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476章 夔东打山城(下)

“嗯”

“好说,好说,好好好”

四川夔州府,巫山县和奉节县的官道上,坐在小土坡上面的督师文安之,看着一脸真诚的李来亨。

又看了看旁边的太监潘应龙,还有一众公侯将校,沉思了一会,还是点了点头,肯定的回应了一下。

这一次出征重庆,全部都是步兵,没有半点水师,但夔东忠贞营,也拿出大部分的家当,算是很给力了。

临国公李来亨6千,荆国公王光兴3千,益国公郝摇旗3千,宜都侯塔天宝2,岐侯贺珍2千,

留守的靖国公袁宗第和皖国公刘体纯千,还派了4千兵马,总共2万精兵,还有1万丁壮。

要知道,夔东的忠贞营,号称20万大军,真正的战兵,也就是4万人,其他全是老弱妇孺,如果扣除老兵的话,能有精兵3万就顶天了。

东阁大学士文安之,督师夔东十三家,就是因为他是坚定的联闯抗清派,支持联手所有的抗清力量,放下各自的成见,共同对抗强大残暴的满清鞑子。

但永历皇帝已死,朝廷新立,大明中华皇帝的态度,隐晦不明,文安之也需要外部的支持,才能在新朝里,占有一席之地。

道理很简单,朱雍槺的圣旨,只是让夔东出击重庆,并没有具体的作战要求,这点就很奇怪。

文安之是督师,经历沙场十几年,战略素养很不错,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问题。

大明中华皇帝,并不信任夔东十三家的战斗力,忠贞营只是个棋子幌子,战略佯攻而已,真正的主力,可能来自云南。

当然了,文安之可以理解,甲申天变后,大明的几个皇帝和大部分文臣武将,对忠贞营的态度,是极度不满,毕竟弄死了崇祯大帝。

如今的大明皇帝,战功赫赫,杀伐果断,大西军那么多军阀,都俯首称臣,肯定是威武不凡的帝王。

这个朱皇帝,回到昆明后,到底要拿夔东忠贞营怎么办,文安之心里也没谱,只能尽量争取。

“哒、哒、哒、、”

“吁、吁、吁、、”

“报、、”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连串紧急的马蹄声,一个探哨兵,飞奔而来,跳下战马,对着人群大声吼道:

“启禀督师,前面来了一群兵将,为首的人,自称是涪侯之子谭益”

“还有总兵陈贵荣和高鹤鸣,监军王文锦和张耀,副将郎初开、高允发、聂学宗、刘朝福等等”

再穷不能穷探哨,这是为将者基本的素养,文安之、李来亨、郝摇旗等人的战马,都是一般的战马,但哨骑的战马,非常不错。

像这种,行军途中突然出现的情况,中军肯定要第一时间掌握动态,以便做出相应的战术调整。

“什么”

听到探哨禀报的文安之,双目圆睁,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半响后,霍的一下猛地站起来,满脸激动,操着嘶哑的嗓子,大声说道:

“谭益,陈贵荣,高鹤鸣,他们都来了”

“好好好,来了就好,没事就好,快快有请,本官甚是挂念啊”

去年的时候,夔东的几万联军,围攻重庆府失败,路上的文安之,带着2万兵马,刚刚走到一半。

听到消息后,正在行军的文安之,差点气的吐血,醒悟过来后,又担心满清打伏击,只能黯然退兵。

但涪侯谭文的残部,并没有全军覆没,留在忠县、梁县和万县的旧部,降的降,死的死,剩下的逃入荒山野岭。

这帮残兵败将,就是以涪侯的儿子谭益为首,一直坚持在三个县周围,跟降清的两个亲叔叔谭诣和谭弘,继续干仗死战。

年中的时候,督师文安之,三番几次提出动兵,除了想攻击重庆,更重要的是,想拿下这个重庆外围县城,解救谭文的残部。

夔东十三家,除了8家忠贞营军阀,还有荆国公王光兴和三潭的大明地方武装,跟李来亨不是一路人,当然是文安之拉拢的对象。

“末将谭益,拜见督师”

“末将陈贵荣,拜见督师”

“末将高鹤鸣,拜见文督师”

哗哗哗,十几个衣衫褴褛,战甲陈旧破烂的武将,满身血气煞气,眼神刚毅的站成几排,对着白发苍苍的文安之,行跪拜之礼。

等了半年多了,这帮残兵剩将,都在山旮旯里打游击,缺兵少粮饷,过的老凄惨了,如今终于等来了援兵,有机会光复县城了。

以前的冷兵器时代,跟后世的差不多,谁都看不出谁是探子,夔东出兵了,他们这些人也收得到信息。

当然了,他们是没资格接受圣旨的,大明新任皇帝,更不知道有这帮子好汉,一直坚持在抗清的路上。

“哈哈哈”

