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228章 廷议,谁赞成、谁反对

“回监国”

低着头的巩昌王白文选,被点名后,猛的抬起头,睁大双眼,深吸一口气,慢慢的站出来。

看着上面一脸淡定从容的岷王监国,沉思了一下,躬身行礼道:

“微臣认为鞑子驻扎在镇南州,还有几万精锐人马,不容小觑,随时可能再次发兵滇西”

“陛下西狩缅甸,晋王陈兵铜壁关,也需要足够的粮饷兵马,伺机营救”

说完以后,身材高大威猛的白文选,拱了拱手,腿脚微微瘸着,再次回到位置上站好,低头不再言语。

心中暗忖,这个岷王监国,跟那个永历朱由榔,完全就是两种人。

一个胆小懦弱,毫无主见,耳根软容易被人把控,一个威风凛凛,胆大心细又淡定从容,给人一种老谋深算、胸有城府的感觉。

“嘿嘿”

岷王朱雍槺,看着这个老武夫如此作风,眉头一挑,嘿嘿一笑,点了点头,也不再追问。

心里却不停的在暗骂,你个老武夫兵痞,曾经的沙场猛将,年纪一大就进化成老狐狸了。

其实这个白文选,在朱雍槺的眼里,印象非常不好,甚至很差,因为这个家伙名列满清贰臣传。

巩昌王白文选,身为异姓郡王,大西军的二把手,一败再败,在大理的时候劝谏李定国撤离,导致永昌朝廷陷入危局。

在永历留守朝廷濒临绝境,最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又抛下李定国,投降满清鞑子,导致李定国忧愤而死。

“启奏监国”

就在这时,左侧第六个的兵部尚书孙顺,突然站了出来,打量了一下内院,再回过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岷王监国,躬身行礼道:

“岷王府,人丁众多,宅院狭小,不宜居住和处理朝政,应尽快迁往府衙”

他这个兵部尚书,很明显有了危机感,岷王监国太强势了,像他这种三不靠的人,心里最没有底,这时候站出来提议搬迁住所,也是想讨好朱雍槺。

这个岷王府,就是王府右长史杨昌业的宅院,当初朝廷刚刚迁入永昌的时候,算是暂时借住而已。

今天的廷议,官员的数量太多,王府客厅都不够用,只能在内院摆开架势,作为临时开会场所。

“恭请监国迁居府衙”

“恭请监国迁居府衙”

“恭请监国迁居府衙”

孙顺的话音刚落,众人才反应过来,张佐宸、王应龙、刘震、胡璇、杨昌彦等人,纷纷站出来,想让岷王监国搬迁住址。

岷王府派系的人,想法很简单,反正皇帝朱由榔不在国内,永昌府衙(临时行宫)也是空着,还不如搬进去居住办公。

岷王朱雍槺,听到这个,也是一个愣神,他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个。

环顾四周,看着岷王府派系期待的目光,还有旁边跃跃欲试的王妃,摇了摇头,有点无奈。

眯着眼,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兵部尚书孙顺,这是个偷鸡的家伙啊,脸色一正,缓缓说道:

“孙尚书,诸位的好意,本王心领了”

“天子失国,朝廷举步维艰,人心惶惶,军队粮饷不足,士气不振”

顿了顿,脸色逐渐阴沉下来,环顾堂下的众人,表情肃穆,厉声说道:

“当务之急是筹措粮饷,勤俭节约,整兵待战,尽快把鞑子赶出去”

“至于奢靡铺张,贪图享乐的事情,以后就不用提了”

果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个堂堂的兵部尚书,不想着带兵打仗,整顿军队,尽搞些蝇营狗苟的腌臜事。

心中感叹,永历的留守朝廷不行啊,风气不正,这是逼着他出手整顿啊。

“监国英明”

“监国威武”

堂下的几十个朝廷官员,岷王府的核心成员们,听到岷王带着警告的言语,纷纷表情一怔,站出来大声说道。

永历朝的重臣们,更是脸色一凝,心中暗道,这个岷王监国当真是与众不同啊,非常有主见。

“宣吧”

半晌后,朱雍槺看着左侧的朝臣们,越看越不是滋味,回过头,对着近侍小李子,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苦心孤诣那么长时间,胸有城府的他,早就准备好了,这样的朝廷,到了下手整顿的时候了。

