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308章 大渡河,安顺场(中)

“大帅,下令吧,末将愿为先锋”

介绍完安顺场,艾承业再次看向老丈人,目光恳切的大声请战。

机会难得啊,沉寂了十几年的黔国公府,竟然老树发新芽,枯木逢春又起势了,作为大女婿当然要争做先锋。

“哈哈哈,说得好”

黔国公沐天波,豪气大发,哈哈一笑,对大女婿的支持非常满意,心中也有点小想念大女儿了,晚上得找个机会见一见。

沉思了半响,再次把目光看向众将,深吸一口气,大声下令:

“众将听令”

“明日凌晨时分,方侍郎、德安侯狄三品、总兵陈万保等人,率本部一千多人,佯攻对岸清军”

“广平伯陈建、艾承业、刘鼐等将,率本部一千多人,埋伏在大堡村,伺机而动截断清军退路”

“本公率刘世子、杨副将、包参将等7500兵马,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再一路杀下去,全歼河对岸的清军”

这一场战役,难度最大、功劳最多的地方,无疑是强渡大渡河的安顺场,沐天波打算亲自领兵督战。

佯攻的事情,就交给狄三品的残部吧,有方侍郎督战足够了。

至于截击清军退路的事情,他也有点小心思,交给陈建、刘鼐和大女婿艾承业,容易捞到大鱼啊。

战阵凶险,大女婿能站出来支持就不错了,他可不希望女儿早早就守活寡。

最后是蜀王世子刘震,必须留在身边,省的这个年轻人脑子发热搞事情,其实内心里更不希望蜀王府立功,小棉袄也需要臂助啊。

“咚、咚、咚”

5月8日,寅时四刻(4点左右),大渡河石棉千户所,突然火光四起,战鼓轰鸣,喊杀声响彻云霄。

顶盔掼甲的德安侯狄三品,吊着半个胳膊,带着同样全身甲胄的儿子狄从仁,站在大渡河南岸。

深吸一口气,表情严肃的对着麾下总兵陈万保,拱了拱手,大声说道:

“陈总兵,你且先行,兄弟随后跟上”

经过一天的发酵,川南的这一部分残兵溃将,已经打听清楚了云南发生的事情,一个个激动异常又忐忑不安。

身为杂牌军头,这帮人都知道,以前永历朝躺平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想要在新朝里立足,要么拼死杀敌立功,福泽后代,要么卸甲归田吧。

如果首鼠两端,反复跳横,肯定会被岷王监国剁了,几个侯爷总兵的榜样,一直被人传颂。

“哈哈哈”

一身短打便装,头裹布巾的总兵陈万保,站在渡船上,哈哈一笑,咧着嘴对着狄三品拱了拱手,豪迈的说道:

“侯爷请放心,末将先过去探探路”

随后郑重的点了点头,环顾身边的五百多将士,还有几百个竹筏,拔出雁翎刀,放声怒吼道:

“兄弟们,不怕死的跟着俺渡江,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大明万岁,杀鞑子,杀汉贼,杀、、、”

都是老武夫了,提头卖命,冲锋陷阵,早就习惯了,只是把以前的将胆,重新捡回来了而已。

“大明万岁,杀鞑子、杀汉贼、杀、、、”

前锋军五百多人,同样一个个都是头裹布巾,轻装简从,左手持小圆盾,右手高高举起腰刀,双目刺红,玩命嘶吼着。

第一波渡河的将士,肯定伤亡率最高,必须挑选精通水性的将士,因为随时可能掉入滔滔江水,身披甲胄就是找死。

“从仁,多学着点啊”

片刻钟后,望着逐渐远去的先锋军,皱着眉头的狄三品,才慢慢回过身,对着儿子狄从仁,敦敦告诫道。

世道混乱,儿子长大了,也该慢慢承担起家族兴盛的责任,他狄三品也不是千年王八万年龟,不死之身。

“轰、轰、轰”

石棉千户所的城墙上,仅有的七八门佛郎机炮,还有一些虎蹲炮,在右军师方献廷的指挥下,已经开始对着清军堤岸轰炸了。

等先锋军冲上北岸后,老武夫狄三品就是第二波,石棉千户所虽然是佯攻,但那个将军又缺个卵子呢?谁不想立功啊。

他已经打听清楚了,病亡的老马(马进忠)和祁三升的嫡长子,还有几个土司的嫡子,都被岷王监国收入囊中了。

狄三品也有儿子啊,这个老匹夫当然有想法,谁不想变成从龙功臣,反正又不是大军阀,低头哈腰不丢人。

“大人,明贼渡江了”

石棉对岸的田坪子清军大营,正在巡营的内丁参将冯可友,匆忙跑到中军大营,对着川陕总督李英国,大声禀报。

“嗯”

正在披挂战甲的李国英,表情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伸直双手让侍卫继续着甲,头也不回的问道:

“明贼多少人渡江?”

老武夫出身的他,听到战鼓后,就从行军床上,直接蹦起来,催促贴身侍卫穿戴战甲,这一切都是本能反应而已。

想当年,他跟着宁南伯左良玉南征北战,面对几十万八大王流贼,眉头都没皱一下。

投降满清后,跟着豫亲王多铎,下江南灭弘光政权,更是杀穿大江南北,杀贼如屠狗尔。“大人,堤岸上仅有前营的一千兵马,是不是派些兵增援?”

统领心腹家丁的冯可友,还是不大放心明贼,想了一下,继续提出建议。

这大清早的,天色都没有放亮,对面的残兵残将,竟敢一如反常的强渡大渡河,节奏不对啊。

“无需担忧”

总督李英国,顿了一下,又摇了摇头,想了片刻,才转过身对着心腹爱将,沉声吩咐道:

“这样吧,大营就不动了”

“传令靖安堡的李英龙、郝承商、王自德,还有双家坪的王希秀、蔡蕤等将军,小心防备对岸的明贼”

据探子回报,对岸的明贼残部,也就是3千多人而已,各个军寨都摸清楚了,还敢强渡危险的大渡河,送人头战功吗?

都是经久沙场的老武夫了,哪里有这么容易上当受骗,反正兵力足够,以不变应万变,坐等天亮即可。

当初在大明的时候,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后来一路升到总兵,投降满清后,更是一路干到总督,可见其用兵之老辣。

李英国的排兵布阵,也是非常合理,全军1.1万人马,本人亲自驻守田坪子大营(石棉千户所对面)。

中军大营,有内丁参将冯可友,前标营游击靳登福,右标营游击赵文魁,左标营游击杨辅鼎,天全六番杨可德,各部军将1千人,总计5千人。

中标营副将李应龙1千人马,领着降将郝承裔和王自德的3千兵马,总计4千人,驻守上游靖安堡(安顺场对面)。

后标营游击王希秀,甘镇守备蔡蕤,各部1千人,总计2千人马,驻守下游双家坪(大堡村对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