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44章 派兵北上舟山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944章 派兵北上舟山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大殿中央,兵部尚书邹简臣,户部尚书龚彝,新任工部尚书卢若腾,工部左侍郎王文简。

四个老杆子,又是一脸的无奈无语,唯有低头高呼:

“陛下圣明”

“陛下说的是”

“臣等遵旨”

“老臣会办好”

没办法,面对越来越专横霸道的朱皇帝,他们确实是无可奈何,唯有躬身领命,俯首甘为老黄牛。

一句话,很快就要发动东征了,要么是年中,最迟不能超过7月,就得准备好所有的事情。

兵马整编,兵械装备,后勤粮草,丁壮民夫等等,都要安排到指定的位置。

这可不是小事情,如果加上湖广,四川已有的兵力,肯定是30万以上的军民规模。

不说别的,半年的粮饷,肯定要调配到位,那也是一个天量数字,且还要注意保密措施。

“至于战略方面”

“邹尚书,龚侍郎,金侍郎”

“你们三个,再好好推演一番,尽量仔细点”

“湖广,四川,你们都是再熟悉不过了”

“现在,又有江南那边的资料,肯定要好好调整一番”

“那些是可动用兵力,几路大军出动,兵将如何搭配,后勤路线,都要好好筹谋规划”

“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卢尚书,冒侍郎,他们都是江南人,熟悉的很”

是的,现在啥都有了,兵部几个老谋士,就该好好努力了。

朝廷东征的方向,基本上定下来了,主力陆路走湖广,水路走外海,直击大江南。

但是,具体的兵力调配,每一个战略方向,又该如何分兵合进,统兵大将,后勤路线等等,都要重新规划了。

朱皇帝知道,这些工作量不小的,且经手的人,又不能太多,工作量就更大了。

没办法的,大明王朝,国运不错,但底蕴实力,还是比满清弱小不少,得精打细算啊。

“最后一点”

“今晚商议的事情,严禁外传,一个字都不得传出去”

“所有的战略资料,会议纪要,要有专人看管,不得离开人的视线”

“丁仁,你也注意点”

“调集几队人马,日夜值守巡逻,看护好六部衙门,尤其是兵部和户部”

“你们啊,得小心点,像那个血滴子啊,那是帮地老鼠,搞渗透,小动作一大堆”

说到最后,朱皇帝才回过头,对着自己的心腹,嘀咕了几句,要加强保卫,尤其是兵部。

同时,朱皇帝也再三告诫,下面的一众老狐狸,也要小心防备,所有的资料,都不能离开人看守。

是的,每个年代都是这个鸟样子,草台班子,都少不了汉奸,偷鸡摸狗的人。

更何况,血滴子出现在昆明,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一旦放松了警惕,总会让人找到漏洞的。

现在,已经是二月份了,朝廷重臣,应该有不少人知道,朝廷打算动兵了。

但是,具体的进攻方向,出兵多少,这些都是机密,肯定也猜不到的。

尤其,现在朝廷动兵,调配粮饷的地方,也是有不少的,湖广,四川,占城府等等。

“咚咚咚”

大殿下面的众臣,旁边的丁仁,一个个面目严肃,二话不说,跪地磕头,庄严无比的大声回道:

“陛下圣明”

“老臣谨遵圣命”

“老臣谨记”

“末将马上去安排”

没错的,朱皇帝的话,其实已经说的很重了。

要知道,朱皇帝的大砍刀,还在龙桌上呢,那是最直接的威慑。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绝不是开玩笑的,一旦泄露了,查出来就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尤其是丁仁,这个家伙,有点害怕的。

上一次的大刺杀,血滴子的搏命冲杀,悍不畏死啊,差点冲进了30丈之内。

“对了”

“嗨,还有一事,朕都差点忘了”

龙桌上的朱皇帝,骤然挺起腰杆,摸了一下脑袋,嗨的一声,差点忘了一个大事啊。

“兵部”

“户部”

“你们把手头上的事情,都要先放一放”

“江浙义军,旧港侯的军队,残兵败将,困守孤岛,危在旦夕啊”

“这样吧”

“户部先派人南下,直接从广州的府库,调集钱粮兵械,马上北上,支援舟山的旧港侯”

“朕也会吩咐少府,皇家十三行,调集几艘商船,偷偷押送上去”

“至于标准,调集的数量”