“诺”

听到指令的小太监李安,浑身一震,低声回了一句,然后掏出一沓宣纸,迈着坚定的步伐,小步疾行来到前面。

深吸一口气,涨红着脸,对着一大帮朝廷重臣和岷王府的文武,操着尖锐的嗓子,微微颤抖的大声念道:

“岷王有旨”

“兵部尚书孙顺,尸位素餐,畏鞑子如虎,擅自脱离朝廷,降为兵部右侍郎,以观后效”

“原通政司右通政邹简臣,通晓军事,战功彪炳,接任兵部尚书”

“工部尚书王应龙,功勋卓着,念其年老体弱多疾,难堪工部之重任,今免去其官职,留置岷王府”

“贵州布政使朱企鋘,劳苦功高,老成持重,勤恳不辍,接任工部尚书”

兴奋激动的小太监李安,顿了顿,看着堂下目瞪口呆的朝臣们,深吸一口气,继续大声念下去:“永昌府同知杨昌彦,升任刑部尚书,兼任永昌府知府”

“岷王府左军师刘玄初,升任户部左侍郎”

“岷王府右军师方献廷,升任吏部左侍郎”

“礼部右侍郎程源,升礼部左侍郎,贵州布政使司,经历司刘高宜,升任礼部右侍郎”

“岷王府王文简,升工部左侍郎”

“贵州布政使司,沧大使罗子明,升任永昌府同知”

“勇卫营千总丁仁,升任锦衣卫掌卫事,锦衣卫佥事李贞,千户武鸣,升任锦衣卫同知”

手握监国大权的岷王朱雍槺,就这么一张薄薄的宣纸,免掉了两个六部重臣,换上了岷王府的3个核心心腹,出任兵部、工部、刑部尚书。

同时提拔4个亲信,出任户部、吏部、礼部、工部的左侍郎,充当这些核心部门的二把手。

更重要的是,彻底把控了永昌府,还有重建锦衣卫,让出身王府的丁仁,就任威名赫赫的锦衣卫掌卫事。

“嘶、嘶、嘶”

太监尖锐的声音刚落,堂下的六部尚书,还有其他六部重臣,一个个脸色微变,纷纷发出嘶嘶嘶的抽冷声,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特别是工部尚书王应龙,岷王府的大忠臣啊,先是一阵惊吓,脸色惨白,再是陷入狂喜中。

岷王监国先把他免掉,再把他儿子顶上来,搞了个极限一换一,太刺激了。

“啊”

原兵部尚书孙顺,眼睛瞪得像铜铃般大,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发出一个惊叫声,瘫坐在地。

前面巩昌王白文选,黔国公沐天波,虽然没有受到殃及,眼神中也充满了震惊,一时间愣在那里。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面,几十个岷王府的属臣武将们,一个个满面春风、喜眉笑眼。

岷王朱雍槺,环顾四周,看着堂下一群正在惊诧、发愣、喜笑颜开的文臣武将们,眯着眼,脸色肃穆,沉声说道:

“诸位大臣、将军们,谁赞成?谁反对?”

眼眸深邃,语气中充满了威武霸气,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流露出,浑然天成的帝王霸气,让下面的众人,纷纷侧目。

甲申天变以来,各个亲王监国大明的时候,都会大肆封赏拥立功臣,封侯许愿,金银玉器一大堆,但是在他这里行不通。

很简单,朱雍槺有自己的潜邸之臣,更有自己的嫡系军队,刀把子、腰杆子够刚够硬,谁不服就砍到他服。

“监国英明,臣等领命”

“监国威武,臣等领命”

“大明万岁,末将领命”

趁着左侧朝廷官员还在发愣的时候,右侧的岷王府属臣武将们,纷纷站出来,跪下去,磕头行礼大声吼道。

工部尚书朱企鋘,兵部尚书邹简臣,刑部尚书杨昌彦,户部左侍郎刘玄初,礼部右侍郎刘高宜,工部左侍郎王文简,永昌府同知罗子明。

这些得到升官的众人,更是双目赤红,浑身颤抖着,陷入狂喜的状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