了沉默。

这时,江宁突然灵机一动,开口道:“陛下,咱们不妨换个思路。

陛下可以下旨成立一座大明皇家科技院,把那些能工巧匠都召集进去,让他们专心研制火枪火炮。

只要他们有成果,就授予相应官职,以此提高他们的地位和待遇。

至于工部兵杖局,也改成招募制。

这么一来,原有的工匠们地位得以提升,就会更用心为朝廷效力;新招募的工匠要是觉得受到不公平对待,随时可以离开。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由校听了,不住点头,接着转头问:“孙师傅,内阁对此意下如何?”

孙承宗、袁可立和薛国观三人凑到一起,小声商议了片刻。之后,孙承宗代表发言:“陛下,臣认为此法可行。”

薛国观和袁可立也跟着点头,附和道:“臣等同样觉得此法可行。”

最后,朱由校下定决心,说道:“那朕这就下旨成立大明皇家科技院!”

接着,江宁又详细补充了一些具体细节,在场众人,包括大明天子朱由校,都不禁连连点头。

随后,内阁三位大臣起身告辞,回去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这时,江宁刚想悄悄溜走,就被朱由校叫住:“江爱卿,你先别走,朕还有事跟你说。

过几天,你和礼部尚书顾炳谦帮朕去纳征,你可要准备周全了。”

江宁听明白了,这是帮皇帝去下聘礼,赶忙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给陛下把好关。”

朱由校又开口询问:“武举恩科的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

江宁一下子愣住了,居然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朱由校有些疑惑:“朕下旨让英国公张维贤和定国公徐希,担任恩科武举的副考官,他们难道没找你沟通?”

江宁满脸疑惑地说:“陛下,臣完全不知道这事儿啊!”

听到这话,朱由校顿时火冒三丈:“朕几天前都下旨给他们了,他们到现在居然都没找你,竟敢把朕的圣旨当成儿戏!

朕看他们两家是不想好好过日子了!”

江宁满心纳闷,心想皇帝下了旨意,这两位当朝国公怎么敢如此摆架子?

稍作思索,他心中有了大概猜测。毕竟自己如今名气仅次于魏公公,说不定这两位国公爷对自己存在误会。

但当务之急是办好正事,于是他赶忙说道:“陛下,既然两位国公没来找臣,那臣回头主动去找他们,商议商议武举的相关事宜。”

朱由校却不乐意了,一掌拍在桌子上,怒声道:“他们俩要是不想干,那就别干了!

朕把他们的差事一撸到底,就让他们在家好好养老!

回头朕再帮你重新挑选两个得力副手。”

江宁无奈地耸了耸肩,他对这些倒也不太在意,随后行礼告退。

随后,江宁慢悠悠地朝着宫外走去,心里想着,接下来自己清闲的日子算是彻底到头,该忙起来了。

此刻,在那内阁值班房中,三位大学士对江宁今日的所作所为都震惊不已。

孙承宗率先开口道:“原本我还觉得江大人做事沉稳,没想到到底还是年轻人的做派,这次竟直接把六部之一的工部给搅得天翻地覆。

那些御史言官,还不知道要怎么激烈地弹劾他呢。”

袁可立开口说道:“但不可否认大人的出发点是对,更何况今日江大人提出提高工匠待遇的法子,实在是高妙。

任凭我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此周全之策。

这位江大人,当真是一位鬼才啊!”

这时,作为江宁小弟的薛国观立刻表态:“首辅大人,您这话可不对。

江大人查办都是铁证如山,那些御史言官再厉害,难道还能颠倒是非,把黑的说成白的不成?”

袁可立也跟着点头:“薛阁老说得在理。

以往咱们做事太过墨守成规,总是被各种规矩束缚手脚。

但这位江大人明显不按常理出牌,比那东厂魏忠贤强多了。”

提到魏忠贤,三人不禁一阵感慨。

孙承宗开口说道:“原本我瞧那魏忠贤,觉得他是心狠手辣、做事不择手段之人,还忧心圣上对他一味纵容,恐怕日后会祸乱朝纲。

没想到最近这魏忠贤居然开始动起脑子,懂得给自己积攒名声了。”

袁可力微笑着说:“关于这件事,外面议论纷纷,肯定和这位江大人脱不了关系。

不过这样倒也不错,魏忠贤积攒了些好名声,也有助于彰显天子圣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