说到这里,朱皇帝突然顿了一下,看了看卢若腾。

这个老家伙,就这么眼巴巴的望着,望眼欲穿啊,想说话,又不敢说的样子。

是的,开了几个时辰的廷议,一大堆要事,朱皇帝都迷糊了,脑子搅成了一团浆糊。

这他妈的,都差点忘记了张苍水,他的义军残部,惨不忍睹,濒临灭亡啊。

所以说,想起这个事情的朱皇帝,也是吓了一大跳,赶紧吩咐兵部和户部。“6千人吧”

“户部,兵部”

“你们两家,就按照6千的人规模吧”

“2个营,正规明军的标准,筹备转运粮饷和兵械”

“但是,要注意分寸,尽可能的少量多批次,千万别让鞑子侦破了”

是的,朱皇帝要东征了,江浙义军,就是一枚重要好棋子,肯定有大用处的。

但是,首先,这枚棋子,不能死了啊,得有能力活下去,等到大军北上的一天。

“呃、、、”

骤然听到六千的数字,铁头娃龚彝,眉头拧紧,呃的一声。

顾不得卢若腾疑惑杀人的眼神,坚决的站了出来,对着专横的朱皇帝,躬身行礼,大声劝谏道:

“陛下”

“是不是多了点?”

“刚才的奏章,老臣也详细读了一遍”

“旧港侯的残部,好像一千人都不到啊,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啊”

“转运这么多物资,兵械,尤其是火炮,风险不小的”

“更何况,还有后续,也要继续转运”

是的,政治斗争,就是这样,前面卡不住,后面逮着了机会,那就继续卡,一直头铁下去。

这帮江浙义军,千里迢迢的,从江南跑到大西南,抢夺西南派系的利益和权势。

他妈的,朱皇帝倒是大方的很,一开口就是两个营6千人,还是正规明军的编制,怎么不去抢啊。

太大方了啊,旧港侯,工部尚书,礼部左侍郎,现在又是六千兵马配置。

更何况,江浙义军的地方,可是满清的地盘啊,押送那么多粮草北上,不被发现,那就有鬼了。

“呵呵”

“龚尚书,稍安勿躁嘛”

龙座上的朱皇帝,早有所料了,呵呵一笑,示意龚彝不要急嘛。

他妈的,说的大义凛然,满嘴的主义道义,一脸的担忧。

其实呢,真正的原因,还不是担心,那些江浙义军,掌控了太多的军队,威胁大西南派系的利益。

“没错”

“旧港侯的残部,一千人都不到”

“但是,那帮人,都是百战余兵,战阵经验丰富,尤其是海战”

“如此残酷惨淡的条件下,他们都是死心塌地,跟着旧港侯,效忠大明啊”

“朕是大明皇帝,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更不能抠抠搜搜的”

“再有一点”

“兵马太少的话,他们生存就有问题”

“同样,兵马太少,将来的东征,也是难有作为,很难配合朝廷的大军行动”

是的,那可是旧港侯,张苍水啊,历史上的抗清英雄,大明铁杆忠臣。

这样的忠臣志士,朱皇帝也就是条件有限,不如的话,他也愿意给10个营编制啊。

有什么好忌惮的,要知道,忠贞营都是10个营编制呢。

更何况,三千人,跟一千人,其实没什么多大区别,遇到鞑子,都得完蛋的下场。

但是,六千人,两个营的编制,那挪腾的机会,就大了不少,可分兵,可合击,可增援营救。

同时,兵马太少的话,将来东征的时候,怎么配合朝廷动作啊。

“至于,你说的风险”

说到这里,朱皇帝看了一眼龚彝,又看了看丁仁,继续开口说道:

“这点,其实你们可放心的”

“锦衣卫,已经收到了确切的消息”

“福建那边,大战在即,满清鞑子,在江南的水师,抽调了不少南下”

“这时候,他们眼里,只有延平王的水师,其他的,在他们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

“当然了,该小心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的”

是的,锦衣卫,在北京的探子,早就收到了消息。

满清中央朝廷,增兵5万南下扬州,又下旨江浙水师,增援福建方向。

所以说,这时候的舟山,反而危险不大,满清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兵力,去寻找围剿张苍水。

历史上,也是如此,满清搞定了福建,郑成功去了台湾,鞑子才回过头,去收拾剿灭江浙义军。

没错的,朱皇帝是皇帝,专横霸道,但也要以理服人。

就像这个龚彝,张佐宸,好言好说,大家都好,能好好的办好事情。

但是,一旦碰到他们的核心利益,他们也会头铁的,毕竟他们身后,也有一大堆人支持。

同样,他们跟张苍水一样,都是大明的忠臣志士,都不能随意处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