督师文安之,看着地上的十几个战将,眉开眼笑,摸了摸发白的胡子,老大开怀了。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过去,把谭文的儿子拉起来,再看了看众将,点了点头,欣慰的说道:

“好好好,来了就好,没事就好”“来来来,贤侄,陈将军,高将军,诸位将军,都起来吧”

“老夫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临国公李将军、荆国公王将军、益国公郝将军、、、”

明末十几年,就是这么个情况,满清攻城略地,明军一路败退,落在沦陷区的残兵,能坚持下去的,都是忠臣志士。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说的就是王朝末年,川蜀战乱最早,平定的却是最晚,武夫军阀一大堆。

明末清初就是典型,四川的军头一大堆,夔东十三家只是剩下的军阀,忠贞营比较出名而已。

之前有一个也很有名气,摇黄十三家,夔东的地方三潭军阀,就跟摇黄十三家来往密切,攻守相望。

他们里面有一个叫刘惟明的军头,早就投降了满清,做了总兵大人,然后就一直写信勾引三潭降清。

老大谭文,是明末方国安的旧将,在崇祯朝的时候,曾经击败过八大王张献忠,封为参将。

在永历朝的时候,又屡立战功,最后一路干到了涪侯,可谓是屡受国恩,因此坚决不降满清。

但是,老二谭诣,老三谭弘,没有这一份恩情,更是眼馋刘惟明的红火,去年又被逼着进攻要塞重庆送死。

被逼无奈之下,心怀怨恨,心心念念荣华富贵的二谭,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联手做了老大谭文,率部投了满清。

“启禀督师”

“末将几个人,听说督师率部进攻重庆,特地前来助战,杀贼报国,望请收留残部”

为首的涪侯之子谭益,没有丝毫的停顿,也不站起来,跪在地上,昂首挺胸,目光炯炯的盯着文安之,吼声如雷。

他是根正苗红的大明侯爷之子,怎么可能降清,特别是两个孽畜亲叔叔,恨不得手刃之,千刀万剐之。

更何况,西南的十几万清兵,都被大明监国屠了十多万,形势早就逆转了,这不刚刚好,夔东的明军就出击了。

“嗯”

“好,好,非常好,起来吧”

“兵马多少的,没关系,本官只是问问,有了你们就够了”

油多不坏菜,兵马多多益善,能来助战就非常不错,督师文安之,满脸笑容,用手轻轻拉起谭益,小声安慰几句。

被围了半年多,一直躲在山旮旯里,看他们的衣甲就知道,混的很差,打的很惨烈啊,但必须问清楚,才能知道怎么用兵。

“呃”

谭益慢慢的起身,尴尬的说不出话来,半响后,再回过头看了看身后,一众狼狈的将校,神情落寞的摇头说道:

“难啊,督师啊,难啊”

“之前,末将一直躲在老山里,转战周边各大小城寨,缺兵又少粮饷,如今就剩下2千多人了”

“哎,难啊,惨呐,好多老兄弟啊,弓马娴熟的铁血汉子,杀贼报国的忠臣志士”

“饿的都走不动路,最后都惨死在狗贼谭诣和谭弘手里,末将这一次,就是拼了小命,也要干死他们”

这真不是他卖惨,打游击战就是如此,要面对几倍敌军的围剿,又缺兵没辎重补给,能生存下来就不错了。

历史上的这帮人,一年后,就是被川陕总督李英国,带了几万兵马,围在了梁县老山里,死的死,降的降,全军覆灭。

“啪啪啪”

“无妨,没事,来了就好”

“走,跟着本官,好好干吧,本官看好你”

“还有,咱们得大明朝啊,今非昔比了,陛下战功赫赫,这个血海深仇,咱们是报定了,你将来的成就,肯定超过涪侯”

督师文安之,没有丝毫的看不起谭文,慢慢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几下肩膀,大声鼓励几句。

能坚守在沦陷区的军队,都是英雄豪杰,更何况,如今在西南地区,明军的战略优势,太明显了。

还有一点,文安之非常肯定,在四川的清军,甚至是西南的清军,兵力严重不足了。

一支两三千人的残兵剩将,半年多时间,都没有清剿完,可见重庆的虚弱,四川的空虚不足。

而四川的明军,除了夔东以外,就剩下成都黔国公,兵马也不多,2万人左右。

同时,也印证了文安之心中的想法,大明新任皇帝的战略目标,肯定不是重庆四川,可能是广东或贵州。

最有可能的就是贵州,夔东出兵,拖住四川重庆,明军再干死贵州的满蒙汉清军。

心中也感慨万分,这个大明新皇帝,当真是野心勃勃、雄心壮志啊,又想团灭满清重兵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