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307章 大渡河,安顺场(上)

“嗯”

黔国公沐天波,点了点头,想了一下,看着下首的方献廷,继续问道:

“最近鞑子有什么动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第一次领兵出战,可容不得半点马虎。

岷王监国就一个,今后需要用兵的地方太多了,每一路大军都需要将帅,裙带关系枕头风很管用,但沐天波不能搞砸了。

“回大帅”

右军师方献廷,拱了拱手,继续说道:

“我军撤离荥经和汉源的时候,已经坚壁清野了,迁徙了大量的人口和物资,甚至把沿河的渡船都藏在南桠河(大渡河南侧支流)”

“清军缺少渡船,一时半会都过不了河,只能停下来打造竹筏小船,与我军隔岸对峙”

要想渡河,铁索桥是首选,渡船为次,最后是竹筏,行军打仗除了人,还有马匹、钱粮兵械大炮等等。

明末清初时,大渡河仅有的铁索桥,是位于下游岷江500多里外的宜宾,建于明朝嘉靖年间。

而大名鼎鼎的泸定桥,此时还没有影子,是满清康熙年间建的,还要等几十年,清军要想渡河,只能靠竹筏和小船。

“方军师深思远虑,干的好”

听到这话后,沐天波深以为然,对着方献廷竖起一个大拇指,大声夸赞道。

这就是久经沙场的好处,即便是撤退,也是井然有序,安排的妥妥帖帖,不会留给敌军半点空子。

“多谢黔国公”

方献廷拱了拱手,抿了抿嘴,表情有点无奈的样子,感激的回了一句。

刚开始以庆阳王为首的军头们,都是非常不配合,可以说是压根不理他,出事后损兵折将,残存的兵马才老老实实执行命令。

方侍郎内心也苦啊,好不容易坐上了六部重臣的位置,想不到刚开始就搞砸了,还好岷王不记恨,甚至派出嫡系北上,得好好筹划干掉清军。

“呼”

黔国公沐天波,深吸一口气,重重的点了点头,非常理解方献廷的无奈,同样他也非常了解岷王监国的严苛。

岷王监国没有追究川南兵败,也许压根就没指望啥,派兵北上更多的是稳住战线,堵住一些人的嘴巴子。

“咳咳咳”

随即咳了几声,沐天波脸色一正,撇下脑子里的乱七八糟,看着右侧的一群败将,竖起一个手指头,大声问道:

“诸位将军,本公就问一句,还能不能战?敢不敢再战?”

两军对垒,打的就是士气和胆量,倘若这帮人都胆寒了,那他就该出手整顿了,反正手里有兵有将令,不怕这帮人炸毛。

“大帅,末将敢战,愿为先锋”

沐天波的大女婿艾承业,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大声吼道,老丈人起势了,这家伙早早没了老爹,当然很有眼色。

“末将愿死战”

“大帅下令吧”

吊着胳膊的德安侯狄三品带着儿子、部将,广平伯陈建,刘鼐等人,紧随其后,跟着大声吼道。

如今援兵到了,都是悍不畏死的精锐,这帮人大部分都是蜀王府旧将,当然急着立功补过。

“好,非常好,不愧是军中宿将”

士气可用,黔国公沐天波,猛地站起来,重重的点了点头,大声说道:

“既然本公来了,那就打回去,黎州、雅州、成都一个都别想跑,必须全部拿下”

吼声如雷,气势磅礴,兵多将广的黔国公,有足够的兵力、装备和信心,把满清推回去。

“方军师,看你的了,怎么打?”

说到最后,沐天波还是把目光看向方献廷,目光恳切的沉声问道,谋士军师的职责就是提供战术。

“速战速决”

右军师方献廷,点了点头,淡定从容的大声回道:

“我军已增兵,渡船、竹筏也足够,趁河对岸的清军没有防备,打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可并分三路,一路从这里直接渡河,佯攻对面的李国英本部,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另一路才是主攻,渡河的地点就是上游的安顺场,距离此地15里左右,渡河成功后再一路杀下来”

“最后一路是伏兵,用于截断清军退路,渡河地点在下游的大堡村,距离此地也差不多15里,清军一旦兵败,必然沿北岸向下溃逃至汉源”

这帮明军溃兵,退到这里坚守了半个月,早就摸清了附近的山川地貌,适合渡河又能展开兵力的地方,其实并不多。

上游的安顺场和下游的大堡村,方献廷已经安排了陈建和艾承业驻守,当然了,河对岸的清军也有不少驻军。

还有一点,沐天波带来的援兵,都跟在后面藏了起来,不可能大摇大摆的进驻石棉千户所,这是常识保密问题。

现在两军会师后,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一万,应该跟河对岸的清军差不多,但清军还有一些土司炮灰降兵,真正的主力也就是7千人。

“方军师说的好”

要打就奔着全歼的战术,沐天波深以为然,非常欣赏方献廷的军事眼光,想了一下,继续问道:“说一说安顺场这个地方”

刚刚他也观察了大渡河,发现对面的驻军也不少,至少有几千清军,目测水面宽度150米左右,河道宽度300米。

二炮二司的镇虏将军炮,量大管饱,还有那个抬炮,射程也差不多,足够压制对面的清军。

“我军驻守安顺场的军队,正是艾承业将军的一千人马,驻守大堡村的是广平伯陈建,兵力8百左右”

说完后,方献廷则是闭上嘴巴退到一边,把目光看向艾承业和陈建,很明显想把机会留给艾承业。

他虽然是岷王府军师,吏部左侍郎,同样是降人出身,自然懂得察言观色,留点机会给别人吧。

“回大帅”

总兵艾承业,脸色一喜,赶紧站出来,对着主帅沐天波,拱手行礼,大声说道:

“安顺场本地有一句谚语,叫大渡河、波连波、五月避水行”

“大渡河安顺场段,河水奔腾不息,汹涌湍急,河对岸群山峻岭,方圆百里内最是险要,但安顺场地处大渡河南岸,地势开阔,可集合重兵”

“清军就驻扎在斜对岸的靖安堡,距离大概下游1里左右,地势也很平坦,我军刚好可强渡登陆”

顿了顿,把目光看向军师方献廷,拱了拱手,继续大声说道:

“五月的天,雨水丰沛,河流湍急,水面暴涨,方军师说的对,对面的清军肯定想不到咱们会从安顺场渡河”

打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激动异常的大女婿艾承业,也想战功啊,刚好是他驻守的地方,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既然后世的石达开和老红军,北上四川都选择了安顺场,肯定有它的地理优势,南岸可集合重兵,北岸的防守也有限。

当年红军也是兵分两路,主力北上泸定县,飞夺泸定桥,还有一部分前锋,利用竹筏强渡大渡河,再沿岸北上泸定县,两面夹击地方军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